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效建筑模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12-03 09:47: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高效建筑模板系统。


背景技术:

2.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大量的砼结构已经让支模工作成为施工最为重要内容,而模板与支撑加固材料则构成了支模工作的基础。
3.当前建筑施工中使用的建筑模板有钢模,木模,铝模以及近些年来代替木材质塑料模板和塑料木方,也有定制成型的塑料模板和改进型铝模。但是这些模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问题:
4.钢模:虽然可重复使用,但是加工工作量大,受形状限止在多变的结构中使用受限,且铁皮受外力形变较大,易与水泥粘结,受腐蚀严重,修复困难,最大的问题则是重量大,增加施工困难和劳动量,使用成本较高,当前基本淘汰。
5.铝模和改进型铝模用铝代替了钢材,虽然克服了钢模的大量缺点,但是除了对生产要求高,而且一栋一定制,非标准层无法使用,在不同建筑结构中重复使用率不高,大量模具需要在工厂定制加工,很难满足当前建设领域多变复杂的需求,更为严重的是其生产和使用都必须以巨量资金为前提,从而决定了其不可能被广泛地推广使用。
6.木模是当前建设工程中大量使用的主流模具,虽使用方便,成本适中,但由于胶合而成的木板和方木固有的结构形状,导致其在不同结构的施工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裁切,浪费严重,且受温度湿度影响和铁钉钉砸,易变形开裂,重复使用率本来就不高,在当前频繁环保管控情况下变得更低,不符合当前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对人工要求高,除专业木工外,其它人员基本上无从下手,支模的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不久将来必然被淘汰。
7.当前建筑领域新出现了用塑料材质代替木板和方木的塑料模板和塑料木方,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木模重复利用低的缺点,在节能环保方面受到推崇,但只是木模的材料代换,没有改变木模对人工的要求,反而由于其与木料特性的不同,让钉扣难度加大,对人工要求更高,推广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8.近期建筑领域已出现定制成型的塑料模板系统,研究人员的初衷与本实用新型研发目标相同,是受铝模技术的激发产生的思路,解决了铝模资金需求巨大的致命问题,但大量定制内容不但需要施工前的提前介入,而且需要专门技术人员设计装配,从而限止了其在不同结构中的快速利用,目前推广难度仍然较大。
9.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更加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适应性更强、且能与当前主流模板兼容,在不同结构中能全面重复使用、更加节能环保,精度和强度更高、生产工艺简单,装配方式易复制,施工难度和用工成本更低,且对资金需求不高的单元组合式高效建筑模板系统。
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建筑模板系统,包括一组平板、阳角板、阴角板、插接件和连接件;
12.所述平板的正面为光滑平面、背面平均分布与平板一体成型的平行肋条,所述平行肋条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工字型、c型中的一种或几种,相邻平行肋条之间的间隙形成贯穿平板的平板接续槽;所述平板横向两端的两肋条外侧面与平板的正面垂直,形成平板直角拼接面,平板直角拼接面上设置平板连接孔;
13.所述阳角板的正面为平面,阳角板背面的横向一端设置有第一c型肋条、中间有与第一c型肋条平行的工字型肋条、另一端是与阳角板的正面平行的阳角连接部,所述工字型肋条和第一c型肋条之间形成头尾贯穿的阳角接续槽,所述第一c型肋条外侧面与阳角板的正面垂直,形成阳角板直角拼接面,所述阳角板直角拼接面和阳角连接部上设置有阳角连接孔;
14.所述阴角板的正面为平面,阴角板的背面的横向一端和中间设置有两条平行且开口相对的第二c型肋条、横向另一端是与阴角板的正面平行的阴角搭接部,两第二c型肋条之间形成头尾贯穿的阴角接续槽,位于横向一端的c型肋条的外侧面与阴角板的正面垂直,形成阴角板直角拼接面,所述阴角板直角拼接面上设置有阴角连接孔;
15.所述连接件与平板连接孔、阳角连接孔和阴角连接孔适配,所述平板、阳角板直角拼接面、阴角板直角拼接面、阳角连接部两两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和对应的平板连接孔和/或阳角连接孔和/或阴角连接孔横向拼合在一起;
16.所述插接件分别与所述平板接续槽、阳角接续槽和阴角接续槽适配,所述平板、阳角板和阴角板两两之间在纵向方向上通过所述插接件承插拼合在一起。
17.基上所述,所述平板、阴角板、阳角板、连接件和插接件的材质均为高强度塑料,所述平行肋条与平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一c型肋条、工字型肋条与阳角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二c型肋条与阴角板一体成型。
18.基上所述,平板接续槽、阳角接续槽和阴角接续槽的槽口宽度≥50mm时均设置为收口结构、<50mm时设置为直口结构。
19.基上所述,所述阴角搭接部与中间的第二c型肋条相接掖部设置限位挡体,限位挡体至阴角连接部外边缘的距离与平板直角拼接面和/或阳角板直角拼接面和/或阴角板直角拼接面的高度相等。
20.基上所述,所述阳角连接部的内端设置有斜撑结构。
21.基上所述,所述的平行肋条、第一c型肋条、工字型肋条和第二c型肋条的转角处均为圆弧,所述平板接续槽、阳角接续槽和阴角接续槽的槽宽≤200mm,所述平板接续槽、阳角接续槽和阴角接续槽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
22.基上所述,平板成组设置,一组中的平板宽度规格包括50 mm、100 mm、200 mm、400 mm和800 mm共五种,产品长度规格为6400mm,装配裁剪长度规格为50mm*2n,n为≥2的自然数。
23.基上所述,所述插接件的截面外围形状与所述平板接续槽/阳角接续槽/阴角接续槽匹配的形状,所述插接件的内侧为c型,两翼缘高度与各适配的平行肋条或第一c型肋条或第二c型肋条或工字型肋条同高,所述插接件的生产长度规格为6000mm,装配裁剪长度规格包括300mm、600mm和1200mm三种。
24.基上所述,所述连接件为销栓结构。
25.基上所述,所述平行肋条、第一c型肋条、第二c型肋条和工字型肋条的高度相同。
26.基上所述,所述各单元纵向在不同场景分别通过承插连接和错缝连接两种方式对接成相应的长度。
27.基上所述,除了阳角、阴角单元与平板通过横向连接构成阴、阳角外,还可以通过对平板单元端部肋条切形成阴角连接部,或通过加工拼合形成阳角连接部,进行纵横交错的阴阳角拼合,也可以通过使用没有肋条的平板组合成较小边距的阴角和阳角。
28.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利用塑料的可塑性,将塑料木方和塑料模板通过结构设计复合在一起,首先省去了当前木模使用中现场方木与模板的拼装工序;其次平板、阴角板、阳角板的正面表现为光滑平面,保证了其具备当前塑料模板的一切优点,而背面平行的且均匀分布的肋条,则保证了支模时稳定且均衡的强度需求。
29.通过模块化的结构设计:一组平板、阳角板和阴角板,各背面的肋条保证了平板的要求强度,肋条夹持形成纵向接续槽,直角拼接面平均分布的着横向连接孔,支模时将平板按照单人可持重量纵向截断至合适长度,或用已按倍率长度裁切好的板通过错缝或插接件对接成合适长度,横向则通过连接件拼接在一起,实现任意大小平面的支模;在阴角或阳角处则使用阴角板或阳角板与平板拼接,或通过对平板端部的肋条切削加工形成阳角或阴角连接部,实现阴角和阳角的过渡,最终实现采用模块化方案代替传统木工方案的目的。由于塑料易加工成型,规格数量不多,有利于工厂标准化大规模生产,且可现场加工,不需要像铝模和现有塑料定制模板一样,提前在工厂进行标准化或标准层定制,一般的木工师傅使用现有的木工工具就可以进行现场装配,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大幅降低。
30.进一步的,为适配各种不同场景,平板的宽度按倍率设计成标准的五种规格,可用最少的模块拼接成任何不同的设计宽度(精度50mm),如果再配合现有的塑料或木质模板,则可以拼接成精度至10mm的任何宽度,平板的长度则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按照便于搬运的重量裁切成适当规格,按倍率控制合适长度,就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下重复使用,不需要任何工厂定制化的内容,就能现场组合出现多种不同样式的组合体,保证了在不同场景下也能重复使用,支模过程中除少数场景为提高效率需要裁切外,基本上不进行材料裁切,材料浪费率极低,且能对边角料回收利用。各纵向承插式连接设计和横向开孔栓销式连接设计,避免了铁钉的使用,减少了外力破坏,重复利用率大幅提升,旧品同样可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实满足节能环保要求。
31.进一步的,纵向插接件与接续槽适配外形和专门设置与肋条同高的两翼缘除了保证纵向的牢固连接外,配合设置的不同长度可以确保在支撑加固时强度,接头部位与各强度一致。
32.进一步的,通过模块华精度的控制,不同场景均可以按照标准模数装配而成,减少了人工配模的误差,支模精度大大提高,可比肩铝模。模块化易拆装结构设计,更使标准层现场一次配模后,不必再行配模便可反复使用,再极大提高支模效率的同时,大量减少了技工的用量,相对于木模方案综合施工成本大大降低。
33.进一步的,通过设计不同的各平板厚度,并与之相适应的肋条高度、翼缘厚度,或通过对塑料材质的造型,可以达到常规工程支模须要的任何强度,相对于铝模方案,同样面
积的生产成本只有铝模的10%-15%,减少了巨额资金的投入,更易于快速大面积推广。
附图说明
3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各种平板单元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3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高效建筑模板系统阳角单元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36.图3本实用新型中高效建筑模板系统阴角单元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37.图4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38.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插接件横截面及其与平板单元插接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9.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各单元模块纵向及横向拼接的结构图。
40.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阳角和阴角横向拼装的结构示意图。
41.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配合现有模板组合成小边距阴角和阳角的结构示意图。
42.图中:1.平板;2.阳角板;3.阴角板;4.连接件;5.插接件;
43.1-1.平板的正面;1-2.平行肋条;1-3.平板接续槽; 1-4.平板直角拼接面; 1-5平板的连接孔;
44.2-1.阳角板的正面;2-2.工字型肋条,2-3.阳角接续槽;2-4.阳角板直角拼接面;2-5.阳角连接孔;2-6.阳角连接部;2-7斜撑结构;2-8.第一c型肋条;
45.3-1.阴角板的正面;3-2.第二c型肋条;3-3.阴角接续槽;3-4.阴角板直角拼接面;3-5.阴角连接孔;3-6阴角搭接部;3-7限位挡体;
46.4-1连接件本体;4-2连接件插销 4-3连接件销栓孔
47.图8中,8-1平板模板,8-2平板切条挡体。
具体实施方式
4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49.图1为一组平板:根据宽度不同分为50 mm、100 mm、200 mm、400 mm和800 mm五种规格:所述平板正面为光滑平面、背面平均分布着平行肋条,其中宽度为50 mm规格的平板肋条为矩形、100 mm和200 mm两种其它规格的平板的肋条为c型,400 mm和800 mm两种其它规格的平板边缘的肋条为c型,不临边的肋条为工字型,各肋条间距相等且不超过200mm;肋条间隙形成贯穿平板的接续槽;平板的横向两侧面与正面形成直角拼接面,平板的直角拼接面上设置平均分布的连接孔;
50.如图1-图7所示,所述平板的正面1-1为平面、背面为平行肋条1-2,肋条间隙构成平板接续槽1-3,所述平板中的平板接续槽在200mm及以下各规格为一个,平板的横向两侧面与正面形成平板直角拼接面1-4,直角拼接面上设置平均分布的平板连接孔1-5,平板宽度不同分为50 mm、100 mm、200 mm、400 mm和800 mm共五种规格,生产长度规格为设计为6400mm,可保证现场裁切时减少材料浪费,使用长度规格根据人力搬运的最大重量,现场按50 mm的2倍率进行裁切。立面或平面支模时,根据墙面高度或平面长度现场进行裁剪,或通过插接件5将已按前述长度裁切好的平板对接成要求高度或长度,再根据墙面的宽度,选取不同规格的平板采用连接件4进行横向拼接,从而形成平整的立面或平面支模面。平板规格的选用及拼接方式取决于加固的要求,具体实施中优先选用阳角或阴角板确定支模平面的边角,然后根据模板支撑及加固的要求,优先选用较大规格的平板拼合平面,最后用较小规
格平板或配合现有木、塑模板拼合其中缝隙,需要打孔时则根据打孔的间距平均布置100mm规格的平板,尽可能保证孔打在100mm规格的平板以减小对大规格平板的损坏。
51.如图2所示,阳角板的正面2-1为光滑平面、背面上平行分布着肋条2-2和肋条间形成阳角接续槽2-3,边缘部位的第一c型肋条2-8侧面与正面垂直形成阳角板直角拼接面2-4,拼接面平均分布阳角连接孔2-5,中间的工字型肋条2-2外侧沿平板延伸形成阳角连接部2-6,所述阳角连接部上平均分布着与前述拼接面相同的连接孔2-5,所述阳角连接部与中间肋条相接掖部设置有斜撑结构2-7。
52.支模遇到阳角,选阳角板直角拼接面与平板1拼接,另选合适规格的平板正面与阳角正面向内进行垂直拼合,平板直角拼接面上的平板连接孔与阳角连接部的阳角连接孔对应,通过连接件4组成一个完整的阳角,斜撑结构2-7的斜拉起到强化加固作用。
53.如图3所示,阴角板的正面3-1为光滑平面、背面上平行分布着第二c型肋条3-2和肋条间形成阴角接续槽3-3,边缘部位的第二c型肋条外侧面与平板的正面垂直形成阴角直角拼接面3-4,阴角直角拼接面3-4上平均分布连接孔3-5,平板延伸至中间肋条外侧一定宽度,形成阴角搭接部3-6,所述阴角连接部与中间的第二c型肋条相接掖部设置有限位挡体3-7,该挡体边缘至阴角连接部外边缘的距离与直角拼接面的高度相等。
54.支模遇到阴角,选阴角板直角拼接面与平板1拼接,另选合适规格的平板正面向外,让直角拼接面与阴角的阴角连接部背面贴合,由于限位挡体3-6外侧阴角连接部宽度与平板的直角拼接面的高度相等,这样可以实现阴角的对齐;在浇筑施工时因限位挡体顶着平板肋条的顶部,从而保证了该阴角受到平板正面压力时不发生位移,确保阴角完整成型。
55.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件4为销栓结构,通过栓部斜面打入胀紧保证各横向的紧密牢固的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插接件5为条状,与各种接续槽适配,以保证插接的牢固程度,为降低自重,保证结构强度,插接件5设计为型材结构;所述平板接续槽1-3、阳角接续槽2-3和阴角接续槽3-3的槽口均设置有收口结构,所述插接件5的截面形状外围与所述接续槽形状匹配,各种纵向对接时,先将所需长度的插接件从其中一个待接的接头端顺向打入接续槽(图7),再将对接对接头对应的接续槽对准,然后反向将前述插接件打入合适长度,从而使两个连成一体,如果纵向受拉只需要横向用螺钉固定即可保证不被拉出。小规格的平板,如果正面不承受过大压力,装配时通过接缝错位即可保证对接强度。
56.如图8所示,其他实施例中,除了阳角、阴角单元与平板通过横向连接构成阴、阳角外,还可以通过对平板端部肋条切除形成阴角连接部,或通过加工拼合形成阳角连接部,进行纵横交错的阴阳角拼合,也可以通过使用没有肋条的平板组合成较小边距的阴角和阳角;图8中,在小边距阴角和阳角连续出现的地方,将使用没有肋条的平板作为平板模板8-1,与左侧平板1拼接形成阳角,与右侧平板1拼接形成阴角,并增加一个现场加工而成的平板切条挡体8-2作为右侧平板拼接的挡件。
57.在高层建筑施中,一般设计时将地上所有楼层或二层及二层以上设计成标准层,首个标准层配模完成后,以上各层就可以连续翻模重复使用,大幅提升模板的重复利用率和对支模工作的技术要求,极大提高施工效率,从而达到减少材料浪费,加快施工进度,节省施工成本的目的。为此在非标准层配模时应当尽可能按标准层方便利用的长度裁切各平板和阴、阳角,通过接续实现不同长度和高度支模面的配模,为标准层配模打好基础。
58.最后应当特别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
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