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配电站房智能烟感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08:33: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站房的环境监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配电站房智能烟感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配电站房是电网输变电的一个重要设施,大量的电缆延伸进配电站房内部,并集中到控制电路上,控制电路存在一定的电阻值,有电流时,会产生热量,使配电站房内的温度升高,容易引发火灾,因此,配电站房常常设置烟雾传感器来监测火灾的发生。
3.经专利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21230256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配电站用智能巡检设备及巡检系统,包括导轨、丝杆、驱动电机、滑块、360
°
转动云台、平台、连杆、红外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无线传输单元和摄像头,其虽然通过导轨与配电站的顶棚固定连接,当驱动电机转动时,通过滑块与丝杆的配合,可使得滑块、360
°
转动云台和巡检机构均沿着丝杆移动,完成巡检机构的位置移动,而360
°
转动云台可带动巡检机构在水平面进行360
°
旋转,实现巡检机构监控方向的调整,进而完成无死角监控巡检,减少配电站房监测时的视觉盲区。
4.但是并未解决现有配电站用智能巡检设备及巡检系统在监测配电站房火灾烟雾的过程中,通过配电站房上壁的360
°
转动云台带动烟雾传感器在水平面进行360
°
旋转,并通过驱动电机转动丝杆,丝杆推动360
°
转动云台沿着导轨平移,烟雾传感器能够接触导轨附近的气体,而导轨并不能完全覆盖配电站房的上壁,使得配电站房的上壁在监测烟雾时容易出现盲区,造成配电站房中烟雾因存在监测盲区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配电站房智能烟感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站房智能烟感监测装置,它可以实现能够扩大烟雾传感器的监测范围,方便烟雾传感器监测配电站房上壁空气中的烟雾信号,减少配电站能被及时发现。
7.2.技术方案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站房智能烟感监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的下壁固定安装有烟雾传感器,所述外壳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进气端延伸进外壳内部且固定安装有风扇,所述外壳的外侧沿圆周阵列分布有多个进气嘴,所述进气嘴的出气端延伸进外壳内部。
9.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的出气端螺纹安装有过滤嘴,所述过滤嘴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活性炭层。
10.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的进气端卡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一侧沿水平阵列分布有多个吸盘。
11.进一步的,所述波纹管远离外壳的一端螺纹安装有法兰环,所述法兰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12.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下壁且位于烟雾传感器外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插接有吸水棉。
13.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的结构为倒“j”形,且进气端的长度大于其出气端的长度,所述风扇的高度大于进气嘴的高度。
14.3.有益效果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6.(1)本方案将外壳固定安装在配电站房上壁的中间,通过风扇鼓动外壳中的空气流动,并将出气管的出气端延伸出配电站房内部,来排出外壳中的空气,形成负压环境,使得进气嘴吸引配电站房中的空气,配电站房上壁的气体按从近到远的顺序分批次被吸入外壳中,并接触烟雾传感器,能够扩大烟雾传感器的监测范围,方便烟雾传感器监测配电站房上壁空气中的烟雾信号,减少配电站能被及时发现。
17.(2)本方案当进气嘴吸引空气时,将波纹管的出气端卡接到出气管的进气端,再沿配电站房的上壁移动波纹管的进气端,直到竖直对准控制电路,再将吸盘依次吸紧配电站房的上壁,来将波纹管固定在配电站房的上壁,使得波纹管能够定点吸收配电站房的空气,控制电路发生火灾时产生烟雾,并向上升腾,方便烟雾进入波纹管,缩短外壳吸引烟雾所需的时间,烟雾传感器能够及时获取配电站房中的烟雾信号,进一步地,波纹管的数量为多个,方便波纹管在配电站房内部多处进行定点吸气。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号说明:
23.1、外壳;2、烟雾传感器;3、出气管;4、风扇;5、进气嘴;6、过滤嘴;7、活性炭层;8、波纹管;9、吸盘;10、法兰环;11、过滤网;12、插槽;13、吸水棉。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
26.请参阅图1-4,一种配电站房智能烟感监测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内部的下壁固定安装有烟雾传感器2,外壳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出气管3,出气管3的进气端延伸进外壳1内部且固定安装有风扇4,出气管3的结构为倒“j”形,且进气端的长度大于其出气端的长度,外壳1的外侧沿圆周阵列分布有多个进气嘴5,进气嘴5的出气端延伸进外壳1内部,风扇4的
高度大于进气嘴5的高度,工作时,将外壳1固定安装在配电站房上壁的中间,通过风扇4鼓动外壳1中的空气流动,并将出气管3的出气端延伸出配电站房内部,来排出外壳1中的空气,形成负压环境,使得进气嘴5吸引配电站房中的空气,配电站房上壁的气体按从近到远的顺序分批次被吸入外壳1中,并接触烟雾传感器2,能够扩大烟雾传感器2的监测范围,方便烟雾传感器2监测配电站房上壁空气中的烟雾信号,减少配电站能被及时发现。
27.参阅图1和图2,出气管3的进气端卡接有波纹管8,出气管3的外侧和波纹管8的出气端之间通过设置有卡箍卡接,此技术方案为现有技术,图中未画出,波纹管8的一侧沿水平阵列分布有多个吸盘9,当进气嘴5吸引空气时,将波纹管8的出气端卡接到出气管3的进气端,再沿配电站房的上壁移动波纹管8的进气端,直到竖直对准控制电路,再将吸盘9依次吸紧配电站房的上壁,来将波纹管8固定在配电站房的上壁,使得波纹管8能够定点吸收配电站房的空气,控制电路发生火灾时产生烟雾,并向上升腾,方便烟雾进入波纹管8,缩短外壳1吸引烟雾所需的时间,烟雾传感器2能够及时获取配电站房中的烟雾信号,进一步地,波纹管8的数量为多个,方便波纹管8在配电站房内部多处进行定点吸气。
28.参阅图2和图4,波纹管8远离外壳1的一端螺纹安装有法兰环10,波纹管8的进气端开设有螺纹,法兰环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11,当空气进入波纹管8的进气端时,通过法兰环10中的过滤网11过滤空气中的杂物,减少外壳1中进入的杂物,降低外壳1被杂物堵塞的情况发生,而当过滤网11需要清理时,通过正转法兰环10,使得法兰环10沿螺纹转动,并脱离波纹管8,换上洁净的过滤网11,再将法兰环10装配到波纹管8的螺纹上,并反之法兰环10,直至紧固法兰环10。
29.参阅图2和图3,外壳1的下壁且位于烟雾传感器2外侧开设有插槽12,外壳1包括壳体和壳盖,且壳体为下端开口结构,壳盖螺纹安装在壳体的下端,壳盖错开进气嘴5,插槽12的内部插接有吸水棉13,吸水棉13的下端通过胶布粘接于插槽12内壁,此技术方案为现有技术,图中未画出,当空气进入外壳1中时,通过吸水棉13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来降低配电站房中空气的湿度,而当吸水棉13需要更换时,通过拧下壳盖,方便取出插槽12中的吸水棉13,再换上洁净的吸水棉13,并通过胶布粘接吸水棉13的下端和插槽12的内壁,方便将吸水棉13固定在插槽12中,然后拧上壳盖。
30.参阅图1和图2,出气管3的出气端螺纹安装有过滤嘴6,过滤嘴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活性炭层7,当风扇4停止转动时,外界空气沿出气管3流向外壳1,通过过滤嘴6中的活性炭层7过滤外界空气,阻拦杂物并吸收水分,能够减少进入外壳1中的杂物和水分,方便阻止外界空气携带的水分沿出气管3和外壳1进入配电站房中。
31.参阅图2,风扇4采用变频电机作为驱动元,烟雾传感器2和风扇4均通过控制器控制,此技术方案为现有技术,图中未画出,当烟雾传感器2监测到烟雾信号时,控制风扇4以高功率运作,提高出气管3排出烟雾的速率,以减少配电站房中的烟雾,能够提高配电站房中的能见度,方便工作人员扑灭火灾,而当烟雾传感器2未监测到烟雾信号时,控制风扇4以低功率运作,节约空气中烟雾监测时所消耗的电能。
32.工作原理:工作时,将外壳1固定安装在配电站房上壁的中间,通过风扇4鼓动外壳1中的空气流动,并将出气管3的出气端延伸出配电站房内部,来排出外壳1中的空气,形成负压环境,使得进气嘴5吸引配电站房中的空气,配电站房上壁的气体按从近到远的顺序分批次被吸入外壳1中,并接触烟雾传感器2,能够扩大烟雾传感器2的监测范围,方便烟雾传
感器2监测配电站房上壁空气中的烟雾信号,减少配电站能被及时发现。
33.当进气嘴5吸引空气时,将波纹管8的出气端卡接到出气管3的进气端,再沿配电站房的上壁移动波纹管8的进气端,直到竖直对准控制电路,再将吸盘9依次吸紧配电站房的上壁,来将波纹管8固定在配电站房的上壁,使得波纹管8能够定点吸收配电站房的空气,控制电路发生火灾时产生烟雾,并向上升腾,方便烟雾进入波纹管8,缩短外壳1吸引烟雾所需的时间,烟雾传感器2能够及时获取配电站房中的烟雾信号,进一步地,波纹管8的数量为多个,方便波纹管8在配电站房内部多处进行定点吸气。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