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的制作方法

2022-12-06 19:00: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中药口服液容器,特别是一种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


背景技术:

2.公开文献记载,1999年全球范围内茶饮料销售量约为1960万t,预计到2010年,茶饮料的销售量达2387万t[金寿珍.液态茶饮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茶叶加工,1999(2):6~9][王盈峰,王登良.液态茶饮料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j].茶叶通讯,2003,(1):12~15]茶饮料由于保留了原茶的风味,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0003]
茶饮料包装主要为透明pet瓶装,透明包装的茶饮料对无混浊、无沉淀要求较高。
[0004]
由于纯茶饮料茶的成分含量高,茶汤浓度较大,茶汤中主要成分容易氧化、络合,造成茶汤色泽褐变,浑浊、沉淀,影响其品质,制约了纯茶饮料的进一步发展。
[0005]
针对茶汤色泽褐变,出现浑浊、沉淀,多数制造工艺采用调节绿茶茶汤ph值、添加氯化锌、vc、单宁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等不同外源物抑制氧化、络合。
[0006]
但是添加上述酶物质处理后茶汤中的酯型儿茶素发生明显变化,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酶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茶汤中酯型儿茶素的总量不断减少,降低了茶汤中的有益成分,改善褐变,浑浊、沉淀的效果非常有限。
[0007]
茶汤色泽褐变,浑浊、沉淀,存在多种机理效应,茶多酚与咖啡碱、茶多酚与蛋白质形成络合物有关;其次,金属离子与内含成分蛋白质形成络合物,酯类物质的疏水作用等诸多复杂因素。
[0008]
绿茶、红茶、乌龙茶出现褐变,浑浊、沉淀的机理也有所不同,采用一般化学法处理和普通机械过滤,效果不佳,产品质量难于提高,现有一些瓶装茶饮料不得不采用瓶外裹包一层印刷图案薄膜掩盖褐变,浑浊、沉淀。
[0009]
中药口服液存在与茶饮料相似问题的,绝大多数中药口服液由多种中药材组成,采用水提醇沉法进行制备的中药口服液中大多含有生物碱及其盐类、有机酸类、皂苷类、蒽醌类、黄酮类、鞣质、色素、树脂、树胶、果胶、蛋白质、多糖等,既含有完全溶解的强极性小分子化合物和大分子化合物,又含有大量极性较小、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靠助溶或增溶的亲脂性化合物,同时还含有大量分子团、微粒等,导致中药口服液褐变,浑浊、沉淀。
[0010]
文献记载,从《中国药典》2000年版注册的中药口服液品种中,随机抽取8个所载中药口服液品种成品,经室温存放2个月后,有7个出现了沉淀,其中有4个的沉淀,沉淀物振摇不散[周进东等,中药口服液的纯化与口感探讨[j].中医药研究,2001,17(3):42-44]。
[0011]
导致中药口服液褐变,浑浊、沉淀因素很多且复杂,主要由以下典型问题;
[0012]
物理因素,中药口服液属含胶体大分子的溶液。在胶体溶液中,由于胶粒带电和布朗运动,胶体溶液在一定时间内布朗运动特性保持稳定,属动力学稳定体系。
[0013]
化学因素,包括氧化反应、聚合反应、水解反应、络合反应,氧化是中药口服液在贮藏期间常出现的现象,是最常见的化合物反应之一。中药口服液中成分的氧化,是在大气中氧的影响下自动地进行缓慢的氧化过程。聚合反应,是富含酚类等成分的中药口服液在贮
藏过程中常发生聚合反应,产生沉淀。水解反应,是中药材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形成溶解度较小的降解产物,析出沉淀。络合反应,有些中药中含有金属离子,易与有机酸类等成分发生络合产生沉淀,络合反应也是中药口服液在存放过程中析出沉淀的重要原因之一。
[0014]
中药口服液褐变,浑浊、沉淀的产生还包括生物因素,虽然《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规定了中药口服液的微生物限度范围,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仍然难于做到完全无菌。一些中药口服液富含糖类、蛋白质等适于微生物生存的营养物质,而且口服液中一般含有大量水分,也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温度条件适宜时,产气、霉变现象并不少见。
[0015]
中药口服液的生产过程既要最大限度的保留有效成分,同时又要保证中药口服液的澄清度,是现有中药口服液生产制备的一大难点。
[0016]
因此,克服中药口服液褐变,浑浊、沉淀问题,对中药口服液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0017]
本发明针对现有瓶装茶饮料常见褐变,浑浊、沉淀问题,和中药口服液既要最大限度的保留有效成分,同时又要符合中药口服液不得出现褐变、浑浊、沉淀的要求。提出一种通过改进包装容器的技术,采用溶质、溶媒密封隔离包装,需要饮用时,在不破坏卫生条件下,即时将溶质溶媒混合溶解,即时饮用,包装储藏过程,溶质以干燥结晶固体方式封装于瓶中瓶内的内置瓶保持干燥状态,溶质与溶媒隔离密封的一种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
[0018]
实现本发明一种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的技术方案
[0019]
一种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包括瓶盖、棒槌瓶、直管瓶、内置瓶、瓶口密封垫圈、隔离密封圈组成,其中,棒槌瓶包括螺纹瓶口、槌柄段、棒瓶段,直管瓶包括直管段、螺纹瓶口;
[0020]
所述的棒槌瓶、直管瓶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材质制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冲击强度高,耐折弯性好,耐油、耐脂肪、耐稀酸、稀碱,耐大多数溶剂,气体和水蒸气渗透率低,既有优良的阻隔气、水、油及阻隔异味性能,透明度高,可阻挡紫外线,光泽性好,无毒、无味,卫生安全性好,可直接用于食品包装。
[0021]
内置瓶包括,六棱球形瓶底、隔离密封垫圈槽、齿缘瓶口法兰、锥管口沿段、六棱管段、棱顶切槽。
[0022]
所述的内置瓶采用食品级abs树脂制造。
[0023]
瓶盖包括,径向壁、内螺纹、安全圈、预切槽、锥管凸环、内经环齿、盖顶板;
[0024]
所述的瓶盖采用食品级abs树脂制造。
[0025]
瓶盖底边是安全圈、安全圈与径向壁相接处是预切槽,径向壁内径是内螺纹,内螺纹与盖顶板相接处是内经环齿,锥管凸环从盖顶板内平面向下延伸;
[0026]
所述的安全圈是包装过程瓶盖旋入螺纹瓶口后固定于螺纹瓶口,开瓶时将瓶盖离螺纹瓶口安全圈即沿预切槽断开,以保证一种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一次性使用的安全性。
[0027]
所述的锥管凸环的大锥口置锥管凸环下沿。锥管凸环锥角α1为1
°
~2
°

[0028]
所述的内经环齿为单向齿,单向齿开口于内圆;
[0029]
内置瓶底端是六棱球形瓶底、六棱球形瓶底与锥管口沿段之间是六棱管段,锥管口沿段上方与齿缘瓶口法兰相接,齿缘瓶口法兰上平面设有隔离密封垫圈槽;
[0030]
所述的齿缘瓶口法兰的径向为单向齿,单向齿开口于外圆;
[0031]
所述的锥管口沿段小锥口置齿缘瓶口法兰的内径,锥管口沿段锥角α2为1
°
~2
°

[0032]
六棱管段的棱顶角是棱顶切槽、六棱球形瓶底的棱顶角与棱顶切槽贯通。
[0033]
内置瓶的齿缘瓶口法兰与瓶盖的内经环齿啮合,瓶盖的锥管凸环与锥管口沿段的内圆通过过盈装配,瓶盖的锥管凸环嵌于内置瓶的锥管口沿段的内圆中,内置瓶的齿缘瓶口法兰与瓶盖的盖顶板相切处设有隔离密封圈,隔离密封圈嵌装内置瓶的齿缘瓶口法兰上平面的隔离密封垫圈槽槽内,瓶盖的锥管凸环在内置瓶的锥管口沿段由内向外张力作用,使内置瓶向瓶盖的盖顶板形成相向推力,内置瓶向瓶盖的盖顶板形成相向推力,使处于内置瓶的齿缘瓶口法兰与瓶盖的盖顶板相切处的隔离密封圈受到压强作用,齿缘瓶口法兰与盖顶板相切处的隔离密封圈压强作用,使内置瓶容器内与内置瓶容器外密封隔离。
[0034]
所述的隔离密封圈采用硅橡胶制造。
[0035]
棒槌瓶的槌柄段内圆有内置瓶、棒槌瓶的螺纹瓶口与瓶盖的内螺纹啮合,螺纹瓶口顶端设有瓶口密封垫圈,螺纹瓶口与瓶盖的内螺纹啮合旋紧时瓶口密封垫圈受到螺纹瓶口端口与内置瓶的齿缘瓶口法兰相互压紧,螺纹瓶口端口与内置瓶的齿缘瓶口法兰相互压紧瓶口密封垫圈,使棒槌瓶容器内与棒槌瓶容器外隔离密封。
[0036]
所述的瓶口密封垫圈采用硅橡胶制造。硅橡胶无毒,在食品器皿中的密封、以及医用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硅橡胶的耐热性能突出,在180℃下可长期工作,符合包装灭菌要求。
[0037]
内置瓶齿缘瓶口法兰与瓶盖的内经环齿相互滑动,符合瓶盖与棒槌瓶旋盖拧紧的要求。
[0038]
当瓶盖对准螺纹瓶口左旋,内置瓶齿缘瓶口法兰与瓶盖的内经环齿受单向齿约束,内置瓶齿缘瓶口法兰与瓶盖的内经环齿无法相互滑动,即推动作用,瓶盖左旋推动内置瓶旋转;
[0039]
左旋瓶盖,握紧棒槌瓶的槌柄段,内置瓶的六棱管段被槌柄段约束无法旋转,继续使瓶盖左旋,使内置瓶的六棱管段受到扭转的扭力作用,六棱管段棱顶切槽、六棱球形瓶底的棱顶切槽即形成裂开。
[0040]
六棱管段棱顶切槽、六棱球形瓶底的棱顶切槽裂开之后,内置瓶与棒槌瓶容器内即完全贯通。
[0041]
内置瓶与棒槌瓶容器内即完全贯通之后,内置瓶容器内的内容物与棒槌瓶容器内的内容物完全混合。
[0042]
直管瓶代替棒槌瓶,是一种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直管瓶系列,其瓶盖、内置瓶、直管瓶组成结构相同,功能相同,直管瓶代替棒槌瓶是以减少棒槌瓶容器容量的需要。
[0043]
一种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直管瓶包括,瓶盖、直管瓶、内置瓶、瓶口密封垫圈、隔离密封圈、内螺纹、螺纹瓶口;
[0044]
直管瓶内圆有内置瓶、直管瓶的螺纹瓶口与瓶盖的内螺纹啮合,螺纹瓶口顶端设有瓶口密封垫圈,螺纹瓶口与瓶盖的内螺纹啮合旋紧时瓶口密封垫圈受到螺纹瓶口端口与内置瓶的齿缘瓶口法兰相互压紧,螺纹瓶口端口与内置瓶的齿缘瓶口法兰相互压紧瓶口密封垫圈,使直管瓶容器内与直管瓶容器外隔离密封。
[0045]
当瓶盖对准螺纹瓶口左旋,内置瓶齿缘瓶口法兰与瓶盖的内经环齿受单向齿约束,内置瓶齿缘瓶口法兰与瓶盖的内经环齿无法相互滑动,即推动作用,瓶盖左旋推动内置
瓶旋转;
[0046]
左旋瓶盖,握紧直管瓶,内置瓶的六棱管段被直管瓶约束无法旋转,继续使瓶盖左旋,使内置瓶的六棱管段受到扭转的扭力作用,六棱管段棱顶切槽、六棱球形瓶底的棱顶切槽即形成裂开。
[0047]
六棱管段棱顶切槽、六棱球形瓶底的棱顶切槽裂开之后,内置瓶与直管瓶容器内即完全贯通。
[0048]
内置瓶与直管瓶容器内即完全贯通之后,内置瓶容器内的内容物与直管瓶容器内的内容物完全混合。
[0049]
所述的直管瓶用于中药口服液包装。
[0050]
所述的棒槌瓶用于茶饮料以及天然产物提取物制备饮料包装。
[0051]
包装储藏过程,溶质以干燥结晶固体方式封装于内置瓶容器内保持干燥状态,溶媒灌装于棒槌瓶或直管瓶内。
[0052]
内置瓶、棒槌瓶、瓶盖、瓶口密封垫圈、隔离密封圈组成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和内置瓶、直管瓶、瓶盖、瓶口密封垫圈、隔离密封圈组成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溶质与溶媒隔离密封。
[0053]
所述的溶质包括中草药提取物、茶叶提取物,但不限于中草药提取物、茶叶提取物。
[0054]
所述的溶媒选用饮用纯净水。
[0055]
本发明一种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的积极意义
[0056]
本发明一种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采用溶质、溶媒隔离包装,需要饮用时,即时将溶质溶媒混合溶解,即时饮用。溶质以干燥固体方式封装于瓶中瓶内保持干燥状态与溶媒隔离密封,溶质以干燥固体方式密封隔离不容易滋生细菌发生霉变,即时将溶质溶媒混合溶解,即时饮用的中药口服液,无需以澄清度标准确定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无需采取繁缛的澄清工艺,最大限度的保留有效成分,便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高中药口服液疗效都具有积极意义。瓶装茶饮料无需添加氯化锌、vc、单宁酶等抗氧化剂,对消费者健康起到有益效果。
[0057]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5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59]
图1是本发明一种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示图;
[0060]
图中,1瓶盖、2棒槌瓶、3内置瓶;
[0061]
图2是本发明一种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的内置瓶示图;
[0062]
图中,201螺纹瓶口、202槌柄段、203棒瓶段;
[0063]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0064]
图中,1瓶盖、2棒槌瓶、3内置瓶、4瓶口密封垫圈、5隔离密封圈、102内螺纹、202槌柄段、201螺纹瓶口;
[0065]
图4是本发明一种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的瓶盖、内置瓶装配示图;
[0066]
图中,1瓶盖、3内置瓶;
[0067]
图5是图4的仰视图;
[0068]
图中,1瓶盖、3内置瓶;
[0069]
图6是图4的c-c剖视图;
[0070]
图中,1瓶盖、3内置瓶、5隔离密封圈、304锥管口沿段、105锥管凸环;
[0071]
图7是本发明一种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的内置瓶示图;
[0072]
图中,301六棱球形瓶底、303齿缘瓶口法兰、305六棱管段;
[0073]
图8是图7的仰视图;
[0074]
图中,301六棱球形瓶底、303齿缘瓶口法兰;
[0075]
图9是图7的d-d剖视图;
[0076]
图中,301六棱球形瓶底、302隔离密封垫圈槽、303齿缘瓶口法兰、304锥管口沿段、305六棱管段;
[0077]
图10是本发明一种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的瓶盖示图;
[0078]
图中,101径向壁、103安全圈、104预切槽、107盖顶板;
[0079]
图11是图10的仰视图;
[0080]
图中,101径向壁、103安全圈、105锥管凸环、106内经环齿、107盖顶板;
[0081]
图12是图10的f-f剖视图;
[0082]
图中,101径向壁、102内螺纹、103安全圈、104预切槽、105锥管凸环、106内经环齿、107盖顶板;
[0083]
图13是图1的b-b剖视图;
[0084]
图中,202槌柄段、305六棱管段;
[0085]
图14是图7的e-e剖视并放大视图;
[0086]
图中,303齿缘瓶口法兰、305六棱管段、306棱顶切槽;
[0087]
图15是本发明一种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直管瓶系列示图;
[0088]
图中,1瓶盖、3内置瓶、2a直管瓶;
[0089]
图16是图15的g-g剖视图;
[0090]
图中,1瓶盖、2a直管瓶、3内置瓶、4瓶口密封垫圈、5隔离密封圈、102内螺纹、201螺纹瓶口;
[0091]
图17是图15的h-h剖视图;
[0092]
图中,200直管段、305六棱管段;
[0093]
图18是直管瓶示图;
[0094]
图中,200直管段、201螺纹瓶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95]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0096]
如图1所示,一种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包括瓶盖1、棒槌瓶2、直管瓶2a、内置瓶3、瓶口密封垫圈4、隔离密封圈5组成,其中,棒槌瓶2包括螺纹瓶口210、槌柄段202、棒瓶段203。
[0097]
所述的棒槌瓶2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材质制造。
[0098]
内置瓶3包括,六棱球形瓶底301、隔离密封垫圈槽302、齿缘瓶口法兰303、锥管口沿段304、六棱管段305、棱顶切槽306。
[0099]
所述的内置瓶3采用食品级abs树脂制造。
[0100]
瓶盖1包括,径向壁101、内螺纹102、安全圈103、预切槽104、锥管凸环105、内经环齿106、盖顶板107;
[0101]
所述的瓶盖1采用食品级abs树脂制造。
[0102]
如图10、图11、图12所示,瓶盖1底边是安全圈103、安全圈103与径向壁101相接处是预切槽104,径向壁101内径是内螺纹102,内螺纹102与盖顶板107相接处是内经环齿106,锥管凸环105从盖顶板107内平面向下延伸;所述的锥管凸环105的大锥口置锥管凸环105下沿。锥管凸环105锥角α1为1
°
~2
°

[0103]
所述的内经环齿106为单向齿,单向齿开口于内圆;
[0104]
如图7、图8、图9所示,内置瓶3底端是六棱球形瓶底301、六棱球形瓶底301与锥管口沿段304之间是六棱管段305,锥管口沿段304上方与齿缘瓶口法兰303相接,齿缘瓶口法兰303上平面设有隔离密封垫圈槽302;
[0105]
所述的齿缘瓶口法兰303的径向为单向齿,单向齿开口于外圆;
[0106]
所述的锥管口沿段304小锥口置齿缘瓶口法兰303的内径,锥管口沿段304锥角α2为1
°
~2
°

[0107]
如图14所示,六棱管段305的棱顶角、六棱球形瓶底301的棱顶角设棱顶切槽306六棱管段305的棱顶角的棱顶切槽306、与六棱球形瓶底301的棱顶角的棱顶切槽306贯通;
[0108]
如4、图5、图6所示,内置瓶3的齿缘瓶口法兰303与瓶盖1的内经环齿106啮合,瓶盖1的锥管凸环105与内置瓶3的锥管口沿段304的内圆通过过盈装配,瓶盖1的锥管凸环105嵌于内置瓶3的锥管口沿段304的内圆中,内置瓶3的齿缘瓶口法兰303与瓶盖1的盖顶板107相切处设有隔离密封圈5,隔离密封圈5嵌装内置瓶3的齿缘瓶口法兰303上平面的隔离密封垫圈槽302槽内,瓶盖1的锥管凸环105在内置瓶3的锥管口沿段304由内向外张力作用,使内置瓶3向瓶盖1的107盖顶板形成相向推力,内置瓶3向瓶盖1的盖顶板107形成相向推力,使处于内置瓶3的齿缘瓶口法兰303与瓶盖1的盖顶板107相切处的隔离密封圈5受到压强作用,齿缘瓶口法兰303与盖顶板107相切处的隔离密封圈5压强作用,使内置瓶3容器内与内置瓶3容器外密封隔离。
[0109]
所述的隔离密封圈5采用硅橡胶制造。
[0110]
如图3、图13所示,棒槌瓶2的槌柄段202内圆有内置瓶3、棒槌瓶2的螺纹瓶口201与瓶盖1的内螺纹102啮合,螺纹瓶口201顶端设有瓶口密封垫圈4,螺纹瓶口201与瓶盖1的内螺纹102啮合旋紧时瓶口密封垫圈4受到螺纹瓶口201端口与内置瓶3的齿缘瓶口法兰303相互压紧,螺纹瓶口201端口与内置瓶3的齿缘瓶口法兰303相互压紧瓶口密封垫圈4,使棒槌瓶2容器内与棒槌瓶2容器外隔离密封。
[0111]
所述的瓶口密封垫圈4采用硅橡胶制造。硅橡胶无毒,在食品器皿中的密封、以及医用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硅橡胶的耐热性能突出,在180℃下可长期工作,符合包装灭菌要
求。
[0112]
结合图5、瓶盖1右旋,内置瓶3齿缘瓶口法兰303与瓶盖1的内经环齿106相互滑动,符合瓶盖1与棒槌瓶2旋盖拧紧的要求。
[0113]
当瓶盖1对准螺纹瓶口201左旋,内置瓶3齿缘瓶口法兰303与瓶盖1的内经环齿106受单向齿约束,内置瓶3齿缘瓶口法兰303与瓶盖1的内经环齿106无法相互滑动,即推动作用,瓶盖1左旋推动内置瓶3旋转;
[0114]
结合图13,左旋瓶盖1,握紧棒槌瓶2的槌柄段202,内置瓶3的六棱管段305被槌柄段202约束无法旋转,继续使瓶盖1左旋,使内置瓶3的六棱管段305受到扭转的扭力作用,六棱管段305棱顶切槽306、六棱球形瓶底301的棱顶切槽306即形成裂开。
[0115]
六棱管段305棱顶切槽306、六棱球形瓶底301的棱顶切槽306裂开之后,内置瓶3与棒槌瓶2容器内即完全贯通。
[0116]
内置瓶3与棒槌瓶2容器内即完全贯通之后,内置瓶3容器内的内容物与棒槌瓶2容器内的内容物完全混合。
[0117]
如15所示,直管瓶2a代替棒槌瓶2,是一种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直管瓶系列,其瓶盖1、内置瓶3、直管瓶2a组成结构相同,功能相同,直管瓶2a代替棒槌瓶2是以减少棒槌瓶2容器容量的需要。
[0118]
所述的直管瓶2a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材质制造。
[0119]
一种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直管瓶系列包括,瓶盖1、直管瓶2a、内置瓶3、瓶口密封垫圈4、隔离密封圈5、内螺纹102、螺纹瓶口201;
[0120]
所述的直管瓶2a包括,直管段200、螺纹瓶口201;
[0121]
如图16、图17所示,直管瓶2a的直管段200内圆有内置瓶3、直管瓶2a的螺纹瓶口201与瓶盖1的内螺纹102啮合,螺纹瓶口201顶端设有瓶口密封垫圈4,螺纹瓶口201与瓶盖1的内螺纹102啮合旋紧时瓶口密封垫圈4受到螺纹瓶口201端口与内置瓶3的齿缘瓶口法兰303相互压紧,螺纹瓶口201端口与内置瓶3的齿缘瓶口法兰303相互压紧瓶口密封垫圈4,使直管瓶2a容器内与直管瓶200容器外隔离密封。
[0122]
当瓶盖1对准螺纹瓶口201左旋,内置瓶3齿缘瓶口法兰303与瓶盖1的内经环齿106受单向齿约束,内置瓶3齿缘瓶口法兰303与瓶盖1的内经环齿106无法相互滑动,即推动作用,瓶盖1左旋推动内置瓶3旋转;
[0123]
结合图17,左旋瓶盖1,握紧直管瓶2a的直管段200,内置瓶3的六棱管段305被直管瓶2a的直管段200约束无法旋转,继续使瓶盖1左旋,使内置瓶3的六棱管段305受到扭转的扭力作用,六棱管段305棱顶切槽306、六棱球形瓶底301的棱顶切槽306即形成裂开。
[0124]
六棱管段305棱顶切槽306、六棱球形瓶底301的棱顶切槽306裂开之后,内置瓶3与直管瓶2a容器内即完全贯通。
[0125]
内置瓶3与直管瓶200容器内即完全贯通之后,内置瓶3容器内的内容物与直管瓶2a容器内的内容物完全混合。
[0126]
所述的直管瓶2a用于中草药提取物制备中药口服液包装。
[0127]
所述的棒槌瓶2用于茶饮料以及天然产物提取物制备饮料包装。
[0128]
包装储藏过程,溶质以干燥结晶固体方式封装于内置瓶容器内保持干燥状态,溶媒灌装于棒槌瓶2或直管瓶2a内。
[0129]
内置瓶3、棒槌瓶2、瓶盖1、瓶口密封垫圈4、隔离密封圈5组成一种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内置瓶3、直管瓶2a、瓶盖1、瓶口密封垫圈4、隔离密封圈5组成一种瓶中瓶隔离密封容器,溶质与溶媒隔离密封。
[0130]
所述的溶质,包括中草药提取物、茶叶提取物,但不限于中草药提取物、茶叶提取物。
[0131]
所述的溶媒,选用饮用纯净水。
[013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