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海洋救援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17:16: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救援无人机。


背景技术:

2.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
3.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特别是在海洋救援方面,在发生较大的海上险情时,无人机在抢险救灾方面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
4.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无人机可应用于海洋救援中,搜救人员能通过无人机获取周边信息,以便于采取合理的搜救措施,提高搜救效率与成功率,而现有的无人机在搜救过程中,由于无人机电池的通病,导致续航能力较弱,只能够短时间搜索,然后便需要返航充电,且在搜救过程中仅对单片区域进行搜救,从而限制了搜救的空间范围与搜救时间,而救援时间对于被搜救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洋救援无人机,能够提升海上无人机在搜救过程中的续航,且能够提升搜救的空间范围,提升搜救效率,加快搜救时间。
6.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无人机框架,所述无人机框架的顶部侧面固定有多个对称的旋翼,所述无人机框架内部设置有气泵;其中,所述无人机框架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的脚架;所述脚架与无人机框架之间固定有连接杆,并且所述脚架内部与无人机框架内部通过连接杆内部贯通连接;所述脚架包括支撑杆、铰接在支撑杆两侧的铰接套以及安装在两侧铰接套内部的气囊,所述气囊顶部两侧紧密贴合在支撑杆底部两侧,所述气囊通过顶部的开口与支撑杆内部贯通;所述气泵与连接杆内部贯通,并通过连接杆为气囊内部吹气,通过所述气囊膨胀将两侧铰接套分离,并围绕支撑杆底部两侧铰接。
7.所述卫星机库位于气泵上方,所述无人机框架内部安装有多个卫星无人机,所述无人机框架顶部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多个卫星机库,所述卫星无人机分别安装在卫星机库内部,所述卫星机库内部设有停机板,所述停机板中部贯穿设有电芯,并且位于电芯顶部的周侧设有多个电磁连接部一;
所述卫星无人机底部设有对应电芯的充电板,所述充电板的周侧设有与电磁连接部一对应电磁吸连接的电磁连接部二。
8.所述气泵安装在无人机框架底部设置的机舱内部,所述机舱内侧固定连接有相对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顶部活动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顶部相互垂直设置拼接隔板一与拼接隔板二,位于所述拼接隔板一与拼接隔板二中部活动插接有控制舱;交错的所述拼接隔板一与拼接隔板二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卫星机库的安装空间。
9.多个所述拼接隔板一的底部设有相对应的多个气流槽二,所述拼接隔板二底部一端开设有气流槽三,所述气流槽三顶部一侧开设有气流槽四,多个所述卫星机库底部开设有与气流槽二相对应的气流槽一;所述气泵通过气流槽一与气流槽二将卫星机库底部气体抽吸,并通过所述气流槽三与气流槽四汇集至气泵内部,并通过所述气泵输送至固定安装在机舱内侧的通气条内部,所述通气条内部开设的输气槽与多个连接杆内部贯通,并持续输送至所述支撑杆内部开设的通气槽内部,并通过所述通气槽底部开设的通气口输送至气囊内部。
10.两侧所述铰接套底部设有接地板,两侧所述接地板通过相对侧嵌设的磁块磁吸连接。
11.所述气囊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套接在支撑杆两端,并与支撑杆两端紧密粘连,所述气囊通过橡胶环开合设置在支撑杆底部两侧;所述气囊顶部通过设置的贴合橡胶条紧密贴合安装在支撑杆底部两侧。
12.所述气囊底部设置有呈连续w弯折形状的气囊折叠部。
13.所述气囊侧面粘连安装在铰接套内侧面。
14.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本发明,气囊内部形成空腔,有助于将海洋救援无人机支撑浮在水面上,从而降低海洋救援无人机长时间的飞行巡航而浪费的能源,从而提升续航能力,通过多个卫星无人机可以对海洋救援无人机周围海域进行巡查,进而提升搜救的效率。
15.本发明,通过气泵将卫星机库与控制舱底部的气体抽离,并将其产生的热量抽离,直至输送至气囊内部,从而实现对海洋救援无人机内部的降温,并在热气进入气囊内部后,通过气囊与海水的接触,实现降温效果,并在气泵将热气持续输送至气囊内部后,气囊在膨胀至一定程度后,将通过贴合橡胶条与支撑杆贴合处将多余的气体排出,从而实现海洋救援无人机内部气流的循环,提升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无人机框架顶部封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中无人机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图3中a-a的剖切图;图5是本发明中控制舱的结构安装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中卫星无人机的结构正视图;图7是本发明中卫星无人机的结构底部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脚架的闭合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中脚架闭合后的结构中部剖视图;图10是本发明中脚架的打开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中脚架打开后的结构中部剖视图;图12是本发明中脚架的爆炸图。
1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无人机框架;101、脚架;1011、支撑杆;1012、铰接套;1013、进气口;1014、橡胶环;1015、铰接部;1016、定位螺栓;1017、接地板;1018、磁块;1019、气囊;1020、气囊折叠部;1021、贴合橡胶条;1022、通气槽;1023、通气口;102、旋翼;103、封盖;1031、磁条一;104、卫星机库;1041、气流槽一;1042、停机板;1043、电芯;1044、电磁连接部一;105、连接杆;106、盖板;1061、磁条二;107、机舱;1071、限位条;1072、空置舱;2、卫星无人机;201、充电板;202、电磁连接部二;3、气泵;301、通气条;302、输气槽;303、拼接隔板一;304、拼接隔板二;305、控制舱;306、气流槽二;307、气流槽三;308、气流槽四;309、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19.在海洋救援无人机使用过程中,为了实现海洋救援无人机的长续航,并同时增加海洋救援无人机在搜救过程中的大范围侦测,提升对被搜救人员的搜救效率,故,提出了下列方案:如图1、图3及图6所示,一种海洋救援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框架1,无人机框架1内部安装有多个卫星无人机2,以及位于无人机框架1内部,并设置在多个卫星无人机2底部的气泵3。
20.在海洋救援无人机运输过程中,无人机框架1顶部位于多个卫星无人机2顶部设有封盖103,并在无人机框架1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有盖板106,用于对卫星无人机2进行保护,封盖103底面嵌设有磁条一1031,盖板106顶部与磁条一1031相对位置设有与之磁吸连接的磁条二1061,通过磁条一1031与磁条二1061的配合,可便于拆卸,也可避免机械结构的损坏,影响到卫星无人机2的起飞巡查。
21.其中,无人机框架1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的脚架101,无人机框架1顶部侧面固定有多个对称的旋翼102。
22.进一步,在脚架101与无人机框架1之间固定有连接杆105,脚架101内部与无人机框架1内部通过连接杆105内部贯通连接。
23.更进一步参考图8-10,脚架101包括支撑杆1011、铰接在支撑杆1011两侧的铰接套1012以及安装在两侧铰接套1012内部的气囊1019,气囊1019顶部两侧紧密贴合在支撑杆1011底部两侧,气囊1019通过顶部的开口与支撑杆1011内部贯通。
24.其工作原理为:气泵3与连接杆105内部贯通,连接杆105通过支撑杆1011侧面开设
的进气口1013贯通连接,进而连接杆105为气囊1019内部吹气,通过气囊1019膨胀将两侧铰接套1012分离,并围绕支撑杆1011底部两侧铰接。
25.其中,两侧铰接套1012两端通过结合形成铰接部1015,并通过设置的定位螺栓1016将铰接部1015铰接安装在支撑杆1011两端。
26.故,在铰接套1012受到气囊1019的膨胀推挤后,气囊1019内部形成空腔,有助于将海洋救援无人机支撑浮在水面上,从而降低海洋救援无人机长时间的飞行巡航而浪费的能源,从而提升续航能力。
27.且,通过无人机框架1内部安装的多个卫星无人机2可以对海洋救援无人机周围海域进行巡查,并可通过安装的卫星无人机2的类型,可对搜救海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配合搜救人员进行搜救,并根据海域实际情况制定更佳的搜救方案,包括对危险因素的勘测、海域状况的详细观测、被搜救人员的定位,进而提升搜救的效率。
28.另外,卫星无人机2在搜救过程中,由于单个卫星无人机2所携带的传感器单一,进而减小了自身的重量,从而能够提升卫星无人机2的续航能力,而且在卫星无人机2勘测到被搜救人员后,可对其进行实时定位,其他的卫星无人机2可对附近区域继续巡查,一方面可实现对被搜救人员的实时观测,观察被搜救人员的状况,另一方面,可对附近海域进行观测,警惕海洋生物的袭击,并在出现多个观测到的被救援人员后,且救援力量不足时,可选择最需要救援的地点进行救援。
29.参照附图2、图6及图7,无人机框架1顶部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多个卫星机库104,卫星无人机2分别安装在卫星机库104内部,卫星机库104内部设有停机板1042,停机板1042中部贯穿设有电芯1043,并且位于电芯1043顶部的周侧设有多个电磁连接部一1044。
30.进一步的,卫星无人机2底部设有对应电芯1043的充电板201,充电板201的周侧设有与电磁连接部一1044对应电磁吸连接的电磁连接部二202。
31.在海洋救援无人机运输过程中,为了避免卫星无人机2的晃动,进而通过设置的电磁连接部一1044与电磁连接部二202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卫星无人机2的定位,也可通过电磁连接部一1044与电磁连接部二202的配合,可实现在卫星无人机2返航后,准确的定位降落,并实现卫星无人机2底部的充电板201与电芯1043的对齐,可实现电芯1043通过充电板201对于卫星无人机2的快速充电。
32.其中电芯1043的顶部,为连接的无线充电板,而充电板201内部设置有无线充电线圈,并在电芯1043底部通过导线连接至无人机框架1内部的变压器及供电电源,此处为现有技术,故未在图中示出。
33.另外,电磁连接部二202为铁芯,电磁连接部一1044内部绕接有电磁线圈,并通过电磁线圈内部铁芯延伸形成电磁连接部一1044顶部与电磁连接部二202的接触面,在电磁连接部一1044内部线圈通电状态下,可对卫星无人机2进行磁吸固定,在需要卫星无人机2起飞巡查时,通过控制器断开电磁连接部一1044内部线圈的电源,实现电磁连接部一1044与电磁连接部二202的断开。
34.对于海洋救援无人机内部的控制单元、信号接收发生单元、主板、定位单元及数据处理单元通过:参照附图5,限位条1071顶部活动安装的隔板309,隔板309顶部相互垂直设置拼接隔板一303与拼接隔板二304,位于拼接隔板一303与拼接隔板二304中部活动插接有控制舱
305,并安装于控制舱305内部。
35.参照附图2及图5,气泵3安装在无人机框架1底部设置的机舱107内部,机舱107内侧固定连接有相对的限位条1071,并在机舱107底部板材的内部设有空置舱1072,用于减轻海洋救援无人机的整体重量,并通过气泵3对其中输送的气体,避免在海洋救援无人机两侧脚架101无法支撑海洋救援无人机时,用于提升海洋救援无人机的浮力。
36.交错的拼接隔板一303与拼接隔板二304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卫星机库104的安装空间。
37.而较多的卫星无人机2与控制舱305内部的控制单元在运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而增加过多的散热机构,会增加海洋救援无人机自身重量,会对其续航造成一定的减弱,故:参照附图3-图5,在多个拼接隔板一303的底部设有相对应的多个气流槽二306,拼接隔板二304底部一端开设有气流槽三307,气流槽三307顶部一侧开设有气流槽四308,多个卫星机库104底部开设有与气流槽二306相对应的气流槽一1041。
38.进一步的,气泵3通过气流槽一1041与气流槽二306将卫星机库104底部气体抽吸,并通过气流槽三307与气流槽四308汇集至气泵3内部,并通过气泵3输送至固定安装在机舱107内侧的通气条301内部,通气条301内部开设的输气槽302与多个连接杆105内部贯通,并持续输送至支撑杆1011内部开设的通气槽1022内部,并通过通气槽1022底部开设的通气口1023输送至气囊1019内部。
39.通过气泵3将卫星机库104与控制舱305底部的气体抽离,并将其产生的热量抽离,直至输送至气囊1019内部,从而实现对海洋救援无人机内部的降温,并在热气进入气囊1019内部后,通过气囊1019与海水的接触,实现降温效果。
40.另外,可参照图9、图11及图12,气囊1019顶部通过设置的贴合橡胶条1021紧密贴合安装在支撑杆1011底部两侧。
41.在气泵3将热气持续输送至气囊1019内部后,气囊1019在膨胀至一定程度后,将通过贴合橡胶条1021与支撑杆1011贴合处将多余的气体排出,从而实现海洋救援无人机内部气流的循环,提升散热效率。
42.而在气囊1019膨胀,并将铰接套1012撑开过程中,为了避免海水倒灌至气囊1019内部,故:参照图9-图12,气囊1019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环1014,橡胶环1014套接在支撑杆1011两端,并与支撑杆1011两端紧密粘连,气囊1019通过橡胶环1014开合设置在支撑杆1011底部两侧。
43.并此时的气囊1019顶部的贴合橡胶条1021与支撑杆1011底部两侧紧密贴合,气囊1019侧面粘连安装在铰接套1012内侧面,可避免海水倒灌至气囊1019内部。
44.另外,气囊1019底部设置有呈连续w弯折形状的气囊折叠部1020。
45.可通过气囊折叠部1020形成的竖向条纹,可缓解水纹及气囊1019排出的气体推动海洋救援无人机移动,一定程度上可稳定海洋救援无人机的位置,并通过气囊折叠部1020的设置,可实现气囊1019内部气体在抽离后,气囊折叠部1020的折叠,便于气囊1019的收起。
46.在气囊1019内部的气体在抽离过程中,为了避免海水抽吸至气囊1019内部,进一
步造成对海洋救援无人机内部电路的断路,故:在气囊1019与气囊折叠部1020处于展开状态下,通过翻转的铰接套1012与支撑杆1011的侧边的一定挤压,避免其发生翻转而产生海水倒灌的状况,并在两侧铰接套1012翻转闭合的过程中,通过贴合橡胶条1021相邻支撑杆1011一侧底部的直角边可对贴合橡胶条1021进一步挤压,展开状态的贴合橡胶条1021与支撑杆1011之间的间距大于贴合橡胶条1021的厚度,并确保两侧贴合橡胶条1021展开后能够通过贴合橡胶条1021与支撑杆1011之间的间距将气体排出。
47.参照附图9及图11,两侧铰接套1012底部设有接地板1017,两侧接地板1017通过相对侧嵌设的磁块1018磁吸连接。
48.根据上述结构,可通过磁块1018提升两侧铰接套1012在闭合时的紧密程度,其中,两侧接地板1017通过磁块1018的磁吸闭合后,形成用于海洋救援无人机降落在陆地的支撑结构。
49.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气泵3与连接杆105内部贯通,连接杆105通过支撑杆1011侧面开设的进气口1013贯通连接,进而连接杆105为气囊1019内部吹气,通过气囊1019膨胀将两侧铰接套1012分离,并围绕支撑杆1011底部两侧铰接,在铰接套1012受到气囊1019的膨胀推挤后,气囊1019内部形成空腔,有助于将海洋救援无人机支撑浮在水面上,从而降低海洋救援无人机长时间的飞行巡航而浪费的能源,从而提升续航能力。
50.气泵3通过气流槽一1041与气流槽二306将卫星机库104底部气体抽吸,并通过气流槽三307与气流槽四308汇集至气泵3内部,并通过气泵3输送至固定安装在机舱107内侧的通气条301内部,通气条301内部开设的输气槽302与多个连接杆105内部贯通,并持续输送至支撑杆1011内部开设的通气槽1022内部,并通过通气槽1022底部开设的通气口1023输送至气囊1019内部,通过气泵3将卫星机库104与控制舱305底部的气体抽离,并将其产生的热量抽离,直至输送至气囊1019内部,通过贴合橡胶条1021与支撑杆1011之间的间距将气体排出。
5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