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沉管隧道拉合系统重载试验对拉工装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07:18: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沉管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管隧道拉合系统重载试验对拉工装。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202011174413.3公开了一种海底沉管水下拉合施工装置,沉管隧道对接期间,通过上述公开的施工装置将待安装管节拉向已安装管节,实现gina止水带的初步对接。为保证拉合系统正常运行,待安装管节出坞前,需将拉合系统分别进行对拉试验,以确保拉合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3.因此,需要一套可放置在隧道沉管运载安装一体船上的便携式的重载试验对拉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一体船携带及多次试验的沉管隧道拉合系统重载试验对拉工装。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管隧道拉合系统重载试验对拉工装,包括:
6.主动拉合台座,与主动拉合单元配合,包括支撑边框以及位于支撑边框顶部的盖板;
7.被动拉合台座,与被动拉合单元配合,与所述主动拉合单元结构相同,且所述被动拉合台座与所述主动拉合台座镜像对称设置;
8.底座,包括支撑架和位于支撑架两端的承重板,其中一端所述承重板上设置所述主动拉合台座,另一端的所述承重板上设置有所述被动拉合台座。
9.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拉工装可确保拉合系统在管节对接期间正常运行,保证管节对接顺利。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边框在水平投影面上的投影为“凸”字形,所述支撑边框的凸出部为弧形边,所述凸出部为对拉时的受力面。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边框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部设置支撑固定所述盖板的支撑组件。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横隔板和均匀设置在所述横隔板两侧的若干腹板,所述横隔板、所述腹板均为竖向设置,且所述腹板垂直于所述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和所述腹板为所述盖板提供支撑力。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腹板的顶部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沿所述腹板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接部配合的插孔,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孔配合,将所述盖板与所述横隔板固定,防止拉合试验过程中,盖板在拉合作用力的作用下发生相对位移,影响拉合试验的结果。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防弹跳压板,所述防
弹跳压板用于在拉合试验时将主动拉合单元和被动拉合单元分别锁定于所述主动拉合台座和所述被动拉合台座上。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承重板之间的所述支撑架设置有四个支撑板,四个所述支撑板呈四边形分布,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主动拉合单元和被动拉合单元的标高调整螺钉。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
17.底部支撑部件,两个,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两端;
18.横向支撑部件,至少两个,所述横向支撑部件位于所述底部支撑部件的上方,且所述底部支撑部件垂直于所述横向支撑部件;
19.支撑腹板,多个,对称分布在所述横向支撑部件的两侧,且位于所述承重板或者所述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支撑腹板支撑所述承重板或者所述支撑板。
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支撑部件为槽钢,所述横向支撑部件为h型钢材。
2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对拉工装,可确保拉合系统在管节对接期间正常运行,保证管节对接顺利;
22.对拉工装整体重量与砼相比较轻,便于一体船携带;
23.对拉工装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节约项目成本。
附图说明
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沉管隧道拉合系统重载试验对拉工装的立体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拉合台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拉工装进行拉合试验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
30.10、主动拉合台座;11、支撑边框;111、凸出部;112、容纳腔;113、横隔板;114、腹板;1141、插接部;12、盖板;121、插孔;20、被动拉合台座;30、底座;31、支撑架;32、承重板;40、主动拉合单元;41、拉合油缸;42、主动拉合结构件;43、竖向调整油缸;44、主动拉杆;45、标高调整螺钉;46、第一防弹跳销轴;50、被动拉合单元;51、被动拉合结构件;52、被转动块;53、被动拉钩;54、标高调整螺母;55、第二防弹跳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本实施例的沉管隧道拉合系统重载试验对拉工装,用于对拉合系统进行对拉试验,其中,对拉系统为申请号为2020111744133的中国专利公开的海底沉管水下拉合施工装置结构相同,包括主动拉合单元40和被动拉合单元50。如图4所示,主动拉合单元40里面包括拉合油缸41、主动拉合结构件42、竖向调整油缸43、主动拉杆44、标高调整螺钉45和第一防弹跳销轴46组成。被动拉合单元50包括被动拉合结构件51、被转动块52、被动拉钩53、标高调整螺母54、第二防弹跳销轴55。
36.如附图1-3所示,该实施例的沉管隧道拉合系统重载试验对拉工装,包括:
37.主动拉合台座10,与主动拉合单元40的主动拉合结构件42配合,包括支撑边框11以及位于支撑边框11顶部的盖板12;
38.被动拉合台座20,与被动拉合单元50的被动拉合结构件51配合,被动拉合台座20与主动拉合单元10结构相同,且被动拉合台座20与主动拉合台座10镜像对称设置;
39.底座30,包括支撑架31和位于支撑架31两端的承重板32,承重板32位方形,其中一端承重板32上设置主动拉合台座10,另一端的承重板32上设置有被动拉合台座20。
40.将主动拉合单元40和被动拉合单元50分别放置到对应的拉合台座上,控制主动拉合单元油缸伸出、下放、回收、预紧,完成主动拉合单元40和被动拉合单元50的搭接,主动拉合单元预紧至不同拉力,看拉合系统是否能正常运行,通过对拉工装可确保拉合系统在管节对接期间正常运行,保证管节对接顺利。
41.如图2所示,支撑边框11在水平投影面上的投影为“凸”字形,支撑边框11的凸出部111为弧形边,凸出部111为对拉时的受力面。如图1所示,两个支撑边框11的凸出部111相背设置,即凸出部111靠近承重板32的外侧边缘设置。
42.继续参见图2,支撑边框11内部形成有“凸”字形容纳腔112,容纳腔112内部设置能够支撑固定盖板12的支撑组件。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横隔板113和均匀设置在横隔板113两侧共六块腹板114,横隔板113、腹板114均为竖向设置,横隔板113平行于支撑边框11的长边,腹板114垂直于横隔板113,横隔板113和腹板114为盖板12提供支撑力。
43.具体地,腹板114的顶部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插接部1141,插接部1141与腹板114位一体结构,插接部1141沿腹板114向上延伸形成,即向靠近盖板12的方向外延形成。本实施例中,每个腹板114上设置有三个插接部,盖板12上设置有与插接部1141配合的插孔121,盖板12上设置有2排共六个插接部1141,插接部1141与插孔121配合,将盖板12与所述
横隔板固定,防止在拉合试验过程中,盖板12在拉合作用力的作用下发生相对位移,影响拉合试验的结果。
44.盖板12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防弹跳压板122,防弹跳压板122用于在拉合试验时将主动拉合单元40和被动拉合单元50分别锁定于主动拉合台座10和所述被动拉合台座上20。
45.两个承重板32之间的支撑架31设置有四个支撑板33,四个支撑板33呈四边形分布,支撑板33用于支撑主动拉合单元40和被动拉合单元50的标高调整螺钉。承重板32的面积大于支撑板33的面积;其中,主动拉合单元40的标高调整螺钉45设置在一侧的承重板32上,靠近该承重板32的两个支撑板33上分别设置有主动拉合单元的另外两个标高调整螺钉45;被动拉合单元50的标高调整螺母54设置在另一侧的承重板32上,靠近该承重板32的两个支撑板33上分别设置有被动拉合单元50的另外两个标高调整螺母54。标高调整螺母54与标高调整螺钉45可以调整主动拉合单元40或被动拉合单元50的标高。
46.参见图3,支撑架31包括两个底部支撑部件311,底部支撑部件311位于支撑架31的底部两端;还包括四个相互平行的横向支撑部件312,横向支撑部件312位于所述底部支撑部件的上方,且底部支撑部件312垂直于所述横向支撑部件311;在四个横向支撑部件312两两之间分布有支撑腹板313,两个承重板32的底部有支撑腹板313,支撑板33的底部也设置有支撑腹板313。如图3所示,由于承重板32的面积较大,因此每个承重板32的底部有9个支撑腹板313,支撑板33面积较小,其底部只有一个支撑腹板313.
47.底部支撑部件311为200mm槽钢,横向支撑部件312为656mmh型钢材,由于承重板32需承重拉合台座以及主动拉合单元或者被动拉合单元,承重量大,因此承重板32为3cm的钢板,支撑板33承重较轻,使用1cm钢板。
48.上述技术方案的对拉工装,各部分结构均通过焊接完成连接,总重约20t,整体重量与砼相比较轻,便于一体船携带。
49.上述实施例中的对拉工装使用时,通过浮运安装一体船的克令吊将主动拉合单元40和被动拉合单元50吊至对应的拉合台座上,连接主动拉合单元40油管及信号缆,远程控制主动拉合油缸41伸出、下放至被动拉钩53上、回收、预紧完成搭接;远程控制主动拉合单元将拉力分别预紧到100t、150t、200t、250t、300t,并分别保压10min,看主动拉合单元40和被动拉合单元50是否正常运行,拉合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则可以保证拉合系统放置到对拉沉管上时能够完成对拉,否则需要对拉合系统进行检修,使用对拉工装能够保证管节顺利安装,可以被多次利用,节约项目成本。
50.最后应当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5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