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2022-11-29 18:56: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袋。


背景技术:

2.随着同城配送业务的快速发展,文件、证件等纸件的同城配送已经非常普遍。现有的纸件在同城配送过程中为了保密,一般使用纸质包装袋对纸件进行封装,当纸件送达后,通过将纸质包装袋拆开,以将纸质包装袋内的纸件取出。
3.其中,为了保证纸质包装袋的保密效果,纸质包装袋通常为一次性的,当纸件从纸质包装袋内取出后,纸质包装袋会被丢弃,由此导致纸质包装袋的利用率较低,对资源造成较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袋,旨在解决现有的包装袋利用率较大,对资源造成较大浪费的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袋,所述包装袋包括:
6.第一袋体,所述第一袋体的一侧具有第一袋口,所述第一袋口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牙链带,两个所述牙链带分别与拉链头连接,所述拉链头上开设有第一锁孔;
7.袋头,所述袋头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袋体设有所述第一袋口的一侧连接,所述袋头上开设有第二锁孔,所述第二锁孔与所述牙链带的后码端位置对应;
8.防拆锁环,所述防拆锁环穿过所述第一锁孔和所述第二锁孔,以将所述拉链头锁定。
9.可选地,所述防拆锁环包括锁带和锁定部,所述锁带的一端设置有倒钩,所述锁带的另一端与所述锁定部连接,所述锁定部上设有钩槽,所述倒钩插入所述钩槽内,以形成所述防拆锁环。
10.可选地,所述锁定部呈板状设置。
11.可选地,所述袋头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袋体的硬度。
12.可选地,所述袋头包括加强板,及包裹所述加强板的包裹层,所述包裹层与所述第一袋体设有所述第一袋口的一侧连接。
13.可选地,所述第一袋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所述第一袋口开设在其中一个所述侧板上,所述两个侧板的至少一侧边缘通过柔性板连接在一起。
14.可选地,所述两个侧板远离所述第一袋口的第一侧边缘通过所述柔性板连接在一起;所述两个侧板与所述第一侧边缘相邻的第二侧边缘通过所述柔性板连接在一起。
15.可选地,所述包装袋还包括第二袋体,所述第二袋体位于所述第一袋体背离所述第一袋口的一侧,所述第二袋体具有第二袋口。
16.可选地,所述第二袋口位于所述第二袋体靠近所述袋头的一侧;所述第二袋口通过拉链密封。
17.可选地,所述袋头上开设有提手孔。
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包装袋通过将防拆锁环穿过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以将拉链头锁定,使拉链头无法从牙链带的后码端向前码端移动使两个牙链带开启第一袋体的第一袋口。当需要开启第一袋体的第一袋口,将第一袋体的第一容纳腔内的物品取出时,需要先强行破坏防拆锁环。因此,接收包装袋的收件人可以通过观察防拆锁环是否损坏来判断包装袋是否被开启过,从而使包装袋具有较好的保密效果。
19.而且,由于包装袋是通过破坏防拆锁环以开启第一袋体的第一袋口,对包装袋的第一袋体没有损坏,在更换新的防拆锁环后,即可实现对包装袋的回收利用,解决了现有的包装袋利用率较大,对资源造成较大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包装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3.图3为图1中包装袋的剖视图,其剖切面与拉链头的拉动方向垂直;
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包装袋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角度视图;
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拆锁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包装袋100;第一袋体110;第一容纳腔111;牙链带112;前码端113;后码端114;拉链头115;拉头1151;拉板1152;第一锁孔1153;侧板116;第一侧边缘1161;第二侧边缘1162;柔性板1163;第二袋体120;拉链121;袋头130;第二锁孔131;提手孔132;防拆锁环140;锁带141;拉断部142;锁定部143;钩槽144。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
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1.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袋。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33.如图1和图3所示,包装袋100包括第一袋体110,该第一袋体110的一侧具有第一袋口。第一袋体110的第一袋口与第一袋体110内的第一容纳腔111连通。可以通过第一袋口将物品放置到第一袋体110的第一容纳腔111内,或者,通过第一袋口将第一袋体110的第一容纳腔111内的物品取出。其中,第一袋口内放置的物品可以为文件、证件等纸质文件,也可以为其它物品,此处不作限制。
34.在第一袋口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牙链带112,两个牙链带112分别与拉链头115连接。拉链头115在牙链带112的前码端113和后码端114之间移动,以使两个牙链带112相互啮合或分离。
35.具体地,通过拉动拉链头115自牙链带112的前码端113移动至后码端114,能够使两个牙链带112相互啮合,以使两个牙链带112密封第一袋体110的第一袋口。通过拉动拉链头115自牙链带112的后码端114移动至前码端113,能够使两个牙链带112相互分离,以使两个牙链带112开启第一袋体110的第一袋口。
36.在拉链头115上开设有第一锁孔1153。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拉链头115包括与两个牙链带112连接的拉头1151,以及与拉头1151活动连接的拉板1152。通过拉动拉板1152能够带动拉头1151在牙链带112的前码端113和后码端114之间移动,以使两个牙链带112相互啮合或分离。第一锁孔1153开设在拉板1152上并贯穿拉板1152。
37.在其他实施中,也可以直接在拉头1151上开设第一锁孔1153。具体地,在拉头1151上设置有锁定部143,第一锁孔1153开设在锁定部143上并贯穿锁定部143。
38.如图1和图2所示,包装袋100还包括袋头130,该袋头130的一侧与第一袋体110设有第一袋口的一侧连接,在袋头130上开设有第二锁孔131,该第二锁孔131与牙链带112的后码端114位置对应。当拉链头115自牙链带112的前码端113移动至后码端114后,拉链头115靠近第二锁孔131。
39.包装袋100还包括防拆锁环140,该防拆锁环140穿过第一锁孔1153和第二锁孔131,以将拉链头115锁定。由此,防拆锁环140能够将拉链头115限位在第二锁孔131的附近,
使拉链头115无法从牙链带112的后码端114向前码端113移动使两个牙链带112开启第一袋体110的第一袋口。当需要开启第一袋体110的第一袋口,将第一袋体110的第一容纳腔111内的物品取出时,需要先强行破坏防拆锁环140,解除防拆锁环140对拉链头115的限位,然后再拉动拉链头115自牙链带112的后码端114移动至前码端113,使两个牙链带112相互分离,以开启第一袋体110的第一袋口。
40.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包装袋100需要破坏防拆锁环140以开启第一袋体110的第一袋口,接收包装袋100的收件人可以通过观察防拆锁环140是否损坏来判断包装袋100是否被开启过,因此,包装袋100具有较好的保密效果。而且,由于包装袋100是通过破坏防拆锁环140以开启第一袋体110的第一袋口,对包装袋100的第一袋体110没有损坏,在更换新的防拆锁环140后,即可实现对包装袋100的回收利用,解决了现有的包装袋100利用率较大,对资源造成较大浪费的问题。
41.如图5所示,防拆锁环140包括锁带141和锁定部143,锁带141的一端设置有倒钩(图中未示出),锁带141的另一端与锁定部143连接,锁定部143上设有钩槽144,倒钩插入钩槽144内,以形成防拆锁环140。通过将锁带141的一端的倒钩插入到锁定部143的沟槽内,以将锁带141的两端连接在一起形成防拆锁环140,操作非常方便。当需要将防拆锁环140拆开时,可以将锁带141拉断即可。
42.其中,锁带141包括位于倒钩与锁定部143之间的拉断部142,拉断部142的横截面面积小于锁带141其它部位的横截面面积,从而使锁带141在拉断部142的位置处更容易被拉断。
43.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将锁带141的一端与锁定部143通过焊接、粘贴等方式连接在一起,以将锁带141的两端连接在一起形成防拆锁环140。
44.如图5所示,锁定部143呈板状设置。由此,可以在锁定部143的侧面印刷一维码、二维码等识别码。当然,也可以将印刷有识别码的标签粘贴到锁定部143的侧面。
45.可选地,袋头130的硬度大于第一袋体110的硬度。由此,袋头130能够对第一袋体110起到支撑作用,减小第一袋体110的变形,避免包装袋100的第一袋体110在运输过程中弯折程度过大而损坏第一袋体110内的物品。
46.袋头130包括加强板,及包裹加强板的包裹层,以提高袋头130的硬度。包裹层与第一袋体110设有第一袋口的一侧连接,以使袋头130与第一袋体110连接。其中,加强板包括中空板、蜂窝板、塑料板、木板等硬质材料制成的板。包裹层的材质包括布料、塑料等等。
47.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袋体1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116。两个侧板116的边缘相互连接形成第一袋体110。第一袋口开设在其中一个侧板116上,以便在第一袋口的两侧连接牙链带112。两个侧板116靠近第一袋口的边缘与袋头130的边缘连接,以使第一袋体110与袋头130连接在一起。
48.其中,两个侧板116的至少一侧边缘通过柔性板1163连接在一起。由此,当包装袋100的第一袋体110内未放置物品时,可以对柔性板1163进行折叠,以减小两个侧板116之间的距离,也即,减小第一袋体110的第一容纳腔111的内部空间,进而减小第一袋体110的体积,从而减小包装袋100的存放空间。当需要使用包装袋100运送物品时,可以将柔性板1163展开,以增加两个侧板116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大第一袋体110的第一容纳腔111的内部空间,使包装袋100能够运送尺寸更大的物品。
49.可选地,两个侧板116远离第一袋口的第一侧边缘1161通过柔性板1163连接在一起。两个侧板116与第一侧边缘1161相邻的第二侧边缘1162通过柔性板1163连接在一起。由此,能够尽可能的增大第一袋体110的第一容纳腔111的内部空间。
5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使两个侧板116远离第一袋口的第一侧边缘1161通过柔性板1163连接在一起,或者,仅使两个侧板116与第一侧边缘1161相邻的第二侧边缘1162通过柔性板1163连接在一起,同样能够在柔性板1163展开后增大第一容纳腔111的内部空间。
51.具体地,第一袋体110的两个侧板116的材质为带防水涂层布料。袋头130的包裹层的材质也为带防水涂层布料。袋头130的包裹层与第一袋体110的两个侧板116一体设置。袋头130的加强板缝制在包裹呈内。
52.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包装袋100还包括第二袋体120,第二袋体120位于第一袋体110背离第一袋口的一侧,第二袋体120具有第二袋口。可以在第二袋体120内存放一定数量的防拆锁环140,在破坏防拆锁环140,开启第一袋体110的第一袋口后,需要对包装袋100重新利用时,运送人员可以直接从第二袋体120内取出预先存放的防拆锁环140重新对拉链头115进行锁定,而无需运送人员随身携带防拆锁环140,操作非常方便。
53.其中,第二袋口位于第二袋体120靠近袋头130的一侧,以增加第二袋体120内部空间的深度,以使第一袋体110和第二袋体120的袋口位置保持一致。另外,第二袋体120的第二袋口通过拉链121密封,以避免第二袋体120内的防拆锁环140从第二袋口掉落出来。
54.如图1所示,在袋头130上开设有提手孔132。运送人员通过该提手孔132可以很方便的抓取包装袋100。
55.下面对通过包装袋100运送物品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56.当运送人员接收到运送订单后,由寄件人把需要托寄的物品装入包装袋100的第一袋体110内并拉动拉链头115将两个牙链带112相互啮合在一起,以封闭第一袋体110的第一袋口。
57.然后,运送人员从第二袋体120内取出防拆锁环140,并将防拆锁环140穿过第一锁孔1153和拉链头115上的第二锁孔131,以将拉链头115锁定。
58.之后,运送人员通过手机扫描或者人工输入的方式把防拆锁环140上的识别码和配送单号绑定在一起,并拍照上传物流系统,以使物流系统同时向寄件人和收件人同步推送关联的识别码信息。
59.当订单送达后,先由收货人亲自确认防拆封条上的识别码无误,并确认防拆封条没有被破坏式拆开过,然后,由运送人员对包装袋100进行拍照并上传物流系统后破坏式拆开防拆锁环140,并将包装袋100交由收件人,由收件人将寄托的物品从包装袋100内取出,双方现场确认无误后完成本次配送后,由运送人员对包装袋100进行回收再利用。
60.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61.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装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