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复合型高强度人造板

2022-11-23 07:01: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造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型高强度人造板。


背景技术:

2.人造板以木材或其他非木材植物为原料,经一定机械加工分离成各种单元材料后,施加或不施加胶粘剂和其他添加剂胶合而成的板材或模压制品,主要包括胶合板、刨花(碎料)板和纤维板等三大类产品,其延伸产品和深加工产品达上百种。
3.现有技术中,传统的人造板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存在隔音与隔温效果较差的问题,同时防水与阻燃性能不佳,容易受潮损坏,同时人造板的强度低,在安装的过程中,容易受力变形或折断损坏,同时在高温暴晒的环境中,人造板容易翘边损坏,造成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型高强度人造板,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高强度人造板,包括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四周内壁靠近上下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之间的矩形框之间固定安装有人造板本体,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隔温板,所述隔温板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第一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上面板,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隔音棉板,所述隔音棉板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二防护层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下面板,所述矩形框的四周侧面均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将上面板与下面板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均采用不锈钢网格板制成。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护层包括阻燃膜和防水膜,所述阻燃膜固定粘贴于隔温板的上表面,所述阻燃膜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防水膜,所述防水膜上表面与上面板的下表面固定粘贴。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护层与第一防护层结构相同,且第二防护层与第一防护层镜像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插槽和插板,所述矩形框、上面板和下面板四周侧面均匀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固定插设有插板。
10.进一步的,所述插板位横向放置的u型结构,所述插板的外表面矩形框的外表面垂直平齐。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型高强度人造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复合型高强度人造板,通过设置隔音棉板、隔温板、防水膜与阻燃膜,提高该人造板的隔音、隔温、防水和阻燃性能,具备较好的隔音、隔温、防水和阻燃性能,使其可满足多种环境使用安装,不易受潮损坏。
13.2、该复合型高强度人造板,通过设置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与限位机构提高该
人造板的强度,使其不易受力变形损坏,同时在高温暴晒下上面板与下面板也不易卷边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16.图中:1、矩形框;2、第一加强板;3、第二加强板;4、人造板本体;5、隔温板;6、第一防护层;601、阻燃膜;602、防水膜;7、上面板;8、隔音棉板;9、第二防护层;10、下面板;11、限位机构;111、插槽;112、插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型高强度人造板,包括矩形框1,所述矩形框1的四周内壁靠近上下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所述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之间的矩形框1之间固定安装有人造板本体4,所述第一加强板2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隔温板5,所述隔温板5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第一防护层6,所述第一防护层6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上面板7,所述第二加强板3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隔音棉板8,所述隔音棉板8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第二防护层9,所述第二防护层9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下面板10,所述矩形框1的四周侧面均设置有限位机构11,所述限位机构11将上面板7与下面板10连接。
19.具体的,所述第一加强板2与第二加强板3均采用不锈钢网格板制成。
20.本实施方案中,第一加强板2与第二加强板3均具有较好的强度,且网格型重量较轻。
21.具体的,所述第一防护层6包括阻燃膜601和防水膜602,所述阻燃膜601固定粘贴于隔温板5的上表面,所述阻燃膜601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防水膜602,所述防水膜602上表面与上面板7的下表面固定粘贴。
22.本实施方案中,阻燃膜601和防水膜602增加阻燃与防水功能,不易燃烧,同时防水防潮,不易霉变损坏。
23.具体的,所述第二防护层9与第一防护层6结构相同,且第二防护层9与第一防护层6镜像设置。
24.本实施方案中,第二防护层9同样具有较好的阻燃与防水功能,不易燃烧,同时防水防潮,不易霉变损坏。
25.具体的,所述限位机构11包括插槽111和插板112,所述矩形框1、上面板7和下面板10四周侧面均匀开设有插槽111,所述插槽111内固定插设有插板112。
26.本实施方案中,插板112插入矩形框1、上面板7和下面板10的插槽111内,将矩形框1、上面板7和下面板10连接在一起,提高强度,同时上面板7和下面板10被拉扯,使上面板7
和下面板10不易卷边。
27.具体的,所述插板112位横向放置的u型结构,所述插板112的外表面矩形框1的外表面垂直平齐。
28.本实施方案中,插板112方便安装,插板112与矩形框1外表面之间更加美观。
29.在使用时,通过隔音棉板8与隔温板5提高该人造板的隔音与隔温性能,再通过第一防护层6与第二防护层9中阻燃膜601与防水膜602,使人造板本体4上下侧面均具备较好的防水和阻燃性能,使其可满足多种环境使用安装,不易受潮损坏,通过第一加强板2与第二加强板3提高该人造板的强度,使其不易受力变形损坏,再通过限位机构11中插板112插入矩形框1、上面板7和下面板10的插槽111内,将矩形框1、上面板7和下面板10连接在一起,提高该人造板的强度,同时在高温暴晒下上面板7与下面板10也不易卷边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30.综上所述,该复合型高强度人造板,提高该人造板的隔音、隔温、防水和阻燃性能,使其可满足多种环境使用安装,提高该人造板的强度,使其不易受力变形损坏,同时在高温暴晒下也不易卷边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型高强度人造板,包括矩形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1)的四周内壁靠近上下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所述第一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3)之间的矩形框(1)之间固定安装有人造板本体(4),所述第一加强板(2)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隔温板(5),所述隔温板(5)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第一防护层(6),所述第一防护层(6)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上面板(7),所述第二加强板(3)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隔音棉板(8),所述隔音棉板(8)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第二防护层(9),所述第二防护层(9)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下面板(10),所述矩形框(1)的四周侧面均设置有限位机构(11),所述限位机构(11)将上面板(7)与下面板(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高强度人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2)与第二加强板(3)均采用不锈钢网格板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高强度人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层(6)包括阻燃膜(601)和防水膜(602),所述阻燃膜(601)固定粘贴于隔温板(5)的上表面,所述阻燃膜(601)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防水膜(602),所述防水膜(602)上表面与上面板(7)的下表面固定粘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高强度人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层(9)与第一防护层(6)结构相同,且第二防护层(9)与第一防护层(6)镜像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高强度人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11)包括插槽(111)和插板(112),所述矩形框(1)、上面板(7)和下面板(10)四周侧面均匀开设有插槽(111),所述插槽(111)内固定插设有插板(1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型高强度人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112)位横向放置的u型结构,所述插板(112)的外表面矩形框(1)的外表面垂直平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型高强度人造板,涉及人造板技术领域。包括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四周内壁靠近上下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之间的矩形框之间固定安装有人造板本体,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隔温板,所述隔温板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第一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上面板,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隔音棉板,所述隔音棉板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第二防护层。本实用新型提高该人造板的隔音、隔温、防水和阻燃性能,使其可满足多种环境使用安装,提高该人造板的强度,使其不易受力变形损坏,同时在高温暴晒下也不易卷边损坏,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仪 夏常磊 叶浩然 葛省波 张明龙 石洋 郑桂洋 许新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8.18
技术公布日:2022/11/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