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实时智能改错键盘

2022-11-30 14:12: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实时智能改错键盘。


背景技术:

2.键盘是最常用的信息输入工具,常见的计算机键盘的按键也有几十甚至上百个,导致在输入字符时,常有按键按错的情况发生,不仅会有降低字符输入的速度,而且会影响用户的心情,尤其对于不常使用计算机或身体机能下降反应速度慢的群体而言,发生按键按错的概率较高;然而,即使对于一些按错率不高的群体而言,当跨越较大幅度移动手指进行按键时,例如由常用字符的基本键区移动至键盘右侧的方向键区、数字键区、home 键区等不常用的键区时,由于两个键区相隔较远,将无法准确进行按键,导致按键错误的概率较高;一旦发生按键错误将导致字符输入的速度较慢,降低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错功能的键盘。现在有通过软件方式来实现改错的方案,对人的一些常发生的错误习惯进行统计改错,通用性和实用性都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软硬件结合的实时智能改错键盘,不再需要统计个人输入错误习惯即可纠正左右相邻按键之间的按下错误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实时智能改错键盘,包括若干按键,所述键盘还设有按键扫描检测模块、若干手指检测模块、手指照明光源、通讯接口模块以及按键编码改错模块,各所述手指检测模块、所述按键扫描检测模块以及所述通讯接口模块分别与所述按键编码改错模块连接;所述按键扫描检测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有按键处于按下状态,并将处于按下状态的按键的按键编码输送至所述按键编码改错模块;所述手指照明光源包括若干照明单元,与各所述手指检测模块交错分布,照射方向由下向上,所述手指照明光源的光强呈周期性变化;所述通讯接口模块与计算机信号连接;
5.各所述手指检测模块设在所述键盘上,每行按键的后方对应设有一行均匀分布的所述手指检测模块,最后一行按键的后方对应设有两行均匀分布的所述手指检测模块;各所述手指检测模块前后左右对齐,形成一个二维阵列;所述手指检测模块包含安装孔、透光盖板、光敏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所述安装孔为设在所述键盘表面上的垂直盲孔,所述垂直盲孔的内部四周设有吸光材料,所述透光盖板覆盖在所述垂直盲孔的开口处,所述垂直盲孔的内部底端设有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所述垂直盲孔的开口呈长方形,前后方向为长边,左右方向为短边,所述光敏传感器的感光范围前后和左右均呈扇形,位于同一行按键的前方的光敏传感器与后方的光敏传感器的感光范围交叉点的高度大于等于4cm,同一行左右相邻光敏传感器的感光范围交叉点的高度大于等于4cm;所述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光敏传感器连接,包含放大检波电路和转换控制电路,每个所述光敏传感器均对应连接一放大检波电路,所述放大检波电路用于将光敏传感器生成的电信号进行交流放大、检波后生成直流信号,所述直流信号进入至所述转换控制电路后连
接至总线电路,所述转换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直流信号的通断;
6.所述按键编码改错模块包括信号采集控制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传感器横向位置储存模块、手指横向位置获取模块、指法规则存储模块、按键横向位置存储模块以及比对改错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模数转换模块、所述手指检测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手指检测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所述手指横向位置获取模块信号连接,所述传感器横向位置储存模块与所述手指横向位置获取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手指横向位置获取模块、所述按键横向位置存储模块、指法规则存储模块分别与所述比对改错模块信号连接;
7.所述传感器横向位置储存模块内存储有各个所述手指检测模块在键盘上的横向位置数据;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模数转换模块依次把各个所述手指检测模块的直流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这些数字信号传输到所述手指横向位置获取模块,所述手指横向位置获取模块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组成一副二维图像数据;然后所述手指横向位置获取模块对二维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得到左右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横向位置数据;所述指法规则存储模块内存储有各个手指与所述按键的对应关系,按照对应关系每个具有改错功能的按键都有唯一固定匹配的手指进行按下;所述按键横向位置存储模块内存储有各按键在所述键盘上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
8.所述比对改错模块的改错流程为:
9.步骤一、所述比对改错模块从所述按键横向位置存储模块中获取到被按下按键的横向位置数据;
10.步骤二、所述比对改错模块接收到所述按键扫描检测模块传输来的被按下按键的按键编码,然后根据按键编码的数量判断是否为单一按键;
11.步骤三、读取所述手指横向位置获取模块的手指的横向位置数据、所述按键横向位置存储模块中的被按下的按键的横向位置数据,并将两个数据进行比对,与被按下按键的横向位置数据最接近的手指为按下按键的手指;如果按下按键的手指与被按下的按键符合所述指法规则存储模块中的对应关系,那么按键编码不变直接传输至所述通讯接口模块,再传到计算机;如果按下按键的手指与被按下的按键不符合所述指法规则存储模块中的对应关系,那么在被按下按键的两个左右相邻的按键中,选取与按下按键的手指的对应按键的按键编码传输至所述通讯接口模块。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图像识别的步骤为:
13.s1、首先预设一个阈值,该阈值的数据大于环境反射光通过所述模数转换模块所产生信号对应的数据,然后将所有图像数据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大于等于阈值的数据保留,小于阈值的数据归零;
14.s2、首先预设所有图像数据中最大值为p,图像的邻域像素最大值为q,当前像素对应的数据值为f,k为比例系数;当f》=k*(p q)/2时,将当前像素对应的数据定义为“1”,反之,则将当前像素对应的数据定义为“0”,其中k值是一个可调量;
15.s3、识别手指位置,具体如下:
16.s31、定义8个手指横向位置变量a、b、c、d、e、f、g、h,10个中介变量,各变量初始化为0,图像总行数为i,当前行编码为n,n初始化为0;
17.s32、n=n 1,检测数值连续为“1”的区域,如果检测到,则与前一行已经检测到的
区域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比对,如果没有重合的数据,则计算出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的平均值,将该横向位置数据的平均值保存至一个中介变量中,如果数据有重合,则不进行横向位置计算、保存;此步骤循环进行,直到n=i为止停止检测;
18.s33、将数值非0的中介变量按数据大小排序,由小到大的四个横向位置变量数值分别赋值给a、b、c、d,对应的是左手的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的横向位置,由大到小的四个中介变量数值分别赋值给h、g、f、e,对应的是右手的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的横向位置数据。
1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图像识别的方法为通过边缘检测计算工具得到手指的轮廓线,然后再进行曲线拟合,找出曲线的极值点,极值点所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为各个手指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
2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被按下的单一按键在执行改错时,如果所述比对改错模块根据所述指法规则存储模块内对应关系,在左右两相邻的按键编码当中没有找到与当前按下按键的手指相对应的按键编码,那么被按下所产生的按键编码不做改变直接传输至所述通讯接口模块。
2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步骤一和步骤二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如果被按下的按键不是单一按键时,首先判断是否为组合按键,如果为组合按键,则不执行改错,直接将被按下按键的按键编码传输至所述通讯接口模块;如果不是组合按键,再判断当前同时被按下的按键是否为两个左右相邻按键,如果不是左右相邻按键,则不执行改错,被按下所产生的按键编码直接传输至所述通讯接口模块;如果是左右相邻按键,则读取两个按键的横向位置数据,把两个横向位置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参照数据;然后将所述手指横向位置获取模块获得的各个手指的横向位置数据与参照数据进行比对,与参照数据最接近的则为按下按键的手指,最后在两个被按下的按键中,选择与按下按键手指对应的按键编码传输至所述通讯接口模块。
2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纠正左右相邻按键的按键错误或左右相邻按键同时按下的错误,可以解决实际操作中的80%的按键错误,降低按键错误的概率,提高字符输入的准确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与现有技术中需要统计输入错误概率的方式相比,本发明不仅可以对经常发生的重复性错误进行纠正,而且对于一些发生概率不高的低频错误也可以较好的实现纠正效果,使得改错的通用性较好,使用价值较高。
附图说明
23.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2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25.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按键编码改错模块的框图;
26.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手指检测模块的位置示意图;
27.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8.图5是手指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光敏传感器与信号处理电路之间的对应示意框图;
30.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信号处理电路的原理图;
31.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编码改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2.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按键与手指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33.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手指按下示意图;
34.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手指横向位置识别流程图;
35.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维图像数据的示意图;
36.图中:1-键盘;2-按键扫描检测模块;3-手指检测模块;31-安装孔; 32-透光盖板;33-光敏传感器;34-信号处理电路;35-放大检波电路;36
‑ꢀ
转换控制电路;37-总线电路;4-手指照明光源;5-通讯接口模块;6-按键编码改错模块;61-信号采集控制模块;62-模数转换模块;63-传感器横向位置储存模块;64-手指横向位置获取模块;65-指法规则存储模块;66
‑ꢀ
按键横向位置存储模块;67-比对改错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38.按键误操作通常发生在相邻键之间,相邻键包括上下相邻键和左右相邻键,由于键盘按键是横向展开,手指上下移动的距离小,左右移动的距离大,有百分之八十以上误操作是左右按错,本方案提供的方案可以对左右按错进行改错。
39.实施例一:
40.为了更清楚的描述方位关系,本实施例将对上下、前后、左右进行重新定义,首先将键盘放置在用户前方,垂直键盘表面的方向为上下方向,远离键盘表面为上,靠近键盘表面为下,键盘的左侧即为左,键盘的右侧即为右,键盘远离用户一侧为前,键盘靠近用户一侧为后。
41.如图1所示,实时智能改错键盘,包括若干按键,所述键盘1还设有按键扫描检测模块2、若干手指检测模块3、手指照明光源4、通讯接口模块5以及按键编码改错模块6。
42.所述按键扫描检测模块2与所述按键编码改错模块6连接,判断是否有按键处于按下状态,并将处于按下状态的按键的按键编码输送至所述按键编码改错模块6;所述按键扫描检测模块2为普通键盘1均具有的功能,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43.参见图3至图7,手指检测模块3用于感应是否有手指出现在键盘1 上。手指检测模块3设在所述键盘上,每行按键的后方对应设有一行均匀分布的所述手指检测模块3,最后一行按键的后方对应设有两行均匀分布的所述手指检测模块3;各所述手指检测模块3前后左右对齐,形成一个二维阵列;每个所述按键与其中至少五个相邻所述手指检测模块3对应,所述手指检测模块3用于将所述按键上方手指反射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每个按键对应的手指检测模块3为5-10个,在本实施例中为5个,参见图4,即每个按键采用5个手指检测模块3来感应手指反射光,这样可以保证手指位置有足够的测量数值。
44.参见图5,所述手指检测模块3包含安装孔31、透光盖板32、光敏传感器33和信号处理电路,所述安装孔31为设在所述键盘表面上的垂直盲孔,所述垂直盲孔由顶端具有开口的矩形体围合而成,所述垂直盲孔的内部四周设有吸光材料,所述透光盖板32覆盖在所述
垂直盲孔的开口处,所述垂直盲孔的内部底端设有光敏传感器33,所述光敏传感器33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所述垂直盲孔的开口呈长方形,前后方向为长边,左右方向为短边,所述光敏传感器33的感光范围前后和左右均呈扇形,位于同一行按键的前方的光敏传感器33与后方的光敏传感器33的感光范围交叉点的高度大于等于4cm,同一行左右相邻光敏传感器33的感光范围交叉点的高度大于等于4cm,控制交叉点高度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打字时,手指同一位置的手指反射光被两个光敏传感器33感应到,影响到测量准确度;手指打字时,朝向键盘的手指表面距离键盘的距离一般不超过3cm,因此将交叉点高度设为4cm,可以保证手指同一位置的手指反射光被一个光敏传感器33感应到;光敏传感器33可以为光敏三极管、光敏二极管、光敏电阻等光敏电子器件。手指打字时,由于小拇指的位置相对于其他的手指比较靠后,因此在对最后一行按键进行按压时,小拇指存在不容易被感应到的情况发生,因此在最后一行按键的后方设有两行手指检测模块3,按在对最后一行按键进行按压时,可以防止小拇指没有被光敏传感器33感应到。
45.所述手指照明光源4发出的光照在键盘上方,光源可以采用红外光源也可以是可见光,如果有手指在按键的上方,那么手指反射光就会落入述光敏传感器33上,所以如果所述光敏传感器33接收到反射光,说明手指进入到所述手指检测模块3的对应的横向位置上。参见图6和图7,所述信号处理电路34与所述光敏传感器33连接,包含放大检波电路35和转换控制电路36,每个所述光敏传感器33均对应连接一放大检波电路35,所述放大检波电路35将光敏传感器33生成的电信号进行交流放大、检波后生成直流信号,所述直流信号进入至所述转换控制电路36后连接至总线电路37,所述转换控制电路36用于控制直流信号的通断。所有行的手指检测模块3上下对齐,同一列的手指检测模块3的输出,分别与总线的各条信号线连接,这样同一列手指检测模块3的信号,可以同步的采集到手指横向位置获取模块。
46.所述手指照明光源4包括若干照明单元,若干照明单元与所述手指检测模块3交错分布,照射方向由下向上,所述手指照明光源的光强呈周期性变化;所述手指照明光源4的光强呈周期性变化,电源使用led光源,驱动手指照明光源4发光的电流为直流信号基础上叠加正弦波,正弦波的频率优选10khz-50khz。
47.所述通讯接口模块5与计算机信号连接;所述通讯接口模块5为普通键盘1均具有的功能,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48.参见图2,所述按键编码改错模块6包括信号采集控制模块61、模数转换模块62、传感器横向位置储存模块63、手指横向位置获取模块64、指法规则存储模块65、按键横向位置存储模块66以及比对改错模块67;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61分别与所述模数转换模块62、所述手指检测模块3信号连接,所述模数转换模块62分别与所述手指检测模块3、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61、所述手指横向位置获取模块64信号连接,所述传感器横向位置储存模块63与所述手指横向位置获取模块64信号连接,所述手指横向位置获取模块64、所述按键横向位置存储模块66、指法规则存储模块65分别与所述比对改错模块67信号连接。
49.所述传感器横向位置储存模块63内存储有各个所述手指检测模块3 在键盘1上的横向位置数据;即每个所述手指检测模块3在所述键盘1上均具有一个位置信息,所述按键横向位置存储模块66存储有按键的横向位置数据;例如图3中所标记的“8”键,该“8”键在键盘1上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为80mm,即从“8”键的中间位置到键盘1最左端的值为80mm,那么
80mm表示“8”键的横向位置数据,而由于该“8”键对应有五个手指检测模块3,每个手指检测模块3也具有一个固定的横向位置数据,例如第一个手指检测模块3中心距离键盘1最左端为76mm,那么76mm作为第一个手指检测模块3的横向位置数据,依此类推,第二个手指检测模块3 的横向位置数据为78mm,第三个手指检测模块3的横向位置数据为80mm,第四个手指检测模块3的横向位置数据为82mm,第五个手指检测模块3的横向位置数据为84mm。
50.所述信号采集控制模块61控制所述手指检测模块3的直流信号依次进入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并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这些数字信号传输到所述手指横向位置获取模块64,所述手指横向位置获取模块64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组成一副二维图像数据;然后对二维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识别,得到左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横向位置数据,具体为通过所述图形识别的方法将各个手指的指尖的横向位置数据确定出来,提高手指横向位置的准确度。
51.所述图像识别的步骤为:
52.s1、初次阈值处理:用于将环境反射光所产生信号对应的数据过滤,具体操作为:首先预设一个阈值,该阈值的数据大于环境反射光通过所述模数转换模块62所产生信号对应的数据,然后将所有图像数据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大于等于阈值的数据保留,小于阈值的数据归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赋值的范围可以是像素最大值的0.05-0.15倍之间;
53.s2、二次数据处理:用于将初次阈值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二值数据处理,具体操作为:首先预设所有图像数据中最大值为p,图像的邻域像素最大值为q,当前像素对应的数据值为f,k为比例系数;当f》=k*(p q)/2时,将当前像素对应的数据定义为“1”,反之,则将当前像素对应的数据定义为“0”,其中k值是一个可调量,可以在0.1-0.5之间;通过二次数据处理,手指正面位置因为收到的光照强度高,光线正面成90
°
反射到传感器上,所以对应像素的f值大,所以处理后的数据为1,处于两指中间位置的反射光是光线透过指缝后反射的手掌的光线,或者是手指侧面的反射光,这两种情况的能反射到传感器的光都比正面的反射光弱很多,对应像素的 f值小,所以处理后的数据为0。
54.s3、识别手指位置
55.s31、定义8个手指横向位置变量a、b、c、d、e、f、g、h,10个中介变量,并各变量初始化为0;图像总行数为i,当前行编码为n,n初始化为0;
56.s32、n=n 1,检测数值连续为“1”的区域,如果检测到,则与前一行已经检测到的区域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比对,如果没有重合的数据,则计算出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的平均值,将该横向位置数据的平均值保存至一个中介变量中,如果数据有重合,则不进行横向位置计算、保存;此步骤循环进行,直到n=i为止停止检测;
57.s33、将数值非0的中介变量按数据大小排序,由小到大的四个横向位置变量数值分别赋值给a、b、c、d,对应的是左手的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的横向位置,由大到小的四个中介变量数值分别赋值给h、g、f、e,对应的是右手的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的横向位置数据;
58.步骤s32中所述的“无重合数据”,在此结合图12作进一步解释,假设检测进行到第四行,发现了第一个连续“1”的区域,三个“1”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为19、20、21,在前一行检测到的区域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没有与之相同的,所以就计算出平均值20,并保存到一个中介变量中,当检测到第二个连续“1”的区域,三个“1”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是27、28、 29,
由于27、28、29在第二行检测的时候,已经出现过,所以这个区域就不计算平均值也不保存。
59.正常的情况下,进行完一次检测后,可以检测到有10个连续“1”并保存位置平均值的区域,这10个平均值都保存在10个中中介变量中,对应这10个手指接近指尖处的横向位置,但是有少部分人大拇指位置可能会处于食指的后面,这样可能会出现无法检测到大拇指的问题,只会检测到 8个连续“1”的区域,存储有平均值中介变量的也就只有8个,另外两个中介变量为0值,所以去掉0值变量后,剩下的变量分别对应各个去掉拇指的八个手指,因为拇指负责的按键简单,一般不会出现错误,拇指不在本实施例的改错范围,所以只要求出其余的8个手指的横向位置数据即可。
60.所述指法规则存储模块65内存储有各个手指与所述按键的对应关系,按照对应关系每个具有改错功能的按键都有唯一固定匹配的手指进行按下;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一种按键按下规则,为方便描述通过在各个按键的左上角或右上角通过符号进行区别,参见图9,按键左上角有五边形标识的表示为左手小指,按键左上角有四边形标识的表示为左手无名指,按键左上角有三角形标识的表示为左手中指,按键左上角有圆形标识的表示为左手食指,按键右上角有五边形标识的表示为右手小指,按键右上角有四边形标识的表示为右手无名指,按键右上角有三角形标识的表示为右手中指,按键右上角有圆形标识的表示为右手食指,以常用的“8”键为例,如果是右手食指将“8”键按下,则表示指法无错误,如果是其他手指将“8”键按下,则表示指法错误。本实施例中的按键的对应关系是可以提高改错效果的其中一种方式,但并不局限于此,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更改按键的对应关系,可以进行修改重设。
61.所述按键横向位置存储模块66内存储有各按键在所述键盘1上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保证每个按键都有所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例如图3中所标记的“8”键,将该“8”键在键盘1上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存储定义80mm,即从“8”键的中间位置到键盘1最左端的值为80mm,那么80mm表示“8”键的横向位置数据。
62.参见图8,所述比对改错模块的改错流程为:
63.步骤一、当所述比对改错模块67接收到所述按键扫描检测模块2传来的被按下的按键的按键编码后,判断是否为单一按键;
64.步骤二、如果为单一按键,则从所述按键横向位置存储模块66中读取对应按键的横向位置数据;
65.步骤三、读取所述手指横向位置获取模块64的手指的横向位置数据、所述按键横向位置存储模块66中的被按下的按键的横向位置数据,并将两个数据进行比对,与被按下按键的横向位置数据最接近的手指为按下按键的手指;如果按下按键的手指与被按下的按键符合所述指法规则存储模块 65中的对应关系,那么按键编码不变直接传输至所述通讯接口模块5,再传到计算机;如果按下按键的手指与被按下的按键不符合所述指法规则存储模块65中的对应关系,那么在被按下按键的两个左右相邻的按键中,选取与按下按键的手指的对应按键的按键编码传输至所述通讯接口模块5。
66.下面以“7”、“8”、“9”、“10”键为例,参见图10,根据所述指法规则存储模块65,“7”键匹配的手指为右手食指,“8”键匹配的手指为右手中指,“9”键匹配的手指为左手中指,“0”键匹配的手指为右手无名指,根据所述按键横向位置存储模块66,“7”键的横向位置数据为70mm,“8”键的横向位置数据为80mm,“9”键的横向位置数据为90mm,“0”键的横向位置
数据为100mm;
67.当各手指按照图10(1)中位置放置时,当“8”键被按下时,所述比对改错模块67根据所述按键横向位置存储模块66找到“8”键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为80mm;同时所述手指横向位置获取模块64通过图像识别方法得到右手食指、右手中指、右手无名指、右手小指的横向位置数据依次为 71.5mm、78.5mm、87.5mm、95.5mm;
68.将各个手指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与“8”键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80mm 进行比对,其中右手中指的横向位置数据为78.5mm,与“8”键的横向位置数据最接近,所以可以确定是右手中指将“8”键按下;然后再根据所述指法规则存储模块65内存储的按键规则发现,右手中指与“8”键所固定匹配的手指相同,指法正确,直接将字符“8”编码传输至所述通讯接口模块5;
69.当各手指按照图10(2)中位置放置时,当“8”键被按下时,此时所述手指横向位置获取模块64识别出右手食指、右手中指、右手无名指、右手小指的各横向位置数据分别为78.5mm、87.5mm、95.5mm、107.5mm;“8”键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为80mm;将各个手指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与“8”键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80mm进行比对,其中右手食指的横向位置数据为78.5mm,与“8”键的横向位置数据最接近,所以可以确定是右手食指将“8”键按下;然后再根据所述指法规则存储模块65内存储的按键规则发现,右手食指与“8”键所固定匹配的手指不相同,表示指法错误,那么在“7”键和“8”键中,选择出与右手食指对应的按键,其中右手食指固定匹配的按键编码中含有“7”键,那么“7”键所对应的字符“7”编码传输至所述通讯接口模块5。
70.然而,被按下的单一按键在执行改错时,如果所述比对改错模块67 根据所述指法规则存储模块65内对应关系,在左右两相邻的按键编码当中没有找到与当前按下按键的手指相对应的按键编码,那么被按下所产生的按键编码不做改变直接传输至所述通讯接口模块5。
71.在步骤一和步骤二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如果被按下的按键不是单一按键时,首先判断是否为组合按键,如果为组合按键,则不执行改错,直接将被按下按键的按键编码传输至所述通讯接口模块5;如果不是组合按键,再判断当前同时被按下的按键是否为两个左右相邻按键,如果不是左右相邻按键,则不执行改错,被按下所产生的按键编码直接传输至所述通讯接口模块5;如果是左右相邻按键,则读取两个按键的横向位置数据,把两个横向位置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参照数据;然后将各个手指的横向位置数据与参照数据进行比对,与参照数据最接近的则为按下按键的手指,最后在两个被按下的按键中,选择与按下按键手指对应的按键编码传输至所述通讯接口模块5。例如:当各手指按照图10(3)中位置放置时,当“7”键和“8”键被同时按下时,此时所述手指横向位置获取模块64识别出右手食指、右手中指、右手无名指、右手小指的横向位置数据依次为78mm、 85mm、94mm、102mm;
[0072]“7”键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为70mm,“8”键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为 80mm,“7”键和“8”键的横向位置数据的平均值为75mm,作为两个按键的横向位置数据;然后将各个手指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与“7”键和“8”键的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75mm进行比对,其中右手食指的手指位置识别信息为78mm,与75mm最接近,所以可以确定是右手食指将“7”键和“8”键同时按下,然后根据所述指法规则存储模块65在此“7”键和“8”键中选择右手食指所匹配的按键编码,其中“7”键与右手食指固定匹配字编码相同,那么将“7”键对应的字符“7”传输至所述
通讯接口模块5。
[0073]
所述键盘1上设置有改错启闭开关,通过改错启闭开关的开启与关闭,来控制所述按键编码改错模块6是否运行。当所述改错启闭开关开启时,如果按键按错所述按键编码改错模块6可以执行改错,将改错后正确的字符传输至通讯接口模块5,当所述改错启闭开关关闭后,如果按键按错所述按键编码改错模块6也不执行改错,所产生的字符直接传输至通讯接口模块5。
[0074]
本发明可以纠正左右相邻按键的按键错误或左右相邻按键同时按下的错误,采用的方法形成的庸余数据量少,计算量少,改错的延时时间短,能做到实时改错。
[0075]
在键盘右侧数字键区存在“ ”和“enter”两特殊按键,这两个按键的长度跨越两行按键,导致在此两个按键处缺少对应一行的手指检测模块,因此在“ ”和“enter”按键中间位置对应的所述手指检测模块行出现中断处,设置有特殊手指检测模块,所述特殊手指检测模块不设置所述安装孔、透光盖板;所述特殊手指检测模块上设置有与其他按键的所述手指测量模块相同的特殊手指光敏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物理位置可以灵活设置;由于此处的特殊手指光敏传感器无法感受到手指反射光,所以对应的输出信号为零,仅用于形成一个完成的二维数据。
[0076]
对于此种特殊按键的图像识别步骤与普通按键的图像识别步骤基本相同,区别为在步骤s2与步骤s3之间添加以下步骤:将“ ”和“enter”所对应的特殊手指测量模块,其对应的数据修改为与对应上一行所述手指测量模块的同列数据相同。这个步骤的作用是:当这个特殊手指测量模块的上一行感应到手指反射光的时候,把特殊手指测量模块的对应数据修改为与上一行相同,可以保证二维数据上下的连续性,方便后面的手指横向位置获取模块的运行。
[0077]
参见图12为二维图像的部分示意图,在该二维图像中仅示出一部分的数据,用于示意表达二维图像的原理。实际使用时,横坐标的数量覆盖整个键盘。
[0078]
实施例二:
[007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所述图像识别的方法不同,其他结构以及方法均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像识别的方法为通过边缘检测计算工具得到手指的轮廓线,然后再进行曲线拟合,找出曲线的极值点,极值点所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为各个手指对应的横向位置数据。本实施例中采用canny算子边缘检测工具来得到手指的轮廓图,此种方法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8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