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恒压装置和双减压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16:30: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恒压装置和双减压电磁阀。


背景技术:

2.在流体输送系统中,往往会出现流体压力不稳定的情况,因此,通常在管路中安装恒压阀用于稳定管路内流体的压力。 电磁阀是利用电磁效应来控制阀门开闭最终实现控制流体流动的自动化基础元件,主要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电磁减压阀的功能相当于一个普通减压阀和一个电磁阀的合成,用于将进口压力减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并依靠介质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压力自动保持稳定的阀门。
3.cn215487933u公开了一种组装方便快捷的减压电磁阀,不仅加工和组装方便快捷,而且在生产时避免了因紧固螺母的锁紧和松动对减压效果产生影响,大大方便了生产操作;但申请人在进一步研发过程中发现,该结构的减压电磁阀,受进水压力影响,减压压力和流量也随之变化,稳定性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减压电磁阀装置,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恒压装置,所述恒压装置包括阀芯、第一复位弹簧、减压盖,所述阀芯内设置有流体通道,所述减压盖套设于所述阀芯的一端且所述减压盖和阀芯之间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减压盖顶部间隔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使所述减压盖具有与阀芯靠近从而封堵流体通道的关闭状态和在流体压力下使所述减压盖在一定范围内远离阀芯从而导通流体通道的打开状态。
6.作为优选,所述减压盖顶部内壁还设置有嵌槽以及位于嵌槽内的第二通孔,所述嵌槽内设置有减压片。
7.作为优选,所述阀芯包括基座和导流管,所述减压盖内壁上环周间隔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导流管外周于第二凸起与基座之间设置有第三o型圈;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位置相重合。
8.作为优选,所述阀芯下端设有第一环形槽和位于第一环形槽外的突缘,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一端连接于第一环形槽内且另一端与减压盖连接;所述突缘上设置有第一o型圈。
9.作为优选,所述恒压装置还包括与阀芯配合设置的滤网,所述阀芯与滤网相配合的一端的流体通道呈倒漏斗形;所述滤网呈碗状且其凸面向远离阀芯的方向凸出;滤网可防止异物进入恒压装置导致堵塞,影响正常使用。
10.还提供一种双减压电磁阀,包括阀体、设置于阀体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阀体内设有电磁阀组件,所述电磁阀组件用于控制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连通或断开;所述进水口与电磁阀组件之间设有上述的恒压装置,所述出水口与电磁阀组件之间设有减压阀组件。
11.作为优选,所述减压盖外周设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轴向限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一环形槽之间;所述恒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阀芯与阀体之间的第一o型圈、设置于减压盖与阀体之间的第二o型圈;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o型圈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槽内。
12.作为优选,所述电磁阀组件包括位于阀体内的电磁组件、阀芯组件、第一环形阀座,所述第一环形阀座外腔为与进水口连通的进水腔且其内腔为与出水口连通的出水腔,所述恒压装置设置于进水腔与进水口之间,所述减压阀组件设置于出水腔与出水口之间。
13.作为优选,所述阀体包括与进水腔连通的进水管,所述恒压装置设置于进水管内,所述进水管垂直于所述电磁组件驱动方向设置。
14.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可拆卸连接有安装管,所述阀芯下端设置于安装管内并由安装管与进水管配合对所述恒压装置进行限位。
15.作为优选,所述减压阀组件包括减压轴芯、减压隔膜、蝶形垫片以及调压组件,所述减压隔膜上开设有防脱连接孔,所述减压轴芯上设有与所述防脱连接孔相配合的防脱连接部。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恒压装置可适用于各种进水管路,易安装,通用性强;所提供的双减压电磁阀通过设置于进水口处的恒压装置与设置于出水口处的减压阀组件配合,不会受进水压力影响,导致启动困难和终端管路承压后破裂漏水等问题;稳定性好,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起到更好的减压效果。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18.图1为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实施例1爆炸视图;
20.图3为实施例1剖面图;
21.图4为实施例1减压盖剖面图;
22.图5为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实施例2剖面图;
24.图7为图6中a位置放大图;
25.图8为实施例2另一角度剖面图;
26.图中:1-恒压装置,101-安装管,11-进水管,111-阀芯,1111-第一环形槽,1112-基座,1113-导流管,112-第一复位弹簧,113-减压盖,1131-第二凸起,1132-第一通孔,114-第一o型圈,115-第二o型圈,116-第三o型圈,117-减压片,12-滤网,2-减压阀组件,21-减压轴芯,22-防脱连接部,3-进水口,31-进水腔,4-出水口,41-出水腔,5-第一环形阀座。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 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
”ꢀ
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 一一说明。
29.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30.实施例1
31.如图1-4所示,一种恒压装置,所述恒压装置1包括阀芯111、第一复位弹簧112、减压盖113,所述阀芯111内设置有流体通道,所述减压盖113套设于所述阀芯111的一端且所述减压盖113和阀芯111之间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12,所述减压盖113顶部间隔设置有第一通孔1132;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12使所述减压盖113具有与阀芯111靠近从而封堵流体通道的关闭状态和在流体压力下使所述减压盖113在一定范围内远离阀芯111从而导通流体通道的打开状态。
32.所述减压盖113顶部内壁还设置有嵌槽1133以及位于嵌槽1133内的第二通孔1134,所述嵌槽1133内设置有减压片117。
33.所述阀芯111包括基座1112和导流管1113,所述减压盖113内壁上环周间隔设置有第二凸起1131,所述导流管1113外周于第二凸起1131与基座1112之间设置有第三o型圈116;所述第二凸起1131与所述第一通孔1132的轴向位置相重合。
34.所述阀芯111下端设有第一环形槽1111和位于第一环形槽1111外的突缘,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12一端连接于第一环形槽1111内且另一端与减压盖113连接;所述突缘上设置有第一o型圈114。
35.所述恒压装置1还包括与阀芯111配合设置的滤网12,所述阀芯111与滤网12相配合的一端的流体通道呈倒漏斗形;所述滤网12呈碗状且其凸面向远离阀芯111的方向凸出;滤网可防止异物进入恒压装置导致堵塞,影响正常使用。
36.实施例2
37.如图5-8所示,一种双减压电磁阀,包括阀体、设置于阀体上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阀体内设有电磁阀组件,所述电磁阀组件用于控制进水口3和出水口4之间的连通或断开;所述进水口3与电磁阀组件之间设有实施例1中所述的恒压装置1,所述出水口4与电磁阀组件之间设有减压阀组件2。
38.所述减压盖外周设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轴向限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一环形槽之间;所述恒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阀芯与阀体之间的第一o型圈114、设置于减压盖与阀体之间的第二o型圈115;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o型圈115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槽内。
39.所述电磁阀组件包括位于阀体内的电磁组件、阀芯组件、第一环形阀座5,所述第一环形阀座5外腔为与进水口3连通的进水腔31且其内腔为与出水口4连通的出水腔41,所述恒压装置1设置于进水腔31与进水口3之间,所述减压阀组件设置于出水腔41与出水口4之间。
40.所述阀体包括与进水腔31连通的进水管11,所述恒压装置1设置于进水管11内,所
述进水管31垂直于所述电磁组件驱动方向设置。
41.所述进水管11可拆卸连接有安装管101,所述阀芯111下端设置于安装管101内并由安装管101与进水管11配合对所述恒压装置1进行限位。
42.所述减压阀组件2包括减压轴芯21、减压隔膜、蝶形垫片以及调压组件,所述减压隔膜上开设有防脱连接孔,所述减压轴芯21上设有与所述防脱连接孔相配合的防脱连接部22。
43.在使用时,流体由进水口3流入安装管101内再穿过滤网12流入进水管道11,此时流体中异物由滤网12阻隔在外,流体进入阀芯111内的流体通道,当压力大于一定值时,流体顶开减压盖113使其处于打开状态,然后由减压盖113上的第一通孔1132流入进水腔31,当电磁阀组件控制进水口3和出水口4之间连通时,流体由进水腔31流入出水腔41,最后通过减压阀组件2减压从出水口4流出。
44.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