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水平井的水平段极限长度的设计方法

2022-12-06 23:04: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平井的水平段极限长度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水平井开发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油气钻采工程中,而水平井开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确定水平段的长度。一般情况下,水平段越长,井筒与油气藏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油气的采出;但是水平段越长,钻具与井壁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造成的摩阻扭矩越大,井口设备所受载荷也越大,当摩阻达到设备承受极限时,容易发生钻井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对水平井的水平段长度进行设计和预测。
3.水平井的水平段长度设计可以根据约束不同存在多种划分:(1)极限产量约束:建立水平井水平段极限长度数学关系模型,在特定的油藏、流体条件下,由水平井极限产量的计算公式反推水平段极限长度,该方法基于油藏开采角度,未完全考虑工程钻井等因素;(2)摩擦损失约束:水平段最优长度是当摩擦损失减少了20%产能时的长度,该方法基于水平井筒内压降对生产的影响,主要考虑了管壁摩擦引起的压降,但未研究摩擦对钻具产生的摩阻约束;(3)机械延伸极限约束:包括钻头钻柱作业极限和下套管作业极限,其主要考虑钻井作业中的钻具所受摩阻扭矩问题;(4)水力延伸极限约束:指在能够保持钻井流体正常循环及井眼清洁的前提下,钻井水力允许的井深;(5)裸眼延伸极限约束:指裸眼井底被压破或渗漏时的水平井井深,主要受地层因素影响。这些方法虽然均可以对水平井的水平段长度进行设计或预测,但均无法满足实钻约束,造成了较大的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平井的水平段极限长度的设计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均无法满足实钻约束而设计或预测的水平段长度存在较大的偏差的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水平井的水平段极限长度的设计方法,其中,水平井的水平段极限长度的设计方法包括:
6.根据勘探数据确定待预测水平井的预设井眼轨道;
7.根据待预测水平井的所在井区的井眼轨迹变化规律对预设井眼轨道进行实钻化处理,以得到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井眼轨迹;
8.获取井区用于评价地层泥质含量与摩阻系数的相关性的第一关系模型;
9.将井区中多个已钻井的用于评价地层泥质含量的参数的平均值代入第一关系模型中,以得到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摩阻系数;
10.根据预测井眼轨迹和预测摩阻系数确定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动静摩阻系数比;
11.获取井区的摩阻系数与水平段极限长度的第二关系模型;
12.根据预测动静摩阻系数比选取相应的第二关系模型,并将预测摩阻系数代入第二
关系模型中以确定待预测水平井的水平段极限长度。
1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待预测水平井的所在井区的井眼轨迹变化规律对预设井眼轨道进行实钻化处理,以得到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井眼轨迹包括:
14.在井区内选择多个已钻井的井眼轨迹和测井数据;
15.根据每个已钻井的井眼轨迹和测井数据对任意一个基准测井段的井眼轨迹曲折度进行计算;
16.对多个已钻井的井眼轨迹曲折度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井眼轨迹变化规律;
17.根据井眼轨迹变化规律对预设井眼轨道进行实钻化处理,以得到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井眼轨迹。
1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井眼轨迹曲折度的计算特征参数为井眼曲率矢量变化率,基准测井段的井眼曲率矢量变化率的计算公式为:
[0019][0020]
式中,gi是指第i个基准测井段的井眼曲率矢量变化率,
°
/300m2;ki、k
i 1
分别为第i个基准测井段和第i 1个基准测井段的平均井眼曲率,
°
/30m2;ω
i,i 1
为第i个基准测井段和第i 1个基准测井段所在平面法线方向的夹角,
°
;δl为第i个基准测井段和第i 1个基准测井段的两个测井段的平均段长,m。
[002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多个已钻井的井眼轨迹曲折度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井眼轨迹变化规律包括:
[0022]
计算每个已钻井的井眼曲率矢量变化率分别在直井段、造斜段和水平段的标准差;
[0023]
将多个已钻井在同一井段的标准差进行加权平均,以确定井眼轨迹变化规律。
[002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井眼轨迹变化规律对预设井眼轨道进行实钻化处理,以得到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井眼轨迹包括:
[0025]
根据加权平均后的标准差生成符合正态分布并且平均值为0的井眼曲率矢量变化率;
[0026]
根据预设修正公式、井眼曲率矢量变化率和预设井眼轨道生成预测井眼轨迹,其中,预设修正公式为:
[0027][0028]
式中,为修正后第i个点的井斜角,(
°
);ai为修正前第i个点的井斜角,(
°
);gj为符合正态分布的井眼曲率矢量变化率,
°
/300m2;δlj、δl
j-1
分别为第j个和第j-1个基准测井段的长度。
[0029]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井区用于评价地层泥质含量与摩阻系数的相关性的第一关系模型之前,还包括:
[0030]
根据多个已钻井的井眼轨迹和钻井数据进行反演计算,以得到裸眼段在不同区段
内的最大动摩阻系数;
[0031]
计算多个已钻井的裸眼段在同一区段内的平均自然伽马的自然对数;
[0032]
根据平均自然伽马的自然对数和最大动摩阻系数对地层泥质含量与摩阻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得到第一关系模型。
[003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预测井眼轨迹和预测摩阻系数确定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动静摩阻系数比包括:
[0034]
根据预测井眼轨迹和预测摩阻系数计算得到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最大动摩阻;
[0035]
根据预测最大动摩阻和动静摩阻的最优临界值原则确定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动静摩阻系数比。
[003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井区的摩阻系数与水平段极限长度的第二关系模型之前还包括:
[0037]
根据多个已钻井在出现托压情况前后的大钩载荷的差值分别确定各个已钻井的动静摩阻系数比;
[0038]
在属于同一动静摩阻系数比的情况下,根据已钻井的摩阻系数和水平段实测长度建立第二关系模型。
[0039]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计方法还包括:
[0040]
在待预测水平井的甜点与靶点的数量在三个以上且不共线时,待预测水平井的水平段极限长度还需要减去不共线的多靶点折算的水平段长度。
[004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计方法还包括:
[0042]
当待预测水平井的钻井液密度不满足漏失约束或垮塌约束时,水平段停止钻井。
[004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水平井的水平段极限长度的设计方法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44]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先根据待预测水平井的所在井区的井眼轨迹变化规律对预设井眼轨道进行实钻化处理,以得到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井眼轨迹,再将井区中多个已钻井的用于评价地层泥质含量的参数的平均值代入用于评价地层泥质含量与摩阻系数的相关性的第一关系模型中,以得到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摩阻系数,然后根据预测井眼轨迹和预测摩阻系数确定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动静摩阻系数比,并根据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动静摩阻系数比选取相应的摩阻系数与水平段极限长度的第二关系模型,从而可以将预测摩阻系数代入第二关系模型中以确定待预测水平井的水平段极限长度,则本发明通过对预设井眼轨道进行实钻化处理,并模拟实钻工况下的水平井所受的摩阻制约,从而使得预测得到的水平段极限长度能够满足实钻约束,达到提升水平段极限长度的预测准确性的目的。
[0045]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46]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47]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水平井的水平段极限长度的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0048]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水平井的水平段极限长度的设计方法中的步骤200
的流程图;
[0049]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关系模型的示意图;
[0050]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其中一个第二关系模型的示意图;
[0051]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另一个第二关系模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0053]
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54]
另外,若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5]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水平井的水平段极限长度的设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平井的水平段极限长度的设计方法,其中,水平井的水平段极限长度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6]
步骤100,根据勘探数据确定待预测水平井的预设井眼轨道。
[0057]
具体地,勘探数据可以为地质勘探和油气藏目标,根据地质勘探和油气藏目标可以先对待预测水平井的井眼轨道进行预设,并且预设井眼轨道在直井段和水平段为光滑直线,造斜段为光滑曲线。
[0058]
步骤200,根据待预测水平井的所在井区的井眼轨迹变化规律对预设井眼轨道进行实钻化处理,以得到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井眼轨迹。
[0059]
具体地,可以预先得到待预测水平井所在井区的井眼轨迹变化规律,而井眼轨迹变化规律可以反映实钻后井眼轨迹不是光滑的,而是凹凸变化的,则可以通过井眼轨迹变化规律对预设井眼轨道进行实钻化处理,以使得得到的预测井眼轨迹更贴近实钻化的井眼轨迹。
[0060]
步骤300,获取井区用于评价地层泥质含量与摩阻系数的相关性的第一关系模型。
[0061]
具体地,不同井段的地层泥质含量不同,而不同的地层泥质含量会使得摩阻系数也不尽相同,则可以预先根据井区已钻井的测井数据建立用于评价地层泥质含量与摩阻系数的相关性的第一关系模型。更具体地,第一关系模型可以为拟合方程式。
[0062]
步骤400,将井区中多个已钻井的用于评价地层泥质含量的参数的平均值代入第一关系模型中,以得到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摩阻系数。
[0063]
具体地,可以将井区中多个已钻井的测井数据中用于评价地层泥质含量的参数取平均值作为待预测水平井的用于评价地层泥质含量的参数,并将其代入第一关系模型计算得到预测摩阻系数。
[0064]
步骤500,根据预测井眼轨迹和预测摩阻系数确定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动静摩阻系数比。
[0065]
进一步地,可以在摩阻计算软件(例如:landmark)设置预测井眼轨迹和预测摩阻系数,则通过摩阻计算软件可以输出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动静摩阻系数比。
[0066]
步骤600,获取井区的摩阻系数与水平段极限长度的第二关系模型。
[0067]
更进一步地,可以预先根据井区多个已钻井的测井数据确定在不同的动静摩阻系数比下的摩阻系数与水平段极限长度的第二关系模型。
[0068]
步骤700,根据预测动静摩阻系数比选取相应的第二关系模型,并将预测摩阻系数代入第二关系模型中以确定待预测水平井的水平段极限长度。
[0069]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先根据待预测水平井的所在井区的井眼轨迹变化规律对预设井眼轨道进行实钻化处理,以得到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井眼轨迹,再将井区中多个已钻井的用于评价地层泥质含量的参数的平均值代入用于评价地层泥质含量与摩阻系数的相关性的第一关系模型中,以得到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摩阻系数,然后根据预测井眼轨迹和预测摩阻系数确定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动静摩阻系数比,并根据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动静摩阻系数比选取相应的摩阻系数与水平段极限长度的第二关系模型,从而可以将预测摩阻系数代入第二关系模型中以确定待预测水平井的水平段极限长度,则本发明通过对预设井眼轨道进行实钻化处理,并模拟实钻工况下的水平井所受的摩阻制约,从而使得预测得到的水平段极限长度能够满足实钻约束,达到提升水平段极限长度的预测准确性的目的。
[0070]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水平井的水平段极限长度的设计方法中的步骤200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200,根据待预测水平井的所在井区的井眼轨迹变化规律对预设井眼轨道进行实钻化处理,以得到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井眼轨迹包括:
[0071]
步骤210,在井区内选择多个已钻井的井眼轨迹和测井数据。
[0072]
步骤220,根据每个已钻井的井眼轨迹和测井数据对任意一个基准测井段的井眼轨迹曲折度进行计算。
[0073]
具体地,在已钻井的测井数据中每隔30m为一个基准测井段,则通过对每个基准测井段的井眼轨迹曲折度进行计算,以便于能够对井眼轨迹变化规律进行总结。
[0074]
步骤230,对多个已钻井的井眼轨迹曲折度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井眼轨迹变化规律。
[0075]
进一步地,每个已钻井有多个计算得到的井眼轨迹曲折度,通过统计分析,能够综合全面地反映井区的井眼轨迹变化规律。
[0076]
步骤240,根据井眼轨迹变化规律对预设井眼轨道进行实钻化处理,以得到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井眼轨迹。
[0077]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每个已钻井的井眼轨迹曲折度进行计算并进行统计分析,以使得对预设井眼轨道进行实钻化处理的井眼轨迹变化规律更为贴近实际,保证预测井眼轨迹的预测准确性。
[0078]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井眼轨迹曲折度的计算特征参数为井眼曲率矢量变化率,基准测井段的井眼曲率矢量变化率的计算公式为:
[0079][0080]
式中,gi是指第i个基准测井段的井眼曲率矢量变化率,
°
/300m2;ki、k
i 1
分别为第i个基准测井段和第i 1个基准侧井段的平均井眼曲率,
°
/30m2;ω
i,i 1
为第i个基准测井段和第i 1个基准测井段所在平面法线方向的夹角,
°
;δl为第i个基准测井段和第i 1个基准测井段的两个测井段的平均段长,m。
[0081]
具体地,井眼轨迹曲折度是指实钻井眼轨迹的井眼曲率变化快慢的程度,井眼曲率变化越快,井眼轨迹曲折度越大,因此可以引入特征参数:井眼曲率矢量变化率,来定量描述基准测井段内的井眼轨迹曲折度。
[008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230,对多个已钻井的井眼轨迹曲折度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井眼轨迹变化规律包括:
[0083]
步骤250,计算每个已钻井的井眼曲率矢量变化率分别在直井段、造斜段和水平段的标准差。
[0084]
具体地,在对每个已钻井的基准测井段的井眼曲率矢量变化率进行计算之后,可以对每个已钻井在直井段、造斜段和水平段的标准差分别进行计算,标准差可以用来衡量不同井段的井眼曲率矢量变化率的分布规律。
[0085]
步骤260,将多个已钻井在同一井段的标准差进行加权平均,以确定井眼轨迹变化规律。
[0086]
具体地,考虑到不同井的轨迹控制水平能力不同,则可以对多个已钻井在同一井段的标准差进行加权平均,以使得加权平均后的标准差综合考虑了实钻过程中的轨迹控制水平的能力,加权平均后的标准差反映了井眼曲率矢量变化率的离散程度,其值越大,说明实钻轨迹中的井眼曲率越偏离设计井眼轨道的井眼曲率,其井眼轨迹曲折度越大。
[0087]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240,根据井眼轨迹变化规律对预设井眼轨道进行实钻化处理,以得到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井眼轨迹包括:
[0088]
步骤270,根据加权平均后的标准差和预设井眼轨道生成符合正态分布并且平均值为0的井眼曲率矢量变化率。
[0089]
步骤280,根据预设修正公式、井眼曲率矢量变化率和预设井眼轨道生成预测井眼轨迹,其中,预设修正公式为:
[0090][0091]
式中,为修正后第i个点的井斜角,(
°
);ai为修正前第i个点的井斜角,(
°
);gj为符合正态分布的井眼曲率矢量变化率,
°
/300m2;δlj、δl
j-1
分别为第j个和第j-1个基准测井段的长度;j=3代表是从第三个井斜角开始进行修正。
[0092]
具体地,步骤280包括:根据预设井眼轨道和井眼曲率矢量变化率生成待修正井眼轨迹;根据预设修正公式和待修正井眼轨迹生成预测井眼轨迹。根据预设井眼轨道和井眼曲率矢量变化率生成待修正井眼轨迹是一条不光滑的曲线,则需要通过预设修正公式对各
点的井斜角进行实钻化修正,实钻化修正的参数可以取自井区已钻井的测井参数,以使得经过实钻化修正的预测井眼轨迹成为光滑曲线。
[009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300,获取井区用于评价地层泥质含量与摩阻系数的相关性的第一关系模型之前,还包括:
[0094]
根据多个已钻井的井眼轨迹和钻井数据进行反演计算,以得到裸眼段在不同区段内的最大动摩阻系数。
[0095]
具体地,采用反演法,利用摩阻计算软件,设置已钻井实钻过程中使用的钻具组合参数、已钻井的井眼轨迹和钻井数据,对下钻作业对应的套管段和裸眼段的摩阻系数进行反演。更具体地,裸眼段由于井壁不稳定形成的不规则井眼以及泥饼和岩屑床的存在,其摩阻系数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为安全起见,裸眼段的摩阻系数取其最大动摩阻系数,此外,直井段部分、造斜段和水平段可以组成裸眼段,则至少可以得到在直井段、造斜段和水平段的最大动摩阻系数。
[0096]
计算多个已钻井的裸眼段在同一区段内的平均自然伽马的自然对数。
[0097]
具体地,地层泥质含量可以通过自然伽马来评价,自然伽马与地层泥质含量的关系为:
[0098][0099][0100]
式中,i
gr
为自然伽马系数;gr为自然伽马;gr
sh
为自然伽马最大值,可以取50;gr
cl
为自然伽马最小值,可以取10;v
sh
为地层泥质含量;gcur为希尔奇指数。
[0101]
即可以通过计算多个已钻井的裸眼段在同一区段内的平均自然伽马的自然对数来表征地层泥质含量。
[0102]
根据平均自然伽马的自然对数和最大动摩阻系数对地层泥质含量与摩阻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得到第一关系模型。
[0103]
更具体地,参见图3,相同井段位置上的平均自然伽马的自然对数和最大动摩阻系数可以确定一个坐标值,多个不同井段位置则可以确定多个坐标值,通过对多个坐标值进行方程拟合,从而能够得到用于评价地层泥质含量与摩阻系数的相关性的第一关系模型。
[0104]
此外,在步骤400中,可以将井区中多个已钻井的裸眼段的自然伽马取平均值作为待预测水平井的自然伽马预测值,并将自然伽马预测值的自然对数代入第一关系模型中则可确定待预测水平井的最大动摩阻系数。
[010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500,根据预测井眼轨迹和预测摩阻系数确定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动静摩阻系数比包括:
[0106]
步骤510,根据预测井眼轨迹和预测摩阻系数计算得到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最大动摩阻。
[0107]
利用摩阻计算软件,设置钻具组合参数、预测井眼轨迹、预测摩阻系数以及其他的钻井数据,则可以计算出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最大动摩阻。
[0108]
步骤520,根据预测最大动摩阻和动静摩阻的最优临界值原则确定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动静摩阻系数比。
[0109]
具体地,根据前述计算得到的预测最大动摩阻以及动静摩阻相差20吨的最优临界值原则,则可以确定待预测水平井的预测动静摩阻系数比。
[011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600,获取井区的摩阻系数与水平段极限长度的第二关系模型之前还包括:
[0111]
步骤610,根据多个已钻井在出现托压情况前后的大钩载荷的差值分别确定各个已钻井的动静摩阻系数比。
[0112]
步骤620,在属于同一动静摩阻系数比的情况下,根据已钻井的摩阻系数和水平段实测长度建立第二关系模型。
[0113]
具体地,参见图4和图5,根据井区内已钻井现场出现托压情况前后的大钩载荷的差值可以确定各个已钻井的动静摩阻系数比,例如:0.5和0.55,并且将同属于一个动静摩阻系数比的已钻井的摩阻系数和水平段实测长度建立一个用于评价井区的摩阻系数与水平段极限长度的第二关系模型,已钻井的动静摩阻系数比可能有多个,则对应的第二关系模型也有多个。
[0114]
在步骤700中,根据前述得到的预测动静摩阻系数比可以在多个第二关系模型中进行选择,以选择到与预测动静摩阻系数比对应的第二关系模型,并将前述得到的预测摩阻系数,也就是待预测水平井的最大动摩阻系数代入对应的第二关系模型中,从而可以确定待预测水平井的水平段极限长度。
[011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计方法还包括:
[0116]
步骤800,在待预测水平井的甜点与靶点的数量在三个以上且不共线时,待预测水平井的水平段极限长度还需要减去不共线的多靶点折算的水平段长度。
[0117]
具体地,当甜点与靶点数目在三个或三个以上且不共线时,会相应的增大摩阻。不共线的多靶点折算的水平段长度的计算公式为:
[0118][0119]
式中,δlp为不共线的多靶点折算的水平段长度,m;e为管柱材料的弹性模量,pa;i为管柱的弯曲惯性矩,m4;γ1为第1、2靶点之间的连线与第2、3靶点之间的连线夹角,(
°
);γ
i-1
为第i-1、i靶点之间的连线与第i、i 1靶点之间的连线夹角,(
°
);γ
i-2
为第i-2、i-1靶点之间的连线与第i-1、i靶点之间的连线夹角,(
°
);δl1、δl2、δli、δl
i-1
、δl
i-2
分别为第1、2靶点之间、第2、3靶点之间、第i、i 1靶点之间、第i-1、i靶点之间、第i-2、i-1靶点之间的长度;ω
i-2
为第i-2、i-1、i三个靶点构成的平面法线与第i-1、i、i 1三个靶点构成的平面法线之间的夹角,(
°
);qm为管柱在钻井液中的线浮重,n/m。
[0120]
此外,当甜点与靶点数目小于等于两个时:δlp=0。
[012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计方法还包括:
[0122]
当待预测水平井的钻井液密度不满足漏失约束或垮塌约束时,水平段停止钻井。
[0123]
具体地,在钻进过程中,地层承压能力是有限的,钻井液密度过大,易压漏地层。因此,为保障钻井作业安全进行,钻井液密度应满足漏失约束,漏失约束公式为:
[0124][0125]
式中,ρm指钻井液密度,g/cm3;ρ
max
指地层不发生破裂时的最大压力当量密度,g/cm3;p
l
指循环压耗,mpa;p
cut
指岩屑产生的附加压耗,mpa;是指钻柱总长度。
[0126]
进一步地,在钻进过程中,若地层发生垮塌,水平段则无法继续延伸。因此,钻井液密度应满足垮塌约束,垮塌约束公式为:
[0127][0128]
式中,ρm指钻井液密度,g/cm3;p
l
指循环压耗,mpa;p
cut
指岩屑产生的附加压耗,mpa;ρ
p
孔隙压力当量密度,g/cm3;ρ
t
坍塌压力当量密度,g/cm3;是指钻柱总长度。
[0129]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处理器,其中,被配置成执行根据以上所述的水平井的水平段极限长度的设计方法。
[0130]
另外,本发明又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其中,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以上所述的水平井的水平段极限长度的设计方法。
[0131]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技术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技术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技术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0132]
本技术是参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0133]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0134]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
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0135]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0136]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0137]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0138]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139]
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