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羽毛球辅助训练装置

2022-11-23 14:37: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羽毛球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肩部机构,包括背板(1)、束紧带和直角连杆(3),所述背板(1)通过束紧带绑定在人体背部,背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延伸板(22)的一端,第一延伸板(22)与背板(1)垂直设置,第一延伸板(22)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编码器(2),第一编码器(2)的转轴固定连接直角连杆(3)的一端;大臂机构,包括第一连杆(5)、第一弧形板(10)、第一半齿圈(11)和第一齿轮(6),所述直角连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编码器(4),第二编码器(4)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杆(5)的一端,第一连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弧形板(10)的上侧壁,第一弧形板(10)的下侧壁设有第一滑槽(18),第一滑槽(18)滑动连接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一半齿圈(11)的上侧壁,第一半齿圈(11)啮合第一齿轮(6),第一齿轮(6)固定在第三编码器(12)的转轴上,第三编码器(12)固定在第一弧形板(10)的外侧壁;第一编码器(2)、第二编码器(4)和第三编码器(12)均将测得的转动数据信号实时发送给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将获得的各数据的最大值与标准击球的数据进行对比,用以判断手臂挥拍的动作是否标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齿圈(11)的下侧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杆(7)的一端,第二连杆(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弧形板(13),第二弧形板(13)卡设在大臂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羽毛球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小臂结构,所述小臂结构包括第三弧形板(8)、第四弧形板(20)、第二半齿圈(14)、第二齿轮(15)和第三连杆(16),所述第三弧形板(8)固定的一端固定连接第四编码器(19)的转轴,第四编码器(19)固定在第二弧形板(13)的一端,第二弧形板(13)的另一端与第三弧形板(8)的另一端铰接;第三弧形板(8)通过第三连杆(16)连接第四弧形板(20)的一侧板面,第四弧形板(20)的另一侧板面设有第二滑槽(21),第二滑槽(21)滑动连接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第二半齿圈(14)的侧壁,第二半齿圈(14)啮合第二齿轮(15),第二齿轮(15)固定连接第五编码器(17)的转轴,第五编码器(17)固定连接第四弧形板(20);第四编码器(19)和第五编码器(17)均将测得的转动数据信号实时发送给数据处理单元。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羽毛球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齿圈(14)远离第三连杆(16)的一侧壁固定连接第二延伸板(9)的一端,第二延伸板(9)的另一端通过束紧带绑定在靠近手腕部位的小臂上。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羽毛球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7)上设有束紧带,通过束紧带将第二连杆(7)绑定在大臂上。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羽毛球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16)上设有束紧带,通过束紧带将第三连杆(16)绑定在小臂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板(22)为l形板,构成l形板的竖板与设在背板(1)上的竖孔滑动连接,构成l形板的横板固定设有第一编码器(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设有多个用于束紧带穿过并将背板(1)绑定在人体背部的穿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羽毛球辅助训练装置,属于体育器材技术领域。该羽毛球辅助训练装置包括:肩部机构和大臂机构,肩部机构包括背板、束紧带和直角连杆,所述背板通过束紧带绑定在人体背部,背板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延伸板的一端,第一延伸板与背板垂直设置,第一延伸板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编码器,第一编码器的转轴固定连接直角连杆的一端;编码器检测到转动动作,并将转动信号发送给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将获得的各数据的最大值与标准击球的数据进行对比,用以判断手臂挥拍的动作标准动作的差值,若差值较小,则挥拍动作更加标准;若差值较大,则挥拍动作不标准,使得羽毛球运动员击球的准确性提高。球的准确性提高。球的准确性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沈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9.02
技术公布日:2022/11/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