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靠包可翻转的床屏和床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06:55: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靠包可翻转的床屏和床。


背景技术:

2.床是每个人生活中都离不开的睡眠工具,一个人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床上度过的。市面上家具床的床头位置上一般设有床屏,床屏上具有靠包,当使用者在床上进行看书、看报等活动时,用户习惯头部、背部倚靠在床屏的靠包上。当用户的身体不同部位例如肩部与腰部对靠包有不同的硬度需求时,这就需要对靠包进行分段设计。
3.相关技术中,具有两个材质不同的承靠部的靠包,在使用时能够在两个承靠部之间进行切换,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但是在承靠部切换过程中,要么需要人手搬动整个靠包,要么切换机构复杂,需要对靠包进行移动并使其离开床屏支架后才能切换。在分段设置靠包的床屏中,以上做法会造成靠包在切换过程中与其他靠包发生干涉或碰撞,床屏难以提供足够的切换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靠包可翻转的床屏和床,能够对分段靠包单独进行硬度调整。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靠包可翻转的床屏,包括:
6.床屏支架,所述床屏支架用于设置在床头,所述床屏支架设有安装腔,所述床屏支架朝向所述安装腔设有第一转动连接件;
7.至少两个靠包,沿所述床屏支架的高度方向,所述至少两个靠包依次设置于所述安装腔,至少一个所述靠包的相对两面分别设置硬度不同的第一承靠部和第二承靠部,所述至少一个靠包对应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设有第二转动连接件,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配合连接,以使所述至少一个靠包相对于所述床屏支架可转动并保持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
8.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至少一个靠包封盖所述安装腔的开口,且所述第一承靠部朝向所述安装腔外部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至少一个靠包封盖所述安装腔的开口,且所述第二承靠部朝向所述安装腔外部的状态。
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沿所述靠包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设置于所述靠包的中部,以使所述靠包的沿高度方向上的两端相对于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对称。
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均包括转动部和连接于所述转动部的固定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的固定部连接于所述床屏支架,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的固定部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靠包;
11.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的转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的转动部二者之一包括凸柱,二者另一包括轴套,所述凸柱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轴套。
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轴套的内壁面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中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轴套的内壁面,所述凸柱的外周对应所述限位件设有卡孔,所述限位件用于在所述靠包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时卡合于所述限位孔;
13.所述限位孔内还设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在所述凸柱转动至所述卡孔对应所述限位件时推动所述限位件,以使所述限位件的至少一部分卡合于所述卡孔。
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靠包包括第一靠包和第二靠包,所述第一靠包的相对两面分别设置第一承靠部和第二承靠部,沿所述床屏支架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靠包位于所述第一靠包的上方,所述第二靠包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且所述第二靠包还具有朝向所述床屏支架顶部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至少一部分覆盖所述床屏支架的顶部。
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靠包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承靠部和所述第二承靠部的两端相互连接。
1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靠包还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承靠部和所述第二承靠部的连接处,所述第二靠包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二连接件,和/或,所述床屏支架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分离式连接。
1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靠部包括填充层和织物层,所述织物层设置于所述填充层的表面,所述填充层设于所述至少一个靠包,所述第二承靠部包括编藤层、木质层、金属层或塑料层中的至少一种。
1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床屏支架包括底板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侧板,且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对应设置。
19.第二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床,包括床主体和前述的靠包可翻转的床屏,所述床屏支架设置于所述床主体的床头。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靠包可翻转的床屏,在床屏支架上具有安装腔,两个靠包沿床屏支架的高度方向上下依次排列,其中,至少一个靠包具有相对的硬度不同的第一承靠部和第二承靠部,该靠包还设有第二转动连接件,第二转动连接件与设置在床屏支架上的第一转动连接件配合连接,使得靠包能够相对床屏支架转动并保持在第一承靠部或第二承靠部朝外的状态。第一方面,通过至少设置至少两个靠包,能够对床屏高度方向上不同位置的靠包进行分段设置,使得床屏能够满足用户不同身体部位对靠包不同的硬度需求。第二方面,通过设置硬度不同的第一承靠部和第二承靠部,用户能够根据需求选用不同的承靠部,提高使用靠包时的舒适性。第三方面,通过第一转动连接件、第二转动连接件将靠包活动连接于床屏支架,靠包能够相对床屏支架翻转并保持在一定的角度,这样能够简化靠包翻转的操作,提高了床屏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翻转的床屏的左视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翻转的床屏的第一转动连接件与第二转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翻转的床屏的主视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床在床屏翻转的不同状态的示意图。
27.图标:1、床屏;10、床屏支架;11、安装腔;12、第一转动连接件;121、转动部;122、固定部;13、侧板;14、底板;20、靠包;21、第一承靠部;211、填充层;22、第二承靠部;23、第二转动连接件;231、凸柱;232、轴套;2310、卡孔;2320、限位孔;2320a、限位件;2320b、复位件;24、第一靠包;241、第一连接件;25、第二靠包;251、延伸部;252、第二连接件;2、床;200、床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30.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33.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34.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靠包可翻转的床屏1,包括床屏支架10和两个靠包20。床屏支架10用于设置在床头,床屏支架10设有安装腔11,床屏支架10朝向安装腔11设有第一转动连接件12。沿床屏支架10的高度方向,两个靠包20依次设置于安
装腔11,至少一个靠包20的相对两面分别设置硬度不同的第一承靠部21和第二承靠部22,靠包20对应第一转动连接件12设有第二转动连接件23,第二转动连接件23与第一转动连接件12配合连接,以使靠包20相对于床屏支架10可转动并保持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其中,第一状态为靠包20封盖安装腔11的开口,且第一承靠部21朝向安装腔11外部的状态(如图4中的(a)所示),第二状态为靠包20封盖安装腔11的开口,且第二承靠部22朝向安装腔11外部的状态(如图4中的(c)所示)。其中,图1和图4中的内是指安装腔内部的方向,而外则是指安装腔外部的方向。
35.这样,第一方面,通过至少设置两个靠包20,能够对床屏支架10高度方向上不同位置的靠包20进行分段设置,使得床屏1能够满足用户不同身体部位对靠包20不同的硬度需求。第二方面,通过设置硬度不同的第一承靠部21和第二承靠部22,用户能够根据需求选用不同的承靠部,提高使用靠包20时的舒适性。第三方面,通过第一转动连接件12、第二转动连接件23将靠包活动连接于床屏支架10,靠包20能够相对床屏支架10翻转并保持在一定的角度,这样能够简化靠包20翻转的操作,提高了床屏1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36.可选地,床屏1还能设置除两个以上的靠包20,例如三个或四个靠包20,这样,第一个靠包、第二个靠包、第三个靠包、第四个靠包沿床屏支架10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能对用户背部的多个部位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对这多个靠包20进行不同的硬度设计,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使用靠包的体验。
37.一些示例中,两个靠包20分别为第一靠包24和第二靠包25,第一靠包24通过设置第二转动连接件23,使得第一靠包24可旋转设置于安装腔11,第二靠包25固定于安装腔11,沿床屏支架10的高度方向上,第一靠包24位于第二靠包25的下方。这样,能够对用户腰部位置的靠包20进行翻转调整,而对肩部的靠包固定不进行调整。在另一些示例中,沿床屏支架10的高度方向上,第一靠包24可以位于第二靠包25的上方,这样,能够对用户肩部位置的靠包进行翻转调整,而对腰部的靠包固定不进行调整。在又一些示例中,第二靠包25通过设置第三转动连接件(图未示出)可旋转连接于安装腔11,这样,第一靠包24和第二靠包25都能够通过两面翻转进行硬度调整,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性。而且第一靠包24与第二靠包25分别进行独立调整,靠包翻转的过程互不干涉,提高了床屏1在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38.本技术以该第一靠包24的相对两面分别设置第一承靠部21和第二承靠部22,沿床屏支架10的高度方向,第二靠包25位于第一靠包24的上方,第二靠包25固定设置于安装腔11为例进行说明。
39.通过设置第一靠包24在下,第二靠包25在上,且第二靠包25固定设置于安装腔11,这样,用户腰部位置的靠包20可以通过翻转而调整硬度,而肩部位置的靠包20固定。因为不同用户的肩部对硬度的需求差异小,因此将第二靠包25统一设置成软靠包,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且减少床屏中活动靠包的数量,简化床屏1的结构。
40.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靠包24的高度方向,第二转动连接件23设置于第一靠包24的中部,以使第一靠包24的沿高度方向上的两端相对于第二转动连接件23对称。
41.这样,在第一靠包24的高度方向上,第一靠包24的上下两端以第二转动连接件23为中心对称设置,也就是说,第二转动连接件23与第一靠包24的上下两端的距离大致相同,避免了第二转动连接件23的偏心设置。从而,第一靠包24在翻转的过程中,第一靠包24以第二转动连接件23所在的位置为转轴在安装腔11内旋转,第一靠包24只发生转动,第一靠包
24也无需移出安装腔11,这样,第一靠包24能够具有足够的旋转空间,在旋转过程中不会与第二靠包25或者床屏支架10发生干涉碰撞。采用本技术的方案,在保证第一靠包24具有足够旋转空间的前提下,能够减小安装腔11所占用的空间,节约床屏1的空间占用。
42.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连接件12、第二转动连接件23均包括转动部121和连接于转动部121的固定部122,第一转动连接件12的固定部122连接于床屏支架10,第二转动连接件23的固定部122连接于第一靠包24。第一转动连接件12的转动部121与第二转动连接件23的转动部121二者之一包括凸柱231,二者另一包括轴套232,凸柱231可转动连接于轴套232。
43.这样,一方面,利用固定部122可以使得第一转动连接件12与床屏支架10实现良好的连接,也使得第二转动连接件23与第一靠包24实现良好连接,固定部122一般为块状结构或者是板状结构,能够增大其与床屏支架10或与第一靠包24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强度;另一方面,通过凸柱231和轴套232的配合连接,配合方式简单,能够使得凸柱231能在轴套232内转动,带动第一靠包24自由翻转,使得第一靠包24的翻转过程发生在安装腔11内,在第一靠包24的翻转过程中无需将第一靠包24移出安装腔,简化了第一靠包24的翻转过程,也避免了第一靠包24与第二靠包25、床屏支架10的碰撞,提高了床屏1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44.可选地,第一转动连接件12的固定部122可以通过螺钉连接于床屏支架10,第二转动连接件23的固定部122可以通过螺钉连接于第一靠包24。固定部122与转动部121可以是一体成型的金属件,当然也可以分体设置,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45.一些实施例中,轴套232的内壁面设有限位孔2320,限位孔2320中设有限位件2320a,限位件2320a至少一部分凸出于轴套232的内壁面,凸柱231的外周对应限位件设有卡孔2310,限位件2320a用于在第一靠包24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卡合于限位孔2320;限位孔2320内还设有复位件2320b,复位件2320b的一端连接于限位件2320a,复位件2320b用于在凸柱231转动至卡孔2310对应限位件2320a时推动限位件2320a,以使限位件2320a的至少一部分卡合于卡孔2310。
46.通过设置限位件2320a卡合于卡孔2310中,能够使得第一靠包24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下保持,使得用户倚靠在第一承靠部21或第二承靠部22时,避免第一靠包24前后晃动,提高床屏1使用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复位件2320b能够在第一靠包24旋转切换承靠部的过程中受挤压收缩,使得限位件2320a退入限位孔2320中,在第一靠包24旋转至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复位件2320b利用自身弹性力回复原状,并推动限位件2320a卡入卡孔2310中。
47.可选地,限位件2320a可以是卡块或滚珠,以便卡入卡孔2310。复位件2320b可以是弹簧或弹片。
48.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靠包24高度方向,第一承靠部21和第二承靠部22的两端相互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靠包24沿其自身高度方向上的两端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靠包24的中部的厚度。这样,第一承靠部21和第二承靠部22能够形成封闭环形的外周面,第一承靠部21和第二承靠部22可以直接相互连接,无需额外设置连接结构或连接面,一方面,能够减少第一靠包24外周的棱角,简化第一靠包24的结构。另一方面,能够使得第一靠包24的外轮廓更圆润,在更好地贴合用户腰部弧度的同时,使得第一靠包24在转动过程中不易与外周结构发生剐蹭,使得第一靠包24的翻转更顺畅。
49.可选地,第一承靠部21和第二承靠部22可以为相互背向突出的弧面结构,沿床的宽度方向看,第一靠包24的投影形状可以是椭圆形或橄榄形。
50.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靠包24还设有第一连接件241,第一连接件241设置于第一承靠部21和第二承靠部22的连接处,第二靠包25对应第一连接件241设有第二连接件252,和/或,床屏支架10对应第一连接件241设有第二连接件252,第一连接件241用于与第二连接件252可分离式连接。
51.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241与第二连接件252配合连接,能够将第一靠包24保持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避免第一靠包24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用户的依靠作用力而翻转,提高床屏1使用过程的舒适性。这样,第一靠包24除了通过第一转动连接件12和第二转动连接件23配合以使其固定以外,还能通过第一连接件241固定,提高第一靠包24保持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下的稳定性。
52.其中,可分离式连接是指在第一靠包24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第一连接件241与第二连接件252连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切换过程中,第一连接件241与第二连接件252分离。可选地,第二连接件252可以仅设置在第二靠包25或床屏支架10,也可以在第二靠包25与床屏支架10均设置第二连接件。
53.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件241和第二连接件252可以包括拉链结构、魔术贴结构、磁吸结构或纽扣结构中的至少一种。第一连接件241与第二连接件252连接时,可以通过拉链拉合,魔术贴贴合,磁吸结构吸附或纽扣与扣眼的扣合等。
54.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件241还可以设置为凹槽的形式,第二连接件252可以包括卡扣、插销、滚珠中的至少一种。第一连接件241与第二连接件252连接时,可以通过卡扣与凹槽卡合,或将插销插入凹槽中,又或者是滚珠卡合至凹槽中,实现二者连接。
55.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靠包24还包括翻动辅助件(图未示出),翻动辅助件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承靠部21和第二承靠部22的连接处,翻动辅助件用于在接受牵引力的时候带动第一靠包24翻转。
56.考虑到为了使用户倚靠在床屏1时有舒适的体验,第一靠包24往往做成表面圆润没有棱角的形状,这样,使得用户在需要翻转第一靠包24进行切换调整的时候难以找到着力点,加上第一靠包24通过第一转动连接件12和第二转动连接件23的卡合固定,甚至第一连接件241、第二连接件252的辅助固定,使得若要转动第一靠包24使其离开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需要一定的推动力。因此,通过将翻动辅助件设置在第一靠包24的两个承靠部的连接处,这样,能够用较小的力拉动第一靠包24并使其翻转,提高第一靠包24翻转时操作的便捷性。
57.一种示例性的,翻动辅助件可以是一根布带,使用时通过拉动布带使第一靠包24翻转,第一靠包24固定好之后,布带可以沿着朝外的承靠部自然垂下,起到装饰床屏外观的作用。示例性的,布带的一端通过缝合固定在第一靠包24,布带的另一端通过纽扣等结构扣合在第一承靠部21或第二承靠部22,这样可以防止布带飘动,也能起到外观装饰的作用。
58.另一种示例性的,翻动辅助件还可以是织物材质的拉环,例如布质的或皮质的,在需要翻转第一靠包时,用户的手指穿入拉环并拉动,以拉动第一靠包翻转。拉环的体积较小,能够较好地隐藏在第一靠包24和第二靠包25之间的缝隙中,不影响用户日常使用。
59.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承靠部21包括填充层211和织物层(图未示出),织物层设置于
填充层211的表面,第二承靠部22包括编藤层、木质层、金属层、塑料层中的至少一种。
60.第一承靠部21通过设置填充层211和织物层,使其具有柔软使用触感,织物层能够覆盖包裹填充层211避免填充层211内的填充物外露。用户需要使用第一靠包24柔软的一面时,可以将第一承靠部21翻转朝外。第二承靠部22具有坚实的触感,用户需要硬度较高的靠包时,可以将第二承靠部22翻转朝外。
61.可选地,填充层211包括但不限于海绵、棉花、乳胶、椰棕等材料,织物层可以包括布面或皮面的织物材料。
62.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靠包25具有朝向床屏支架10顶部延伸的延伸部251,延伸部251至少一部分覆盖床屏支架的顶部。这样,延伸部251能够封盖安装腔11的顶部开口,防止灰尘落入安装腔11内部。
63.可选地,该延伸部251可以选用与第二靠包25相同的材质,例如填充海绵或乳胶,填充材料的表面再包覆有表面织物。或者,延伸部251可以是硬质的板材结构,例如木质板。
64.一些实施例中,床屏支架10包括底板14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13,侧板13和底板14围合形成安装腔11,第一转动连接件12包括两个,两个第一转动连接件12分别设置于侧板13,且两个第一转动连接件12对应设置。
65.这样,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转动连接件12的连线能够形成转轴,第一靠包24围绕该转轴进行旋转,实现第一承靠部21和第二承靠部22的切换。两个第一转动连接件12相对设置,意味着相应地第二转动连接件23设置在第一靠包24的朝向侧板13的侧面,这样,第一转动连接件12与第二转动连接件23能够在第一靠包24的侧面配合连接,并将其隐藏于第一靠包24与床屏支架10之间的间隙,避免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剐蹭,提高床屏1的实用性与外观效果。
66.第二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床2,包括床主体200和前述的靠包可翻转的床屏1,床屏支架10设置于床主体200的床头。这样,用户能够根据使用需求,通过翻转第一靠包24,以获得第一承靠部21或第二承靠部22进行使用。而且第一靠包24的翻转是在安装腔11内完成的,翻转过程操作简单,也不会触碰到第二靠包25或床屏支架10,提高了床2的实用性和使用的舒适性。
6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靠包可翻转的床屏和床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靠包可翻转的床屏和床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