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厕间单元及模块化卫生间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18:35: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块化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厕间单元、模块化卫生间。


背景技术:

2.目前,模块化建筑中厕间的蹲便器仍采用传统的做法,即将蹲便器架高,在下方填充陶粒混凝土。蹲便器的管道全部预制在地面下,地面下方需要的空间较大,净高至少400mm,陶粒混凝土的密度在1800公斤/立方米左右,也就是说,每平米恒载荷增加720公斤,远超常规地面做法的单位恒载。
3.模块化建筑中一般采用钢结构作为支撑结构,其刚度小于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刚度,因此,传统的蹲便器做法增加的载荷大,会使水平力、位移增加,从而影响建筑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的,陶粒混凝土一般需要湿作业,包括筛选、放钢筋、找平等工序,工作量大,工期较长,与模块化建筑建筑效率高的性质不匹配。
4.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厕间单元及模块化卫生间,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蹲便器的安装载荷大、工作量较大的问题。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7.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厕间单元,包括:
8.蹲便器,包括蹲便器本体和冲水器件,所述蹲便器本体包括便槽以及连接在便槽四周的踏板;
9.第一支撑架,所述便槽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内,所述踏板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
10.第二支撑架,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冲水器件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与所述蹲便器本体通过管道连接。
1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
12.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架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上;
13.第二支撑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上,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便槽穿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踏板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上。
1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后方,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两根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第一支撑杆,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杆间隔设置,两者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杆垂直连接;
15.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件沿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朝向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侧,所
述第二支撑件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踏板的左右两侧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所述踏板的前侧或后侧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
1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上表面。
1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架还包括第三支撑组件,所述第三支撑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底部;所述第三支撑组件为框架结构,其包括底架,以及分别连接所述底架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连接杆,所述便槽的下部延伸至所述第三支撑组件内。
1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蹲便器还包括:
19.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所述蹲便器本体的排污口连接,且从所述第三支撑组件内部向外延伸;
20.排水托盘,所述排水托盘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撑组件的底部,位于所述蹲便器本体与所述排污管的下方。
2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
22.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包括两根,两根所述第三支撑杆分别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平行设置;
23.第四支撑杆,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两端固定在两根所述第三支撑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与第四支撑杆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2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杆之间还连接有第五支撑杆,所述第五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所述第五支撑杆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架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
2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冲水器件包括集成水箱以及冲水控制器,所述集成水箱与所述蹲便器本体通过进水管道连接,
26.所述厕间单元还包括感应器,所述感应器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与所述冲水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感应器用于感应蹲便器完毕后发送信号至所述冲水控制器,所述冲水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控制所述集成水箱对蹲便器本体进行冲水。
2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厕间单元还包括背板和地板,所述背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架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所述背板上设置有穿孔,所述感应器穿设于所述穿孔中,所述地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一支撑组件的外侧。
28.一种模块化卫生间,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厕间单元,各所述厕间单元依次排列设置。
29.有益效果:
30.本公开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厕间单元,所述厕间单元通过第一支撑架对蹲便器本体的踏板进行支撑,并且使便槽置于其内部,利用第一支撑架对蹲便器本体进行支撑,使得在安装蹲便器本体时,不需要对蹲便器本体的下方进行填充,减轻了蹲便器本体安装产生的载荷,且能够实现蹲便器本体的快速安装;通过设置第二支撑杆用于固定冲水器,实现了冲水器的快速固定,大大减少了安装工序和时间,此外,蹲便器本体只需要放置在第一支撑架
上,便于后期的维护和更换。
31.本公开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卫生间,通过多个上述厕间单元依次排列设置,载荷小,安装速度快,工期短,自重较小,可以减少模块建筑的用钢量。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厕间单元的剖视示意图。
33.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的连接示意图。
34.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的分解示意图。
35.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的连接示意图。
36.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的分解示意图。
37.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模块化卫生间的结构示意图。
3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蹲便器;11、蹲便器本体;111、便槽;112、踏板;12、冲水器件;121、集成水箱;122、进水管道;13、排污管;14、排水托盘;2、第一支撑架;21、第一支撑组件;211、第一支撑杆;212、第二支撑杆;213、第三支撑杆;214、第四支撑杆;215、第五支撑杆;2151、通孔;22、第二支撑组件;221、第一支撑件;222、第二支撑件;23、第三支撑组件;231、底架;232、连接杆;3、第二支撑架;4、感应器;5、背板;6、地板;a、次梁。
具体实施方式
3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厕间单元及模块化卫生间,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2.图1为厕间单元的剖视示意图。
43.请参阅图1,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厕间单元,具体为一种配置有蹲便器的厕间单元,该厕间单元的各模块首先在工厂中预制后再运送到现场直接安装使用,蹲便器的下方不需要填埋陶粒混凝土等作为支承,现场安装不需要湿作业,安装简单,工期短,特别适合于模块化建筑使用。
44.该厕间单元包括蹲便器1、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蹲便器1包括蹲便器本体
11和冲水器件12,蹲便器本体11包括便槽111以及连接在便槽111四周的踏板112;便槽111置于第一支撑架2内,踏板112放置在第一支撑架2上;第二支撑架3连接于第一支撑架2上,冲水器件12固定在第二支撑架3上,与蹲便器本体11通过管道连接。如此,在现场安装时,只要将蹲便器本体11放置在第一支撑架2上以及将冲水器件12固定在第二支撑架3上,再连接管道即可完成安装,不需要在蹲便器本体11的下方填充陶粒混凝土等支撑蹲便器本体11,减小了厕间单元的载荷,且简化了安装工艺,其用于模块化建筑时,可以有效降低模块的自重,降低模块用钢量。进一步的,蹲便器本体11只需要放置在第一支撑架2上,通过第一支撑架2与重力作用防止其发生移位,方便后期的维护和更换。
45.具体的,第一支撑架2相对的两侧固定在建筑物的两根相对设置的次梁a上,两次梁a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为蹲便器本体11的安装留有足够连接管道的空间。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为钢结构,具有支撑蹲便器1所需要的足够的强度。
46.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架2包括第一支撑组件21和第二支撑组件22,第二支撑架3垂直连接于第一支撑组件21上;第二支撑组件22固定在第一支撑组件21上,第二支撑组件22形成有容置空间,便槽111穿设于该容置空间中,踏板112放置在第二支撑组件22上;蹲便器本体11所受到的重力直接传递到第二支撑组件22上,再由第二支撑组件22传递到第一支撑组件21上,减少第一支撑组件21的载荷,提高第一支撑架2的承载能力。
47.具体的,第二支撑组件22形成“凵”的结构,在三个方向上对踏板112进行支撑,保证踏板112能够稳定地放置。蹲便器本体11由陶瓷材料制成,密度较大,其受重力的作用,使得其紧压在第一支撑组件21上而不容易产生位移。
48.图2为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的分解示意图。
49.如图2和图3所示,再进一步的,第二支撑架3连接于第一支撑架2的后方,与第一支撑架2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组件21包括两根垂直于第二支撑架3的第一支撑杆211,两根第一支撑杆211间隔设置,两者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杆212,第二支撑杆212分别与两根第一支撑杆211垂直连接;具体的,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连接后形成“l”型的结构,便于蹲便器1的安装;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可以通过螺杆等连接件实现连接,拆装方便。第二支撑杆212在两根第一支撑杆211的内侧,分别对两根第一支撑杆211进行支撑,提高第一支撑组件21的稳定性。
50.第二支撑组件22包括第一支撑件221和第二支撑件222,第一支撑件221连接在第一支撑杆211上,设置于两根第一支撑杆211相对的一侧,第一支撑件221沿第一支撑杆21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支撑件222设置于第二支撑杆212朝向第一支撑件221的一侧,第二支撑件222沿第二支撑杆212的长度方向延伸,每根第一支撑杆211的内侧均连接有一个第一支撑件221,踏板112的左右两侧放置在第一支撑件221上,踏板112的前侧或后侧放置在第二支撑件222上。第一支撑件221的长度不小于踏板112左右两侧的长度,使得踏板112左右两侧在第一支撑件221延伸方向上均能够受到第一支撑件221的承托作用,提高蹲便器本体11的稳定性。值得说明的是,此处踏板112的左侧和右侧,指的是踏板112沿第一支撑件221延伸方向的一侧。
51.进一步的,第一支撑件221和第二支撑件222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支撑杆211与第二支撑杆212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支撑件221的上表面低于第二
支撑件222的上表面。具体的,第一支撑件221和第二支撑件222为角钢,其形成有向上的承托面,第一支撑件221和第二支撑件222上的承托面处于同一平面,使放置于其上的踏板112的左右两侧能够与第一支撑件221、踏板112的前侧或后侧能够与第二支撑件222稳定接触。可以理解的是,两根第一支撑杆211之间的距离不小踏板112的宽度,使踏板112能够有足够的位置放置于第二支撑件222上。优选的,两根第一支撑杆211之间的距离刚好等于踏板112的宽度,使得两根第一支撑杆211能够对踏板112在左右方向上起限位作用,防止踏板112在左右方向上产生位移。
52.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杆211和第二支撑杆212的上方一般还需要铺设地板6,将第一支撑杆211和第二支撑杆212设置在同一高度,免去了安装地板6时的找平工作,简化了工艺。蹲便器本体11的踏板112有一定的高度,第一支撑件221与第一支撑杆211之间形成高度差,使踏板112能够嵌入在第一支撑件221与第一支撑杆211之间,使得蹲便器本体11的踏板112与铺设地板6后的地面平缓过渡,提高厕间的整体性。
53.图4为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的分解示意图。
54.如图4和图5所示,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架2还包括第三支撑组件23,第三支撑组件23连接于第一支撑组件21的底部;第三支撑组件23为框架结构,其包括底架231,以及分别连接底架231与第一支撑组件21的连接杆232,便槽111的下部延伸至第三支撑组件23内。第一支撑组件21与第三支撑组件23之间上下连通,蹲便器本体11的边缘连接在第一支撑组件21的上方,便槽111从第二支撑组件22内形成的容置空间嵌入,延伸至第三支撑组件23的内部,第三支撑组件23内部留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安装与便槽111连接的排污管13。进一步的,连接杆232的下端连接于底架231上,保证第三支撑组件23底部的平整性,使底架231作为整个厕间单元的底部支撑;底架231为矩形框架,其设置于厕间单元的重力平衡位置上,保证厕间单元的安装稳定性。
55.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蹲便器1还包括排污管13和排水托盘14,排污管13与蹲便器本体11的排污口连接,且从第三支撑组件23内部向外延伸;第三支撑组件23采用框架式的结构为排污管13的延伸留有足够的空间,降低了蹲便器1对安装高度的要求,也降低了模块框架梁的高度。具体的,第三支撑组件23为由角钢组成的框架结构,既能够保证框架的强度,又降低了第三支撑组件23的重量,降低楼面负重。
56.排水托盘14固定在第三支撑组件23的底部,位于蹲便器本体11与排污管13的下方,用于承接在蹲便器本体11与排污管13连接不够严密或者破损而产生漏水时流下的水,作为蹲便器1的二次防水结构,避免蹲便器本体11中漏出的水流至楼面中。排水托盘14上连接有排水管道,该排水管道延伸至第三支撑组件23外部,用于将排水托盘14中的水排出。
57.如图2-5所示,进一步的,第一支撑组件21还包括第三支撑杆213和第四支撑杆214,第三支撑杆213包括两根,两根第三支撑杆213分别设置于两根第一支撑杆211的外侧,且与第一支撑杆211平行设置;第四支撑杆214的两端固定在两根第三支撑杆213上,且位于第二支撑杆212远离第二支撑架3的一侧,第三支撑杆213与第一支撑杆211的延伸方向一致,第四支撑杆214分别垂直于第一支撑杆211与第三支撑杆213,用于支撑固定第一支撑杆211与第三支撑杆213。第一支撑杆211、第二支撑杆212、第三支撑杆213与第四支撑杆214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共同承托厕间单元的地面,保证厕间单元地面的平整度。
58.具体的,第一支撑杆211、第二支撑杆212、第三支撑杆213和第四支撑杆214均为空心的方管结构,在保证第一支撑架2强度的同时又降低了其重量了,降低了楼面的载荷。
59.进一步的,相邻的第一支撑杆211与第三支撑杆213之间还连接有第五支撑杆215,第五支撑杆215设置在第一支撑架2靠近第二支撑架3的一端,第五支撑杆215上设有通孔2151,第一支撑架2通过连接件穿过该通孔2151与第二支撑架3连接,拆卸方便,可实现第一支撑架2与第二支撑架3的快速连接安装。例如,连接件可以为螺栓和螺母,第二支撑架3上设置有与第五支撑杆215上的通孔2151对应的过孔,通过螺栓穿过第五支撑杆215上的通孔2151以及第二支撑架3上的过孔然后用螺母固定螺栓从而将第二支撑架3固定在第一支撑架2上。
60.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架3由空心的方钢组成,重量较轻,可以降低楼面的载重。第二支撑架3的宽度与第一支撑架2一致,能够保持厕间单元在宽度上的一致性。值得说明的是,此处第一支撑架2与第二支撑架3的宽度指的是第一支撑架2与第二支撑架3沿第四支撑杆214延伸方向的长度,并不一定说明第一支撑架2中第一支撑杆211的长度一定大于第四支撑杆214的长度。
61.图6为模块化卫生间的结构示意图。
62.如图1和图6所示,进一步的,冲水器件12包括集成水箱121以及冲水控制器(图中未示出),集成水箱121与蹲便器本体11通过进水管道122连接,用于储存水以及为蹲便器1冲水,冲水控制器设置在集成水箱121中,冲水控制器可以实现手动冲水或者自动冲水,例如,集成水箱121包括冲水按钮,当冲水按钮被按压时,冲水控制器控制集成水箱121对蹲便器本体11进行冲水,冲水控制器为与冲水按钮连接的冲水阀体。又如,冲水器件12还包括安装在第二支撑架3上的背板5上冲水按钮,冲水按钮与冲水控制器电连接,当冲水按钮被按压时,发送第一信号至冲水控制器,冲水控制器接收到该第一信号后控制集成水箱121对蹲便器本体11进行冲水。
63.又如,厕间单元还包括感应器4,感应器4为红外传感器。感应器4固定在第二支撑架3上,其感应方向朝向前方,即蹲便器本体11的上方位置,感应器4与冲水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感应蹲便器1使用完毕后发送信号至冲水控制器,冲水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控制集成水箱121对蹲便器本体11进行冲水,实现自动化冲水。进一步的,厕间单元还包括背板5和地板6,背板5固定在第二支撑架3朝向第一支撑架2的一侧,背板5上设置有穿孔,感应器4穿设于穿孔中,地板6固定在第一支撑架2的第一支撑组件21的外侧。背板5可以通过可拆卸连接或者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在第二支撑架3上,例如,在第二支撑架3上设置连接孔,然后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将背板5固定在第二支撑架3上;又如,可以在背板5的背面涂抹强力胶水,将背板5直接固定在第二支撑架3上。地板6固定在第一支撑架2的第一支撑组件21的上方和外侧面上,地板6可以通过可拆卸或者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在第一支撑架2上,如通过螺钉连接或者通过强力胶水等固定。感应器4穿过背板5,其可以在背板5的后面走线,提高厕间单元的美观性。优选的,背板5与第二支撑架3可拆卸连接,地板6与第一支撑架2可拆卸连接,便于模块的移动和再利用。
64.请参阅图6,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卫生间,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厕间单元,各厕间单元依次排列设置。各厕间单元的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上设置有连接结构(图中未示出),该连接结构用于与相邻的厕间单元实现连接,提高该模块化卫生间
的整体性。
65.进一步的,厕间单元还包括第一隔板(图中未示出)、第二隔板(图中未示出)和门板(图中未示出),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固定在背板5相对的两侧,门板连接在第一隔板或者第二隔板上,与第一隔板或者第二隔板铰接,使得门板能够向厕间单元内部或者外部转动;背板5、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门板围设成厕间单元的内部空间。厕间单元的功能器件如蹲便器本体11、冲水器件12等安装于厕间单元的内部空间内。
66.厕间单元的各个组成部分均能够在工厂中预制,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快速拼装,装配简单,能够大大缩短厕间单元的施工周期。
67.相邻的两个厕间单元相靠近的一侧可以公用一块第一隔板或者第二隔板,以减少板材的使用,降低载重,且可以减少安装工序,提供安装效率。
68.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厕间单元通过第一支撑架2对蹲便器本体11进行支撑,避免了蹲便器本体11安装时需要填充陶粒等进行支撑,降低了楼面的载荷;此外,蹲便器本体11的只需要放置在第一支撑架2上,安装方便,便于后期的维护和更换;通过第二支撑架3对冲水器进行固定,实现冲水器的快速安装。
69.此外,该厕间单元通过采用框架式的第三支撑组件23作为整个厕间单元的支撑底座,预留了安装排污管13足够的空间,且不需要设置支撑梁体,便于管道的排布,降低了模块底框梁的层高。
70.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