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2-02 23:50: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


背景技术:

2.作为未来城市发展主旋律,新型城市建设及老旧城市改造成为国家近年经济发展新突破点。作为解决“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城市通病的有效手段,综合管廊项目在国内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受城市经济结构不同、资金状况限制以及建设场地制约的影响,综合管廊建设集约化、微型化、定制化需求越来越突出,渴望发展与条件的不足矛盾日益尖锐。小型管廊概念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小型管廊通过减少覆土,从而减少基坑开挖深度,通过优化内部空间,从而减小管廊的结构断面。一般小型综合管廊覆土约0mm-1000mm,置于道路人行道或者非机动车道下方,可容纳给水、中水、电力、电讯等管线。小型管廊占用道路下方浅层空间,其与过路管线,尤其是重力流管线(如下述的交叉管线8)交叉避让是工程设计中关键难点。
3.名词解释:
4.小型管廊:用于容纳小规模电力电缆、通信线缆、给水配水管道、中水配水管道等,主要服务末端用户,其内部空间可不考虑人员正常通行的要求,不设置常规电气、机械通风等附属设施的综合管廊。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管廊与管线交叉穿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在管廊与管线交叉的位置设有交叉预留管,交叉预留管内设有能够使交叉管线穿过的预留通道,为交叉穿过的管线预留通过空间,保证管廊、管线各自安全运行,同时降低项目建设成本。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侧壁、上侧壁、右侧壁和下侧壁,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内设有上下设置管线舱和穿管埋设区域,管线舱沿前后方向延伸,穿管埋设区域内设有交叉预留管,交叉预留管内设有能够使交叉管线穿过的预留通道,预留通道沿左右方向延伸,在穿管埋设区域内,交叉预留管外填充有地面填充物。
8.沿从后向前的方向,左侧壁含有依次连接的左扩径段、左平直段和左缩颈段,预留通道的左侧穿过左平直段的下部。
9.沿从后向前的方向,右侧壁含有依次连接的右扩径段、右平直段和右缩颈段,预留通道的右侧穿过右平直段的下部。
10.预留通道的左端位于左侧壁的左侧,预留通道的右端位于右侧壁的右侧,交叉管线的轴线和预留通道的轴线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平行。
11.沿从后向前的方向,下侧壁含有依次连接的下扩径段、下平直段和下缩颈段,预留
通道与下平直段上下连接。
12.穿管埋设区域的前端与下缩颈段的前端重合,穿管埋设区域的后端与下扩径段的后端重合。
13.在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内,交叉预留管的上端低于穿管埋设区域的上表面,或者交叉预留管的上端位于穿管埋设区域的上表面内。
14.管线舱的下表面与穿管埋设区域的上表面共用,沿从后向前的方向,穿管埋设区域的上表面含有依次连接的倾斜上升段和倾斜下降段。
15.倾斜上升段和倾斜下降段前后对称且互为镜像,交叉预留管的上端位于倾斜上升段和倾斜下降段的连接处。
16.左侧壁、右侧壁、下侧壁和交叉预留管连接固定为一体,地面填充物为素混凝土。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在管廊与管线交叉的位置设有交叉预留管,交叉预留管内设有能够使交叉管线穿过的预留通道,为交叉穿过的管线预留通过空间,保证管廊、管线各自安全运行,同时降低项目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1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20.图2是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21.图3是沿图1中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3.1、左侧壁;2、上侧壁;3、右侧壁;4、下侧壁;5、管线舱;6、穿管埋设区域;7、交叉预留管;8、交叉管线;
24.11、左扩径段;12、左平直段;13、左缩颈段;
25.31、右扩径段;32、右平直段;33、右缩颈段;
26.41、下扩径段;42、下平直段;43、下缩颈段;
27.51、入廊管线;
28.61、倾斜上升段;62、倾斜下降段;63、地面填充物;
29.71、预留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1.一种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侧壁1、上侧壁2、右侧壁3和下侧壁4,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内设有上下设置管线舱5和穿管埋设区域6,管线舱5沿前后方向延伸,穿管埋设区域6内设有交叉预留管7,交叉预留管7内设有能够使交叉管线8穿过的预留通道71,预留通道71沿左右方向延伸,在穿管埋设区域6内,交叉预留管7外填充有地面填充物63,如图1至图3所示。
32.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在管廊与管线交叉的位置设有交叉预留管7,
交叉预留管7内设有能够使交叉管线穿过的预留通道71,预留通道71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为交叉穿过的管线(即交叉管线8)预留通过空间,保证管廊、管线各自安全运行,同时降低项目建设成本。
33.在本实施例中,沿从后向前的方向,左侧壁1含有依次连接的左扩径段11、左平直段12和左缩颈段13,预留通道71的左侧穿过左平直段12的下部。左扩径段11的前端到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的轴线的距离大于左扩径段11的后端到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的轴线的距离,左平直段12与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的轴线平行,左缩颈段13的前端到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的轴线的距离小于左扩径段11的后端到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的轴线的距离。
34.在本实施例中,沿从后向前的方向,右侧壁3含有依次连接的右扩径段31、右平直段32和右缩颈段33,预留通道71的右侧穿过右平直段32的下部。右扩径段31的前端到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的轴线的距离大于右扩径段31的后端到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的轴线的距离,右平直段32与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的轴线平行,右缩颈段33的前端到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的轴线的距离小于右缩颈段33的后端到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的轴线的距离。
35.在本实施例中,预留通道71的左端位于左侧壁1的左侧,预留通道71的右端位于右侧壁3的右侧,即预留通道71的左端位于左侧壁1外,预留通道71的右端位于右侧壁3外。交叉预留管7的内径大于交叉管线8的外径,交叉预留管7和交叉管线8之间形成环形空间,交叉管线8的轴线和预留通道71的轴线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平行,即交叉管线8和预留通道71的倾斜角度相同,从而可以保证交叉管线8内部的流体正常流通。
36.在本实施例中,沿从后向前的方向,下侧壁4含有依次连接的下扩径段41、下平直段42和下缩颈段43,预留通道71与下平直段42上下连接。下扩径段41的前端到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的轴线的距离大于下扩径段41的后端到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的轴线的距离,下平直段42与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的轴线平行,下缩颈段43的前端到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的轴线的距离小于下缩颈段43的后端到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的轴线的距离,如图1至图3所示。
37.在本实施例中,左侧壁1与右侧壁3左右对称且互为镜像,沿从后向前的方向,左扩径段11、右扩径段31和下扩径段41一一对应,左平直段12、右平直段32和下平直段42一一对应,左缩颈段13、下缩颈段43和右缩颈段33一一对应。左扩径段11与左缩颈段13互为镜像,右扩径段31和右缩颈段33互为镜像,下扩径段41和下缩颈段43互为镜像。
38.在本实施例中,穿管埋设区域6的前端与下缩颈段43的前端重合,穿管埋设区域6的后端与下扩径段41的后端重合。交叉预留管7的一部分位于穿管埋设区域6,交叉预留管7的另一部分位于穿管埋设区域6外。在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内,交叉预留管7的上端低于穿管埋设区域6的上表面,或者交叉预留管7的上端位于穿管埋设区域6的上表面内。
39.在本实施例中,管线舱5的下表面与穿管埋设区域6的上表面共用,穿管埋设区域6的上表面可以为一个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或者,穿管埋设区域6的上表面也可以为两个依次连接的倾斜平面,即沿从后向前的方向,穿管埋设区域6的上表面含有依次连接的倾斜上升段61和倾斜下降段62,倾斜上升段61和倾斜下降段62的坡度均为30%。优选,倾斜上升段
61和倾斜下降段62前后对称且互为镜像,交叉预留管7的上端位于倾斜上升段61和倾斜下降段62的连接处。
40.在本实施例中,左侧壁1、右侧壁3、下侧壁4和交叉预留管7连接固定为一体,左侧壁1、上侧壁2、右侧壁3、下侧壁4和交叉预留管7为一体式结构,左侧壁1、上侧壁2、右侧壁3、下侧壁4和交叉预留管7的材质为钢筋混凝土,地面填充物63可以为素混凝土,设置地面填充物63的作用在于,在穿管埋设区域6内,交叉预留管7外填充地面填充物63后形成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内的地面,如图1至图3所示。
41.本实用新型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也可以称为能够实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主要针对小型管廊,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也可以称为能够穿插交叉管线的小型管廊。在设计交叉预留管7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一、预留通道71的高程需满足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设计规范要求;二、交叉预留管7的内尺寸要比交叉管线8的外尺寸大一个规格,满足交叉管线8的安装及后期维护使用要求;三、交叉预留管7的坡度要与交叉管线8的坡度一致,保证交叉管线8内部的流体正常流通。
42.同时为了确保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内的通行空间,保证后期的运营管理,在交叉预留管7的前后两侧填充素混凝土(即地面填充物63),使得管廊内地面平整,满足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的管线舱5内入廊管线51的使用安装要求。交叉预留管7与交叉管线8完全分离,保证了所述管线穿插管廊的综合管廊结构自身防水完整性。
43.为了便于理解和描述,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绝对位置关系进行表述,如无特别说明,其中的方位词“上”表示图3中的上侧方向,方位词“下”表示图3中的下侧方向,“左”表示图3中的左侧方向,方位词“右”表示图3中的右侧方向,方位词“前”表示垂直于图1的纸面并指向纸面内侧的方向,方位词“后”表示垂直于图1的纸面并指向纸面外侧的方向,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阅读者或使用者的观察视角进行描述,但上述方位词不能理解或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实施例与实施例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