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去除污水总氮的反硝化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11-19 06:53: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去除污水总氮的反硝化处理 工艺。


背景技术:

2.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的总氮指标是作为污水排放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逐渐重视,污水处理的指标也在逐步提高,因此,降 低污水总氮含量,在污水领域中,也在逐渐严格,现有的降低污水总氮的方 式,大多是采用反硝化处理,在污水中添加反硝化菌和碳源,来降低总氮含 量,实现有效的污水处理措施。
3.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01580299b,公开了一种 用膜曝气方式进行污水脱氮反硝化处理的方法及装置。用膜曝气方式进行污 水脱氮反硝化处理的方法包括步骤:首先、将气体碳源输送给膜;其次、通 过膜腔体供给作为反硝化的气体碳源,在保持气体分压低于泡点的情况下采 用膜曝气方式进行污水脱氮反硝化处理。本发明的装置包括入水部、出水部、 通过膜曝气进行污水脱氮反硝化处理部和添加气体碳源工作部,其中入水部 与通过膜曝气进行污水脱氮反硝化处理部连接,通过膜曝气进行污水脱氮反 硝化处理部分别与出水部和添加气体碳源工作部连接。本发明能很好的增大 外加气体碳源在水中的传递效率,减小气泡直径,延长气泡在水中的停留时间, 大大提高气体的利用率,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4.综上所述,现有的反硝化污水处理降低总氮的方式中,所添加的反硝化 菌缺少一定的保障措施,虽然在处理过程中增加了碳源,用于提供反硝化菌 的营养物质,但是在反硝化菌投入时,反硝化菌大多处于缺少营养物质的状 态,使得反硝化菌的成活率不高,在投入反应池后,需要一定时间进行繁殖, 才能达到理想的反应菌种群落,因而增加了处理的时间,并且曝气阶段会对 菌落与营养物质进行冲击,缺少有效的静置和曝气混合循环,导致反应不够 彻底和全面,对降低污水总氮含量缺少有效的促进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污水总氮的反硝化处理工艺,以解决上 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去除污水总氮的反硝 化处理工艺,反硝化处理工艺步骤如下:
7.s1:制备碳源和反硝化菌种;
8.s2:将碳源播撒于处理池,等待碳源分布均匀;
9.s3:开启处理池曝气,并在曝气5-7h后加入反硝化菌种;
10.s4:持续曝气12-16h,静置24h后,开启间歇性曝气;
11.s5:取样检测氮元素含量。
12.优选的,基于反硝化处理工艺步骤的s1中:
13.碳源的成分包括秸秆粉碎物25-30%、腐朽木粉碎物5-10%、葡萄糖5-7%、 磷源
缓冲剂7-15%和活性污泥38-58%;
14.磷源缓冲剂成分为k2hpo4,用于提供磷源和作为缓冲剂使用,其中活性污 泥采用经过洗净离心处理的污泥,污泥的颗粒度小于0.1mm。
15.优选的,基于反硝化处理工艺步骤的s1中:
16.反硝化菌种成分包括反硝化菌粉末70-75%、甲醇10-15%和乙醇10-20%, 反硝化菌粉末用于提供反硝化菌,甲醇和乙醇用于提供反硝化菌种的补充反 硝化菌的碳源,确保反硝化菌的成活率。
17.优选的,基于反硝化处理工艺步骤的s2中:
18.将制备完成的碳源按照总重量60-70%的比例投放至处理池中,按照处理 池中的水流,将碳源依据水流在处理池中自由扩散。
19.优选的,基于反硝化处理工艺步骤的s3中:
20.碳源在处理池中扩散后,开启处理池的曝气开关,对处理池中的污水进 行曝气处理,经过5-7h的曝气处理后,将制备完成的反硝化菌种总重量的 60-70%播撒于处理池中,并再次进行曝气处理。
21.优选的,基于反硝化处理工艺步骤的s4中:
22.加入反硝化菌种后,继续开启处理池曝气开关,对处理器进行12-16h的 持续曝气处理,曝气处理完成后,静置24h,等待反硝化菌种的全面反应;
23.间歇性曝气步骤如下:
24.静置24h后,加入剩余碳源总重量5-10%和反硝化菌种剩余总重量的 5-10%,加入完成后进行曝气处理,曝气处理时间为3-5h,间歇性曝气处理后, 静置6-12h,循环进行间歇性曝气处理,直至碳源和反硝化菌种全部投入处理 池中。
25.优选的,基于反硝化处理工艺步骤的s5中:
26.曝气处理完成后,将处理池中的污水进行随机取样,并将样本进行化验, 检测污水中的总氮量,符合标准后可排出进行后续处理,不符合标准则继续 间歇性曝气处理,间歇性曝气处理时间为2-5h,静置1-3h。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反硝化菌种中添加了 甲醇和乙醇,作为反硝化菌的营养物质,保障投放前反硝化菌成活率和充足 的营养物质,避免反硝化菌投放前存活率低而延长的反应时间,其次在进行 长时间的曝气和静置后,给与了反硝化菌充足的反应时间和增殖时间,并且 进行循环的间歇性曝气、静置处理,有效保障了反硝化处理的全面性和有效 降低污水总氮含量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 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
”ꢀ“
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 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 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
作,因此不能理解为 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 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
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 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 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 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 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1.本发明提供的三种实施例:
32.实施例一:
33.一种去除污水总氮的反硝化处理工艺,反硝化处理工艺步骤如下:
34.s1:制备碳源和反硝化菌种;碳源的成分包括秸秆粉碎物25-30%、腐朽 木粉碎物5-10%、葡萄糖5-7%、磷源缓冲剂7-15%和活性污泥38-58%;磷源 缓冲剂成分为k2hpo4,用于提供磷源和作为缓冲剂使用,其中活性污泥采用经 过洗净离心处理的污泥,污泥的颗粒度小于0.1mm;反硝化菌种成分包括反硝 化菌粉末70-75%、甲醇10-15%和乙醇10-20%,反硝化菌粉末用于提供反硝化 菌,甲醇和乙醇用于提供反硝化菌种的补充反硝化菌的碳源,确保反硝化菌 的成活率。
35.s2:将碳源播撒于处理池,等待碳源分布均匀;将制备完成的碳源按照 总重量60-70%的比例投放至处理池中,按照处理池中的水流,将碳源依据水 流在处理池中自由扩散。
36.s3:开启处理池曝气,并在曝气5-7h后加入反硝化菌种;碳源在处理池 中扩散后,开启处理池的曝气开关,对处理池中的污水进行曝气处理,经过 5-7h的曝气处理后,将制备完成的反硝化菌种总重量的60-70%播撒于处理池 中,并再次进行曝气处理。
37.s4:持续曝气12-16h,静置24h后,开启间歇性曝气;加入反硝化菌种 后,继续开启处理池曝气开关,对处理器进行12-16h的持续曝气处理,曝气 处理完成后,静置24h,等待反硝化菌种的全面反应;
38.间歇性曝气步骤如下:
39.静置24h后,加入剩余碳源总重量5-10%和反硝化菌种剩余总重量的 5-10%,加入完成后进行曝气处理,曝气处理时间为3-5h,间歇性曝气处理后, 静置6-12h,循环进行间歇性曝气处理,直至碳源和反硝化菌种全部投入处理 池中。
40.s5:取样检测氮元素含量;曝气处理完成后,将处理池中的污水进行随 机取样,并将样本进行化验,检测污水中的总氮量,符合标准后可排出进行 后续处理,不符合标准则继续间歇性曝气处理,间歇性曝气处理时间为2-5h, 静置1-3h。
41.经过二次间歇性曝气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再次取样,直至污水总氮含量低 于设定值,反硝化菌种中添加了甲醇和乙醇,作为反硝化菌的营养物质,保 障投放前反硝化菌成活率和充足的营养物质,避免反硝化菌投放前存活率低 而延长的反应时间,其次在进行长时间的曝气和静置后,给与了反硝化菌充 足的反应时间和增殖时间,并且进行循环的间歇性曝气、静置处理,有效保 障了反硝化处理的全面性和有效降低污水总氮含量的效果。
42.实施例二:
43.反硝化处理工艺步骤如下:
44.s1:制备碳源和反硝化菌种;碳源的成分包括秸秆粉碎物25-30%、腐朽 木粉碎物5%、葡萄糖5%、磷源缓冲剂7%和活性污泥58%;磷源缓冲剂成分为 k2hpo4,用于提供磷源和作为缓冲剂使用,其中活性污泥采用经过洗净离心处 理的污泥,污泥的颗粒度小于0.1mm;反硝化菌种成分包括反硝化菌粉末70%、 甲醇10%和乙醇10%,反硝化菌粉末用于提供反硝化菌,甲醇和乙醇用于提供 反硝化菌种的补充反硝化菌的碳源,确保反硝化菌的成活率。
45.s2:将碳源播撒于处理池,等待碳源分布均匀;将制备完成的碳源按照 总重量60-70%的比例投放至处理池中,按照处理池中的水流,将碳源依据水 流在处理池中自由扩散。
46.s3:开启处理池曝气,并在曝气5h后加入反硝化菌种;碳源在处理池中 扩散后,开启处理池的曝气开关,对处理池中的污水进行曝气处理,经过5h 的曝气处理后,将制备完成的反硝化菌种总重量的60%播撒于处理池中,并再 次进行曝气处理。
47.s4:持续曝气12h,静置24h后,开启间歇性曝气;加入反硝化菌种后, 继续开启处理池曝气开关,对处理器进行12h的持续曝气处理,曝气处理完 成后,静置24h,等待反硝化菌种的全面反应;
48.间歇性曝气步骤如下:
49.静置24h后,加入剩余碳源总重量5%和反硝化菌种剩余总重量的5%,加 入完成后进行曝气处理,曝气处理时间为3h,间歇性曝气处理后,静置6h, 循环进行间歇性曝气处理,直至碳源和反硝化菌种全部投入处理池中。
50.s5:取样检测氮元素含量;曝气处理完成后,将处理池中的污水进行随 机取样,并将样本进行化验,检测污水中的总氮量,符合标准后可排出进行 后续处理,不符合标准则继续间歇性曝气处理,间歇性曝气处理时间为2h, 静置1h。经过二次间歇性曝气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再次取样,直至污水总氮含 量低于设定值。
51.实施例三:
52.反硝化处理工艺步骤如下:
53.s1:制备碳源和反硝化菌种;碳源的成分包括秸秆粉碎物30%、腐朽木粉 碎物10%、葡萄糖7%、磷源缓冲剂15%和活性污泥38%;磷源缓冲剂成分为 k2hpo4,用于提供磷源和作为缓冲剂使用,其中活性污泥采用经过洗净离心处 理的污泥,污泥的颗粒度小于0.1mm;反硝化菌种成分包括反硝化菌粉末75%、 甲醇15%和乙醇10%,反硝化菌粉末用于提供反硝化菌,甲醇和乙醇用于提供 反硝化菌种的补充反硝化菌的碳源,确保反硝化菌的成活率。
54.s2:将碳源播撒于处理池,等待碳源分布均匀;将制备完成的碳源按照 总重量70%的比例投放至处理池中,按照处理池中的水流,将碳源依据水流在 处理池中自由扩散。
55.s3:开启处理池曝气,并在曝气7h后加入反硝化菌种;碳源在处理池中 扩散后,开启处理池的曝气开关,对处理池中的污水进行曝气处理,经过7h 的曝气处理后,将制备完成的反硝化菌种总重量的70%播撒于处理池中,并再 次进行曝气处理。
56.s4:持续曝气16h,静置24h后,开启间歇性曝气;加入反硝化菌种后, 继续开启处理池曝气开关,对处理器进行16h的持续曝气处理,曝气处理完 成后,静置24h,等待反硝化
菌种的全面反应;
57.间歇性曝气步骤如下:
58.静置24h后,加入剩余碳源总重量10%和反硝化菌种剩余总重量的10%, 加入完成后进行曝气处理,曝气处理时间为5h,间歇性曝气处理后,静置12h, 循环进行间歇性曝气处理,直至碳源和反硝化菌种全部投入处理池中。
59.s5:取样检测氮元素含量;曝气处理完成后,将处理池中的污水进行随 机取样,并将样本进行化验,检测污水中的总氮量,符合标准后可排出进行 后续处理,不符合标准则继续间歇性曝气处理,间歇性曝气处理时间为5h, 静置3h。经过二次间歇性曝气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再次取样,直至污水总氮含 量低于设定值。
6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 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 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 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 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 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