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石英晶体电解电镀用的自动调频电路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12:16: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石英晶体电解电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英晶体电解电镀自动调频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2.目前,晶体滤波器配套用石英晶体谐振器属于关键元器件,对已被电极的石英片及石英谐振件的频率尽量准确地调整到要求值,统称调频。根据滤波器技术指标的要求对晶体谐振器的调频有不同的加工手段,目前对晶体微调的电解电镀调频法方法采用人工调频方法,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3.(1)对人工熟练度有很高的要求,调试时间由人工根据经验估算,造成晶体调频量精度不高,只能要求达到某一频率范围,目前调频最高精度为
±
20ppm。
4.(2)电解电镀方法对人工熟练度有很高的要求,对于不熟练的员工如调试时间过长或过短,调频过小或过大,从而增加反复调试的次数,造成晶体后续老化率偏大,晶体电性能不稳。
5.(3)电解电镀过程时,人工用手拿晶体引线,将晶体浸入电镀液中,但电镀液中的氰化钾是剧毒,一旦溅到皮肤上,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解电镀自动装置的调频电路,包括:调频电路输入端、整流器、变压器、滤波器、电流调节器、调频电路输出端;调频电路输入端输入交流电信号,通过整流器、变压器、滤波器、电流调节器,自调频电路输出端输出直流电信号;并且,调频电路还包括:
7.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第三接线柱、第四接线柱、第五接线柱、第六接线柱、第七接线柱、第八接线柱、第九接线柱;第一接线柱与第三接线柱之间有电阻连接;第七接线柱与第八接线柱之间有稳压二极管连接,电流输入端为第七接线柱,输出端为第八接线柱;第八接线柱与第九接线柱之间有电阻连接;第六接线柱与第九接线柱连接;第九接线柱与调频电路输出端连接;电流调节器包括脉冲计数器。
8.进一步地,流器为全整流桥,并且:全整流桥输入端两端分别与调频电路输入端分别连接;全整流桥输出端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接线柱与第二接线柱。
9.进一步地,变压器为上p下n型推挽电路,并且:推挽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三接线柱连接;推挽电路的高电压输出端与第四接线柱连接;推挽电路的低电压输出端与第二接线柱连接。
10.进一步地,滤波器为三绕组高频变压电路,三绕组高频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辅助绕组;次级绕组;初级绕组与辅助绕组为低频端,次级绕组为高频端;并且:初级绕组输入端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接线柱与第三接线柱;辅助绕组输入端两端分别连接第三接线柱与第五接线柱;次级绕组两端分别连接第六接线柱与第七接线柱。
11.进一步地,电流调节器的脉冲计数器为光耦元件,并且:光耦元件发光二极管部分的输入端与第六接线柱连接;光耦元件发光二极管部分的输出端与第八接线柱连接;光耦元件接收管部分的输入端与第五接线柱连接;光耦元件接收管部分的输出端与第四接线柱连接。
12.结合上述的技术方案和解决的技术问题,请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1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难度,紧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以及研发过程中结果和数据等,详细、深刻地分析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何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带来的一些具备创造性的技术效果。具体描述如下: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解电镀方法不受初始镀膜频率偏正或偏负的限制;
15.本实用新型为电路提供的自动控制方法,对人工熟练度有很高的要求下降,同时提高了晶体电性稳定程度,也提高了生产安全度。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调频控制器模块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频控制器电路图。
18.图中:4、整流器;5、变压器;6、滤波器;7、电流调节器;8、调频电路输入端;9、调频电路输出端;01、第一接线柱;02、第二接线柱;03、第三接线柱;04、第四接线柱;05、第五接线柱;06、第六接线柱;07、第七接线柱;08、第八接线柱;09、第九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解释说明实施例。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如何具体实现,该部分是对权利要求技术方案进行展开说明的解释说明实施例。
21.如图1、图2所示,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法与装置,设计了一种电解电镀自动装置的调频电路,包括:调频电路输入端8、整流器4、变压器5、滤波器6、电流调节器7、调频电路输出端9;调频电路输入端输入交流电信号,通过整流器、变压器、滤波器、电流调节器,自调频电路输出端输出直流电信号;并且,调频电路还包括:
22.第一接线柱01、第二接线柱02、第三接线柱03、第四接线柱04、第五接线柱05、第六接线柱06、第七接线柱07、第八接线柱08、第九接线柱09;第一接线柱01与第三接线柱03之间有电阻连接;第七接线柱与第八接线柱之间有稳压二极管连接,电流输入端为第七接线柱07,输出端为第八接线柱08;第八接线柱08与第九接线柱09之间有电阻连接;第六接线柱06与第九接线柱09连接;第九接线柱09与调频电路输出端9连接;电流调节器7包括脉冲计数器。
23.进一步地,流器为全整流桥,并且:全整流桥输入端两端分别与调频电路输入端分别连接;全整流桥输出端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接线柱与第二接线柱。
24.进一步地,变压器为上p下n型推挽电路,并且:推挽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三接线柱03连接;推挽电路的高电压输出端与第四接线柱04连接;推挽电路的低电压输出端与第二接线柱02连接。
25.进一步地,滤波器为三绕组高频变压电路,三绕组高频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辅助绕组;次级绕组;初级绕组与辅助绕组为低频端,次级绕组为高频端;并且:初级绕组输入端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接线柱01与第三接线柱03;辅助绕组输入端两端分别连接第三接线柱03与第五接线柱05;次级绕组两端分别连接第六接线柱06与第七接线柱07。
26.进一步地,电流调节器的脉冲计数器为光耦元件,并且:光耦元件发光二极管部分的输入端与第六接线柱06连接;光耦元件发光二极管部分的输出端与第八接线柱08连接;光耦元件接收管部分的输入端与第五接线柱05连接;光耦元件接收管部分的输出端与第四接线柱04连接。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石英晶体电解电镀用的自动调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频电路包括:调频电路输入端、整流器、变压器、滤波器、电流调节器及调频电路输出端;所述调频电路输入端输入交流电信号,通过整流器、变压器、滤波器、电流调节器,自调频电路输出端输出直流电信号;所述调频电路还包括: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第三接线柱、第四接线柱、第五接线柱、第六接线柱、第七接线柱、第八接线柱、第九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与第三接线柱之间有电阻连接;所述第七接线柱与第八接线柱之间有稳压二极管连接,电流输入端为第七接线柱,输出端为第八接线柱;所述第八接线柱与第九接线柱之间有电阻连接;所述第六接线柱与第九接线柱连接;所述第九接线柱与调频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流调节器包括脉冲计数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英晶体电解电镀用的自动调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器为全整流桥;所述全整流桥输入端两端分别与调频电路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全整流桥输出端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接线柱与第二接线柱。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英晶体电解电镀用的自动调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为上p下n型推挽电路;所述推挽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三接线柱连接;所述推挽电路的高电压输出端与第四接线柱连接;所述推挽电路的低电压输出端与第二接线柱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英晶体电解电镀用的自动调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为三绕组高频变压电路,三绕组高频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辅助绕组及次级绕组;初级绕组与辅助绕组为低频端,次级绕组为高频端;所述初级绕组输入端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接线柱与第三接线柱;所述辅助绕组输入端两端分别连接第三接线柱与第五接线柱;所述次级绕组两端分别连接第六接线柱与第七接线柱。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英晶体电解电镀用的自动调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调节器的脉冲计数器为光耦元件;所述光耦元件发光二极管部分的输入端与第六接线柱连接;所述光耦元件发光二极管部分的输出端与第八接线柱连接;所述光耦元件接收管部分的输入端与第五接线柱连接;所述光耦元件接收管部分的输出端与第四接线柱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英晶体电解电镀领域,公开了一种石英晶体电解电镀用的自动调频电路,包括:调频电路输入端、整流器、变压器、滤波器、电流调节器、调频电路输出端,调频电路输入端输入交流电信号,通过整流器、变压器、滤波器、电流调节器,自调频电路输出端输出直流电信号,电流调节器包括脉冲计数器。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电路进行石英晶体的电解电镀调频,对人工熟练度有很高的要求下降,同时提高了晶体电性稳定程度,也提高了生产安全度。也提高了生产安全度。也提高了生产安全度。


技术研发人员:权琳 李程 窦会会 王林力 董虎超 赵杨勇 杨军红 张乔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华经北川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9
技术公布日:2022/12/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