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随机分布的3D纤维状孔隙冰数值建模方法与流程

2022-11-23 16:19: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基于随机分布的3d纤维状孔隙冰数值建模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冰数值建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随机分布的3d纤维状孔隙冰数值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2.自然界中的冰内存在许多细小孔隙,这些孔隙多为管状结构,它们的大小、形态以及分布情况都将影响冰的力学特性。现有的冰数值建模方法中多数忽略了微观孔隙结构,或者有些方法只是简单将冰内孔隙简化为圆形或者球形孔隙。尽管现有方法在冰数值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没有深入研究微观孔隙结构对冰力学性质的影响。基于现有方法在冰微观孔隙模拟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分布的3d纤维状孔隙冰数值建模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4.一种基于随机分布的3d纤维状孔隙冰数值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待分析冰的结构数据,建立立方体试件;其中,所述立方体试件包括试件表面环状结构的无孔区,以及除去无孔区以外的立方体区域的有孔区;
6.确定冰内孔隙的半径、长度的范围,以及孔隙率;
7.在有孔区确定第一个点,根据随机的冰内孔隙的长度,以及孔隙倾角的要求确定第二个点;以两个点生成纤维体的中心轴线,以随机的冰内孔隙的半径,旋转生成一个圆柱形纤维体;
8.调整冰内孔隙的半径、长度的值,直至圆柱形纤维体位于有孔区域,且其体积满足冰内孔隙的孔隙率的要求,获得目标纤维体;
9.利用布尔运算,在整体试件中剪掉目标纤维体,生成随机纤维状孔隙冰数值模型;
10.根据随机纤维状孔隙冰数值模型,仿真分析冰的孔隙分布情况。
11.优选地,所述立方体试件的长为a,宽为b,高为h,所述立方体试件包括试件表面的宽度为a*的环状结构的无孔区,以及长度为(a-2*a
*
)、宽度为(b-2*a
*
)、高度为(h-2*a
*
)的有孔区。
12.优选地,所述确定冰内孔隙的半径、长度的范围,以及孔隙率,具体包括:
13.孔隙的半径是(r
min
,r
max
)范围内的随机值,长度是(l
min
,l
max
)范围内的随机值,孔隙率由下面公式确定:
[0014][0015][0016]
其中,v
pi
是每个孔隙的体积,ri是孔隙的半径,li是孔隙的长度,vs是模型总体积,pc是孔隙率。
[0017]
优选地,所述孔隙倾角由参数cof1和cof2确定:
[0018]
angle1=(0
°
,360
°
)*cof1
ꢀꢀꢀ
(3)
[0019]
angle2=(0
°
,360
°
)*cof2
ꢀꢀꢀ
(4)
[0020]
此时,当第一个点的坐标为(x1,y1,z1)时,第二个点(x2,y2,z2)就可以通过下面公式确定出:
[0021]
x2=x1 l*sin(angle1)*cos(angle2)
ꢀꢀ
(5)
[0022]
y2=y1 l*sin(angle1)*cos(angle2)
ꢀꢀ
(6)
[0023]
z2=z1 l*cos(angle2)
ꢀꢀ
(7)
[0024]
式中,l是随机生成的孔隙长度。
[0025]
优选地,所述调整冰内孔隙的半径、长度的值,直至圆柱形纤维体位于有孔区域,且其体积满足冰内孔隙的孔隙率的要求,包括以下步骤:
[0026]
确定中心线线段的位置是否满足以下公式:
[0027]
tr≥a
*
r
st
ꢀꢀ
(8)
[0028]
tx≥a
*
r
st
ꢀꢀ
(9)
[0029]
式中,tr是中心线与试件四周表面之间的距离,td是中心线与试件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r
st
是纤维体的随机半径值;
[0030]
其次,当生成每个纤维体时,需要确定纤维体是否位于有孔区域内:
[0031]
[xi,yi,zi,ri]∈[(a
*
,x-a
*
),(a
*
,y-a
*
),(a
*
,z-a
*
)]
ꢀꢀꢀ
(10)
[0032]
并且,孔隙之间的最小间距设定为d
min
,孔之间的间距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用如下方式确定:
[0033]di
≥d
min
ꢀꢀꢀ
(11)
[0034]
式中,di是两个纤维体之间的间距;满足以上判定的纤维体为有效纤维体,不满足的将不会生成纤维体;
[0035]
此外,圆柱形纤维体的体积满足冰内孔隙的孔隙率的要求:圆柱形纤维体的体积满足冰内孔隙的孔隙率的要求:
[003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37]
本发明采用随机分布原理,可以模拟自然界中冰内孔隙分布的随机性。本发明采用纤维状孔隙模拟冰内孔隙,较常见的圆形或球形孔隙,纤维状孔隙更加贴近自然界中的真实状况。本发明在模拟孔隙时,孔隙的半径和长度都是满足一定范围内的随机分布,这样的数值模型更贴近自然界中的真实状况。
附图说明
[0038]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真实冰样孔隙形态;
[0039]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型图:(a)纤维体模型图;(b)3d随机纤维状孔隙模型图;
[0040]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图;
[0041]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3d随机纤维状孔隙模型分析冰单轴压缩试验模型图;
[0042]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冰单轴压缩试验网格图;
[0043]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图;
[0044]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冰单轴压缩试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6]
实施例1
[0047]
一种基于随机分布的3d纤维状孔隙冰数值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8]
步骤1:建立立方体试件;其中,所述立方体试件包括试件表面环状结构的无孔区,以及除去无孔区以外的立方体区域的有孔区。
[0049]
立方体试件的长为a,宽为b,高为h,所述立方体试件包括试件表面的宽度为a*的环状结构的无孔区,以及长度为(a-2*a
*
)、宽度为(b-2*a
*
)、高度为(h-2*a
*
)的有孔区。
[0050]
步骤2:确定冰内孔隙的半径、长度的范围,以及孔隙率。
[0051]
孔隙的半径是(r
min
,r
max
)范围内的随机值,长度是(l
min
,l
max
)范围内的随机值,孔隙率由下面公式确定:
[0052][0053][0054]
其中,v
pi
是每个孔隙的体积,ri是孔隙的半径,li是孔隙的长度,vs是模型总体积,pc是孔隙率。
[0055]
步骤3:在有孔区确定第一个点,根据随机的冰内孔隙的长度,以及孔隙倾角的要求确定第二个点;以两个点生成纤维体的中心轴线,以随机的冰内孔隙的半径,旋转生成一个圆柱形纤维体。
[0056]
其中,孔隙倾角由参数cof1和cof2确定:
[0057]
angle1=(0
°
,360
°
)*cof1
ꢀꢀ
(3)
[0058]
angle2=(0
°
,360
°
)*cof2 (4)
[0059]
此时,当第一个点的坐标为(x1,y1,z1)时,第二个点(x2,y2,z2)就可以通过下面公式确定出:
[0060]
x2=x1 l*sin(angle1)*cos(angle2)
ꢀꢀꢀ
(5)
[0061]
y2=y1 l*sin(angle1)*cos(angle2)
ꢀꢀꢀ
(6)
[0062]
z2=z1 l*cos(angle2)
ꢀꢀ
(7)
[0063]
式中,l是随机生成的孔隙长度。
[0064]
步骤4:调整冰内孔隙的半径、长度的值,直至圆柱形纤维体位于有孔区域,且其体积满足冰内孔隙的孔隙率的要求,获得目标纤维体。
[0065]
具体的,确定中心线线段的位置是否满足以下公式:
[0066]
tr≥a
*
r
st
ꢀꢀ
(8)
[0067]
td≥a
*
r
st
ꢀꢀ
(9)
[0068]
式中,tr是中心线与试件四周表面之间的距离,td是中心线与试件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r
st
是纤维体的随机半径值;
[0069]
其次,当生成每个纤维体时,需要确定纤维体是否位于有孔区域内:
[0070]
[xi,yi,zi,ri]∈[(a
*
,x-a
*
),(a
*
,y-a
*
),(a
*
,z-a
*
)]
ꢀꢀꢀ
(10)
[0071]
并且,孔隙之间的最小间距设定为d
min
,孔之间的间距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用如下方式确定:
[0072]di
≥d
min
ꢀꢀꢀ
(11)
[0073]
式中,di是两个纤维体之间的间距;满足以上判定的纤维体为有效纤维体,不满足的将不会生成纤维体;
[0074]
此外,圆柱形纤维体的体积满足冰内孔隙的孔隙率的要求:圆柱形纤维体的体积满足冰内孔隙的孔隙率的要求:
[0075]
步骤5:利用布尔运算,在整体试件中剪掉目标纤维体,生成随机纤维状孔隙冰数值模型。
[0076]
本实施例选冰试件单轴压缩实验为背景,详细阐述建模方法及模型计算结果。通过与真实实验结果的对比,证明该数值模型的可行性,具体建模过程如下:
[0077]
步骤1:建立长和宽为80mm,高为175mm的立方体试件。试件包含无孔区和有孔区两部分。无孔区是从试件表面起算,宽度为5mm的环状结构,除去无孔区以外的立方体区域是有孔区,长度为165mm,宽度为70mm。
[0078]
步骤2:确定纤维体的半径范围是(r
min
,r
max
)=(1mm,1.5mm),长度范围是(l
min
,l
max
)=(5mm,20mm),两纤维体之间的最小距离d
min
=3mm,纤维体与水平面和竖直面之间的夹角angle1=angle2=10
°
,孔隙率定为3%。
[0079]
步骤3:利用随机分布原理,在有孔区域随机生成纤维体,通过判定原则,判断生成的纤维体是否为有效纤维体。保留有效纤维体,直到纤维体的总体积满足孔隙率的要求时结束。生成的纤维体如图2(a)所示。利用布尔运算,在立方体中减去纤维体得到的随机纤维状孔隙冰模型,如图2(b)所示,建模过程流程图如图3所示。
[0080]
通过以上步骤建立了3d随机纤维状孔隙冰数值模型,为验证该模型在冰数值分析研究方面的可行性,以该模型为基础,分析冰单轴压缩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81]
步骤1:给随机纤维状孔隙模型赋予冰的材料属性,包括: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0082]
步骤2:在冰模型上下建立两个刚性压片,用来模拟单轴压缩实验中的压头。压片材料定义为钢,忽略压片的质量,以防止压片质量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生成的整体模型如图4所示,网格划分时采用自由网格划分,网格类型为c3d4,网格如图5所示。
[0083]
步骤3:设置冰材料的破坏准则,依据单轴压缩实验,选择剪切破坏准则和drucker prager准则。最终的模拟结果如图6所示,实验结果如图7所示,数值结果和实验结构均出现了剪切破坏和贯穿试件的劈裂破坏形态。
[0084]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基于随机分布的纤维状孔隙3d冰数值建模方法。该方法将随机分布原理应用到模拟冰内孔隙中,同时将冰内孔隙简化为纤维状。相比于圆形或者球形孔隙,纤维状孔隙更加贴近自然界冰的真实孔隙状态。此外,孔隙的半径和长度都是满足一定范围内的随机分布,这样的数值模型更贴近自然界中的真实状况。将该方法应用到冰单轴压缩试验数值模拟中,得到的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同,由此验证了基于随机分布的纤维状孔隙3d冰数值建模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可以更好的应用于寒区冰及冰场中结构等方面的研究。
[0085]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