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展缩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06 20:10: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柔性屏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展缩装置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柔性屏技术的突破性发展,越来越多的柔性屏开始运用到手机或电视等终端产品上。目前,柔性屏收卷或展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折叠的方式,二是采用卷曲的方式。由于采用卷曲的方式既能满足大屏幕显示的需求,又能满足收卷后柔性屏的占用面积小、便于携带的需求,采用卷曲方式的柔性屏展缩装置已经成为了研究重点。采用卷曲方式的柔性屏展缩装置,其工作原理为:将柔性屏的一端固定于卷轴上,柔性屏可卷曲于该卷轴外表面,柔性屏的另一端固定在展缩装置的移动部上。展开时,作为展缩装置的移动部沿预设的方向移动并带动柔性屏从卷轴上铺展开;收缩时,移动部沿预设的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并带动柔性屏卷曲于卷轴外表面上。
3.但目前采用卷曲方式的柔性屏展缩装置在展开过程中,当手动展开时,施力点在移动部上的分布是随机的,因此柔性屏在展开的过程其宽度方向的上下两部分受力不均匀、不能同步展开;当在移动部的上下两端分别使用多电机或推杆驱动移动部进行展开或收缩时,容易发生多电机或推杆协同工作一段时间后不能同步的问题、造成展缩装置失效,进而影响柔性屏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展缩装置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展缩装置中移动部容易出现展开不同步的技术问题。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展缩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移动部以及同步机构,其中:
6.移动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7.同步机构包括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联动组件以及若干个连杆;
8.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滑动连接于第一支架;第一滑动件通过联动组件与第二滑动件传动连接;
9.多个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动件和第一端部铰接;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动件和第二端部铰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被配置为用于推动移动部沿靠近或远离第一支架的方向运动。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联动组件包括多个齿轮和齿条;多个齿轮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架;齿条包括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第一齿条连接于第一滑动件,第二齿条连接于第二滑动件;多个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齿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件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滑动件的中心轴线平行;第一
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依次设置在第一支架上。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同步机构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连接于第一支架;限位部限定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沿预设方向滑动。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部包括固定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第一滑动件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动件上设有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与第一限位块配合,第二滑槽与第二限位块配合。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同步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的一端铰接于第一支架,另一端铰接于第一滑动件或第二滑动件,以驱动第一滑动件或第二滑动件滑动。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部还包括第一卷筒;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为第一卷筒的两端。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杆、第一卷筒和第一滑动件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和/或第二连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杆、第一卷筒和第二滑动件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部还包括第二卷筒;第二卷筒与第一卷筒结构相同;多个连杆还包括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动件和第二卷筒铰接;第四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动件和第二卷筒铰接。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连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连杆、第二卷筒和第一滑动件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和/或第四连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四连杆、第二卷筒和第二滑动件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
20.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屏、以及展缩装置;柔性屏至少有一端连接于展缩装置的移动部。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包括第二支架和旋转装置;旋转装置连接于第二支架;旋转装置,用于使展缩装置旋转。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旋转装置包括转盘和第二驱动件;转盘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架,转盘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架;第二驱动件的一端铰接于第二支架,另一端铰接于转盘。
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展缩装置,第一滑动件通过联动组件与第二滑动件传动连接,第一滑动件滑动时能立即带动第二滑动件滑动,不会出现工作一段时间后两者运动不能同步的问题;同时,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滑动件和移动部的第一端部;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二滑动件和移动部的第二端部。因此,移动部在展开的过程中,其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是同时受力、同步展开的,有效解决了现有展缩装置中移动部容易出现展开不同步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展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省略了柔性屏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处于横屏状态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处于竖屏状态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处于收缩状态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
33.100展缩装置,110第一支架,120移动部,121第一卷筒,1211第一端部,1212第二端部,122第二卷筒,130第一滑动件,131第一滑槽,140第二滑动件,141第二滑槽,150限位部,151第一限位块,152第二限位块,160联动组件,161第一齿轮,162第二齿轮,163第三齿轮,164第一齿条,165第二齿条,170连杆,171第一连杆,172第二连杆,173第三连杆,174第四连杆,180第一驱动件,200显示装置,210柔性屏,220第二支架,230旋转装置,231转盘,232第二驱动件,2321第二电动推杆,2322第三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36.请参阅图1和图2,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展缩装置100,包括第一支架110、移动部120以及同步机构,其中:
37.移动部120包括第一端部1211和第二端部1212;
38.同步机构包括第一滑动件130、第二滑动件140、联动组件160以及若干个连杆170;
39.第一滑动件130和第二滑动件140滑动连接于第一支架110;第一滑动件130通过联动组件160与第二滑动件140传动连接;
40.多个连杆170包括第一连杆171和第二连杆172;第一连杆17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动件130和第一端部1211铰接;第二连杆17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动件140和第二端部1212铰接;第一连杆171和第二连杆172被配置为用于推动移动部120沿靠近或远离第一支架110的方向运动。也即,移动部120具有靠近或远离第一支架110的两种转态,第一连杆171和第二连杆172控制移动部120在靠近第一支架110和远离第一支架110的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若干”一词应当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也即连杆170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4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展缩装置,第一滑动件130通过联动组件160与第二滑动件140传动连接。第一滑动件130滑动时,能立即带动第二滑动件140滑动,不会出现工作一段时间后两者运动不能同步的问题;同时,第一连杆171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滑动件130和移动部120的第一端部1211;第二连杆172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二滑动件140和移动部120的第二端部1212。因此,移动部120在展开的过程中,其第一端部1211和第二端部1212是同时
受力、同步展开的,有效解决了现有展缩装置100中移动部120容易出现展开不同步的技术问题。
42.具体的,请参阅图1和图5,移动部120用于与柔性屏210(例如柔性电子显示屏或者投影幕布等)连接,以使所展缩装置100展开或收缩柔性屏210(下文再具体阐述)。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部120还包括第一卷筒121;第一端部1211和第二端部1212为第一卷筒121的两端。第一端部1211和第二端部1212关于第一卷筒121的轴线方向的垂直方向对称。柔性屏210以卷曲的方式收纳于第一卷筒121的内部,有利于降低柔性屏210收缩后的占用面积。第一卷筒121的表面开有长条状开口,长条状开口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卷筒121的长度方向一致。柔性屏210可收卷于第一卷筒121。第一卷筒121能够对柔性屏210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柔性屏210通过长条状开口进出第一卷筒121,长条状开口的边缘可以对柔性屏210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其铺展开的时候保持一定的张紧度。当然,在本技术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部120也可以为其他一些能够固定柔性屏210的零部件,例如夹块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制也不再穷举。或者,第一连杆171和第二连杆172也可以直接与柔性屏210固定,也即移动部120为第一连杆171和第二连杆172的端部。
43.第一滑动件130和第二滑动件140为杆状件。第一滑动件130和第二滑动件140的结构特征,例如形状、长度、宽度及厚度等可以相同也可以有所差异,此处并不做具体限制。同理,多个连杆170的结构特征也可以相同或不同,此处不再赘述。第一连杆171和第二连杆172相互对称或平行。
44.请参阅图2,第一滑动件130的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套(图中未标注)。第一连接套上开有三个通孔,分别记为第一通孔(图中未标注)、第二通孔(图中未标注)和第三通孔(图中未标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中心轴线均垂直于第一滑动件130。同时,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成三角形分布。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杆171的数量为一个,第一连杆171通过第一通孔铰接于第一滑动件130。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套并非是必不可少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也可以直接设于第一滑动件130的一端。
45.第一滑动件130上设有第一滑槽131,第一滑槽131贯穿第一滑动件130,第一滑槽13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滑动件130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滑槽131用于使第一滑动件130沿预设方向滑动(下文再具体阐述)。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件130上也可以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替代第一滑槽131,以使第一滑动件130沿预设方向滑动(下文再具体阐述)。
46.请参阅图2,第二滑动件140的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套(图中未标注)。第二连接套上开有三个通孔,分别记为第四通孔(图中未标注)、第五通孔(图中未标注)和第六通孔(图中未标注)。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的中心轴线均垂直于第二滑动件140。同时,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成三角形分布。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杆172的数量为一个,第二连杆172通过第四通孔铰接于第二滑动件140。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套并非是必不可少的,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也可以直接设于第二滑动件140的一端。
47.第二滑动件140上设有第二滑槽141,第二滑槽141贯穿第二滑动件140,第二滑槽141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滑动件140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滑槽141用于使第二滑动件140沿预
设方向滑动(下文再具体阐述)。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滑动件140上也可以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替代第二滑槽141,以使第二滑动件140沿预设方向滑动(下文再具体阐述)。第二滑动件140的中心轴线和第一滑动件130的中心轴线平行,也即第一滑动件140的长度方向和第一滑动件130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
48.第二滑动件140与第一滑动件130平行、且间隔布置。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滑动件140与第一滑动件130沿第一支架110的长度方向布置,也即第一滑动件130和第二滑动件140均与第一卷筒121平行布置(下文再具体阐述)。该布局方式有利于增加第一滑动件130和第二滑动件140的行程,从而间接增大展缩装置100的展缩比;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件130和第二滑动件140依次设置在第一支架110上。具体的,第二滑动件140和第一滑动件130沿垂直于第一支架110的方向依次布置,也即第二滑动件140位于第一滑动件130的正下方或者第一滑动件130位于第二滑动件140的正下方(下文再具体阐述)。该布局方式同样有利于增加第一滑动件130和第二滑动件140的行程,从而间接增大展缩装置100的展缩比。第一滑动件130与第二滑动件140均和第一卷筒121平行,与此同时,第一连杆171和第二连杆172结构特征相同,第一端部1211和第二端部1212对称。因此,此时第一连杆171和第二连杆172也相互对称,能够使得第一卷筒121沿着直线方向展开和收缩,有利于降低展缩装置100的占用空间。
49.同步机构还包括限位部150,限位部150连接于第一支架110;限位部150限定第一滑动件130和第二滑动件140沿预设方向滑动。具体的,限位部150包括固定于第一支架110上的第一限位块151和第二限位块152;第一滑动件130上设有第一滑槽131,第二滑动件140上设有第二滑槽141;第一滑槽131与第一限位块151配合,第二滑槽141与第二限位块152配合。预设方向为第一支架110的长度方向。第一限位块151和第二限位块152分别与第一滑动件130、第二滑动件140相配合,能对第一滑动件130和第二滑动件140起限位和导向作用,增加同步机构的稳定性。当然,应当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滑动件130上设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动件140上设有第二滑块时,限位部150也可以为设置于第一支架110上的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支架110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滑块和第二滑槽141位于滑槽内、并沿滑槽滑动。
50.联动组件160包括多个齿轮和齿条;多个齿轮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架110;齿条包括第一齿条164和第二齿条165;第一齿条164连接于第一滑动件130,第二齿条165连接于第二滑动件140。第二齿条165与第一齿条164相对布置。多个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164和第二齿条165啮合。
51.作为一个示例性的,联动组件160包括第三齿轮163、第一齿条164和第二齿条165。第一限位块151和第二限位块152沿第一支架110的宽度方向平行布置,也即第一滑动件130和第二滑动件140沿第一支架110的宽度方向平行布置。第三齿轮163布置于第一滑动件130和第二滑动件140之间。第一齿条164与第三齿轮163啮合,第二齿条165也与第三齿轮163啮合。当第三齿轮163转动时,能同时带动第一滑动件130和第二滑动件140运动,且第一滑动件130和第二滑动件140的运动方向相反。第一滑动件130和第二滑动件140滑动的同时,通过第一连杆171和第二连杆172带动移动部120展开或收缩,从而实现移动部120的第一端部1211和第二端部1212同时受力、同步运动。
52.作为另一示例性的,请参阅图2,联动组件160包括第一齿轮161、第二齿轮162、第三齿轮163、第一齿条164和第二齿条165。第一齿轮161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架110,第二齿轮
162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架110,第三齿轮163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架110。第一齿轮161的齿宽大于第三齿轮163的齿宽,第二齿轮162的齿宽大于第三齿轮163的齿宽。第三齿轮163分别与第一齿轮161和第二齿轮162啮合;第一齿条164与第一齿轮161啮合;第二齿条165与第二齿轮162啮合。此时,第一限位块151和第二限位块152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限位块151和第二限位块152沿第一支架110长度方向布置。第一滑动件130和第二滑动件140沿垂直于第一支架110的方向依次布置,也即第二滑动件140位于第一滑动件130的正下方或者第一滑动件130位于第二滑动件140的正下方。一方面,当第三齿轮163转动时,能同时带动第一滑动件130和第二滑动件140运动,且第一滑动件130和第二滑动件140的运动方向相反。第一滑动件130和第二滑动件140滑动的同时,通过第一连杆171和第二连杆172带动移动部120展开或收缩,从而实现移动部120的第一端部1211和第二端部1212同时受力、同步运动。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变更第一齿轮161和第三齿轮163的变速比、第二齿轮162和第三齿轮163的变速比调整移动部120展开和收缩的速度。
53.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第一连杆17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杆171、第一卷筒121和第一滑动件130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和/或第二连杆17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杆172、第一卷筒121和第二滑动件140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具体的,其中一根第一连杆171的一端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一滑动件130铰接,其另一端与第一端部1211铰接。另外一根第一连杆171的一端通过第二通孔与第一滑动件130铰接,其另一端与第一端部1211铰接。两根第一连杆171、第一卷筒121和第一滑动件130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的技术方案,有利于使得展缩装置100旋转至竖直状态时(下文再具体阐述),第一卷筒121不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落。其中一根第二连杆172的一端通过第四通孔与第二滑动件140铰接,其另一端与第二端部1212铰接。另外一根第二连杆172的一端通过第五通孔与第二滑动件140铰接,其另一端与第二端部1212铰接。两根第二连杆172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的技术方案,同样有利于使得展缩装置100旋转至竖直状态时,第一卷筒121不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落。并且,同时布置两个第一连杆171和两个第二连杆172,使其组成两个平行四边形机构的技术方案,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第一卷筒121的稳定性,改善第一连杆171和第二连杆172铰接处的受力情况。
54.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移动部120还包括第二卷筒122;第二卷筒122与第一卷筒121结构相同;多个连杆170还包括第三连杆173和第四连杆174;第三连杆17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动件130和第二卷筒122铰接;第四连杆17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动件140和第二卷筒122铰接。具体的,第二卷筒122具有第三端部(图中未标识)和第四端部(图中未标识)。第三端部与第一端部1211对应,第四端部与第二端部1212对应。第三连杆173的一端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一滑动件130铰接,第三连杆173的另一端与第三端部铰接。第四连杆174的一端通过第四通孔与第二滑动件140铰接,第四连杆174的另一端与第四端部铰接。移动部120包括第一卷筒121和第二卷筒122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卷筒121和第二卷筒122的移动方向相反,一方面增大了展缩装置100的展缩比。另一方面,当柔性屏210(下文再具体阐述)的一端与第一卷筒121连接,柔性屏210的另一端与第二卷筒122连接时,柔性屏210可同时收卷于第一卷筒121和第二卷筒122,在柔性屏210面积一定的情况下使得第一卷筒121和第二卷筒122的直径可以更小,进而使得展缩装置100的厚度更薄。
55.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第三连杆17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连杆173、第二卷筒
122和第一滑动件130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和/或第四连杆17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四连杆174、第二卷筒122和第二滑动件140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具体的,其中一根第三连杆173的一端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一滑动件130铰接,其另一端与第三端部铰接。另外一根第三连杆173的一端通过第三通孔与第一滑动件130铰接,其另一端与第三端部铰接。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存在,使得展缩装置100旋转至竖直状态时(下文再具体阐述),第二卷筒122不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落。该实施方式的优点可参阅上述已有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56.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同步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件180;第一驱动件180的一端铰接于第一支架110,另一端铰接于第一滑动件130或第二滑动件140,以驱动第一滑动件130或第二滑动件140滑动。具体的,第一驱动件180包括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的一端铰接于第一支架110,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铰接于第一滑动件130或第二滑动件140。第一驱动件180的存在使得展缩装置100可以自动展开或收缩,无需使用者采用手动的方式展开或收缩,提高了展缩装置100的便利性。
57.进一步的,第一卷筒121和/或第二卷筒122内还设有卷轴(图中未示出)和卷簧(图中未示出),柔性屏210可绕设于卷轴。卷簧向卷轴施加一定的弹性力,有利于保证柔性屏210在展开的状态下表面保持一定的平整度、以及收卷时更加顺畅。
58.请参阅图5,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200。该显示装置200包括柔性屏210、以及展缩装置100。柔性屏210至少有一端连接于展缩装置100的移动部120。柔性屏210收卷于第一卷筒121和/或第二卷筒122。展缩装置100带动柔性屏210展开或收缩。图6示出了展缩装置100处于展开的状态,图7示出了展缩装置100处于收缩的状态。
59.进一步的,请参阅图3和图4,显示装置200包括第二支架220和旋转装置230。旋转装置230连接于第二支架220。旋转装置230,用于使展缩装置100旋转。图5示出了显示装置200处于横屏状态,图6示出了显示装置200处于竖屏状态。旋转装置230的作用在于带动展缩装置100在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之间切换。
60.具体的,旋转装置230包括转盘231和第二驱动件232。转盘23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架110,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架220。第二驱动件232的一端铰接于第二支架220,另一端铰接于转盘23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232包括第二电动推杆2321和第三电动推杆2322。第二电动推杆2321和第三电动推杆2322平行布置。转盘231包括相对的第五端部(图中未标识)和第六端部(图中未标识)。第二电动推杆2321的一端铰接于第二支架220的一端,第二电动推杆2321的输出端铰接于第五端部。第三电动推杆2322的一端铰接于第二支架220的另一端,第三电动推杆2322的输出端铰接于第六端部。第三电动推杆2322的输出端和第四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同时伸出或收缩便可以使转盘231转动,进而使展缩装置100在横屏状态和竖屏状态之间切换。
61.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展缩装置100及显示装置200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