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耳机单元及耳机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18:48: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机单元及耳机。


背景技术:

2.现有主动降噪耳机的后腔结构多采用独立后腔结构,可保证左右左右两侧耳机的一致性;但耳机的spk-fb(喇叭-反馈麦克风)传函特性的低频特性与独立后腔的体积密切相关,如果独立后腔的体积较小,spk-fb传函低频的幅值会降低,滤波器参数的增益需要调高来取得较好的降噪效果,参数增益的升高必然带来降噪模式下的底噪增大,为降低底噪,需要设计更大体积的独立后腔,可见,因独立后腔需要保证一定的体积,制约了耳机向更小更薄的方向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单元及耳机,通过对耳机单元的后腔结构进行优化,在不增大后腔整体体积的基础上,可改善耳机单元的低频特性,确保耳机的降噪效果。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单元,包括耳壳和隔板,所述耳壳和所述隔板之间形成后腔体,所述后腔体内设有分隔腔体,所述分隔腔体通过第一通孔与所述后腔体连通,还包括声阻件和受话器组件,所述声阻件覆盖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受话器组件安装在所述分隔腔体内。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单元在后腔体内设有分隔腔体,将受话器组件安装在分隔腔体内,也就是说,在后腔体内设有将受话器组件罩住的分隔腔体,分隔腔体通过第一通孔与后腔体连通,并用声阻件覆盖第一通孔,如此,可以实现分隔腔体内声波的高吸收,声学上等效于扩大了后腔体的体积,有利于改善耳机单元的低频特性,提高耳机单元的降噪指标,确保受话器组件的稳定性。
6.如上所述的耳机单元,所述分隔腔体具有与所述后腔体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处覆盖有金属网。
7.如上所述的耳机单元,所述金属网粘接固定于所述分隔腔体的内腔壁面。
8.如上所述的耳机单元,所述声阻件包括调音纸。
9.如上所述的耳机单元,所述分隔腔体的外腔壁面具有凹部,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凹部,所述声阻件固定于所述凹部内。
10.如上所述的耳机单元,所述耳壳包括壳本体和周壁部,所述周壁部自所述壳本体的内表面向所述隔板所在方向延伸,所述周壁部与所述隔板密封连接,所述周壁部、部分所述隔板和部分所述壳本体围合形成所述分隔腔体。
11.如上所述的耳机单元,所述隔板具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周壁部插入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并压抵所述密封圈。
12.如上所述的耳机单元,所述密封圈具有15%~25%的压缩变形量。
13.如上所述的耳机单元,所述隔板具有第二环形槽,所述受话器组件卡设于所述第二环形槽,并通过粘胶与所述隔板固定。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耳机,包括两个耳机单元,所述耳机单元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单元。
15.由于上述耳机单元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所以包括该耳机单元的耳机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重复论述。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耳机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18.图3为图1中耳壳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1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1中受话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图1中调音纸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图1中金属网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图1中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耳壳10,壳本体11,周壁部12,第一通孔121,第二通孔122,出线孔123,凹部124;
26.隔板20,第一环形槽21,第二环形槽22;
27.受话器组件30,线束31,密封圈40,调音纸50,金属网60;
28.后腔体a1,分隔腔体a2。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0.为便于理解和描述简洁,下文结合耳机单元和耳机一并说明,有益效果部分不再重复论述。
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可包括两个耳机单元,分别为左耳单元和右耳单元,耳机的形式可以为头戴式,也可以为入耳式等,根据耳机的形式,其还可以有其他结构单一,比如说耳机为头戴式结构时,还包括连接两个耳机单元的头带单元。
32.本文重点对耳机单元的后腔结构做了改进,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这里的后腔结构指的是佩戴后相对远离人耳的腔结构;耳机单元的其他结构设计均可基于现有技术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33.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耳机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34.本实施方式中,耳机单元包括耳壳10和隔板20,两者相对固定,在耳壳10和隔板20之间形成后腔体a1,该后腔体a1内设有分隔腔体a2,分隔腔体a2通过第一通孔121与后腔体a1连通。
35.该耳机单元还包括声阻件和受话器组件30,受话器组件30安装在分隔腔体a2内,声阻件覆盖第一通孔121。受话器组件30用于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为耳机单元的常规
结构。
36.其中,声阻件可以选用调音纸50,调音纸50具有密度均匀,透气孔疏密平均、厚度一致性好和防水效果,对改善声音频率特性有益;实际应用时声阻件也可选用调音棉等。
37.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上述耳机单元,在后腔体a1内设有分隔腔体a1,将受话器组件30安装在分隔腔体a2内,也就是说,在后腔体a1内设有将受话器组件30罩住的分隔腔体a2,分隔腔体a2通过第一通孔121与后腔体a1连通,并用调音纸50覆盖第一通孔121,这样,可以实现分隔腔体a2内声波的高吸收,在声学上等效于扩大了后腔体a1的体积,在后腔体a1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应用该耳机单元有利于改善耳机单元的低频特性,提高耳机单元的降噪指标,确保受话器组件30的稳定性。可以理解,在保证同样的低频特性和降噪指标的情况下,与现有耳机单元相比,应用本耳机单元的结构设置可减小后腔体a1的体积,有利于耳机单元向更小更薄的方向发展。
38.耳机单元的后腔体a1的等效增大的体积与第一通孔121的大小、数量及调音纸50的特性等相关,所以,实际应用中,连通分隔腔体a2和后腔体a1的第一通孔121的数量、大小、形状等可根据耳机单元所需的性能指标等来确定。图中仅示例性地示意了一个第一通孔121的结构形式,图中第一通孔121以圆形孔示意,覆盖第一通孔121的调音纸50也呈圆形形状,如图6所示,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调音纸50的形状不限,可以为方形或者椭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等,只要能够覆盖第一通孔121即可。
39.本实施方式中,分隔腔体a2还通过第二通孔122与后腔体a1连通,耳机单元还包括覆盖第二通孔122的金属网60,如图7所示,图7仅示意了金属网60的外形,其上网孔未显示。金属网60和第二通孔122的设置可以起到阻尼作用,用于平衡分隔腔体a2的内外气压。金属网60的网孔大小和密度等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来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40.请一并参考图3和图4,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图1中耳壳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41.本实施方式中,耳壳10包括壳本体11和周壁部12,周壁部12自壳本体11的内表面向隔板20所在方向延伸,耳壳10与隔板20固定后,周壁部12与隔板20密封连接,隔板20的部分、周壁部12和壳本体11的部分围合形成前述分隔腔体a2。如此设置后,后腔体a1环绕分隔腔体a2。
42.其中,周壁部12和壳本体1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以减少连接结构,方便耳机单元的组装。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形成分隔腔体a2的腔壁也可独立成型,再与耳壳10和隔板20相对固定。
43.请一并参考图2和图8,图2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8示出了图1中密封圈的结构。
44.本实施方式中,隔板20具有第一环形槽21,第一环形槽21内设有密封圈40,耳壳10和隔板20固接后,耳壳10的周壁部12插入第一环形槽21内,并压抵密封圈40,如此,实现分隔腔体a1的密封性,确保耳机单元的性能。
45.实际应用时,密封圈40可以选用eva密封圈,eva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其具有较好的柔软性、防震、抗压力性强,有利于确保密封效果。当然,密封圈40也可采用其他材质,比如说密封胶圈等。
46.如图2所示,密封圈40的断面可选用梯形,这样方便装配,也有利于周壁部12挤压密封圈40产生形变,以确保密封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密封圈40的断面也选用常
见的圆形或者椭圆形等。
47.具体应用时,为确保声学密封效果,组装后,密封圈40具有15%~25%的压缩变形量,比如说密封圈40具有20%的压缩变形量。
48.实际设置时,可通过控制周壁部12伸入第一环形槽21的深度来控制密封圈40的压缩变形量。比如说,可以在周壁部12靠近隔板20的一端设置朝向第一环形槽21的台阶面,周壁部12插入第一环形槽21后,可通过其台阶面与形成第一环形槽21的槽壁部相抵来限制周壁部12的插入深度,从而控制对密封圈40的压缩变形量。
49.本实施方式中,前述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22均形成于周壁部12,结合图1和图3,具体设置时,可在周壁部12的外壁面,即分隔腔体a2的外腔壁面上设有凹部124,第一通孔121位于该凹部124,将前述调音纸50粘接固定在凹部124,凹部124的设置可对调音纸50进行限位,防止调音纸50的位置发生变化。这里的“外”指的是远离分隔腔体a2的一侧。
50.一般来说,调音纸50的一侧带背胶,在组装时,撕去覆在背胶表面的离型纸,将其之间粘贴在凹部124内即可。
51.具体的,金属网60也可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周壁部12的内壁面,并覆盖第二通孔122,也就是说,金属网60粘贴在分隔腔体a2的内腔壁面。
52.调音纸50和金属网60均采用粘贴的方式,操作方便,且粘贴牢固,不易脱落。
53.请一并参考图5,图5为图1中受话器组件30的结构示意图。
54.受话器组件30设有线束31,其需要通过线束31与耳机单元的电路板等元件电连接,为方便受话器组件30的电连接,还可周壁部12上开设出线孔123,方便分隔腔体a2内的受话器组件30的线束31通过出线孔123伸出分隔腔体a2外。
55.本实施方式中,为方便受话器组件30的限位,在隔板20上还设有第二环形槽22,受话器组件30卡设于第二环形槽22,并通过粘胶与隔板20固定,可以理解,为了使受话器组件30位于分隔腔体a2内,隔板20的第二环形槽22位于第一环形槽21的内侧。
56.具体操作时,可将受话器组件30卡设在第二环形槽22,在其四周一圈涂抹合适的胶水固定,并将其线束31整理后穿过出线孔123。
5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耳机单元及耳机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