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层叠式急救绷带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12:17: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叠式急救绷带。


背景技术:

2.当前社会生活中,在户外活动、野外训练、消防急救等应用场景下,急救绷带是一种最常用的急救产品,可用于第一时间为伤者进行包扎,起到抵御外部病菌感染的目的。
3.当前的急救绷带往往往往是卷筒状收纳结构,在拉开时,卷筒状结构容易快速散开,散开后的急救绷带即完全暴露于环境中而受到污染,洁净度大大降低,使用受污染的急救绷带包扎时,伤口极易被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层叠式急救绷带,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层叠式急救绷带,包括绷带本体和垫片;所述绷带本体为弹性自粘绷带,在医用场景下使用时,绷带本体为医用弹性自粘绷带,所述绷带本体包括依次相连的首端、中部和尾端,所述垫片设于首端;
6.所述中部为折叠状态,包括n组折叠体,其中n≧1;
7.当n=1时,折叠体的顶部与首端相连,折叠体的底部与尾端相连;
8.当n》1时,从首端至尾端依次为第一折叠体、第二折叠体、......、第n-1折叠体和第n折叠体,其中第一折叠体的顶部与首端相连、......、第n-1折叠体的底部向上折叠与第n折叠体的顶部相连,第n折叠体的底部与尾端相连。
9.进一步的,所述垫片为吸水棉或敷料。
10.其中,吸水棉是由涤纶纤维与粘胶纤维混纺制成,吸水棉依靠纤维间的摩擦力、抱合力和挤压力将蓬松的纤维网加固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吸水棉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吸水量可达自重的10倍以上,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对皮肤造成过敏或刺激反应。吸水棉可以吸附伤口附近汗液,防止病菌滋生从而导致伤口感染。
11.其中,敷料包括止血纱布、交互式伤口敷料、银敷料、水凝胶敷料、藻酸钙敷料或泡沫敷料等,敷料贴附于伤口处,能够快速止血并有效促进伤口愈合。
12.进一步的,在所述首端,对绷带本体进行翻折形成翻折部,所述垫片的宽度小于所述首端的宽度,所述垫片的长度大于翻折部的长度,所述垫片的一端压合于翻折部的内部。
13.进一步的,在所述垫片的一端设有通孔,在所述翻折部上与通孔相对应的区域进行施压,形成第一施压区域,使翻折部与绷带本体的首端上位于通孔下方的区域自粘贴。
14.进一步的,在所述首端的宽度方向上,对翻折部、以及绷带本体和垫片宽度方向一侧之间的区域进行施压,形成第二施压区域,使翻折部、以及绷带本体和垫片宽度方向一侧之间的区域自粘贴。
15.进一步的,在翻折部、以及绷带本体和垫片宽度方向另一侧之间的区域进行施压,
形成第三施压区域,使翻折部、以及绷带本体和垫片宽度方向另一侧之间的区域自粘贴。
16.进一步的,当n》1时,所述第一折叠体、第二折叠体、......、第n-1折叠体和第n折叠体中,折叠的层数相同或不同。
17.进一步的,所述层叠式急救绷带还包括隔离贴,所述隔离贴设于绷带本体上,且设于绷带本体的尾端。
18.进一步的,所述隔离贴的一面设有背胶,所述隔离贴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尾端的宽度大于第一部分的宽度,第一部分的宽度大于第二部分的宽度,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中间进行折叠,第一部分通过背胶粘贴于绷带本体的尾端的一侧,第二部分通过背胶粘贴于绷带本体的尾端的另一侧。
19.本实用新型的层叠式急救绷带在使用时,首先拉开首端,将垫片外敷于伤口位置处,然后继续拉开层叠体,将绷带本体包扎于伤口外部即可,使用方便。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层叠式急救绷带具有以下优点:
21.(1)本实用新型的层叠式急救绷带采用折叠式收纳,相对于卷筒状的收纳结构,使用时不易散开,洁净度高,可避免绷带本体被外界环境污染。
22.(2)本实用新型的层叠式急救绷带中设有垫片,垫片可以是吸水棉或敷料,垫片能够对伤口进行辅助治疗,进一步阻断外部病菌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23.(3)本实用新型的层叠式急救绷带中,通过按压施压的方式将垫片固定于绷带本体上,可避免垫片脱落。
24.(4)本实用新型的层叠式急救绷带在使用时,可不完全展开,用于较小伤口的包扎;也可续接新的层叠式急救绷带,只需将垫片移除即可。
25.(5)本实用新型的层叠式急救绷带结构简单,根据绷带本体的长度不同,可折叠形成多个不同的折叠体,灵活性强。
附图说明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7.图1:实施例1中层叠式急救绷带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28.图2:实施例1中绷带本体的首端与垫片的组装结构局部示意图。
29.图3:实施例1中层叠式急救绷带的层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30.图4:实施例1中隔离贴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实施例1中绷带本体的尾端与隔离贴的组装结构局部示意图。
32.图6:实施例2中层叠式急救绷带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33.图7:实施例3中层叠式急救绷带的层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34.图8:实施例4中层叠式急救绷带的层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35.其中:1、绷带本体;2、垫片;3、隔离贴;4、第一施压区域;5、第二施压区域;6、第三施压区域;7、翻折部;8、通孔;9、首端;10、中部;11、尾端;12、第一折叠体;13、第二折叠体;14、第一部分;15、第二部分;16、第三折叠体。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37.实施例1
38.如图1-5所示,为实施例1的层叠式急救绷带的整体及局部结构示意图,可见层叠式急救绷带为层叠式结构状态。
39.层叠式急救绷带包括绷带本体1、垫片2和隔离贴3,绷带本体1包括三个部分,依次为首端9、中部10和尾端11,垫片2设于绷带本体1的首端9上,隔离贴3设于绷带本体1的尾端11上。
40.绷带本体1为医用弹性自粘绷带,绷带本体1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自粘性,使用时能够拉长数倍,并且任意两层绷带本体1折叠接触时,均可以互相粘合粘接,并且绷带本体1也能够很好地粘贴在人体皮肤上,能够牢固地固定于伤口的外部,起到保护伤口的作用。
41.垫片2为敷料,具体可选择水凝胶敷料。使用时,垫片2直接接触伤口,外敷于伤口处,具有止血、防止环境中微生物入侵,避免交叉感染、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42.在绷带本体1的首端9,对绷带本体1进行翻折形成翻折部7,翻折部7的长度小于垫片2的长度,垫片2的宽度小于翻折部7的宽度,垫片2置于绷带本体1的中间位置处,垫片2的一端压合于翻折部7内。
43.在垫片2的一端设有通孔8,在翻折部7上与通孔8相对应的区域进行施压,形成第一施压区域4,使翻折部7与绷带本体1上位于通孔8下方的区域自粘贴,从而对垫片2的位置进行固定;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垫片2进行位置固定,在绷带本体1的宽度方向上,对翻折部7、以及绷带本体1和垫片2宽度方向一侧之间的区域进行施压,形成第二施压区域5,使翻折部7、以及绷带本体1和垫片2宽度方向一侧之间的区域自粘贴;并在翻折部7、以及绷带本体1和垫片2宽度方向另一侧之间的区域进行施压,形成第三施压区域6,使翻折部7、以及绷带本体1和垫片2宽度方向另一侧之间的区域自粘贴;可进一步固定垫片2。
44.当需要移除垫片2时,撕开垫片2上方未施压的翻折部7,取出垫片2即可,翻折部7可作为普通绷带本体1进行使用。
45.绷带本体1的中部10为折叠状态,包括两组折叠体,从首端9至尾端11依次为第一折叠体12和第二折叠体13,翻折部7位于第二折叠体13的上方,且与第二折叠体13的顶部粘连,可确保储存过程中翻折部7不会散开。
46.第一折叠体12的顶部与首端9相连,第二折叠体13的底部与尾端11相连,第一折叠体12的底部向上折叠与第二折叠体13的顶部相连。第一折叠体12与第二折叠体13的折叠层数相同,可确保层叠式急救绷带的各部分区域厚度基本相同,便于储存和运输。
47.绷带本体1的尾端11设有隔离贴3,隔离贴3的一面设有背胶,隔离贴3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5,绷带本体1的尾端11的宽度大于第一部分14的宽度,第一部分14的宽度大于第二部分15的宽度,这种设计方式可避免隔离贴3对绷带本体1的尾端11造成过度覆盖,可确保绷带本体1的尾端11与中部10之间的贴附,便于收纳。
48.从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5的中间进行折叠,第一部分14通过背胶粘贴于绷带本体1的尾端11的一侧,第二部分15通过背胶粘贴于绷带本体1的尾端11的另一侧。隔离贴3的存在,可防止第一折叠体12的底部与绷带本体1的尾端11之间粘连,便于层叠式急救绷带被拉开,因此急救绷带的展开过程更加顺畅,且不会彼此粘连。
49.如图3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理解,为了更好地展示层叠式急救绷带的结构,各部分区域之间均绘制成不接触的状态,而由于绷带本体是医用弹性自粘绷带,因此各
部分区域之间是紧密贴合的状态,同时紧密贴合的状态也有利于对层叠式急救绷带进行整理和收纳。
50.该实施例1的层叠式急救绷带在使用时,需要展开急救绷带,此时,首先拿捏绷带本体1的翻折部7,施加拉力,将首端9从中部10上剥离开来,将垫片2外敷于伤口处,并按压绷带本体1,使绷带本体1牢牢地贴附于伤口外侧,同时固定垫片2的位置;
51.然后一只手按压固定于伤口附近的绷带本体1,另一只手拿捏隔离贴3,然后继续施加拉力,首先第一折叠体12被拉开,在拉开至第一折叠体12的底部时,由于隔离贴3的存在,第一折叠体12的底部与绷带本体1的尾端11不会粘连,如此一来,第一折叠体12打开后,会依次打开第二折叠体13,在绷带本体1被拉开的同时,被拉开的绷带本体1及时地贴附于伤口外侧,可防止绷带本体1长时间暴露于外界环境中而被污染;直至层叠式急救绷带被完全拉开,将绷带本体1对伤口进行包扎;
52.当伤口区域较小时,层叠式急救绷带可不用完全拉开,余端直接粘贴即可,当伤口区域较小时,可使用多个层叠式急救绷带进行续接,续接的层叠式急救绷带中可移除垫片2,仅作为绷带本体进行使用。
53.实施例2
54.该实例2的层叠式急救绷带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
55.如图6所示,在翻折部7、以及绷带本体1和垫片2宽度方向的其中一侧之间的区域不施压,为放松状态,仅保留第二施压区域5,可便于移除垫片2。
56.实施例3
57.该实例3的层叠式急救绷带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
58.如图7所示,绷带本体1的中部10为折叠状态,包括三组折叠体,从绷带本体1的中部10至绷带本体1的尾端11依次为第一折叠体12、第二折叠体13和第三折叠体16,翻折部7位于第三折叠体16的上方;
59.第一折叠体12的顶部与首端9相连,第一折叠体12的底部向上折叠与第二折叠体13的顶部相连,第二折叠体13的底部向上折叠与第三折叠体16的顶部相连,第三折叠体16的底部与尾端11相连,第一折叠体12、第二折叠体13和第三折叠体16的折叠层数可相同,也可不同。
60.实施例4
61.该实例4的层叠式急救绷带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
62.如图8所示,绷带本体1的中部10为折叠状态,且折叠状态只有一组折叠体,折叠体的顶部与首端9相连,折叠体的底部与尾端11相连。
63.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包括技术特征的组合、重组。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