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适用于三维设计钢筋表的钢筋简图自适应生成方法与流程

2022-11-30 13:03: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三维设计钢筋表的钢筋简图自适应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2.钢筋表是钢筋工程现场施工翻样的重要依据,除了提供不同编号钢筋组的直径、钢筋等级和长度等基本属性信息外,钢筋表还需要提供钢筋的形状信息。钢筋的形状信息通常用钢筋简图表示,以尽可能在有限的图纸表格范围内直观反应钢筋的形状。由于大型工程所涉及的钢筋往往数量众多、规格不一且形状多样,采用人工的方式绘制钢筋表尤其是钢筋简图工作量巨大。
3.授权公告号为cn102622100b的中国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基于键盘按键和形状映射的钢筋简图快速构建方法,通过构建基本形状库并将基本形状映射到键盘按键,该方法允许用户输入基本形状对应按键实现钢筋简图的快速拼接和绘制。相比于传统手工绘制方法,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钢筋简图的绘制效率,但仍需要较大的人工参与度。此外,受限于键盘按键数量和预定义基本形状种类,该方法所生成的钢筋简图样式有限,难以灵活表现实际工程中丰富多样的钢筋形状。申请公布号为cn11446346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形状参数的钢筋简图自动绘制方法。该方法基于用户输入的各钢筋段长度和连接角度信息自动拼接、绘制钢筋简图,相比于形状组合的方式灵活性更高,但也仅限于由直线段组成的钢筋,因为该方法不支持直线段以外的形状单元。
4.上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钢筋简图的绘制效率,但仍需要一定的人工参与。近年来,随着bim设计的广泛普及和成熟应用,部分软件已经支持三维配筋,钢筋的工程属性和几何属性得以在程序内部定义和获取。基于此,申请公布号为cn10994942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编码、图形库以及参数调整的钢筋简图绘制方法。该方法预定义了存有编码号以及相应钢筋形状基类的索引表。对于待绘制简图的钢筋,算法首先提取钢筋的几何属性信息进行编码,随后基于编码号从索引表中检索出形状基类并进行调整,从而绘制钢筋简图。该钢筋简图绘制方法无需人工参与,但是所能绘制的简图样式取决于钢筋形状基类的丰富程度,而预建立包含足量钢筋形状基类的索引表需要较多的人工操作。此外,该方法并未对所绘制钢筋简图进行压缩调整,无法直接适用于图面空间有限的钢筋表单元格。
5.不同于上述专利仅对三维钢筋进行了二维转化,三维配筋商业软件visualfl和restation均对钢筋简图进行了适当调整,试图在保证钢筋简图可读性的同时压缩钢筋简图的尺寸,从而减小钢筋表的图面空间占用率。然而,visualfl和restation所绘制钢筋简图均存在施工翻样不友好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简图钢筋段长短关系与三维钢筋原型不符,实际较长钢筋段可能比较短钢筋段在钢筋简图中表现得更短;钢筋简图标注布局不合理,部分标注重叠严重。此外,restation生成钢筋表中,钢筋简图的宽度和排布位置不统一,视觉上不够协调。
6.综上所述,现有的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钢筋简图绘制方法或仍需较多的人工参与,或存在施工翻样不友好、视觉观感不统一的问题。因此,开发一种能自动生成适应于钢筋表单元格尺寸、视觉风格统一且施工翻样友好的钢筋简图的自动生成方法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生成适应于钢筋表单元格尺寸、视觉风格统一且施工翻样友好的钢筋简图的自动生成方法。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三维设计钢筋表的钢筋简图自适应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获取三维钢筋线,将所述三维钢筋线转化为二维平面上的形状组合;s200、旋转所述形状组合,使形状组合整体呈水平横置形态;s300、基于预先设置的钢筋简图的矩形外框的尺寸以及钢筋简图在矩形外框中的横向及纵向边距,缩放所述形状组合;s400、将所述形状组合绘制在钢筋简图矩形外框中,形成钢筋简图,并在钢筋简图上进行标注。
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0包括:s101、获取三维钢筋线所在平面,在该平面内建立平面坐标系,所述平面坐标系包括相互垂直的x轴和y轴;s102、基于基本形状将钢筋线拆分为n个钢筋段,n≥1;s103、将每个钢筋段投影至所述平面坐标系上;s104、按照三维钢筋线的连接顺序将投影至所述平面坐标系上的每个钢筋段连接形成所述形状组合。
10.进一步地,所述基本形状包括直线段、弧以及样条线,其中,直线段表示直线部分,弧包括圆、椭圆、圆弧以及椭圆弧,除弧之外的所有曲线为样条线。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0包括:s201、判断形状组合中是否包含直线段,若是,则执行步骤s203,否则执行步骤s202;s202、计算形状组合的有向包围盒,得到有向包围盒的长边到x轴方向的顺时针夹角,按所述夹角大小顺时针旋转形状组合,使有向包围盒的长边方向平行于x轴,执行步骤s300;s203、计算形状组合中所有直线段到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顺时针夹角作为候选旋转角度;s204、计算形状组合按每个候选旋转角度顺时针旋转后所对应的轴对齐包围盒的宽度,选取宽度最大的轴对齐包围盒所对应的形状组合,执行步骤s300。
12.进一步地,步骤s300中,所述矩形外框的尺寸包括宽度w1和高度hn,钢筋简图在矩形外框中的横向及纵向边距分别为w0和h0,其中,w1、w0和h0为定值,hn为变值,hn设置有上限值h
t
和下限值h
l
;定义钢筋简图的矩形内框的宽度为w
t
=w
1-2w0,钢筋简图的矩形内框的最大高度为h
t2
=h
t-2h0,最小高度为h
t1
=h
l-2h0;所述步骤s300包括:
s301、计算形状组合的轴对齐包围盒的高度h和宽度w以及轴对齐包围盒的高宽比r=h/w;s302、计算矩形内框最大高宽比r
t
=h
t2
/w
t
;s303、比较r和r
t
的大小,若r《r
t
,则计算缩放比例f=w
t
/w,若r≥r
t
,则计算缩放比例f= h
t2
/h;其中,h
t2
=h
t-2h0;s304、将形状组合按缩放比例f进行缩放。
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0还包括步骤s305,步骤s305包括:遍历形状组合中的基本形状,若当前基本形状长度l小于预先设定的长度下限l
min
,则执行步骤s310;所述步骤s310包括:调整形状组合中长度小于预先设定的长度下限l
min
的基本形状,使其长度不小于长度下限l
min

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10包括:s311、计算长度缩放比例f
l =1.2l
min
/l;s312、根据步骤s305中的基本形状遍历顺序,将当前基本形状之前遍历的所有基本形状定义为前序基本形状,将当前基本形状之后遍历的所有基本形状定义为后序基本形状,当前基本形状与前序基本形状的连接点为s,当前基本形状与后序基本形状的连接点为e;s313、将当前基本形状按照比例f
l
进行放大,并得到放大后连接点s的偏移向量vs和连接点e的偏移向量ve;s314、将前序基本形状偏移vs,将后序基本形状偏移ve;s315、执行步骤s300。
15.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简图自适应生成方法还包括步骤s320,所述步骤s320在步骤s300之后执行,所述步骤s320包括:判断形状组合是否符合调整条件,若是,则根据钢筋简图矩形内框的宽度w
t
和最小高度为h
t1
对形状组合进行横向拉伸和纵向压缩,否则执行步骤s400。
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20包括:s321、判断形状组合中是否包含直线段且形状组合的轴对齐包围盒的高度是否大于钢筋简图的矩形内框的最小高度为h
t1
,若是,则执行步骤s322,否则,执行步骤s400;s322、计算当前形状组合轴对齐包围盒的宽度w,定义横向缩放比例fw=w
t
/w,将当前形状组合放大fw倍,使得形状组合横向填满矩形内框;s323、计算当前形状组合轴对齐包围盒的高度h,定义纵向缩放比例f
h =h
t1
/h;s324、针对形状组合中与x轴不平行的直线段,计算长度缩放比例f
l
=max(fh,l
min
/l),其中,l表示当前直线段长度,max运算符取括号中最大值;s325、将形状组合中与x轴不平行的直线段按f
l
进行缩放,并将缩放后的与x轴不平行的直线段与该形状组合中其他基本形状顺序连接;s326、重新计算形状组合轴对齐包围盒宽度w,如果w》αw
t
,则执行步骤s400,其中α《1;否则,执行步骤s322。
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00包括:s401、计算形状组合的轴对齐包围盒的中心点c的坐标,定义矩形外框的中心点c'的坐标,将形状组合平移向量c
‑ꢀ
c';
s402、遍历形状组合中的基本形状,根据基本形状的类型获取标注的候选方位;s403、判断形状组合中的当前基本形状是否为直线段或样条线,若是,则执行步骤s404,否则,执行步骤s405;s404、判断标注文本是否在矩形外框内,若是,则选取矩形外框范围内距离中心点c'最远的候选方位来布局长度标注文本,执行步骤s407,否则,选取矩形外框范围内距离中心点c'最近的候选方位来布局长度标注文本,执行步骤s407;s405、选取弧的外侧布局长度标注文本,判断当前基本形状是否为圆弧形,若是,则执行步骤s406;s406、计算当前基本形状的中点m到圆心o的单位向量va,并在坐标m εva的位置以方向va布局半径标注文本,并绘制从半径标注文本指向圆弧中点m的指示箭头,其中ε表示半径标注文本到圆弧中点m的距离;s407、判断与当前基本形状连接的相邻基本形状是否均为直线段,若是,则计算相邻直线段之间的夹角,若夹角不等于90
°
或180
°
,则在相邻直线段之间的夹角处绘制半径为η的圆弧,并在所述圆弧外侧沿切线方向布局角度标注文本。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将形状组合旋转至水平横置形态,并将形状组合相对于钢筋表中的矩形外框进行适应性缩放,使得钢筋表中的钢筋简图视觉风格统一,有利于充分利用钢筋表中单元格有限空间;2.本发明通过对小于预先设定的长度下限的基本形状进行放大,使得最终输出的钢筋简图中各钢筋段清晰可见,提高了钢筋简图的可读性,提升了钢筋工程施工翻样友好度;3.本发明通过对形状组合进行横向拉伸以及纵向压缩,使得钢筋简图与矩形外框宽度一致,提高了视觉统一性,并且钢筋段之间的长度和角度关系与实际情况相符,提升了钢筋工程施工翻样友好度,将钢筋简图高度压缩至最小,降低了钢筋表的图纸占用面积,在一张图纸中显示更多的内容,适用于图面空间有限的钢筋表单元格;4.本发明利用直线段、弧以及样条线三种基本形状将各种形状的钢筋线进行表示,可生成的钢筋简图样式丰富,无需人工参与;5.本发明通过将钢筋简图居中对齐,对标注位置进行合理布局,通过将弧的长度布置在外侧,半径标注在内侧,不超出矩形外框的直线段和样条线的长度均标注在离矩形外框中心最远处,减少了标注重叠的现象。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框图;图2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钢筋所在平面及配筋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形状组合和基本形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形状组合旋转成水平横置形态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钢筋表中矩形外框、矩形内框的尺寸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钢筋简图标注方位及参数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形状组合两种缩放方式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对短于预先设定的长度下限的基本形状调整方法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形状组合分段横向拉伸、纵向压缩方式与整体横向拉伸、纵向压缩方式对比图;图11为三维配筋模型案例示意图;图12为采用本发明的生成方法基于图11所示三维配筋模型生成的部分钢筋表;图13为本发明与三维配筋软件visualfl生成的钢筋简图对比图;图14为本发明采用步骤s320、不采用步骤s320和三维配筋软件visualfl生成的钢筋简图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1.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三维设计钢筋表的钢筋简图自适应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获取三维钢筋线,将所述三维钢筋线转化为二维平面上的形状组合;所述步骤s100包括:s101、获取三维钢筋线所在平面,在该平面内建立平面坐标系,所述平面坐标系包括相互垂直的x轴和y轴;钢筋线是由钢筋所在平面与配筋面求交线得来,而配筋面通常是由多个平面或者曲面组成,如图3所示。因此,钢筋线的计算过程,是用平面分别与不同配筋面求交线,该交线即为钢筋段,并将钢筋段合并为钢筋线的过程,钢筋线本质上就是钢筋段的集合。
22.s102、基于基本形状将钢筋线拆分为n个钢筋段,n≥1;每个钢筋段对应一个基本形状;如图4所示,所述基本形状包括直线段、弧以及样条线,其中,直线段用于表示直线部分,弧包括圆、椭圆、圆弧以及椭圆弧,除弧之外的所有曲线都用样条线表示,定义由特定参数基本形状组合拼接而成的对象为形状组合。通过以上三种基本形状即可将各种形状的钢筋线进行表示,无需人工参与。
23.s103、将每个钢筋段投影至所述平面坐标系上;s104、按照三维钢筋线的连接顺序将投影至所述平面坐标系上的每个钢筋段连接形成所述形状组合。
24.s200、旋转所述形状组合,使形状组合整体呈水平横置形态;钢筋简图所在钢筋表单元格通常为横置长方形,如图6所示。为最大程度利用单元格有限空间,钢筋简图应整体呈水平横置形态,而步骤s100所得初始形状组合可以是任意方向,因此需旋转形状组合。由于在视觉观感上,钢筋简图中存在水平或竖直方向的直线段更给人以“水平横置”的感觉,如图5中的(c)、(d)所示,因此旋转计算需区分形状组合含直线段以及不含直线段两种情况。
25.所述步骤s200包括:s201、判断形状组合中是否包含直线段,若是,则执行步骤s203,否则执行步骤s202;
s202、计算形状组合的有向包围盒,得到有向包围盒的长边到x轴方向的顺时针夹角,按夹角大小顺时针旋转形状组合,使有向包围盒的长边方向平行于x轴,执行步骤s300;在平面坐标系中,有向包围盒是指包含对象且相对于坐标轴方向任意的最小矩形。有向包围盒最大特点是它的方向的任意性,这使得它可以根据被包围对象的形状特点尽可能紧密的包围对象。
26.s203、计算形状组合中所有直线段到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顺时针夹角作为候选旋转角度;s204、计算形状组合按每个候选旋转角度顺时针旋转后所对应的轴对齐包围盒的宽度,选取宽度最大的轴对齐包围盒所对应的形状组合,该形状组合的形态即为所述水平横置形态,执行步骤s300。
27.在平面坐标系中,轴对齐包围盒是指包含对象且边平行于坐标轴的最小矩形。
28.如图5所示,经过对形状组合进行旋转处理后,形状组合整体呈水平横置形态,图5中的(c)、(e)分别为通过步骤s203~s204以及s202形成的水平横置状态的形状组合,能够最大程度利用单元格有限空间,提高视觉统一性。
29.s300、基于预先设置的钢筋简图的矩形外框的尺寸以及钢筋简图在矩形外框中的横向及纵向边距,缩放所述形状组合;如图6所示,步骤s300中,所述矩形外框(即钢筋表单元格)的尺寸包括宽度w1和高度hn,钢筋简图在矩形外框中的横向及纵向边距分别为w0和h0,其中,w1、w0和h0为定值,hn为变值,hn设置有上限值h
t
和下限值h
l
;定义钢筋简图的矩形内框的宽度为w
t
=w
1-2w0,钢筋简图的矩形内框的最大高度为h
t2
=h
t-2h0,最小高度为h
t1
=h
l-2h0;所述矩形外框的宽度方向与x轴平行,高度方向与y轴平行。
30.所述步骤s300包括:s301、计算形状组合的轴对齐包围盒的高度h和宽度w以及轴对齐包围盒的高宽比r=h/w;s302、计算矩形内框最大高宽比r
t
=h
t2
/w
t
;s303、比较r和r
t
的大小,若r《r
t
,则计算缩放比例f=w
t
/w,若r≥r
t
,则计算缩放比例f= h
t2
/h;其中,h
t2
=h
t-2h0;r《r
t
,则表示形状组合的轴对齐包围盒高宽比小于矩形内框最大高宽比时,形状组合缩放以横向填充矩形内框为准,矩形内框和矩形外框根据缩放后的形状组合适配高度;r≥r
t
,则形状组合的轴对齐包围盒高宽比大于等于矩形内框最大高宽比,形状组合缩放以矩形内框最大高度为准,矩形内框和矩形外框取最大高度。
31.s304、将形状组合按缩放比例f进行缩放。
32.为在空间有限的钢筋表单元格(即矩形外框)中呈现更多的信息,钢筋简图应在保持单元格边距的情况下尽可能填充单元格,为此需对代表钢筋简图的形状组合进行缩放。通常情况下,钢筋简图的单元格高度不固定,而是可以根据钢筋简图具体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如图8中的(a)所示。因此形状组合缩放比例的计算需考虑形状组合与矩形内框高宽比之间的关系。图8中的(a)表示形状组合的轴对齐包围盒高宽比小于矩形内框最大高宽比时,形状组合缩放以横向填充矩形内框为准,矩形内框和矩形外框根据缩放后的形状组
合适配高度;图8中的(b)表示形状组合的轴对齐包围盒高宽比大于等于矩形内框最大高宽比时,形状组合缩放以矩形内框最大高度为准,矩形内框和矩形外框取最大高度。
33.为了防止形状组合中存在长度过短的基本形状影响钢筋简图的可读性,需要对长度过短的基本形状进行放大,因此,所述步骤s300还包括步骤s305:遍历形状组合中的基本形状,若当前基本形状长度l小于预先设定的长度下限l
min
,则执行步骤s310。遍历形状组合中的基本形状是根据各基本形状的连接顺序进行遍历。
34.所述钢筋简图自适应生成方法还包括步骤s310,所述步骤s310在步骤s300之后执行,所述步骤s310包括:调整形状组合中长度小于预先设定的长度下限l
min
的基本形状,使其长度不小于长度下限l
min

35.所述步骤s310包括:s311、计算长度缩放比例f
l
=1.2l
min
/l;s312、根据步骤s305中的基本形状遍历顺序,将当前基本形状之前遍历的所有基本形状定义为前序基本形状,将当前基本形状之后遍历的所有基本形状定义为后序基本形状,当前基本形状与前序基本形状的连接点为s,当前基本形状与后序基本形状的连接点为e;s313、将当前基本形状按照比例f
l
进行放大,并得到放大后连接点s的偏移向量vs和连接点e的偏移向量ve;s314、将前序基本形状偏移vs,将后序基本形状偏移ve,如图9中的(b)、(c)所示;s315、执行步骤s300。
36.所述步骤s310通过放大形状组合中长度过短的形状,能够提高钢筋简图的可读性,保证钢筋简图各分段结构清晰可见,防止过短基本形状的出现,以便于工程现场施工翻样。
37.由于对小于长度下限l
min
的基本形状进行了放大,因此重新组合后的形状组合的可能会超出矩形内框的最大范围,因此需执行步骤s300,重新将形状组合限定在矩形内框内。
38.经过步骤s100至步骤s310,可以根据所得形状组合初步绘制出符合矩形外框尺寸的钢筋简图。在保证各钢筋段清晰可视的同时,该钢筋简图尽可能地保留了钢筋线的真实形状比例,对于钢筋工程现场施工翻样较为友好。然而,该钢筋简图占用空间较大,也没有在宽度上做一致性优化。如果将该钢筋简图作为钢筋表形状单元格输入,会使得钢筋表占用较多的图纸空间,并且形状栏中的简图宽度视觉上不够统一。因此,所述钢筋简图自适应生成方法还包括步骤s320,来进一步提升钢筋简图的空间利用率和视觉统一性。
39.所述步骤s320在步骤s310之后执行,所述步骤s320包括:判断形状组合是否符合调整条件,若是,则根据钢筋简图矩形内框的宽度w
t
和最小高度为h
t1
对形状组合进行横向拉伸和纵向压缩,否则执行步骤s400。
40.为进一步提升钢筋简图的空间利用率和视觉统一性,降低钢筋表的纸张占用面积,需对形状组合做横向拉伸与纵向压缩,如图10所示,在形状组合调整过程中,应维持各钢筋段间的夹角不变、长度关系不变,从而保证钢筋简图的基本形态与钢筋线一致,提升钢筋工程施工翻样友好度,如图10中的(a)所示,为分段缩放的情况,不会改变钢筋段间的夹角和长度关系,如图10中的(b)所示,为整体缩放的情况,则有可能会改变钢筋段间的夹角
和长度关系。为此,调整过程必须对各分段区分执行,而非针对形状组合整体。
41.所述步骤s320包括:s321、判断形状组合中是否包含直线段且形状组合的轴对齐包围盒的高度是否大于钢筋简图的矩形内框的最小高度为h
t1
,若是,则执行步骤s322,否则,执行步骤s400;s322、计算当前形状组合轴对齐包围盒的宽度w,定义横向缩放比例fw=w
t
/w,将当前形状组合放大fw倍,使得形状组合横向填满矩形内框;s323、计算当前形状组合轴对齐包围盒的高度h,定义纵向缩放比例f
h =h
t1
/h;s324、针对形状组合中与x轴不平行的直线段,计算长度缩放比例f
l
=max(fh,l
min
/l)。其中,l表示当前直线段长度,max运算符取括号中最大值,以防止与x轴不平行的直线段的长度小于预先设定的最小长度;s325、将形状组合中与x轴不平行的直线段按fl进行缩放,并将缩放后的与x轴不平行的直线段与该形状组合中其他基本形状顺序连接。
42.将缩放后的与x轴不平行的直线段与该形状组合中其他基本形状顺序连接的具体方法与步骤s312至s314相同,即根据步骤s305中的基本形状遍历顺序,将当前基本形状之前遍历的所有基本形状定义为前序基本形状,将当前基本形状之后遍历的所有基本形状定义为后序基本形状,当前基本形状与前序基本形状的连接点为s,当前基本形状与后序基本形状的连接点为e;将当前基本形状按照比例f
l
进行放大,并得到放大后连接点s的偏移向量vs和连接点e的偏移向量ve;将前序基本形状偏移vs,将后序基本形状偏移ve。
43.s326、重新计算形状组合轴对齐包围盒宽度w,如果w》αw
t
,则执行步骤s400,其中α《1;否则,执行步骤s322。本实施例中,α=0.95,使钢筋简图视觉上横向填满矩形内框。
44.通过对形状组合整体放大,使得形状组合横向填满矩形内框,然后再针对与x轴不平行的直线段进行单独压缩,使得整个形状组合既横向填满矩形内框,在高度上又不占用较多空间,也不会改变基本形状间的夹角和长度关系,即钢筋段间的夹角和长度关系。
45.s400、将所述形状组合绘制在钢筋简图矩形外框中,形成钢筋简图,并在钢筋简图上进行标注。
46.为提升钢筋表中各钢筋简图的视觉统一性,需对形状栏中钢筋简图做居中对齐;为提升钢筋简图施工翻样友好度,需对钢筋简图做基础的几何标注。
47.所述步骤s400包括:s401、计算形状组合的轴对齐包围盒的中心点c的坐标,定义矩形外框的中心点c'的坐标,将形状组合平移向量c
‑ꢀ
c';s402、遍历形状组合中的基本形状,根据基本形状的类型获取标注的候选方位;对于为直线段的基本形状,标注的候选方位位于直线段的两侧;对于为弧的基本形状,标注的候选方位位于弧的外侧,为弧的半径标注腾出空间;对于为样条线的基本形状,标注的候选方位位于样条线的两侧,如图7中的(a)所示。
48.s403、判断形状组合中的当前基本形状是否为直线段或样条线,若是,则执行步骤s404,否则,执行步骤s405;s404、判断标注文本是否在矩形外框内,若是,则选取矩形外框范围内距离中心点
c'最远的候选方位来布局长度标注文本,执行步骤s407,否则,选取矩形外框范围内距离中心点c'最近的候选方位来布局长度标注文本,执行步骤s407;如图7中的(b)所示。直线段标注文本均在矩形外框内,视觉效果统一。
49.s405、选取弧的外侧布局长度标注文本,判断当前基本形状是否为圆弧形,若是,则执行s406;s406、计算当前基本形状的中点m到圆心o的单位向量va,并在坐标m εva的位置以方向va布局半径标注文本,并绘制从半径标注文本指向圆弧中点m的指示箭头,其中ε表示半径标注文本到圆弧中点m的距离,其中va=(o-m)/||o-m||,||o-m||表示向量o-m的绝对值;如图7中的(c)所示。
50.s407、判断与当前基本形状连接的相邻基本形状是否均为直线段,若是,则计算相邻直线段之间的夹角,若夹角不等于90
°
或180
°
,则在相邻直线段之间的夹角处绘制半径为η的圆弧,并在所述圆弧外侧沿切线方向布局角度标注文本;如图7中的(d)所示。
51.图12展示了采用本发明的自适应生成方法根据图11中三维钢筋线生成的钢筋表部分截图,该钢筋表视觉风格统一、空间利用率高且施工翻样友好,尺寸标注覆盖情况极少。图13和图14对比展示了使用本发明方法和三维配筋软件visualfl对相同钢筋模型生成的钢筋简图,从图13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生成的钢筋简图视觉风格统一、尺寸标注覆盖情况极少、施工翻样友好,从图14可以看出,采用步骤s320后能大幅度压缩钢筋简图的高度,减小钢筋简图占用空间,提高图纸利用率。
5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结构特征。本发明不受上述实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