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分层精密控温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18:28: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分层精密控温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2.在化工领域,因工业生产过程中,物料在反应釜内的液位随生产进程所改变,反应釜中很大一部分空间并无物料,而这些空间的反应釜的壁温度又较高,这样会在釜壁上形成结焦,且影响产品质量;部分无物料的空间持续的加热/冷却,也浪费了相对应的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反应釜中无物料空间的对应壁温度较高,这样会在釜壁上形成结焦,且影响产品质量;部分无物料的空间持续的加热/冷却,也浪费了相对应的能耗的缺陷。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分层精密控温的反应釜,包括
5.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内壁上间隔盘设有多段加热单元,所述反应釜外壁上间隔盘设有多段冷却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和所述冷却单元沿所述反应釜的高度方向依次盘设在所述反应釜的内外壁上,所述加热单元内循环设有热媒,且所述加热单元的下部为热媒进口,上部为热媒出口,所述冷却单元内循环设有冷媒,所述冷却单元的下部为冷媒进口,上部为冷媒出口,所述反应釜内安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计,所述反应釜内底部布设有保温管;
6.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液位计电连接。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呈螺旋式盘绕在所述反应釜内壁的加热管路,所述加热管路的下部通过第一电磁阀连接所述热媒进口,所述加热管路的上部通过第二电磁阀连接所述热媒出口,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呈螺旋式盘绕在所述反应釜外壁的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的下部通过第三电磁阀连接所述冷媒进口,所述冷却管路的上部通过第四电磁阀连接所述冷媒出口,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所述第四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底部为半球形,所述保温管布设在所述反应釜内底部。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媒为蒸汽或导热油。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媒为冷却水,所述冷媒进口连接有储水罐,所述储水罐与所述冷媒进口之间安装有增压泵。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安装有出料控制阀,所述出料控制阀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的顶端一侧设有进料口,另一侧设有观察口。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单元外设有保护罩。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搅拌单元,所述搅拌单元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反应釜的顶部,所述电机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搅拌棒,所述搅拌棒置于所述反应釜内,所述搅拌棒上设置有多个搅拌桨。
1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分层精密控温的反应釜,在反应釜内壁上间隔盘设多段加热单元,反应釜外壁间隔盘设多段冷却单元,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沿反应釜的内外壁上依次盘设,且反应釜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计,当物料在反应釜内进行加热或冷却,随生产进程所改变,即根据液位计反应实际物料的液位高度,控制单元实时调整对应的加热单元或冷却单元的开启或关闭,可以实现精准控制温度,避免浪费过多的能耗,防止反应釜壁的结焦产生,延长了反应釜的寿命。
附图说明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分层精密控温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20.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反应釜;11、出料口;12、出料控制阀;13、进料口;14、观察口;15、保温管;2、加热单元;21、热媒进口;22、热媒出口;23、加热管路;3、冷却单元;31、冷媒进口;32、冷媒出口;33、冷却管路;34、保护罩;4、搅拌单元;41、电机;42、减速机;43、搅拌棒;44、搅拌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2.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分层精密控温的反应釜1,包括反应釜1和控制单元,反应釜1内壁上间隔盘设有多段加热单元2,反应釜1外壁上间隔盘设有多段冷却单元3,加热单元2和冷却单元3沿反应釜1的高度方向依次盘设在反应釜1的内外壁上,加热单元2内循环设有热媒,且加热单元2的下部为热媒进口21,上部为热媒出口22,冷却单元3内循环设有冷媒,冷却单元3的下部为冷媒进口31,上部为冷媒出口32,反应釜1内安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计,反应釜1内底部布设有保温管15;控制单元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液位计电连接。
23.该反应釜1内壁上间隔盘设多段加热单元2,反应釜1外壁间隔盘设多段冷却单元3,加热单元2和冷却单元3沿反应釜1的内外壁上依次盘设,且反应釜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计,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的检测反应釜1内的温度,液位计实时监测整个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液位的变化,并可做出相应的调整,此外,加热单元2和冷却单元3均为下部为进口,上部为出口,在反应釜1内底部设有保温管15,避免急热急冷的现象出现。当物料在反应釜1内进行加热或冷却,随生产进程所改变,即根据液位计反应实际物料的液位高度,控制单元实时调整对应的加热单元2或冷却单元3的开启或关闭,可以实现精准控制温度,避免浪费过多的能耗,防止反应釜1壁的结焦产生,延长了反应釜1的寿命。
24.具体的,加热单元2包括呈螺旋式盘绕在反应釜1内壁的加热管路23,加热管路23的下部通过第一电磁阀连接热媒进口21,加热管路23的上部通过第二电磁阀连接热媒出口22,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与控制单元连接,在加热过程中,根据实现液面的变化,实时调整需要作业的加热单元2,即控制单元可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控制加热单元2的开启或者关闭的状态,避免能源的过多损耗和防止反应釜1无物料空间的内壁出现结焦现象。
25.此外,冷却单元3包括呈螺旋式盘绕在反应釜1外壁的冷却管路33,冷却管路33的下部通过第三电磁阀连接冷媒进口31,冷却管路33的上部通过第四电磁阀连接冷媒出口32,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均与控制单元连接。在冷却过程中,根据实现液面的变化,实时调整需要作业的冷却单元3,即控制单元可通过控制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控制冷却单元3的开启或者关闭的状态,避免能源的过多损耗,实现精准控温。
26.具体的,反应釜1底部为半球形,保温管15布设在反应釜1内底部,避免物料在反应釜1的底部出现急冷急热的现象出现。加热单元2内热媒为蒸汽或导热油,热散失少,安全可靠,冷媒为冷却水,冷媒进口31连接有储水罐,储水罐与冷媒进口31之间安装有增压泵,便于冷媒在冷却管内的循环。
27.进一步的,反应釜1的顶端一侧设有进料口13,另一侧设有观察口14,物料通过进料口13进入反应釜1内腔中,在物料在反应釜1内加热或冷却作业时,通过观察口14便于工作人员全方位地有效观察物料和反应釜1内壁的状况。反应釜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1,出料口11处安装有出料控制阀12,出料控制阀12与控制单元相连,控制单元可自动控制出料控制阀12,对最后的物料进行收集,即进一步实现该反应釜1作业的自动化。
28.此外,在冷却单元3外设有保护罩34,可以进一步对冷却单元3进行防护。
29.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搅拌单元4,搅拌单元4包括电机41,电机41安装在反应釜1的顶部,电机41连接有减速机42,减速机42的输出端连接搅拌棒43,搅拌棒43置于反应釜1内,搅拌棒43上设置有多个搅拌桨44,可以对反应釜1中的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快速将所有物料进行加热或冷却,提高加热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30.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