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监控系统施工管理方法与流程

2022-12-06 22:51: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工地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控系统施工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2.各种公路、桥梁、隧道、写字楼及住宅小区等仍在稳步建设过程中,而在工地建设过程中,工地的管理技术优劣直接影响工地的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及工程安全等,在现有技术中,工地的进度管理仍需要管理阶层根据图纸和施工周期进行安排,工地人员的进出场也需要人工进行统计,且工地车辆及设备进出场较为随意,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监控系统施工管理方法。
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监控系统施工管理方法,工地进度监控管理包括以下步骤:
5.s1、上传工程图纸,通过bim技术对图纸进行三维建模,并制定工程进度流程模型和工作计划,再通过互联网上传至服务器终端存储,服务器终端将模型和工作计划通过互联网发送至对应岗位的管理阶层;
6.s2、通过3dgis技术对工地现场进行实时拍摄取景,并通过监控系统对人员、现场环境以及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再通过bim技术对拍摄取景内容以及监控结果内容进行建模;
7.s3、下载工程进度流程模型,与拍摄建模的模型进行对比;
8.s4、分析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重新自动制定下一步工程进度,制定新的工作计划,并重新建立工程进度流程模型通过互联网上传至服务器终端进行存储;
9.s5、服务器终端通过互联网将新的模型和工作计划通过互联网发送至对应岗位的管理阶层。
10.优选的,工地现场人员监控管理包括以下步骤:
11.a、通过录入设备实名录入工人人脸信息及工种信息,并通过互联网上传至服务器终端进行存储;
12.b、在人员进出口设置人脸识别装置,对每天进出工地现场的工人进行人脸识别,发放定位装置,并在工地现场安装监控设备;
13.c、监控中心通过互联网获取工地工人进出工地现场信息,并通过互联网下载服务器终端的工作计划,对计划安排和实际到场信息进行对比,且对每一位工人所在位置进行监控;
14.d、对应岗位管理阶层人员的移动设备及电脑端通过互联网与监控中心相连,实时观察工人到场情况和工人所在位置,并通过监控设备实时观察工地现场工作情况,避免工人违规作业而造成安全隐患或安全事故。
15.优选的,工地车辆监控管理包括以下步骤:
[0016]ⅰ、通过录入设备对工地现场车辆、设备进行录入,通过互联网上传至服务器进行存储,并给每辆车辆、设备发放定位装置;
[0017]ⅱ、在工地车辆进口设置车牌识别装置,对进出工地现场的车辆、设备进行识别,通过工地现场监控装置和定位装置对工地车辆、设备位置进行监控;
[0018]ⅲ、对临时车辆、设备进行管控,对应岗位管理阶层需要提前报备车辆、设备信息,并报备工作内容,进场前需领取定位装置,对车辆、设备进行位置监控;
[0019]ⅳ、在车辆出口回收定位装置,并设置喷水拱门,对出工地现场的车辆、设备喷水清洗,避免车辆、设备上粘连的泥土、灰尘对城市道路造成环境影响。
[0020]
优选的,所述互联网包括但不仅限于无线网络、有线网络、以太网、局域网络、虚拟网络以及国际网络等,用于管理阶层的设备端、监控中心以及服务器终端的连接。
[0021]
优选的,所述监控装置包括监控摄像头、gps定位追踪器、环境监控器、配电监控器、红外监控探头等,用于对工地现场人员,车辆、设备、环境以及配电情况进行监控。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
1、通过bim技术对工程图纸进行建模,并通过3dgis技术进行工地现场进行实时拍摄取景,再通过bim技术对取景内容和监控结果进行配合建模,对照计划的工程进度模型,并重新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建立新的工程进度模型及工作计划,直观明了的对应岗位管理阶层了解工程进度的情况,调配人员、车辆、设备等。
[0024]
2、通过对工人进行实名人脸识别,并配发定位装置,且通过工地现场的监控装置,实现了对应岗位的管理阶层清楚了解工人入场情况、所在位置、工作状态、有无违规操作、有无安全隐患和发生事故后可及时了解工人所在位置。
[0025]
3、通过对工地现场的常驻以及临时车辆、设备发放定位装置,并通过工地现场的监控装置对车辆及设备进行监控,实现了对应岗位的管理阶层清楚了解车辆、设备入场情况、所在位置、工作状态、有无违规操作、有无安全隐患和发生事故后可及时了解车辆、设备所在位置,并通过对车辆、设备进行进出分流,避免出现工地现场出现拥堵的情况,且在车辆、设备出口设置喷水拱门,对出场的车辆和设备进行清洁,避免车辆、设备上粘连的泥土、灰尘对城市道路造成环境影响。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发明一种监控系统施工管理方法的工地工程进度管理流程示意图;
[0027]
图2为本发明一种监控系统施工管理方法的工地人员管理流程示意图;
[0028]
图3为本发明一种监控系统施工管理方法的工地车辆及设备管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30]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监控系统施工管理方法,工地进度监控管理包括以下步骤:
[0031]
s1、上传工程图纸,通过bim技术对图纸进行三维建模,并制定工程进度流程模型和工作计划,再通过互联网上传至服务器终端存储,服务器终端将模型和工作计划通过互
联网发送至对应岗位的管理阶层;
[0032]
s2、通过3dgis技术对工地现场进行实时拍摄取景,并通过监控系统对人员、现场环境以及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再通过bim技术对拍摄取景内容以及监控结果内容进行建模;
[0033]
s3、下载工程进度流程模型,与拍摄建模的模型进行对比;
[0034]
s4、分析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重新自动制定下一步工程进度,制定新的工作计划,并重新建立工程进度流程模型通过互联网上传至服务器终端进行存储;
[0035]
s5、服务器终端通过互联网将新的模型和工作计划通过互联网发送至对应岗位的管理阶层。
[0036]
通过bim技术对工程图纸进行建模,并通过3dgis技术进行工地现场进行实时拍摄取景,再通过bim技术对取景内容和监控结果进行配合建模,对照计划的工程进度模型,并重新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建立新的工程进度模型及工作计划,直观明了的对应岗位管理阶层了解工程进度的情况,调配人员、车辆、设备等。
[0037]
工地现场人员监控管理包括以下步骤:
[0038]
a、通过录入设备实名录入工人人脸信息及工种信息,并通过互联网上传至服务器终端进行存储;
[0039]
b、在人员进出口设置人脸识别装置,对每天进出工地现场的工人进行人脸识别,发放定位装置,并在工地现场安装监控设备;
[0040]
c、监控中心通过互联网获取工地工人进出工地现场信息,并通过互联网下载服务器终端的工作计划,对计划安排和实际到场信息进行对比,且对每一位工人所在位置进行监控;
[0041]
d、对应岗位管理阶层人员的移动设备及电脑端通过互联网与监控中心相连,实时观察工人到场情况和工人所在位置,并通过监控设备实时观察工地现场工作情况,避免工人违规作业而造成安全隐患或安全事故。
[0042]
通过对工人进行实名人脸识别,并配发定位装置,且通过工地现场的监控装置对工人进行监控,实现了对应岗位的管理阶层清楚了解工人入场情况、所在位置、工作状态、有无违规操作、有无安全隐患和发生事故后可及时了解工人所在位置。
[0043]
工地车辆监控管理包括以下步骤:
[0044]ⅰ、通过录入设备对工地现场车辆、设备进行录入,通过互联网上传至服务器进行存储,并给每辆车辆、设备发放定位装置;
[0045]ⅱ、在工地车辆进口设置车牌识别装置,对进出工地现场的车辆、设备进行识别,通过工地现场监控装置和定位装置对工地车辆、设备位置进行监控;
[0046]ⅲ、对临时车辆、设备进行管控,对应岗位管理阶层需要提前报备车辆、设备信息,并报备工作内容,进场前需领取定位装置,对车辆、设备进行位置监控;
[0047]ⅳ、在车辆出口回收定位装置,并设置喷水拱门,对出工地现场的车辆、设备喷水清洗,避免车辆、设备上粘连的泥土、灰尘对城市道路造成环境影响。
[0048]
通过对工地现场的常驻以及临时车辆、设备发放定位装置,并通过工地现场的监控装置对车辆及设备进行监控,实现了对应岗位的管理阶层清楚了解车辆、设备入场情况、所在位置、工作状态、有无违规操作、有无安全隐患和发生事故后可及时了解车辆、设备所
在位置,并通过对车辆、设备进行进出分流,避免出现工地现场出现拥堵的情况,且在车辆、设备出口设置喷水拱门,对出场的车辆和设备进行清洁,避免车辆、设备上粘连的泥土、灰尘对城市道路造成环境影响。
[0049]
互联网包括但不仅限于无线网络、有线网络、以太网、局域网络、虚拟网络以及国际网络等,用于管理阶层的设备端、监控中心以及服务器终端的连接。
[0050]
通过多种网络连接方式,保证了网络的通信通畅和通信安全。
[0051]
监控装置包括监控摄像头、gps定位追踪器、环境监控器、配电监控器、红外监控探头等,用于对工地现场人员,车辆、设备、环境以及配电情况进行监控。
[0052]
通过上述监控设备,可使对应岗位的管理阶层了解工人、车辆及设备的位置、工作状态有无违规作业和有无安全隐患等。
[005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