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电机散热装置

2022-12-03 09:52: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电机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机是通过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者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用于作为电器或者各种机械的动力源。
3.电机在运转过程中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后输出,因为能量损耗和机械件部件之间摩擦会产生热量。
4.在已授权专利cn216122049u(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电机散热装置)中,主电机本体上安装有安装罩,安装罩外侧壁固定连接的有风扇电机,风扇电机的输出轴位于主电机本体内部,风扇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的有多个叶片;通过启动风扇电机带动叶片进行旋转,进而对主电机本体内部进行通风散热。
5.但是该装置中,直接将风扇电机安装在安装罩上带动叶片进行旋转,风扇电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会使安装罩与主电机本体之间连接不稳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风扇电机工作时还需要单独供电,增加了不必要的电力成本。
6.因此,急需研制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电机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电机散热装置。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电机散热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端盖;
9.所述电机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所述转子绕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一齿轮;
10.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第二齿轮,三个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为内齿轮;
11.所述第三齿轮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锥齿轮和风扇,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
12.所述端盖内壁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三脚架,所述三脚架上固定连接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固定轴,三个所述第二齿轮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第二固定轴上;
13.所述端盖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固定杆;若干个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第三齿轮转动连接;
14.所述端盖的周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矩形孔洞。
15.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轴位于电机外壳中间位置,且所述电机轴贯穿电机外壳的左
端。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一齿轮固定设置在电机轴靠近端盖的一端,且所述第一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的右侧。
17.进一步地,所述风扇固定设置在转轴上远离第三齿轮的端部。
1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背离固定杆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的t形滑块,所述第三齿轮上与t形滑块对应的位置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固定环上的t形滑块通过t形滑槽与第三齿轮转动连接。
19.进一步地,所述端盖周面上与矩形孔洞对应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散热网罩;所述端盖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电机轴跟随转子绕组在旋转时,第一锥齿轮和第一齿轮同步旋转,通过第二锥齿轮带动风扇自转,同时通过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旋转,风扇跟随第三齿轮旋转,最后风扇在自转的同时跟随第三齿轮进行公转,进而对电机内部进行多方位通风散热;同时端盖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以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网罩,因此,可以使热量快速的通过散热网罩和散热孔流出。
22.2、风扇的自转和公转是由电机轴通过第一锥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驱动的,且风扇、第一锥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没有直接安装在端盖上,因此不会使电机外壳与端盖之间出现连接不稳定的现象;另外只需要给电机供电使电机轴旋转,由电机轴驱动风扇自转和公转来完成对电机内部的通风散热,期间不存在电力成本的增加,节省了电力资源。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的内部结构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的外部剖面示意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的a处局部示意图。
28.图中:1、电机外壳;2、电机轴;3、底座;4、端盖;5、散热网罩;6、定子绕组;7、转子绕组;8、第一锥齿轮;9、第一齿轮;10、固定杆;11、第一固定轴;12、散热孔;13、第二齿轮;14、第三齿轮;15、固定环;16、三脚架;17、第二固定轴;18、风扇;19、转轴;20、第二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电机散热装置,包括:底座3。
31.底座3上固定连接有电机外壳1,电机外壳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端盖4。
32.电机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定子绕组6和转子绕组7,转子绕组7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电机轴2,电机轴2位于电机外壳1的中间位置,且电机轴2贯穿电机外壳1的左端。
33.电机轴2靠近端盖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8和第一齿轮9,第一齿轮9位于第一锥齿轮8的右侧。
34.第一齿轮9啮合连接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第二齿轮13,三个第二齿轮13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14,且第三齿轮14为内齿轮。
35.第三齿轮14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轴19,转轴19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锥齿轮20和风扇18,风扇18位于转轴19上远离第三齿轮14的端部。
36.第一锥齿轮8与第二锥齿轮20啮合连接。
37.端盖4的内壁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轴11,第一固定轴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三脚架16,三脚架16上固定连接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固定轴17,三个第二齿轮13分别转动连接在对应的第二固定轴17上。
38.端盖4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固定杆10,若干个固定杆10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5,固定环15背离固定杆10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的t形滑块。
39.第三齿轮14上与t形滑块对应的位置开设有t形滑槽,t形滑块通过t形滑槽与第三齿轮14转动连接。
40.端盖4的周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矩形孔洞,端盖4周面上与矩形孔洞对应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散热网罩5。
41.端盖4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2。
42.电机轴2跟随转子绕组7在旋转时,第一锥齿轮8和第一齿轮9同步旋转,通过第二锥齿轮20带动风扇18自转,同时通过第二齿轮13带动第三齿轮14旋转,风扇18跟随第三齿轮14旋转,最后风扇18在自转的同时跟随第三齿轮14进行公转,进而对电机内部进行多方位通风散热;同时端盖4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2,以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网罩5,因此,可以使热量快速的通过散热网罩5和散热孔12流出。
43.风扇18的自转和公转是由电机轴2通过第一锥齿轮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3和第三齿轮14驱动的,且风扇18、第一锥齿轮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3和第三齿轮14均没有直接安装在端盖4上,因此不会使电机外壳1与端盖4之间出现连接不稳定的现象;另外只需要给电机供电使电机轴2旋转,由电机轴2驱动风扇18自转和公转来完成对电机内部的通风散热,期间不存在电力成本的增加,节省了电力资源。
44.工作原理:
45.给电机通电,转子绕组7带动电机轴2开始旋转,第一锥齿轮8和第一齿轮9同步旋转。
46.第一齿轮9旋转带动三个第二齿轮13旋转,进而带动第三齿轮14旋转,转轴19、第二锥齿轮20和风扇18跟随第三齿轮14旋转。
47.第一锥齿轮8旋转带动第二锥齿轮20旋转,转轴19和风扇18同步旋转。
48.因此,风扇18在自转的同时还跟随第三齿轮14进行公转,进而可以对电机内部进行多方位通风散热。
49.由于端盖4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2,以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网罩5,因此,可以使热量快速的通过散热网罩5和散热孔12流出。
50.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