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缆内部的局部放电分布式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与流程

2022-11-23 17:33: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内部的局部放电分布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电缆内部外半导电层(5)和金属铠装层(8)之间的多个分布式脉冲电流检测单元(1),所述分布式脉冲电流检测单元(1)包括柔性电极(11)、可控开关(12)、脉冲电流检测阻抗(13)、信号放大模块(14)、采集与控制模块(15)、通讯模块(16)和温差取能模块(10),所述柔性电极(11)的一端与电缆绝缘层(4)耦合、另一端电连接可控开关(12),所述采集与控制模块(15)一端连接可控开关(12)、另一端连接通讯模块(16),所述脉冲电流检测阻抗(13)一端电连接可控开关(12)、另一端电连接信号放大模块(14),所述信号放大模块(14)电连接采集与控制模块(15),所述信号放大模块(14)、采集与控制模块(15)、通讯模块(16)均电连接温差取能模块(10),所述温差取能模块(10)的一端电连接外半导电层(5)、另一端电连接金属铠装层(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内部的局部放电分布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分布式脉冲电流检测单元(1)之间的距离为50-100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内部的局部放电分布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极(11)为圆形金属结构且柔性电极(11)的下引线位于0.618倍的柔性电极(11)半径位置。4.一种电缆内部的局部放电分布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利用电缆绝缘层(4)作为耦合电容,采用柔性电极(11)耦合局部放电产生脉冲电流信号;步骤s2、脉冲电流信号经过脉冲电流检测阻抗(13)转化为电压信号;步骤s3、电压信号通过设定特定频率的信号放大模块(14)被放大,放大后的电压信号被传输到采集与控制模块(15);步骤s4、当放大后的电压信号-高于设定的阈值时,认为存在局部放电,此时采集与控制模块(15)向控制通讯模块(16)发送信号;步骤s5、通讯模块(16)将放大后的电压信号调制为特定频率的载波信号,再通过柔性电极(11)把载波信号耦合到电缆导体(2)传播;步骤s6、温差取能模块(10)依靠电缆外半导电层(5)及金属铠装层(8)之间的温度差获取能量,并向信号放大模块(14)、采集与控制模块(15)、通讯模块(16)供能;步骤s7、在电缆末端,通过耦合装置获取电缆导体中的载波信号,不同位置的控制通讯模块(16)所用载波频率不同,通过不同的带通滤波器分析不同位置的局部放电情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内部的局部放电分布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电缆外半导电层(5)及金属铠装层(8)之间的温度差为3-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内部的局部放电分布式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包括设置于电缆内部外半导电层和金属铠装层之间的多个分布式脉冲电流检测单元,分布式脉冲电流检测单元包括柔性电极、可控开关、脉冲电流检测阻抗、信号放大模块、采集与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和温差取能模块,柔性电极的一端与电缆绝缘层耦合、另一端电连接可控开关,采集与控制模块一端连接可控开关、另一端连接通讯模块,脉冲电流检测阻抗一端电连接可控开关、另一端电连接信号放大模块,信号放大模块连接采集与控制模块,信号放大模块、采集与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均电连接温差取能模块,温差取能模块的一端连接外半导电层、另一端连接金属铠装层。外半导电层、另一端连接金属铠装层。外半导电层、另一端连接金属铠装层。


技术研发人员:杨朋飞 刘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9
技术公布日:2022/11/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