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六次折叠便携式对弈用桌案的制作方法

2022-11-22 21:23: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桌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六次折叠便携式对弈用桌案。


背景技术:

2.围棋和象棋以及其他对局游戏都需要通过桌案作为基础进行对弈,而桌案无论是在室内或室外下棋时,都是棋具的关键保洁设备,是象棋与围棋爱好者的根本保健设施,同时桌案不仅只针对于象棋与围棋,同样对于纸牌游戏也高度适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桌案的发展趋势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的方向。
3.现有的对弈用桌案主要存在如下技术缺陷:其一、传统市面上的桌案大多不便于折叠,而少数能折叠的桌案,存在体积偏大、重量偏重,便携性极差,不适于携带到室外较远处下棋使用的问题;其二、传统桌案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桌案储物性能,进而导致桌案存储空间较小,使得无法将对弈所需的必要物品进行存放,需要将必要物品通过另外的储存设备进行归置储存,从而造成功能性差,使用不便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六次折叠便携式对弈用桌案,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六次折叠便携式对弈用桌案,包括第一版块、第一桌面块、铰链,所述第一版块的前侧设置有第二版块,所述第一版块关于第二版块对称设置;
6.所述第一版块包括第一桌面块、第二桌面块、托板套和活动托板、所述第一桌面块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桌面块,所述第一桌面块的右侧通过铰链与第二桌面块的左侧从正面铰接,所述第一桌面块关于第二桌面块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桌面块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托板套,所述托板套的长度是第二桌面块长度的1.35倍,且托板套的宽度与第二桌面块的宽度相同,所述托板套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托板,所述活动托板关于托板套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托板套上开设有与活动托板相对应的通槽,所述活动托板由两节构成,长度可以伸缩,收缩后的两个活动托板之和等于托板套的长度。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版块还包括弹性夹板、抽屉套、大号抽屉和箍板,所述活动托板远离托板套的一侧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弹性夹板,所述托板套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抽屉套,所述抽屉套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大号抽屉,所述抽屉套的端口处固定连接有箍板,所述箍板的高与宽小于大号抽屉后壁板的高与宽。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版块包括第四桌面块、中心桌面块和举架,所述第一桌面块的前侧设置有第四桌面块,所述第一桌面块的前侧通过铰链与第四桌面块的后侧从背面铰接,所述第四桌面块的右侧设置有中心桌面块,所述第四桌面块的右侧通过铰链与中心桌面块的左侧从正面铰接,所述第四桌面块关于中心桌面块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中心桌面块的下侧固定安装有举架,所述举架呈三字形设置,所述举架能隔出两个贯通空间的折椅
仓。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版块还包括核心托板、衬板和桌腿机构,所述举架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核心托板,所述核心托板与中心桌面块面积相同形状全等,所述核心托板的下侧固定安装有衬板,所述衬板的两个正面呈门闩形、两个侧面呈壁板形,所述衬板的下侧设置有桌腿机构,所述桌腿机构关于衬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桌腿机构包括外板、内板、第一带状牵索和第二带状牵索,所述衬板的下侧设置有外板,所述衬板的下侧通过铰链与外板的上侧铰接,所述衬板与外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带状牵索,所述外板远离衬板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有内板,所述外板与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带状牵索;
11.手动拉动外板与内板,使得将外板与内板展开与地面接触,随后将第一版块围绕第二版块朝外转动180度,然后向外拉动活动托板与弹性夹板,使得活动托板与弹性夹板拉动到极限长度,随后将第一桌面块与第四桌面块围绕第二桌面块、中心桌面块朝外转动180度,使得第一桌面块、第二桌面块、第四桌面块和中心桌面块完全展开,与此同时弹性夹板对与其接触的第一桌面块进行夹紧固定,进而实现了对第一桌面块、第二桌面块、第四桌面块和中心桌面块所展开的桌面相稳固的目的。
12.进一步的,所述还包括装饰性牵带和装饰带槽,所述第二桌面块和中心桌面块之间设置有装饰性牵带,所述装饰性牵带设置在第二桌面块与中心桌面块的背面,所述装饰性牵带与第二桌面块为固定连接,所述装饰性牵带与中心桌面块为滑动连接,所述中心桌面块上开设有与装饰性牵带相对应的装饰带槽。
13.当第一桌面块、第二桌面块、第四桌面块和中心桌面块展开后,将放置在衬板内侧的折椅抽出放置在相对应的位置,随后大号抽屉向外拉动,然后拿出相应的游戏用具放在桌面,娱乐者便可各就其位,进行相应的活动,当游戏结束后,即按上述反向操作将桌案收起。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桌面块与第二桌面块之间形成两个关节处,所述第四桌面块与中心桌面块之间形成两个关节处,所述第一桌面块与第二桌面块之间的关节处与第四桌面块与中心桌面块之间的关节处,分别对应在两条平行的纵轴线上。
15.进一步的,所述内板和外板的内部可增设可抽出的辅板作为应急配置。
16.内板的辅板较矮,在落足地面的同时,向上恰好抵住抽屉套的底部;外板的辅板则比外板矮,在落足地面的同时,向上恰好抵住已抽出相应程度的活动托板靠近外端的背面;主要是在桌案出现较大负荷之前或容易导致不平衡的压力和冲击发生前的场合,及时操作使用,使得桌案即便重心大幅偏移,也不会出现歪斜、扭曲甚至倾覆之恶果;设计至此臻于完善本桌案,也就杜绝了安全隐患,使用者也就解除了后顾之忧。
17.若打算在桌面放置较重的东西或应急使用易出不测时则必须把投产时增设的应急用辅板在桌案展开之前就抽出到相应程度,以便在展开结束时与外板、内板同步立稳到位,总之,使用的预备过程之所以能够成立,不仅在于外板、内板有足够承担整个桌案重量的强大的与重力方向相反的基本支撑力,而且在于其外板对相应抽屉套与重力呈90度角的侧向支撑力转换成了对相应上下版块的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朝上的托举力,使得备用辅板的应急配置对本桌案具有稳定的完善作用。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六次折叠便携式对弈用桌案,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19.1、该六次折叠便携式对弈用桌案,通过第一版块、第二版块和下版块之间的配合作用,进而实现了对桌案整体折叠的目的,整个桌面折叠四次以后,与中心桌面块完全重合,俯视面积缩为整个桌面的1/4,体积大幅度缩减,同时加了大号抽屉的容量,又使得与之相邻的活动托板系统能更有效地起到托举和固定相应第一桌面块的作用,使得对弈和其他相应游戏者到远处进行娱乐活动变得顺利、方便、清洁、自然、健康和安全,从而解决了传统市面上的桌案大多不便于折叠,而少数能折叠的桌案,存在体积偏大、重量偏重,便携性极差,不适于携带到室外较远处下棋使用的问题。
20.2、该六次折叠便携式对弈用桌案,通过活动托板及其外端弹性夹板的设置可直接对相应的第一桌面块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既防止其上翘又避免其下垂,同时也间接防止了居中的两个第四桌面块因被累及而出现意外上翘的可能,故是整个桌面平整的重要稳定因素,设置三字形举架是为了形成两个折椅仓,以避免另外携带折椅所引发的仓促和麻烦;同时作为整个桌案重要配置的两个对称的大号抽屉,存储空间宽敞,既可以收纳棋具等其他相应的消遣用品,又有适宜常备口罩、消毒液、喷雾器、体温速测仪、清瘟胶囊等防疫品的充裕空间,做到游戏与防疫两不误,娱乐与卫生相依托的效果,从而解决了传统桌案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桌案储物性能,进而导致桌案存储空间较小,使得无法将对弈所需的必要物品进行存放,需要将必要物品通过另外的储存设备进行归置储存,从而造成功能性差,使用不便捷的问题。
21.3、该六次折叠便携式对弈用桌案,通过“v”形板式桌腿的内板对中心桌面块有直接的向上支撑作用,同时内板对相应抽屉套的侧向支撑转化成了抽屉套通过托板套传递给相应第二桌面块的向上托举作用,而其外板对相应的第四桌面块有直接的向上支撑作用;为避免结构复杂所带来的视觉混乱,实际投产时应增设的备用辅板并未在图纸中加以展示,但其抵御不测的托底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内板的辅板对相应抽屉套有直接向上的支撑作用,外板的辅板则对已抽出相应程度的活动托板有直接向上的支撑作用,是整个桌案平衡的基础完善因素。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后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后的立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桌面块第一次折叠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抽屉套折叠完毕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抽屉套折叠完毕后的正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桌腿机构收起后的正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装饰性牵带与装饰带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举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第一桌面块;2、第二桌面块;3、托板套;4、第四桌面块;5、中心桌面块;6、活动托板;7、弹性夹板;8、举架;9、核心托板;10、衬板;11、桌腿机构;1101、外板;1102、内板;1103、第一带状牵索;1104、第二带状牵索;12、抽屉套;13、大号抽屉;14、箍板;15、装饰性牵带;16、装饰带槽。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32.请参阅图1-8,一种六次折叠便携式对弈用桌案,包括第一版块、第一桌面块1、铰链,第一版块的前侧设置有第二版块,第一版块关于第二版块对称设置;
33.第一版块包括第一桌面块1、第二桌面块2、托板套3和活动托板6、第一桌面块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桌面块2,第一桌面块1的右侧通过铰链与第二桌面块2的左侧从正面铰接,第一桌面块1关于第二桌面块2呈左右对称设置,第二桌面块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托板套3,托板套3的长度是第二桌面块2长度的1.35倍,且托板套3的宽度与第二桌面块2的宽度相同,托板套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托板6,活动托板6关于托板套3左右对称设置,托板套3上开设有与活动托板6相对应的通槽,活动托板6由两节构成,长度可以伸缩,收缩后的两个活动托板6之和等于托板套3的长度。
34.进一步的,第一版块还包括弹性夹板7、抽屉套12、大号抽屉13和箍板14,活动托板6远离托板套3的一侧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弹性夹板7,托板套3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抽屉套12,抽屉套1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大号抽屉13,抽屉套12的端口处固定连接有箍板14,箍板14的高与宽小于大号抽屉13后壁板的高与宽。
35.进一步的,第二版块包括第四桌面块4、中心桌面块5和举架8,第一桌面块1的前侧设置有第四桌面块4,第一桌面块1的前侧通过铰链与第四桌面块4的后侧从背面铰接,第四桌面块4的右侧设置有中心桌面块5,第四桌面块4的右侧通过铰链与中心桌面块5的左侧从正面铰接,第四桌面块4关于中心桌面块5呈左右对称设置,中心桌面块5的下侧固定安装有举架8,举架8呈三字形设置,举架8能隔出两个贯通空间的折椅仓。
36.进一步的,第二版块还包括核心托板9、衬板10和桌腿机构11,举架8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核心托板9,核心托板9与中心桌面块5面积相同形状全等,核心托板9的下侧固定安装有衬板10,衬板10的两个正面呈门闩形、两个侧面呈壁板形,衬板10的下侧设置有桌腿机构11,桌腿机构11关于衬板10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
37.进一步的,桌腿机构11包括外板1101、内板1102、第一带状牵索1103和第二带状牵索1104,衬板10的下侧设置有外板1101,衬板10的下侧通过铰链与外板1101的上侧铰接,衬板10与外板110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带状牵索1104,外板1101远离衬板10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有内板1102,外板1101与内板110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带状牵索1103。
38.手动拉动外板1101与内板1102,使得将外板1101与内板1102展开与地面接触,随后将第一版块围绕第二版块朝外转动180度,然后向外拉动活动托板6与弹性夹板7,使得活动托板6与弹性夹板7拉动到极限长度,随后将第一桌面块1与第四桌面块4围绕第二桌面块2、中心桌面块5朝外转动180度,使得第一桌面块1、第二桌面块2、第四桌面块4和中心桌面块5完全展开,与此同时弹性夹板7对与其接触的第一桌面块1进行夹紧固定,进而实现了对第一桌面块1、第二桌面块2、第四桌面块4和中心桌面块5所展开的桌面相稳固的目的。
39.进一步的,还包括装饰性牵带15和装饰带槽16,第二桌面块2和中心桌面块5之间设置有装饰性牵带15,装饰性牵带15设置在第二桌面块2与中心桌面块5的背面,装饰性牵带15与第二桌面块2为固定连接,装饰性牵带15与中心桌面块5为滑动连接,中心桌面块5上开设有与装饰性牵带15相对应的装饰带槽16。
40.当第一桌面块1、第二桌面块2、第四桌面块4和中心桌面块5展开后,将放置在衬板10内侧的折椅抽出放置在相对应的位置,随后大号抽屉13向外拉动,然后拿出相应的游戏用具放在桌面,娱乐者便可各就其位,进行相应的活动,当游戏结束后,即按上述反向操作将桌案收起。
41.进一步的,第一桌面块1与第二桌面块2之间形成两个关节处,第四桌面块4与中心桌面块5之间形成两个关节处,第一桌面块1与第二桌面块2之间的关节处与第四桌面块4与中心桌面块5之间的关节处,分别对应在两条平行的纵轴线上。
42.进一步的,内板1102和外板1101的内部可增设可抽出的辅板作为应急配置。
43.内板1102的辅板较矮,在落足地面的同时,向上恰好抵住抽屉套12的底部;外板1101的辅板则比外板1101矮,在落足地面的同时,向上恰好抵住已抽出相应程度的活动托板6靠近外端的背面;主要是在桌案出现较大负荷之前或容易导致不平衡的压力和冲击发生前的场合,及时操作使用,使得桌案即便重心大幅偏移,也不会出现歪斜、扭曲甚至倾覆之恶果;设计至此臻于完善本桌案,也就杜绝了安全隐患,使用者也就解除了后顾之忧。
44.若打算在桌面放置较重的东西或应急使用易出不测时则必须把投产时增设的应急用辅板在桌案展开之前就抽出到相应程度,以便在展开结束时与外板1101、内板1102同步立稳到位,总之,使用的预备过程之所以能够成立,不仅在于外板1101、内板1102有足够承担整个桌案重量的强大的与重力方向相反的基本支撑力,而且在于其外板1101对相应抽屉套12与重力呈90度角的侧向支撑力转换成了对相应上下版块的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朝上的托举力,使得备用辅板的应急配置对本桌案具有稳定的完善作用。
45.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46.使用时,首先如图5所示,桌案呈收起状态,当需要使用桌案时,手动拉动外板1101与内板1102,使得将外板1101与内板1102展开与地面接触,随后将第一版块围绕第二版块朝外转动180度,使得桌案如图3所示,然后向外拉动活动托板6与弹性夹板7,使得活动托板6与弹性夹板7拉动到极限长度,随后将第一桌面块1与第四桌面块4围绕第二桌面块2、中心桌面块5朝外转动180度,使得第一桌面块1、第二桌面块2、第四桌面块4和中心桌面块5完全展开,与此同时弹性夹板7对与其接触的第一桌面块1进行夹紧固定,进而实现了对第一桌面块1、第二桌面块2、第四桌面块4和中心桌面块5所展开的桌面相稳固的目的。
47.进一步的,当第一桌面块1、第二桌面块2、第四桌面块4和中心桌面块5展开后,将放置在衬板10内侧的折椅抽出放置在相对应的位置,随后大号抽屉13向外拉动,然后拿出相应的游戏用具放在桌面,娱乐者便可各就其位,进行相应的活动,当游戏结束后,即按上述反向操作将桌案收起。
48.进一步的,若打算在桌面放置较重的东西或应急使用易出不测时则必须把投产时增设的应急用辅板在桌案展开之前就抽出到相应程度,以便在展开结束时与外板1101、内板1102同步立稳到位,总之,使用的预备过程之所以能够成立,不仅在于外板1101、内板1102有足够承担整个桌案重量的强大的与重力方向相反的基本支撑力,而且在于其外板
1101对相应抽屉套12与重力呈90度角的侧向支撑力转换成了对相应上下版块的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朝上的托举力,使得备用辅板的应急配置对本桌案具有稳定的完善作用。
4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