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生态透水围隔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08:01: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淤围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透水围隔装置。


背景技术:

2.河流或者湖泊沉积物是污染物的源与汇,主要污染物包括氮磷营养盐、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等。
3.目前,在河流或湖泊修复过程中,环保疏浚或水利疏浚是清除底泥主要技术手段,一般使用清淤围隔装置。
4.湖库河流清淤围隔装置以非透水性的钢板桩为主,清淤区与外界的水体不交换,绞吸式的清淤引起的颗粒物扩散,水体出现高浊度,同时,清淤过程造成部分污染物释放,引发水体水质风险;在清淤区内,通过颗粒物的自然沉降短期内无法快速恢复清淤区水质。
5.因此,需要一种针对河湖水体清淤水质净化型的生态透水围隔装置,加快清淤区内水质的净化。
6.实用新型专利cn202120330879.1(cn213328883u)提供了一种生态透水围隔装置,该装置采用了吸附过滤结构,内侧透水性较强的过滤单元可有效拦滤清淤过程产生的较大颗粒,同时有助于清淤区内外的水体交换;内部多层净化吸附材料填充层对较细悬浮颗粒和溶解态污染物进行吸附,有效降低清淤区对外界水体水质的影响。但其装置仅适用于效降低清淤过程对周边水体水质的影响,不能在清淤过程中,保持围隔装置稳定严密围住清淤区。
7.现有的生态透水围隔装置,围隔装置的底端插入清淤区的沉积物中,不够稳定,容易晃动,使得围隔侧面的吸附过滤结构与沉积物之间出现较大的空间间隙,无法严密围住清淤区,污染物会释放流到围隔外界,污染其他水区,而且,对于围隔装置的侧面的吸附过滤结构,拆卸安装不方便,且不方便调节吸附过滤结构的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透水围隔装置,以解决围隔装置的底端插入清淤区的沉积物中,不够稳定,容易晃动,使得围隔侧面的吸附过滤结构与沉积物之间出现较大的空间间隙,无法严密围住清淤区,污染物会释放流到围隔外界的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透水围隔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底端固定有尖头,所述立柱的侧面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侧面围有吸附网,所述支撑杆的外侧面围有土工布。
10.优选的,所述立柱的表面套接有连接套,所述土工布与所述吸附网的底端均与连接套的表面连接,所述连接套与所述立柱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套的表面固定有平衡板,所述平衡板为圆形结构,所述平衡板水平设置。
11.优选的,所述平衡板靠近所述立柱的底端,所述连接套的顶端连接有弹簧,所述立柱的表面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连接套的上方,所述弹簧位于所述连接套与
所述限位板之间。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采用弹性橡胶杆材质,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固定有套接环,所述套接环采用弹性橡胶材质,所述套接环套接在所述立柱的表面。
13.优选的,所述立柱的顶端表面为螺纹结构,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有安装头,所述安装头的顶端固定有提拉钩,所述安装头的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安装头的底端中间开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螺纹孔结构,所述立柱的顶端插入所述安装孔。
14.优选的,所述安装头的中间开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为螺纹孔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部穿过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为螺纹杆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杆水平设置。
15.优选的,所述安装头的侧面固定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中间开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为螺纹孔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部穿过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为螺纹杆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杆水平设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立柱的底端固定尖头,利于立柱深入插入沉积物中,并在立柱的表面滑动套接连接套和平衡板,立柱插入沉积物后,沉积物向上挤压平衡板,平衡板底端压平沉积物表面,保持立柱竖直,稳定不晃动,且使得连接在连接套表面的土工布和吸附网底端与沉积物表面接触,无镂空空隙,如此,围隔装置对清淤区严密围住,无污染物释放到外界水区。
18.2.本实用新型土工布和吸附网连接在支撑杆表面,且支撑杆通过套接环与立柱连接,既方便拆卸安装,又可以调节土工布和吸附网的高度,而且,立柱的顶端通过安装头和安装柱,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对立柱的顶端进行支撑稳定,方便拆卸安装。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方向剖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b方向剖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平衡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立柱;2、尖头;3、连接套;4、平衡板;5、弹簧;6、限位板;7、套接环;8、支撑杆;9、吸附网;10、安装柱;11、第二连接杆;12、第一连接孔;13、提拉钩;14、安装孔;15、第一连接杆;16、安装头;17、第二连接孔;18、土工布。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1
26.请参阅图1、图3和图4,图示中的一种生态透水围隔装置,包括立柱1,立柱1为圆柱
型结构,立柱1的底端固定有尖头2,尖头2用于深度插入沉积物;立柱1的侧面连接有支撑杆8,支撑杆8的内侧面围有吸附网9,支撑杆8的外侧面围有土工布18,土工布18和吸附网9对清淤区释放的污染物进行吸收过滤,避免释放到围隔装置外界的水区中。
27.立柱1的表面套接有连接套3,连接套3位于尖头2与限位板6之间;土工布18与吸附网9的底端均与连接套3的表面连接,连接套3与立柱1滑动连接。
28.连接套3的表面固定有平衡板4,平衡板4为圆形结构,平衡板4水平设置,用于挤压沉积物,使得立柱1稳定竖直插入沉积物中;平衡板4靠近立柱1的底端。
29.连接套3的顶端连接有弹簧5,立柱1的表面固定有限位板6,限位板6位于连接套3的上方,弹簧5位于连接套3与限位板6之间;在立柱1拔出后,弹簧5弹动连接套3,可以清除掉立柱1的底端粘附的沉积物,保持立柱1底端干净。
30.本生态透水围隔装置,使用时:在立柱1的底端固定尖头2,利于立柱1深入插入沉积物中,并在立柱1的表面滑动套接连接套3和平衡板4,立柱1插入沉积物后,沉积物向上挤压平衡板4,平衡板4底端压平在沉积物表面,保持立柱1竖直,稳定不晃动。
31.而且,连接在连接套3表面的土工布18和吸附网9底端与沉积物表面接触,无镂空空隙;如此,围隔装置对清淤区严密围住,无污染物释放到外界水区。
32.实施例2
33.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施方式对于实施例1进一步说明,图示中的一种生态透水围隔装置,包括立柱1,立柱1的底端固定有尖头2,立柱1的侧面连接有支撑杆8,支撑杆8的内侧面围有吸附网9,支撑杆8的外侧面围有土工布18。
34.支撑杆8采用弹性橡胶杆材质,使得支撑杆8具有弹性缓冲能力,降低水流的冲击;支撑杆8的两端固定有套接环7,套接环7采用弹性橡胶材质,套接环7套接在立柱1的表面,并紧固套接,不会松动,保持土工布18和吸附网9安装稳定。
35.立柱1的顶端表面为螺纹结构,立柱1的顶端连接有安装头16,安装头16的顶端固定有提拉钩13,方便轻松拉出插在沉积物中的立柱1;安装头16的截面为矩形结构;安装头16的底端中间开有安装孔14,安装孔14为螺纹孔结构,立柱1的顶端插入安装孔14。
36.安装头16的中间开有第一连接孔12,第一连接孔12为螺纹孔结构,第一连接孔12的内部穿过有第一连接杆15,第一连接杆15为螺纹杆结构,第一连接杆15水平设置,通过第一连接杆15对左右位置的两根立柱1进行安装连接,且拆卸方便。
37.安装头16的侧面固定有安装柱10,安装柱10位于第一连接孔12的下方,安装柱10的中间开有第二连接孔17,第二连接孔17为螺纹孔结构;第二连接孔17的内部穿过有第二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1为螺纹杆结构,第二连接杆11水平设置,第二连接杆11位于第一连接杆15的下方,且第一连接杆15和第二连接杆11垂直,通过第二连接杆11对前后位置的两根立柱1进行安装连接,且拆卸方便。
38.本实施方案中,土工布18和吸附网9连接在支撑杆8表面,且支撑杆8通过套接环7与立柱1连接,既方便拆卸安装,又可以调节土工布18和吸附网9的高度,而且,立柱1的顶端通过安装头16和安装柱10,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杆15和第二连接杆11,对立柱1的顶端进行支撑稳定,方便拆卸安装。
3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