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移动式渣水分离石膏台的制作方法

2022-12-02 23:10: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医用石膏车,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打石膏时,需要对石膏进行浸湿以便于石膏在处理好后,可以有效定型。
3.目前,在打石膏时,石膏直接置于操作台上,导致石膏湿润过程中,操作台上留存较多石膏,同时手术室会留存有石膏粉,影响手术。
4.另外,通常医务人员是在水池中直接清洗石膏,石膏渣容易造成下水池的堵塞。
5.某些患者病情严重,无法移动身体,但是医务人员在病床前不容易操作打石膏。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移动式渣水分离石膏台,不会造成手术室会留存有石膏粉、造成下水池的堵塞等问题,方便医务人员在患者床前使用的操作台。
7.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渣水分离石膏台,包括由内槽(1)、盖板(2)、置物架(3)、框架(4)、万向轮(5)和下板(6)组成;
8.内槽(1)由长方形底板及四周侧板组成;其中内槽(1)底板的一侧设有阵列排布的过滤孔(1-1),另一侧设有一个排污孔(1-2);排污孔(1-2)底部连接有排污管(1-3),排污孔(1-2)顶部安装有塞子(1-4);排污孔(1-2)正上方设有可以左右移动的盖板(2);
9.内槽(1)长边侧板一侧的上方安装有置物架(3);
10.所述框架(4)安装在内槽(1)下方四角,并由四根管材构成;每根管材底部安装有万向轮(5);
11.所述下板(6)安装于框架(4)内侧,并位于内槽(1)与万向轮 (5)之间;
12.过滤孔(1-1)和排污管(1-3)的正下方分别放置过滤水容器和石膏渣容器,内槽(1)内置放容器,用于盛水浸泡石膏条。
13.优选的,所述置物架(3)用于摆放石膏用物的分类和置放。
14.优选的,移动医用石膏车的高度为60-70cm,可提供患者座位、卧位适宜的高度。
15.优选的,万向轮(5)可移动,方便患者在不同的位置使用。
16.优选的,可以左右移动的盖板(2)有利于患者在不同的方向放置需打石膏的肢体。
17.优选的,过滤孔(1-1)的直径为5mm,过滤打石膏过程中滴下的水,排入过滤水容器。
18.优选的,内槽(1)内的排污孔(1-2)用于排放石膏渣,排入石膏渣容器。
19.使用时,利用该移动式渣水分离石膏台打石膏的流程有以下步骤:第一步准备石膏、石膏棉、绷带放于置物架(3)。
20.第二步,将该移动式渣水分离石膏台推至患者身边。
21.第三步,测量肢体的长度,把石膏圈做成长短适宜的石膏条。
22.第四步,准备长短宽窄适合的石膏棉。
23.第五步,准备45度左右的热水放入容器中,将容器放入内槽(1)。
24.第六步,塞子(1-4)堵住排污孔(1-2);将容器中浸泡石膏,看到水中气泡冒泡停止以后,把石膏捞出来,从两端向中间挤压,在内槽上方挤出多余水分,过滤打石膏过程中滴下的水,排入过滤水容器,打开排污孔(1-2)的塞子,将内槽(1)内剩余的的石膏渣通过排污孔(1-2)排放。然后在盖板(2)上,将石膏展开平放在石膏棉上。
25.第七步,打石膏,根据需要左右移动盖板(2),将患者肢体放于盖板(2)上,用手掌托起石膏放在肢体的后侧,然后抹平和肢体外型贴敷,助手用绷带从近端向远端螺旋形缠绕两到三层。
26.第八步,修剪塑形改造石膏,观察病人15分钟无异常即可离开。
附图说明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说明。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后视图。
3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实施例1
32.本实施例的如图1所示的一种移动式渣水分离石膏台,包括由内槽(1)、盖板(2)、置物架(3)、框架(4)、万向轮(5)和下板(6) 组成;
33.内槽(1)由长方形底板及四周侧板组成;其中内槽(1)底板的一侧设有阵列排布的过滤孔(1-1),另一侧设有一个排污孔(1-2);排污孔(1-2)底部连接有排污管(1-3),排污孔(1-2)顶部安装有塞子(1-4);排污孔(1-2)正上方设有可以左右移动的盖板(2);
34.内槽(1)长边侧板一侧的上方安装有置物架(3);
35.所述框架(4)安装在内槽(1)下方四角,并由四根管材构成;每根管材底部安装有万向轮(5);
36.所述下板(6)安装于框架(4)内侧,并位于内槽(1)与万向轮 (5)之间;
37.过滤孔(1-1)和排污管(1-3)的正下方分别放置过滤水容器和石膏渣容器,内槽(1)内置放容器,用于盛水浸泡石膏条。所述置物架(3)用于摆放石膏用物的分类和置放。
38.移动医用石膏车的高度为60-70cm,可提供患者座位、卧位适宜的高度。万向轮(5)可移动,方便患者在不同的位置使用。可以左右移动的盖板(2)有利于患者在不同的方向放置需打石膏的肢体。过滤孔(1-1)的直径为5mm,过滤打石膏过程中滴下的水,排入过滤水容器。内槽(1)内的排污孔(1-2)用于排放石膏渣,排入石膏渣容器。
39.使用时,利用该移动式渣水分离石膏台打石膏的流程有以下步骤:第一步准备石膏、石膏棉、绷带放于置物架(3)。
40.第二步,将该移动式渣水分离石膏台推至患者身边。
41.第三步,测量肢体的长度,把石膏圈做成长短适宜的石膏条。
42.第四步,准备长短宽窄适空的石膏棉。
43.第五步,准备45度左右的热水放入容器中,将容器放入内槽(1)。
44.第六步,塞子(1-4)堵住排污孔(1-2);将容器中浸泡石膏,看到水中气泡冒泡停止以后,把石膏捞出来,从两端向中间挤压,在内槽上方挤出多余水分,过滤打石膏过程中滴下的水,排入过滤水容器,打开排污孔(1-2)的塞子,将内槽(1)内剩余的的石膏渣通过排污孔(1-2)排放。然后在盖板(2)上,将石膏展开平放在石膏棉上。
45.第七步,打石膏,根据需要左右移动盖板(2),将患者肢体放于盖板(2)上,用手掌托起石膏放在肢体的后侧,然后抹平和肢体外型贴敷,助手用绷带从近端向远端螺旋形缠绕三到三层。
46.第八步,修剪塑形改造石膏,观察病人15分钟无异常即可离开。
47.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渣水分离石膏台,不会造成手术室会留存有石膏粉、造成下水池的堵塞等问题,方便医务人员在患者床前使用的操作台。
48.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式渣水分离石膏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槽(1)、盖板(2)、置物架(3)、框架(4)、万向轮(5)和下板(6)组成;内槽(1)由长方形底板及四周侧板组成;其中内槽(1)底板的一侧设有阵列排布的过滤孔(1-1),另一侧设有一个排污孔(1-2);排污孔(1-2)底部连接有排污管(1-3),排污孔(1-2)顶部安装有塞子(1-4);排污孔(1-2)正上方设有可以左右移动的盖板(2);内槽(1)长边侧板一侧的上方安装有置物架(3);所述框架(4)安装在内槽(1)下方四角,并由四根管材构成;每根管材底部安装有万向轮(5);所述下板(6)安装于框架(4)内侧,并位于内槽(1)与万向轮(5)之间;过滤孔(1-1)和排污管(1-3)的正下方分别放置过滤水容器和石膏渣容器,内槽(1)内置放容器,用于盛水浸泡石膏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渣水分离石膏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3)用于摆放石膏用物的分类和置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渣水分离石膏台,其特征在于:移动医用石膏车的高度为60-70cm,可提供患者座位、卧位适宜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渣水分离石膏台,其特征在于:万向轮(5)可移动,方便患者在不同的位置使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渣水分离石膏台,其特征在于:可以左右移动的盖板(2)有利于患者在不同的方向放置需打石膏的肢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渣水分离石膏台,其特征在于:过滤孔(1-1)的直径为5mm,过滤打石膏过程中滴下的水,排入过滤水容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式渣水分离石膏台,其特征在于:内槽(1)内的排污孔(1-2)用于排放石膏渣,排入石膏渣容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渣水分离石膏台,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由内槽(1)、盖板(2)、置物架(3)、框架(4)、万向轮(5)和下板(6)组成;该移动式渣水分离石膏台,不会造成手术室会留存有石膏粉、造成下水池的堵塞等问题,方便医务人员在患者床前使用的操作台。方便医务人员在患者床前使用的操作台。方便医务人员在患者床前使用的操作台。


技术研发人员:李娟 何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市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7.26
技术公布日:2022/1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