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贴片螺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00:03: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片螺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路板的功能增强,电子器件组装密度越来越高,可利用面积缺乏,贴片螺母焊接面积减少,在电子设备跌落或受到其他外界冲击力作用下,容易导致表贴螺母与电路板焊接位置开裂脱落,螺钉无法固定电路板支架,从而容易导致电路板支架压置的连接器与电路板松脱,使连接器相连接的电子器件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贴片螺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旨在增强贴片螺母与电路板连接可靠性。
4.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贴片螺母,所述贴片螺母包括:
5.螺母本体;
6.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螺母本体连接,所述底座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用于与电路板连接,所述底座设有多个第一孔,多个所述第一孔从所述第一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
7.多个所述第一孔用于填充焊锡。
8.本技术中,通过在底座设置第一孔的方式,在第一孔内填充焊锡,增加贴片螺母与电路板的焊锡面积,以紧固贴片螺母,增加贴片螺母与电路板的连接可靠性。并且,通过在底座设置第一孔,可阻碍贴片螺母与电路板连接位置裂纹断裂扩展,使螺母难以脱离电路板。第一孔设置为多个,进一步加大贴片螺母与电路板的焊锡面积。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贴片螺母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一孔均匀分布于所述螺母本体的两侧。
10.本技术中,通过多个第一孔均匀设置在螺母本体的两侧,合理分配贴片螺母焊锡面积,保证贴片螺母两端均与电路板连接稳固。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端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多个所述第一孔连通。
12.本技术中,通过在第一端面设置第一凹槽,使溢出第一孔的焊锡设置在第一凹槽内,降低焊锡沿第一端面流至电路板的风险。该第一凹槽设有围边,焊锡能够与围边连接,增大了贴片螺母与焊锡的接触面积,提高贴片螺母抗拉能力,降低贴片螺母脱落的风险。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端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多个所述第一孔连通。
14.本技术中,通过在第二端面设置第二凹槽,增大贴片螺母与焊锡的接触面积,提高贴片螺母抗拉能力,降低贴片螺母脱落的风险。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底座还设有多个第二孔,多个所述第二孔沿所述第一
端面未延伸出所述第二端面;
16.多个所述第二孔用于填充焊锡。
17.本技术中,通过在底座设置第二孔的方式,在第二孔内填充焊锡,增加贴片螺母与电路板的焊锡面积,以紧固贴片螺母,增加贴片螺母与电路板的连接可靠性。并且,通过在底座设置第二孔,可阻碍贴片螺母与电路板连接位置裂纹断裂扩展,使螺母难以脱离电路板。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端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多个所述第二孔连通。
19.本技术中,通过在第二端面设置第二凹槽,增大贴片螺母与焊锡的接触面积,提高贴片螺母抗拉能力,降低贴片螺母脱落的风险。
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孔的长度尺寸为0.1mm~1.8mm,所述第一孔的宽度尺寸为0.1mm~1.8mm。
21.本技术中,底座的尺寸一般设置为2mm*3.5mm,第一孔的长度尺寸可以为0.2mm、0.6mm、1.0mm、1.4mm等,第一孔的宽度尺寸可以为0.2mm、0.6mm、1.0mm、1.4mm等,若第一孔为圆形,则其直径可以为0.2mm、0.6mm、1.0mm、1.4mm等。
22.若第一孔的长、宽尺寸过小(如小于0.1mm),则需设置较多个第一孔,才能够达到通过在第一孔内填充焊锡,来保证贴片螺母与电路板的连接可靠性,但设置较多个第一孔,造成打孔过程较繁琐。
23.若第一孔的长、宽尺寸过大(如大于1.8mm),设置多个第一孔时,可能造成底座本身的结构强度降低,受外界作用力下,底座较薄的位置可能出现断裂。
24.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
25.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焊盘;
26.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27.贴片螺母,所述贴片螺母为上述所述的贴片螺母,所述焊盘与所述贴片螺母的第二端面通过焊锡连接;
28.支架,所述支架通过螺钉与所述贴片螺母连接,所述支架压置于所述连接器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端。
29.本技术中,通过增加贴片螺母与电路板焊接面积,增加贴片螺母与电路板的连接可靠性,进而保证支架与电路板稳固连接,降低连接器从电路板上松脱的风险。
3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相邻所述第一孔溢出的焊锡相融合形成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覆盖部分所述第一端面,所述固定部通过各所述第一孔内的焊锡与所述焊盘固定连接。
31.本技术中,在向第一孔内填充焊锡时,可将焊锡添加至溢出第一孔,使固定部、各第一孔内的焊锡与焊盘形成一体结构,将贴片螺母紧固在电路板上。即,贴片螺母被朝远离电路板的方向拔起时,固定部对贴片螺母施加反向作用力,使贴片螺母难以脱离电路板。
32.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33.显示屏模组;
34.中框;
35.后盖;
36.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为上述所述的电路板组件,所述显示屏模组、所述中
框和所述后盖组装形成腔体,所述电路板组件安装于所述腔体中。
3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38.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9.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贴片螺母与电路板连接示意图;
40.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贴片螺母与电路板连接示意图;
41.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贴片螺母与电路板连接示意图;
42.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贴片螺母与电路板连接示意图;
43.图6为本技术所提供贴片螺母与电路板连接示意图;
44.图7为本技术所提供采用滴锡设备填充第一孔的示意图;
45.图8为本技术所提供采用钢网印刷方式填充第一孔的示意图;
46.图9a、图9b、图9c、图9d、图9e为本技术所提供贴片螺母的第一孔的结构俯视图。
47.附图标记:
48.1-贴片螺母、11-螺母本体、111-内螺纹孔、12-底座、121-第一端面、122-第二端、123-第一孔、124-第一凹槽、125-第二凹槽、126-第二孔;
49.2-电路板、21-焊盘;
50.3-连接器;
51.4-支架;
52.5-固定部;
53.6-螺钉;
54.7-滴锡设备;
55.8-钢网。
56.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57.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58.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5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移动或固定终端。该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模组、中框、后盖和电路板组件。显示屏模组、中框和后盖组装固定,电路板组件可以安装于显示屏模组与中框形成的腔体中,电路板组件也可以安装于后盖与中框形成的腔体中。
60.如图1所示,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2、支架4和连接器3。在电路板2连接有多个电子器件,为了对电子器件进行保护,在电路板2上方覆盖支架4。电路板2上设有连接端口,用
于和连接器3连接,以使电路板2通过连接器3和其他电子器件连接,支架4能够将连接器3紧压在连接端口上,降低连接器3与电路板2松脱的风险。
61.电路板组件还包括贴片螺母1,支架4通过贴片螺母1与电路板2固定连接。具体地,电路板2上设置有焊盘21,贴片螺母1焊接到电路板2的焊盘21上,通过螺钉6将保护支架4固定在贴片螺母1上,实现支架4与电路板2连接,并将支架4设置在电路板2的上方。
62.如图2和图3所示,贴片螺母1包括螺母本体11和底座12,螺母本体11设有内螺纹孔111,内螺纹孔111用于螺钉6等螺纹连接件配合,使螺钉6穿过支架4后与螺母本体11的内螺纹孔111旋合,将支架4固定在电路板2上。沿贴片螺母1的厚度方向,内螺纹孔111可以贯穿整个螺母本体11,内螺纹孔111也可以未贯穿螺母本体11的底端。底座12为沿螺母本体11的外周向外凸设的凸起结构,底座12具有第一端面121和第二端面122,第二端面122用于与电路板2的焊盘21连接,第二端面122与电路板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底座12设有多个第一孔123,多个第一孔123从第一端面121延伸至第二端面122,多个第一孔123用于填充焊锡。
63.本实施例通过在底座12设置第一孔123的方式,在第一孔123内填充焊锡,增加贴片螺母1与电路板2的焊锡面积,以紧固贴片螺母1,增加贴片螺母1与电路板2的连接可靠性,进而保证支架4与电路板2稳固连接,降低连接器3从电路板2上松脱的风险。并且,通过在底座12设置第一孔123,可阻碍贴片螺母1与电路板2连接位置裂纹断裂扩展,使贴片螺母1难以脱离电路板2。第一孔123设置为多个,进一步加大贴片螺母1与电路板2的焊锡面积。
64.其中,如图9a~图9e所示,第一孔123可做成任意形式,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锲型。
65.底座12的尺寸一般设置为2mm*3.5mm,则第一孔123的长度尺寸可以设置为0.1mm~1.8mm,第一孔123的宽度尺寸可以设置为0.1mm~1.8mm。如,第一孔123的长度尺寸可以为0.2mm、0.6mm、1.0mm、1.4mm等,第一孔123的宽度尺寸可以为0.2mm、0.6mm、1.0mm、1.4mm等,若第一孔123为圆形,则其直径可以为0.2mm、0.6mm、1.0mm、1.4mm等。
66.若第一孔123的长、宽尺寸过小(如小于0.1mm),则需设置较多个第一孔123,才能够达到通过在第一孔123内填充焊锡,来保证贴片螺母1与电路板2的连接可靠性,但设置较多个第一孔123,造成打孔过程较繁琐。
67.若第一孔123的长、宽尺寸过大(如大于1.8mm),设置多个第一孔123时,可能造成底座12本身的结构强度降低,受外界作用力下,底座12较薄的位置可能出现断裂。
68.该实施例中,可采用滴锡设备7,由上至下向第一孔123内滴锡,如图7所示。或者,如图8所示,也可采用钢网印刷的方式印刷锡膏,钢网8设置在电路板2上,钢网8对应第一孔123的位置设置开口,使锡膏沿开口进入第一孔123。若钢网8厚度小于贴片螺母1的厚度,可采用阶梯钢网印刷的方式。
69.如图3所示,在向第一孔123内填充焊锡时,可将焊锡添加至溢出第一孔123,使相邻第一孔123溢出的焊锡相融合形成固定部5,固定部5覆盖部分第一端面121,固定部5通过各第一孔123内的焊锡与焊盘21固定连接,使固定部5、各第一孔123内的焊锡与焊盘21形成一体结构,将贴片螺母1紧固在电路板2上。即,贴片螺母1被朝远离电路板2的方向拔起时,固定部5对贴片螺母1施加反向作用力,使贴片螺母1难以脱离电路板2。
70.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一端面121设有第一凹槽124,第一凹槽124与多个第一孔123连通。通过在第一端面121设置第一凹槽124,使溢出第一孔123的焊锡设置在第一凹槽
124内,降低焊锡沿第一端面121流至电路板2的风险。该第一凹槽124设有围边,焊锡能够与围边连接,增大了贴片螺母1与焊锡的接触面积,提高贴片螺母1抗拉能力,降低贴片螺母1脱落的风险。
71.也可以设置为,如图5所示,第二端面122设有第二凹槽125,第二凹槽125与多个第一孔123连通。通过在第二端面122设置第二凹槽125,增大贴片螺母1与焊锡的接触面积,提高贴片螺母1抗拉能力,降低贴片螺母1脱落的风险。
72.或者,在第一端面121设置第一凹槽124的同时,在第二端面122设置第二凹槽125。
73.如图6所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底座12还设有多个第二孔126,多个第二孔126沿第一端面121未延伸出第二端面122,多个第二孔126用于填充焊锡。通过在底座12设置第二孔126的方式,在第二孔126内填充焊锡,增加贴片螺母1与电路板2的焊锡面积,以紧固贴片螺母1,增加贴片螺母1与电路板2的连接可靠性。并且,通过在底座12设置第二孔126,可阻碍贴片螺母1与电路板2连接位置裂纹断裂扩展,使螺母难以脱离电路板2。
74.进一步地,第二端面122设有第二凹槽125,第二凹槽125与多个第二孔126连通。通过在第二端面122设置第二凹槽125,增大贴片螺母1与焊锡的接触面积,提高贴片螺母1抗拉能力,降低贴片螺母1脱落的风险。
75.其中,第二凹槽125和第二孔126内可设置焊料,以便与焊盘21固定。
76.沿贴片螺母1的长度方向,多个第一孔123与多个第二孔126均匀分布于螺母本体11的两侧,合理分配贴片螺母1焊锡面积,保证贴片螺母1两端均与电路板2连接稳固。
77.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申请文件的一部分包含受著作权保护的内容。除了对专利局的专利文件或记录的专利文档内容制作副本以外,著作权人保留著作权。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