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模板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10:34: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板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在新建楼厦等中设置的电梯升降通道是按照建筑业者管理的精度进行建造。当前,电梯的安装工程是以如下的步骤来进行。首先,从升降通道的天井部分铅垂地设置多根高强钢丝。此时,高强钢丝利用重锤铅垂地悬吊,并设置为保持该铅垂状态。接下来,将高强钢丝的位置作为电梯的安装基准,在升降通道内敷设导轨,并设置厅侧出入口的地坎。导轨包括:用于引导电梯轿厢的移动的导轨、以及用于引导对重(平衡配重)的移动的导轨。导轨的敷设作业、地坎的设置作业由电梯设置作业者(以下也简称为“作业者”)来实施。
3.当如上所述来设置电梯的各设备时,将高强钢丝作为各设备的定位基准,该高强钢丝安装于被称为模板的安装夹具,在升降通道内铅垂地设置。此时,作业者必须相对于由建筑业者在基准层(通常为一层)标记的基准线而言在预定的位置设置高强钢丝。因此,作业者首先相对于基准线进行画线作业,并在基准层以能够确定预定的位置的方式来设置标尺。接下来,作业者以使得高强钢丝的位置接近通过标尺确定的预定的位置的方式来移动模板。在模板移动之前,作业者在升降通道的天井部分设置模板。另外,作业者在模板上固定高强钢丝的上端部,并且在高强钢丝的下端部安装重锤,从而使高强钢丝从模板悬吊。因此,为了使模板移动,作业者必须使脚部移动到升降通道的天井部分。接下来,作业者从升降通道的天井部分向基准层移动,从而确认高强钢丝的位置是否符合预定的位置。之后,作业者在升降通道的天井部分与基准层之间进行多次往返,重复进行模板的移动和高强钢丝的位置确认,从而使高强钢丝的位置符合预定的位置。
4.作为在电梯的升降通道内设置高强钢丝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技术:“一种电梯用基准型板的自动定位装置,其具备:在升降通道的最上部在平面方向上空出预定间隔设置的型板支撑部件;在型板支撑部件之间跨越并沿着门厅侧平行地设置且在两端部设置有高强钢丝垂下部的基准型板;在基准型板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并利用内置的电动机对基准型板的两端部的与门厅侧正交的方向的平面的动作独立地进行调整控制的x轴方向定位装置;在基准型板的中间部设置并利用内置的电动机对基准型板的与门厅侧平行的方向的平面的动作进行调整控制的y轴方向定位装置;能够以遥控操作来对x轴方向定位装置和y轴方向定位装置进行遥控的遥控装置;从基准型板的两端部的高强钢丝垂下部垂下且在下端部安装有重锤的高强钢丝;以及在升降通道底坑中设置且能够将高强钢丝的下端部所悬吊的重锤浸没从而抑制重锤的振摆运动的重锤静止用盛水容器”。另外,专利文献1还记载了涉及“一种电梯用基准型板的自动定位方法”的技术,所述方法采用了具备上述结构的自动定位装置。
5.作业者在结束高强钢丝的设置之前,需要在建筑物的最上层和基准层之间使用楼梯多次往返。因此,作业者的身体负荷大,完成高强钢丝的设置所需的作业时间也较长。对于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而言,能够通过使用遥控装置进行的遥控操作,使相当于模板的基
准型板移动。因此,能够减轻作业者的身体负荷。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380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9.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10.但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存在如下课题。
11.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对基准型板的位置进行调整的位置调整机构(x轴方向定位装置和y轴方向定位装置)安置于基准型板,并将该基准型板安装于两个支撑部件(型板支撑部件)。此时,如果将基准型板固定于支撑部件,则无法移动基准型板。因此,为了通过位置调整机构的动作来调整基准型板的位置,需要在支撑部件上安装位置调整机构,并在该位置调整机构的可动部分上安装基准型板。因此,在以高强钢丝的位置为基准设置电梯的各设备的期间,需要预先将位置调整机构安装于支撑部件。因此,如果是在多个现场并行地实施电梯设备的设置作业,则必须要按照作业现场的数量来准备位置调整机构。
1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板的定位装置,其能够在利用位置调整机构对支撑部件所支撑的模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之后,以保持模板的位置调整状态不变的方式,从支撑部件拆下位置调整机构。
13.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4.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例如采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结构。
15.本技术包括解决上述课题的多个方案,若列举其中一个则是如下的模板的定位装置,其对模板进行定位,该模板被设置于升降通道的多个支撑部件支撑,并且安装有高强钢丝的上端部,该模板的定位装置具备:位置调整机构,其调整模板的位置;架台,其支撑位置调整机构,并且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支撑部件;以及固定具,其将通过位置调整机构调整了位置的模板固定于支撑部件。
16.发明的效果
17.根据本发明,在利用位置调整机构对支撑部件所支撑的模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之后,能够以保持模板的位置调整状态不变的方式,从支撑部件拆下位置调整机构。
18.对于上述以外的其它的课题、结构和效果,可以通过以下针对实施方式的说明来了解。
附图说明
19.图1是表示模板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20.图2是从a方向观察图1所示模板的图。
21.图3是表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模板的定位装置设置于电梯的升降通道中的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22.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板的定位装置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23.图5是从斜上方观察图4所示模板的定位装置的图。
24.图6是从斜下方观察图4所示模板的定位装置的图。
25.图7是表示固定具的结构的俯视图。
26.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板的定位装置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27.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远距离控制器的一例的外观图。
28.图10是表示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定位装置设置高强钢丝时的施工步骤的流程图。
29.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板的定位装置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30.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载台的结构例的剖视图。
31.图中:
32.1—模板;7—高强钢丝;10、10a—定位装置;11—升降通道;15—支撑管(支撑部件);21—位置调整机构(第一位置调整机构);22—位置调整机构(第二位置调整机构、第三位置调整机构);24—架台;25—固定具;35—直线动作致动器(致动器);36—连结基底(连结部件);37—导板(夹持部件);41—基底板;42—架设梁;43—连结梁;50—遥控器(操作设备);71—位置调整机构;72—架台;75—直线动作致动器(第一位置调整机构);76—直线动作导件(第一位置调整机构);77—直线动作致动器(第二位置调整机构);78—旋转载台(第三位置调整机构);78b—保持器部件(把持部);78c—固定用螺丝(把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对于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功能或结构的要素标记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另外,在各参照图面中概略地示出了实施方式的装置的结构。因此,在参照图面中存在对各部件的标尺、间隔、位置关系等的放大表示、或者省略部件的一部分图示的情况。
34.图1是表示模板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图2是从a方向观察图1所示模板的图。
35.如图1和图2所示,模板1是从a方向来观察呈向下的c字形的长尺寸的部件。模板1一体地具有一个平板部2和两个侧板部3、4。侧板部3从平板部2的一个长边呈直角弯曲,侧板部4从平板部2的另一个长边呈直角弯曲。两个侧板部3、4从a方向来观察左右成对地配置。另外,侧板部3形成为从a方向来观察呈l字形,侧板部4形成为从a方向来观察呈倒l字形。
36.在模板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分别设置有突起部5。突起部5固定于模板1的平板部2。突起部5具有外螺纹5a。如图2所示,突起部5的外螺纹5a在平板部2的厚度方向上向与侧板部3、4相反的一侧突出。另外,在突起部5上形成有通孔5b,该通孔5b贯通突起部5的中心轴。高强钢丝7的上端部通过该通孔5b安装于突起部5。突起部5设置于模板1的两端部。因此,在一个模板1上安装两个(两根)高强钢丝7。
37.<第一实施方式>
38.图3是表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模板的定位装置设置于电梯的升降通道中的状态的概略侧视图。另外,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板的定位装置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另外,图5是从斜上方观察图4所示模板的定位装置的图,图6是从斜下方观察图4所示模板的定位装置的图。
39.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明确各部的形状、位置关系等,以作业者立于电梯门厅并面向电梯的出入口时为基准,设定左右方向为x方向、进深方向为y方向、上下方向(铅垂方向)为z方向。x方向、y方向和z方向是相互正交的方向。另外,x方向相当于第一方向,y
方向相当于第二方向。
40.如图3所示,模板的定位装置(以下也简称为“定位装置”)10具备后述的位置调整机构,并利用该位置调整机构使模板1定位。定位装置10安装在升降通道11的天井部分(顶部)来进行使用。模板1的定位是通过使利用重锤6从模板1悬吊的高强钢丝7的位置与预先确定的预定位置对准来进行。
41.对于建造中的楼厦而言,在升降通道11的最上层设置作业台12。作业台12也被称为顶台。作业者13登上作业台12进行预定的作业。预定的作业包括:定位装置10的安装作业、模板1的安装作业、高强钢丝7的安装作业等。在升降通道11的各层的出入口设置幕帘14,用以确保作业者13的安全性。另外,在升降通道11的天井部分,作为支撑部件的一例,设置有两个支撑管15。两个支撑管15彼此平行地配置。另外,使用未图示的水准器将各支撑管15水平地设置。此外,关于两个支撑管15的平行度和水平度,其精度只要是能够确保在使用定位装置10使模板1定位时没有妨碍的程度即可。另外,支撑管15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42.各支撑管15形成为圆柱状。支撑管15的一端部称为螺纹式的伸缩部15a。伸缩部15a在支撑管15的中心轴方向上进行伸缩,从而能够改变支撑管15的全长。另外,在支撑管15的一端部设置有操作杆16和抵接板17。操作杆16设置为能够绕支撑管15的中心轴进行旋转。当使操作杆16向一个方向旋转时,则伸缩部15a伸长,且当操作杆16反向旋转时,伸缩部15a收缩。抵接板17抵接于升降通道11的壁11b。
43.对于具备上述结构的支撑管15而言,利用在将升降通道11的天井和地板除外的剩余四个壁中的在y方向上对置两个壁11a、11b进行固定。具体而言,使在支撑管15的一端部设置的板18(参照图7)抵接于壁11a,并通过操作杆16的旋转而使在支撑管15的另一端部设置的抵接板17抵接于壁11b。此时,使操作杆16向伸缩部15a进行伸长的方向旋转,从而使抵接板17强力压接于壁11b。由此,能够在升降通道11的天井部分固定支撑管15。另外,能够使用未图示的水准器、量具等将两个支撑管15平行且水平地设置。
44.在这样设置的两个支撑管15上安装模板1和定位装置10。
45.这里参照图4~图6对定位装置10的结构进行说明。
46.定位装置10具备:对模板1的位置进行调整的位置调整机构21、22;对位置调整机构21、22进行支撑的架台24;以及将位置调整后的模板1固定于两个支撑管15的固定具25(图4)。
47.位置调整机构21是在x方向上调整模板1的位置的机构。位置调整机构21相当于第一位置调整机构。位置调整机构21具备:具有固定部31a和可动部31b的直线动作致动器31;在可动部31b的前端部固定的支架32;以及在支架32的下表面通过螺纹固定方式安装的把持撑条33。固定部31a固定于后述的连结基底36的下表面。在固定部31a内置有:用于使可动部31b移动的驱动源(未图示);以及将驱动源的驱动力向可动部31b传递的动力传递机构(未图示)。可动部31b利用在固定部31a内置的驱动源的驱动力沿着x方向进行往复移动。支架32与可动部31b一体地在x方向上移动。把持撑条33是在其与支架32之间把持模板1的部件。把持撑条33形成为帽型。
48.对于具备上述结构的位置调整机构21而言,通过在利用把持撑条33把持模板1的状态下,使直线动作致动器31的可动部31b移动,从而使模板1与可动部31b一体地在x方向
上移动。因此,能够利用直线动作致动器31的动作在x方向上调整模板1的位置。
49.位置调整机构22是在y方向上调整模板1的位置的机构。另外,位置调整机构22也是调整模板1相对于x方向的倾斜的机构。即,位置调整机构22构成了第二位置调整机构和第三位置调整机构。位置调整机构22具备:两个直线动作致动器35、连结基底36、以及两个导板37。两个直线动作致动器35在x方向上空开间隔配置。两个直线动作致动器35相当于一对致动器。各直线动作致动器35具有固定部35a和可动部35b。固定部35a固定于架台24。在固定部35a内置有:用于使可动部35b移动的驱动源(未图示);以及将驱动源的驱动力向可动部35b传递的动力传递机构(未图示)。可动部35b利用在固定部35a内置的驱动源的驱动力沿着y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在可动部35b的前端安装有连结销38。连结销38配置为铅垂向上。
50.连结基底36形成为长尺寸的板状。连结基底36将两个直线动作致动器35的可动部35b彼此连结。连结基底36相当于连结部件。在连结基底36设置有圆孔36a和长孔36b。长孔36b是以连结基底36的长度方向为长轴方向的孔。对于连结基底36的长度方向上的圆孔36a和长孔36b的中心间距离而言,设定为与x方向上的两个直线动作致动器35的间隔相等。在圆孔36a中插入一个连结销38,并在长孔36b中插入另一个连结销38。
51.两个导板37在x方向上空开间隔安装于连结基底36。具体而言,各导板37在连结基底36的下表面经由台座39安装。在台座39设置有通孔(未图示),该通孔用于使连结销38比连结基底36向上侧突出。导板37形成为从x方向来观察呈门型。导板37在y方向上夹持模板1。两个导板37相当于一对夹持部件。
52.对于具备上述结构的位置调整机构22而言,通过在利用两个导板37夹持模板1的状态下,使两个直线动作致动器35的各可动部35b在同一方向上移动相同量,从而使模板1与连结基底36一体地在y方向上移动。另外,通过在利用两个导板37夹持模板1的状态下,使两个直线动作致动器35的各可动部35b向不同方向、和/或以不同量进行移动,从而使模板1与连结基底36一体地在y方向上倾斜。此时,当使两个直线动作致动器35的各可动部35b向不同方向以相同量进行移动时,则以两个导板37之间的中心位置为中心使模板1在水平面内旋转。即,在水平面内改变模板1的姿态。另外,两个直线动作致动器35和连结基底36通过两个连结销38进行连结,并且各连结销38插入倒各自对应的圆孔36a和长孔36b中。因此,连结基底36以圆孔36a中插入的连结销38为中心在y方向上倾斜,并且该连结基底36的倾斜因连结销38与长孔36b的嵌合而被容许。因此,能够利用两个直线动作致动器35的动作,在y方向上调整模板1的位置,并且调整模板1相对于x方向的倾斜。
53.架台24相对于两个支撑管15可装卸地安装。架台24具备:两个基底板41、两个架设梁42、以及两个连结梁43。两个基底板41在x方向上空开间隔配置。基底板41形成为平板状。基底板41在支撑管15的上侧周面,使用未图示的螺栓以固定状态安装。因此,能够通过松动并拆下螺栓而将基底板41从支撑管15拆下。
54.两个架设梁42架设于两个支撑管15而进行配置。另外,两个架设梁42与x方向平行地配置。各架设梁42载置于两个基底板41的上表面,并以该状态通过螺栓等(未图示)固定于基底板41。
55.两个连结梁43是将两个架设梁42连结的梁。连结梁43的一端部固定于一个架设梁42,连结梁43的另一端部固定于另一个架设梁42。两个连结梁43在x方向上空开间隔配置。
两个连结梁43在x方向上配置于比两个基底板41靠内侧。另外,两个连结梁43与y方向平行地配置。
56.上述两个架设梁42和两个连结梁43构成了俯视呈h形的梁,在该梁上安装有两个直线动作致动器35。具体而言,直线动作致动器35载置于连结梁43上,并以该状态固定于架设梁42。
57.此外,架设梁42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这一点对于连结梁43而言也是同样的。
58.另外,一对直线动作致动器35能够仅利用两个架设梁42进行安装。即,连结梁43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设有连结梁43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架台24的机械强度。因此,能够抑制使各直线动作致动器35动作时的振动等。
59.固定具25为了将一个模板1固定于两个支撑管15而设有两个。固定具25在支撑管15的长度方向(y方向)上配置在与基底板41不同的位置。固定具25在支撑管15的上侧周面利用未图示的夹子进行固定。作为夹子而言,可以采用能够通过螺栓的紧固而在单管上进行固定的c字形夹子。
60.如图7所示,固定具25具备:承接并支撑模板1的承接部45;彼此对置的两个夹部46;在各夹部46的外表面固定的两个螺母部件47;与螺母部件47啮合的两个紧固螺栓48。
61.承接部45具有将模板1以能够在水平面内移动的方式支撑的支撑面45a。支撑面45a形成为俯视呈矩形。支撑面45a配置为向上。两个夹部46从承接部45的相对应的两个边部垂直地立起。因此,从x方向观察固定具25时,承接部45和两个夹部46呈u字形。承接部45和两个夹部46优选为一体结构。
62.螺母部件47在夹部46的外表面通过焊接等而固定。螺母部件47具有未图示的内螺纹。在夹部46形成有贯通孔(未图示),该贯通孔的直径与螺母部件47的内螺纹相比较大。螺母部件47的内螺纹与夹部46的贯通孔同轴地配置。
63.紧固螺栓48具有与螺母部件47的内螺纹啮合的外螺纹48a。外螺纹48a在与螺母部件47的内螺纹啮合的状态下插入于夹部46的贯通孔。紧固螺栓48(外螺纹48a)的前端部48b通过夹部46的贯通孔并突出于支撑面45a上。两个紧固螺栓48以在与y方向平行的虚拟轴上彼此对置的状态进行配置。
64.对于具备上述结构的固定具25而言,当使紧固螺栓48旋转时,则通过螺母部件47的内螺纹与外螺纹48a的啮合,使紧固螺栓48的位置在y方向上移动。此时,对于y方向上的紧固螺栓48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量而言,根据紧固螺栓48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来确定。因此,对于支撑面45a上的紧固螺栓48的前端部48b的突出尺寸而言,能够通过紧固螺栓48的旋转而任意地进行调整。另外,如图7所示,在将模板1载置并支撑于承接部45的支撑面45a的状态下,两个紧固螺栓48的前端部48b以从各自对应的模板1的侧板部3、4(参照图1)分离的状态进行配置,因此不会限制水平方向上的模板1的移动。因此,模板1被支撑面45a支撑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与此相对,在将被支撑面45a支撑的模板1利用两个紧固螺栓48从y方向的两侧夹持的状态下,限制了水平方向上的模板1的移动。即,模板1成为被两个紧固螺栓48固定于固定具25,并且经由该固定具25固定于支撑管15的状态。
65.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板的定位装置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66.如图8所示,定位装置10具备:远距离控制器(以下也称为“遥控器”)50、以及在与
遥控器50之间传递信号的控制装置52。遥控器50具有无线通信用的天线50a。控制装置52具有无线通信用的天线52a。如图3所示,遥控器50是供作业者13在建筑物的基准层(在图例中为一层)确认高强钢丝7的位置的设备。遥控器50相当于对上述位置调整机构21、22进行遥控操作的操作设备。
67.控制装置52是对直线动作致动器31、和一对直线动作致动器35分别独立地进行控制的装置。控制装置52例如是如图4所示那样载置并固定在两个架设梁42上。控制装置52接收从遥控器50发送的信号,并且按照接收的信号来控制直线动作致动器31、35的动作。
68.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远距离控制器的一例的外观图。
69.如图9所示,在遥控器50上设置有:显示部510、电源按钮520、重置按钮530、收纳姿态按钮540、两个左右方向移动按钮550、四个前后方向移动按钮560。
70.显示部510显示在使用遥控器50对位置调整机构21、22进行遥控操作时供作业者13参照的信息。作为作业者13参照的信息可以考虑:通过直线动作致动器31的动作使模板1在x方向上移动时的移动量、通过一直线动作致动器35的动作使模板1在y方向上移动时的移动量、通过另一直线动作致动器35的动作使模板1在y方向上移动时的移动量等信息。电源按钮520是用于进行控制装置52和各直线动作致动器31、35的电源的通断(接通、关断)的按钮。重置按钮530是用于对按照各直线动作致动器31、35在显示部510上显示的上述移动量重置为零的按钮。收纳姿态按钮540是用于将处于与架台24一起从支撑管15拆下的状态(图4所示状态)的位置调整机构21、22缩小为适于收纳的尺寸的按钮。如果按压收纳姿态按钮540,则会成为各直线动作致动器31、35的可动部31b、35b最大程度收缩的状态。
71.两个左右方向移动按钮550是用于通过直线动作致动器31的动作使模板1向x方向的一侧或另一侧移动的按钮。在两个左右方向移动按钮550中,如果按压左侧的左右方向移动按钮550,则从处于基准层的作业者13来观察,两个高强钢丝7向左侧移动,如果按压右侧的左右方向移动按钮550,则是两个高强钢丝7向右侧移动。
72.四个前后方向移动按钮560是用于通过一对直线动作致动器35的动作使模板1在y方向上移动、或者使模板1相对于x方向倾斜的按钮。在四个前后方向移动按钮560中,如果对上侧两个前后方向移动按钮560同时按压,则从处于基准层的作业者13来观察,两个高强钢丝7向进深侧移动,如果对下侧两个前后方向移动按钮560同时按压,则是两个高强钢丝7向近前侧移动。另外,如果仅对右上的前后方向移动按钮560按压,则从处于基准层的作业者13来观察,右侧的高强钢丝7向进深侧移动,如果仅对左上的前后方向移动按钮560按压,则左侧的高强钢丝7向进深侧移动。另外,如果仅对右下的前后方向移动按钮560按压,则从处于基准层的作业者13来观察,右侧的高强钢丝7向近前侧移动,如果仅对左下的前后方向移动按钮560按压,则是左侧的高强钢丝7向近前侧移动。
73.图10是表示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定位装置设置高强钢丝时的施工步骤的流程图。以下的施工步骤由作业者13执行。作业者13的人数根据施工作业的内容而可以是一人或者多人,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了关于作业者13的人数的记载。
74.首先,作业者13在升降通道11的最上部设置作业台12(步骤s101)。
75.接下来,作业者13登上作业台12设置两个支撑管15(步骤s102)。
76.接下来,作业者13如图7所示那样在各支撑管15上安装固定具25(步骤s103)。
77.接下来,作业者13在两个固定具25上设置模板1(步骤s104)。
78.接下来,作业者13在两个支撑管15上安装定位装置10(步骤s105)。此时,作业者13预先组装了定位装置10。以下对于定位装置10的组装步骤的一例进行说明。
79.首先,作业者13将两个架设梁42和两个连结梁43组装为俯视呈h字形。
80.接下来,作业者13将两个架设梁42载置并固定在两个基底板41上。
81.接下来,作业者13在两个架设梁42上安装一对直线动作致动器35。
82.接下来,作业者13利用连结基底36将一对直线动作致动器35的各可动部35b连结。具体而言,是将在一个直线动作致动器35的可动部35b前端设置的连结销38插入到连结基底36的圆孔36a中,并且将在另一个直线动作致动器35的可动部35b前端设置的连结销38插入到连结基底36的长孔36b中。
83.接下来,作业者13在连结基底36的下表面安装直线动作致动器31,并且在直线动作致动器31的可动部31b的前端安装支架32。
84.接下来,作业者13在连结基底36的下表面经由台座39安装导板37。
85.接下来,作业者13将把持撑条33安装于在直线动作致动器31的可动部31b前端安装的支架32。
86.如以上这样完成了定位装置10的组装。
87.在上述步骤s105中,向两个支撑管15安装定位装置10时,作业者13首先向两个支撑管15分别载置基底板41。此时,作业者13使两个导板37分别覆盖在模板1上。另外,作业者13以在支架32与把持撑条33之间夹持模板1的方式,通过螺纹固定方式将把持撑条33固定于支架32。
88.接下来,作业者13利用螺栓(未图示)将两个基底板41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支撑管15。
89.之后,作业者13安装高强钢丝7和重锤6(步骤s106)。此时,作业者13使高强钢丝7通过在模板1上设置的突起部5的通孔5b,从而将高强钢丝7的一端部(上端部)卷绕并固定于突起部5。另外,作业者13如图5所示那样,将高强钢丝7的另一端部(下端部)卷绕并固定于重锤6的钩6a。
90.接下来,作业者13离开作业台12,从升降通道11的最上层向基准层移动,在基准层设置标尺60(步骤s107)。此时,作业者13根据预先由建筑业者在升降通道11的基准层标记的基准线来进行画线作业,在基准层以能够确定预定的位置的方式来设置标尺60。另外,作业者13例如以使得标尺60的角为预定的位置的方式,在基准层的地面固定标尺60。预定的位置是用于对准高强钢丝7的位置的目标位置。
91.接下来,作业者13确认预定的位置与高强钢丝7的位置的偏移,以使得该偏移减小的方式对遥控器50的按钮(左右方向移动按钮550、前后方向移动按钮560)进行操作(步骤s108)。此时,作业者13使用在标尺60之外另行准备的手持标尺(未图示)来确认高强钢丝7的位置偏移。另外,作业者13根据预定的位置与高强钢丝7的位置的偏移的大小、和偏移的方向,对两个左右方向移动按钮550和四个前后方向移动按钮560进行适当操作。由此,使模板1和高强钢丝7随着直线动作致动器31、35的动作进行移动。此时,作业者13在升降通道11的基准层对遥控器50进行操作,因此无需为了移动模板1而移动到最上层。因此,能够减轻作业者的身体负担。
92.接下来,作业者13在通过上述的遥控器50的操作使模板1移动时,根据模板1的移
动来确认是否消除了高强钢丝7的位置偏移(步骤s109)。另外,作业者13在判断为高强钢丝7的位置偏移未消除、即高强钢丝7从预定的位置偏移的情况下,返回上述步骤s108再次对遥控器50进行操作。另外,作业者13在判断为消除了高强钢丝7的位置偏移、即高强钢丝7的位置与预定的位置一致的情况下,则转入步骤s110的步骤。此外,对于通过位置调整机构21、22进行的模板1的位置的调整而言,在步骤s109中作业者13判断为消除了高强钢丝7的位置偏移的时点完成。由此,以使得高强钢丝7的位置与预定的位置一致的方式将模板1定位。
93.接下来,在步骤s110中,作业者13从升降通道11的基准层移动到最上层并登上作业台12,将模板1固定。此时,作业者13使用通过上述步骤s103安装于支撑管15的固定具25,将模板1固定于支撑管15。具体而言,是在各固定具25使两个紧固螺栓48旋转,从而使各紧固螺栓48的前端部48b与模板1抵接,并且对各紧固螺栓48进行紧固,从而利用合计为四个的紧固螺栓48将模板1固定于两个固定具25。由此,模板1经由两个固定具25固定于两个支撑管15。
94.接下来,作业者13在将两个固定具25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支撑管15的状态下,从两个支撑管15拆下定位装置10(步骤s111)。具体而言,作业者13从支架32拆下把持撑条33,并且将在支撑管15上固定基底板41的螺栓拆下,之后提起定位装置10。由此,除了两个固定具25之外,能够从支撑管15拆下定位装置10。
95.之后,作业者13离开作业台12,从升降通道11的最上层向基准层移动,在升降通道11的最下部(底坑)设置下部模板62(步骤s112)。此时,作业者13在升降通道11的壁上沿着x方向空开间隔地固定两个下部模板支撑管64,并在这两个下部模板支撑管64上载置并固定下部模板62。另外,作业者13将下部模板62和下部模板支撑管64在z方向上配置于标尺60和重锤6之间。
96.接下来,作业者13将高强钢丝7安装于下部模板62(步骤s113)。下部模板62与模板1同样地形成为长尺寸。在下部模板62以与在模板1上设置的两个突起部5相同的间隔设置两个高强钢丝固定部(未图示),在各高强钢丝固定部上分别固定一个高强钢丝7。由此,高强钢丝7在上部的模板1与下部模板62之间铅垂地设置。另外,关于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为了对在高强钢丝的下端部安装的重锤的振摆运动进行抑制,需要准备重锤静止用盛水容器,但是通过上述这样将高强钢丝7安装于下部模板62,从而不必准备这种容器。
97.如上所述,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定位装置10,在利用位置调整机构21、22对模板1的位置进行调整之后,使用两个固定具25在两个支撑管15上固定模板1,从而能够以保持模板1的位置调整状态的方式,将位置调整机构21、22和架台24从支撑管15拆下。因此,如果是在多个现场并行地实施电梯设备的设置作业的情况,则只要在一个作业现场准备两个固定具25即可。另外,还能够将在某一作业现场拆下的位置调整机构21、22搬运至另一作业现场使用。因此,不必按照作业现场的数量来准备位置调整机构21、22。因此,能够使模板1的定位所使用的器材的保有数量减少。
98.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具备:在x方向上调整模板1的位置的位置调整机构21;以及在y方向上调整模板1的位置并且调整模板1相对于x方向的倾斜的位置调整机构22。由此,与仅在x方向和y方向这两个方向上调整模板1的位置时相比,能够提高模板1的位置调整的自由度。因此,容易进行模板1的位置调整。另外,能够缩短模板1的位置调整所需的时
间。
99.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位置调整机构22具备分别具有可动部35b的一对直线动作致动器35。另外,位置调整机构22使一对直线动作致动器35的各可动部35b向同一方向各移动相同量,从而在y方向上调整模板1的位置,并且使一对直线动作致动器35的各可动部35b向不同的方向、和/或以不同的量移动,从而调整模板1相对于x方向的倾斜。由此,能够使具备一对直线动作致动器35的位置调整机构22作为第二位置调整机构进行动作,或作为第三位置调整机构进行动作。
100.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位置调整机构22还具备:将一对直线动作致动器35的可动部35b彼此连结的连结基底36;以及在x方向上空开间隔安装于连结基底36,并在y方向上夹持模板1的一对导板37。由此,在利用一对导板37夹持模板1的状态下,适当改变使一对直线动作致动器35的各可动部35b移动的方向或量,从而能够使模板1与连结基底36一起移动。
101.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架台24具备:在两个支撑管15上分别可装卸地安装的两个基底板41;以及以在两个支撑管15上架设的状态固定于两个基底板41的两个架设梁42。另外,一对直线动作致动器35安装于两个架设梁42。由此,能够减轻对位置调整机构21、22进行支撑的架台24的重量,实现定位装置10的轻量化。
102.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位置调整机构21位于一对导板37之间,并安装于连结基底36。另外,当位置调整机构21在x方向上调整模板1的位置时,一对导板37对模板1的移动进行引导。由此,能够避免对y方向上的模板1的位置调整造成影响,并在x方向上调整模板1的位置。
103.<第二实施方式>
104.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板的定位装置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105.第二实施方式的模板的定位装置(以下也简称为“定位装置”)10a具备:对模板1的位置进行调整的位置调整机构71;对位置调整机构71进行支撑的架台72;以及将位置调整后的模板1固定于两个支撑管15的固定具25。对于支撑管15和固定具25,则由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而省略说明。
106.架台72相对于两个支撑管15可装卸地安装。架台72具备:在两个支撑管15的上架设配置的基底部件72a;以及在该基底部件72a的下表面配置的多个c字形夹子(未图示)。基底部件72a形成为俯视呈矩形,且形成为平坦板状。利用螺栓(未图示)对与支撑管15嵌合的c字形夹子进行紧固,从而能够将基底部件72a固定于支撑管15。另外,通过使紧固c字形夹子的螺栓松动,从而能够将基底部件72a与c字形夹子一起从支撑管15拆下。
107.位置调整机构71具备:在架台72的基底部件72a上安装的直线动作致动器75和直线动作导件76;经由直线动作导件76安装在架台72的基底部件72a上的直线动作致动器77;以及在直线动作致动器77的前端部安装的旋转载台78。其中,直线动作致动器75和直线动作导件76相当于在x方向上调整模板1的位置的第一位置调整机构。另外,直线动作致动器77相当于在y方向上调整模板1的位置的第二位置调整机构。另外,旋转载台78相当于调整模板1相对于x方向的倾斜的第三调整机构。
108.直线动作致动器75具有固定部75a和可动部75b。固定部75a固定于基底部件72a。在固定部75a内置有:用于使可动部75b移动的驱动源(未图示);以及将驱动源的驱动力向
可动部75b传递的动力传递机构(未图示)。可动部75b利用固定部75a所内置的驱动源的驱动力在x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在可动部75b的前端部安装有连结部件80。连结部件80与可动部75b一体地在x方向上移动。
109.直线动作导件76具备:在架台72的基底部件72a上固定的固定基底76a;在固定基底76a的上表面侧配置的一对导轴76b;以及被一对导轴76b可移动地支撑的滑块76c。一对导轴76b是对滑块76c的移动进行引导的轴。一对导轴76b与x方向平行地配置。因此,滑块76c被一对导轴76b以可在x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撑。
110.直线动作致动器77具有固定部77a和可动部77b。固定部77a固定于直线动作导件76的滑块76c。另外,在固定部77a上安装有连结部件80。连结部件80是将直线动作致动器75的可动部75b与直线动作致动器77的固定部77a连结的部件。在固定部77a内置有:用于使可动部77b移动的驱动源(未图示);以及将驱动源的驱动力向可动部77b传递的动力传递机构(未图示)。可动部77b利用固定部77a所内置的驱动源的驱动力在y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
111.旋转载台78具有对模板1进行把持的把持部(后述),通过使被该把持部把持的模板1在水平面内进行旋转,从而调整模板1相对于x方向的倾斜。此外,对于直线动作致动器75、直线动作致动器77和旋转载台78各自的动作而言,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地构成为,通过控制装置接收从远距离控制器发送的信号并按照接收的信号来进行控制。控制装置可以安装在基底部件72a上。
112.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载台的结构例的剖视图。
113.如图12所示,旋转载台78具备:内置用于进行旋转的驱动源和驱动机构的载台主体78a;在载台主体78a的下表面侧配置的保持器部件78b;以及在保持器部件78b上安装的合计为四个(在图12中仅示出两个)的固定用螺丝78c。其中,保持器部件78b和四个固定用螺丝78c构成了对模板1进行把持的把持部。
114.保持器部件78b利用载台主体78a所内置的上述驱动源和驱动机构的动作,以旋转载台78的中心轴c为中心进行旋转。保持器部件78b形成为倒u字形。保持器部件78b被覆盖在模板1上。四个固定用螺丝78c从y方向的两侧夹持模板1,从而对模板1进行把持。
115.对于具备上述结构的位置调整机构71而言,使旋转载台78所具有的保持器部件78b覆盖于模板1,并利用四个固定用螺丝78c对模板1进行把持,从而在保持器部件78b上固定模板1。当以该状态驱动旋转载台78时,则模板1与保持器部件78b一起进行旋转。因此,能够利用旋转载台78的动作,来调整模板1相对于x方向的倾斜。
116.另外,当使直线动作致动器75的可动部75b移动时,则直线动作致动器77被直线动作导件76引导而在x方向上移动。此时,在直线动作致动器77的可动部77b上安装的旋转载台78也会与直线动作致动器77一体地在x方向上移动。因此,能够利用直线动作致动器75的动作,在x方向上调整模板1的位置。另外,当使直线动作致动器77的可动部77b移动时,则旋转载台78与可动部77b一体地在y方向上移动。因此,能够利用直线动作致动器77的动作,在y方向上调整模板1的位置。
117.对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定位装置10a而言,在利用位置调整机构71对模板1的位置进行调整之后,使用两个固定具25在两个支撑管15上固定模板1,从而能够以保持模板1的位置调整状态的方式,将位置调整机构71和架台72从支撑管15拆下。因此,如果是在多个现场并行地实施电梯设备的设置作业的情况,则在一个作业现场准备两个固定具25即可。
另外,也可以将在某一作业现场拆下的位置调整机构71搬运至另一作业现场使用。因此,不必按照作业现场的数量来准备位置调整机构71。因此,能够减少模板1的定位所使用的器材的保有数量。
118.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具备:在x方向上调整模板1的位置的直线动作致动器75;在y方向上调整模板1的位置的直线动作致动器77;以及调整模板1相对于x方向的倾斜的旋转载台78。由此,与仅在x方向和y方向这两个方向上调整模板1的位置时相比,能够提高模板1的位置调整的自由度。因此,容易进行模板1的位置调整。另外,能够缩短模板1的位置调整所需的时间。
119.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位置调整机构71具备旋转载台78,该旋转载台78具有对模板1进行把持的把持部(78b、78c),通过该把持部使所把持的模板1在水平面内旋转,从而调整模板1相对于x方向的倾斜。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和控制来实现模板1的倾斜调整。
120.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架台72具备板状的基底部件72a,该基底部件72a以架设于两个支撑管15的状态能够装卸地安装在两个支撑部件上,直线动作致动器75、直线动作导件76和直线动作致动器77安装在基底部件72a上。由此,能够利用架台72的基底部件72a将第一位置调整机构(直线动作致动器75、直线动作导件76)和第二位置调整机构(直线动作致动器77)稳定地支撑。另外,由于板状的基底部件72a的处置容易,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位置调整机构71和架台72的装卸作业。
121.<变形例等>
122.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且包含多种变形例。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容易理解而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具备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可以将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于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向一实施方式的结构添加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对于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删除、或追加其它结构,或者置换为另一结构。
123.另外,对本发明的优选一方案进行以下附录。
124.(附录1)
125.一种模板的定位装置,其对模板进行定位,该模板被设置于升降通道的多个支撑部件支撑,并且安装有高强钢丝的上端部,其中,
126.具备对所述模板的位置进行调整的位置调整机构,
127.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具备:
128.第一位置调整机构,其在第一方向上调整所述模板的位置;
129.第二位置调整机构,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调整所述模板的位置;以及
130.第三位置调整机构,其调整所述模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倾斜。
131.(附录2)
132.根据附录1所述的模板的定位装置,其中,
133.所述第二位置调整机构及所述第三位置调整机构具备一对致动器,该一对致动器分别具有可动部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空开间隔配置,
134.使所述一对致动器的各可动部向同一方向各移动相同的量,从而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调整所述模板的位置,并且使所述一对致动器的各可动部向不同的方向、和/或以不同的
量移动,从而调整所述模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倾斜。
135.(附录3)
136.根据附录1所述的模板的定位装置,其中,
137.所述第三位置调整机构具备旋转载台,该旋转载台具有把持所述模板的把持部,使被所述把持部把持的所述模板在水平面内旋转,从而调整所述模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倾斜。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