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显微镜握把结构及其显微镜主体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18:20: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科研仪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光棱镜结构及其显微镜主体。


背景技术:

2.最初的单筒单目生物显微镜,结构简单,重量也较轻。当时使用的是外部照明,当感觉到光线不足的时候,可以手握镜臂,将其移至光线明亮的地方,继续进行观察。
3.显微镜经过长久的发展与改进,从最初的单筒单目生物显微镜,到现在可以实现生物、实体、荧光、金相等多种观察功能、多筒多目、自带显示屏、自带光源、甚至自带操作系统的数码显微镜,其功能不断加强,结构也愈加复杂,体积与重量也比较大。然而目前大部分显微镜,并没有考虑搬动的问题,因此造成用户会在搬动仪器时随意抓取,容易造成仪器伤害。在仪器上设计明确的握把、提手是很有必要的。
4.其实,在实际中,显微镜需要搬运的场景也是较多的,比如教师需要拿到教室上课;或实验室的仪器长时间闲置时一般要放入专门的除湿柜;在每隔一段时间给仪器做的保养或维护中,也需要搬动仪器。
5.有少数显微镜虽然设计了握把装置,但是通常设计在仪器的后方,在提起仪器时,仪器倾角较大,其上的可活动件,如目镜、未取下的玻片等,有可能掉落、损坏。
6.此外,在具有显示屏的显微镜上,通常的结构,是显示屏与数码成像模组为一体,数码成像模组联接在三目头上,三目头再联接在仪器主体上。在搬动仪器时,要么是取下屏幕和三目头,搬运、安放好仪器主体再装回去,步骤较繁琐、仪器不稳定;或者整机搬动,易产生摇晃与松动,造成接触不良,影响联接件的精度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7.第一方面,为了使整个显微镜主体移动较为稳定,本技术提供一种显微镜握把结构。
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显微镜握把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9.一种显微镜握把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显微镜主体上的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握把,所述握把与盖体之间留有用于供操作人员手部伸入的握取空间,所述握把内设置有用于对握把加固的加固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伸入握把空间,手握握把即可实现对整个显微镜主体提起运输,加固件可对握把起到加固的效果,防止因整个显微镜主体的重量较重,导致握把出现损坏;在搬运时,无需将显示屏取下,方便搬运,并且只需要抓取靠近屏幕的位置的握把即可带动整个数码显微镜进行移动,防止因距离屏幕施力点较远的位置搬运导致摇晃和松动出现的接触不良的情况。在搬动时保持较小的倾角,仪器上的活动件不易掉落。
11.可选的,所述盖体包括两个相互拼接而成的连接盖,所述握把包括两个相互拼接而成的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盖一一对应设置的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杆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连接盖带动两个连接杆拼接在一起,使得加固杆被设置在握把内,使得加固杆可对握把起到加固的效果,符合实际安装应用。
13.可选的,所述盖体和握把均呈中空设置,中空的所述盖体和中空的所述握把呈相互连通设置,所述加固件包括沿握把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握把内的加固杆,所述握把内设置有用于将加固杆固定至握把内的第一固定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固杆设置在中空的握把内,从而使得加固杆增加了握把的强度;第一固定件可将加固杆固定至握把内,从而使得两个连接盖固定至一起。
15.可选的,中空的所述盖体内设置有用于对加固杆加固的承载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件可对加固杆起到支撑的效果,从而间接提高了加固杆对握把的加固效果。
17.可选的,所述承载件包括设置在中空的盖体内且位于加固杆两端之间的承载杆,所述承载杆的一端与加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加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承载杆设置为加固杆的两端之间,使得承载杆进一步提高了加固杆的强度,从而提高了握把的强度。
19.可选的,所述盖体内设置有用于将承载杆固定至显微镜主体上的连接件。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可将承载杆固定在显微镜主体上,从而使得承载杆对加固杆起到承载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加固杆对握把的加固效果。
21.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盖体内且位于盖体两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将安装板固定至显微镜主体上的第二固定件,所述承载杆上设置有用于将承载杆固定至两侧安装板上的安装件。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固定件可将安装件固定至显微镜主体内,安装件可将承载杆固定在安装板上,从而使得承载杆对加固杆连接固定,在两侧均设置安装板,提高了安装板对承载杆的固定承载效果。
23.可选的,所述安装件包括设置在承载杆上且朝向两侧安装板延伸设置的多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将连接板固定在安装板上的第三固定件。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固定件可将连接板固定在安装板上,使得承载杆被固定在安装板上,采用多个连接板的设置可实现承载杆与两侧安装板之间的稳固连接,提高了承载杆与两侧安装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可将承载杆设置的较窄,从而减小了承载杆的重量,减轻整体显微镜主体的重量。
25.第二方面,为了便于对整个显微镜主体运输,本技术提供一种显微镜主体。
2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显微镜主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7.一种显微镜主体,包括所述的握把结构,显微镜主体包括安装壳,所述盖体用于可拆卸连接在安装壳的顶壁上,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将安装板固定设置在安装壳内。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第二固定件将安装板固定在安装壳内,使得安装板与安装壳形成一个整体,使得承载杆和加固杆与安装壳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握把的强度。
29.可选的,所述安装壳的顶壁上沿安装壳的周向位置环向设置有插条,所述盖体朝向安装壳的面上沿盖体的周向位置环向开设有用于供插条插入的插槽。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连接盖带动两个连接杆拼接在一起,此时带动盖
体朝向安装壳移动,安装壳可带动插条插接至插槽内,此时将加固杆与握把固定,使得两个连接壳固定在一起,从而使得盖体被固定在安装壳上。
3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2.操作人员通过伸入握把空间,手握握把即可实现对整个显微镜主体提起运输,加固件可对握把起到加固的效果,防止因整个显微镜主体的重量较重,导致握把出现损坏;在搬运时,无需将显示屏取下,方便搬运,并且只需要抓取靠近屏幕的位置的握把即可带动整个数码显微镜进行移动,防止因距离屏幕施力点较远的位置搬运导致摇晃和松动出现的接触不良的情况;
33.通过第三固定件可将连接板固定在安装板上,使得承载杆被固定在安装板上,采用多个连接板的设置可实现承载杆与两侧安装板之间的稳固连接,提高了承载杆与两侧安装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可将承载杆设置的较窄,从而减小了承载杆的重量,减轻整体显微镜主体的重量。
附图说明
3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展示其中一个连接盖和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3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展示另一个连接杆和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3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加强杆与其中一个连接盖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展示加强杆和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39.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展示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40.附图标记说明:1、盖体;11、连接盖;111、第一连接槽;112、第一连接条;12、握把;121、连接杆;122、第二连接槽;123、第二连接条;124、握取空间;13、加固杆;131、第一固定座;132、承载杆;133、连接板;134、第三固定座;135、开口;14、安装板;141、第二固定座;15、插槽;16、弹性板;161、抵接块;2、安装壳;21、插条;22、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41.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显微镜握把结构。参照图1,一种显微镜握把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显微镜主体上的盖体1,盖体1整体呈“l”形设置,盖体1包括两个相互拼接而成的连接盖11,结合图2和图3,其中一个连接盖11上沿连接盖1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连接槽111,另一个连接盖11上沿连接盖1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移入至第一连接槽111内的第一连接条112。
43.如图1所示,盖体1上设置有握把12,握把12包括两个相互拼接而成的连接杆121,两个连接盖11 一一对应设置的固定设置在两个连接杆121上;结合图1和图2,其中一个连接杆121上沿连接杆12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连接槽122,另一个连接杆121上沿连接杆12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移入至第二连接槽122内的第二连接条123,第二连接槽122与第一连接槽111一体成型且呈相互连通设置,第二连接条123与第一连接条112一体成型,握把12横跨在“l”形的盖体1的凹口内,握把12整体呈倒“l”形设置,握把12与盖体1之间留有用于供操作人员手部伸入的握取空间124。
44.结合图4和图5,盖体1和握把12均呈中空设置,中空的盖体1和中空的握把12呈相互连通设置,为了提高握把12的强度,在握把12内设置有用于对握把12加固的加固件;加固件包括沿握把12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握把12内的加固杆13,握把12内设置有用于将加固杆13固定至握把12内的第一固定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螺栓(图中未示出)和第一固定座131,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一固定座131设置有两组且位于加固杆13的两端,第一固定螺栓用于同时穿设且滑动连接在一侧连接杆121和加固杆13上,第一固定座131固定设置在另一侧连接杆121内且位于相对于第一固定螺栓的位置,第一固定螺栓用于插接且螺纹连接在第一固定座131内。
45.结合图4和图5,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固杆13的强度,在中空的盖体1内设置有用于对加固杆13加固的承载件;承载件包括设置在中空的盖体1内且位于加固杆13两端之间的承载杆132,承载杆132整体设置为与盖体1内壁贴合的弧形,承载杆132的一端与加固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加固杆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杆132与加固杆13为一体成型设置。
46.结合图4和图5,为了将承载杆132固定在显微镜主体内,在盖体1内设置有用于将承载杆132固定至显微镜主体上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设置在盖体1内且位于盖体1两侧的安装板14,为了将安装板14固定在显微镜主体内,在安装板14上设置有用于将安装板14固定至显微镜主体上的第二固定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固定座141(参见图6)和穿设且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座141内的的第二固定螺栓(图中未示出),第二固定座141穿设且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4上,第二固定螺栓用于穿过第二固定座141并插接且螺纹连接在显微镜主体上。
47.结合图4和图5,为了将承载杆132固定在两侧安装板14上,在承载杆132上设置有用于将承载杆132固定至两侧安装板14上的安装件;安装件包括设置在承载杆132上且朝向两侧安装板14延伸设置的多个弯折成型的连接板133,连接板133设置有三个,其中两个连接板133位于承载杆132的一侧,另一个连接板133位于承载杆132的另一侧,连接板133上设置有用于将连接板133固定在安装板14上的第三固定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固定件包括第三固定座134和第三固定螺栓,第三固定座134穿设且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4上且位于相对于每个连接板133所在的位置,连接板133远离承载板的边缘朝向连接板133内开设有用于供第三固定螺栓穿过的开口135,开口135远离承载杆132的端部贯穿连接板133设置,第三固定螺栓用于插接且螺纹连接在第三固定座134内。
4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显微镜握把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将两侧安装板14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固定在显微镜主体内,通过第三固定螺栓穿过开口135并插接且螺纹连接在第三固定座134内,使得承载杆132被固定在两侧安装板14上,将两个连接壳带动连接杆121拼接至一起,使得承载杆132位于盖体1内,加强杆位于握把12内,通过第一固定螺栓穿过一侧连接壳和加强杆,带动第一固定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一固定座131内,从而使得加强杆被固定在握把12内。
49.结合图1和图5,一种显微镜主体,包括的握把结构,显微镜主体包括安装壳2,安装壳2整体呈“u”形设置,第二固定件用于将安装板14固定设置在安装壳2内,通过带动第二固定螺栓穿过第二固定座141并插接且螺纹连接在安装壳2的内壁上,使得安装板14被固定至安装壳2内。
50.结合图2和图3,盖体1用于可拆卸连接在安装壳2的顶壁上;安装壳2的顶壁上沿安装壳2的周向位置环向设置有插条21(参见图5),盖体1朝向安装壳2的面上沿盖体1的周向位置环向开设有用于供插条21插入的插槽15;在本实施例中,插槽15的横截面呈“l”形设置,插条21与“l”形的插槽15配合设置;为了进一步提高盖体1与安装壳2的安装效果,盖体1的内壁上环向设置有多个弹性板16,弹性板16上设置有用于与安装壳2内壁抵接的抵接块161,安装壳2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供弹性板16穿过的定位孔22,抵接块161可抵抗弹性板16的弹力抵接至安装壳2的内壁上,使得盖体1进一步固定至安装壳2上。
5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