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屋面构造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构造的制作方法

2022-11-18 19:16: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屋面构造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构造。


背景技术:

2.屋面是指建筑物屋顶的表面,也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这一部分占据屋顶的较大面积,一般包含砼现浇楼面、水泥砂浆找平层、保温隔热层、防水层、水泥砂浆保护层、排水系统、女儿墙及避雷措施等。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在屋面构造中也可使用装配式构造,但现有屋面装配式构造存在整体结构较多,装配部分较少的问题,可装配以及拆卸的部分过少,不便加工与运输,同时现有装配式构造结构过于复杂,后期安装以及维护不便,且现有的屋面装配式结构装配精度较低,装配完成后接缝出配合不够紧密。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面构造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构造,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屋面构造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构造,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中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底架上可拆卸地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支撑柱上端可拆卸地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左右两侧可拆卸的设置有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前端均设置有插块,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块配合的插孔,通过插孔与插块的配合将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上端与安装块进行连接,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下端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架侧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通过连接板和所述底架的配合固定于底架上,所述连接板侧端固定设置有斜块。
5.优选的,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内壁上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与所述支撑柱间可拆卸的连接有横杆,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与所述横杆配合的第一连接孔,所述横杆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一安装槽中通过螺栓进行连接,通过横杆将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与所述支撑杆间进行连接。
6.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与所述底架间可拆卸的连接有立杆,所述底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立杆配合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立杆一端插入所述第二安装槽中,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连接孔中,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底架进行连接,通过立杆提供底架对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的支撑作用。
7.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支撑柱的侧端均固定设置有安装柱,两个所
述安装柱间可拆卸的设置有长杆,所述长杆安装于所述安装柱上,将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与支撑柱进行连接,通过斜向安装的长杆为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提供斜向支撑作用,同时与所述横杆和立杆间形成三角型结构。
8.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柱、横杆和立杆上均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块,所述支撑柱上的限位块与所述安装块下端和底架的上端接触,所述横杆上设置的限位块与所述支撑柱侧面间配合,所述立杆上设置的限位块与所述底架上表面配合,通过限位块实现对所述支撑柱、横杆和立杆间的精确安装。
9.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底架下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用于连接外界屋面下支撑屋面的墙板或墙柱。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底架和支撑柱,以及通过插块和插孔配合安装于底架和支撑柱间的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构成一个完成的屋面结构,支撑柱通过安装孔安装于底架上端,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与底架和支撑柱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在便于安装整个屋面结构的同时,也便于对屋面的维修以及更换缺损部件。
12.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与支撑柱将通过横杆进行连接,通过立杆与底架连接,以及通过长杆与支撑柱斜向连接,为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间提供多个方向的支撑,可有效防止屋面受外力易损坏,同时,通过设置立杆、横杆、长杆等可拆卸地杆件进行连接,从而增加了整个屋面的装配程度,便于运输。
13.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底架上设置的安装孔,以及安装块上端设置的插孔和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上设置的插孔,同时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内壁固定块上设置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通过块与孔间的精确配合,增加各个部件间的配合精度,从而增加了整个屋面装配构造的精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屋面构造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构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屋面构造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构造去除一个第一顶板和一个第二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屋面构造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构造的第二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屋面构造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构造的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底架;2、安装孔;3、支撑柱;4、安装块;5、第一顶板;6、第二顶板;7、插块;8、插孔;9、连接板;10、斜块;11、固定块;12、第一安装槽;13、第二安装槽;14、横杆;15、第一连接孔;16、立杆;17、第二连接孔;18、安装柱;19、长杆;20、限位块;21、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1:
21.请参阅图1-4,一种屋面构造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构造,包括底架1,底架1中部设置有安装孔2,底架1上可拆卸地设置有支撑柱3,支撑柱3安装于安装孔2中,支撑柱3上端可拆卸地设置有安装块4,安装块4左右两侧可拆卸的设置有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前端均设置有插块7,安装块4上设置有与插块7配合的插孔8,通过插孔8与插块7的配合将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上端与安装块4进行连接,在便于安装的同时也便于在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损坏时进行拆卸和更换,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下端均设置有连接板9,连接板9与底架1侧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通过连接板9和底架1的配合固定于底架1上,增加了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与底架1间连接的紧密程度,连接板9侧端固定设置有斜块10,当处于雨天环境,雨水从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上留下,通过斜块10流下,从而使雨水远离房屋,防止雨水对屋面内部结构造成腐蚀。
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内壁上均设置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2和第二安装槽13,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与支撑柱3间可拆卸的连接有横杆14,支撑柱3上设置有与横杆14配合的第一连接孔15,横杆14插入第一连接孔15和第一安装槽12中通过螺栓进行连接,通过横杆14将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与支撑杆间进行连接,从而增加了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抵抗外力的强度,从而在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受到外界外力时,能抵御一定的冲击。
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与底架1间可拆卸的连接有立杆16,底架1上设置有与立杆16配合的第二连接孔17,立杆16一端插入第二安装槽13中,另一端插入第二连接孔17中,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顶板5、第二顶板6和底架1进行连接,通过立杆16提供底架1对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的支撑作用,在构成完成的屋面内部结构的同时增强了底架1对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的支撑作用,减轻支撑柱3的支撑压力。
2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槽13和支撑柱3的侧端均固定设置有安装柱18,两个安装柱18间可拆卸的设置有长杆19,长杆19安装于安装柱18上,将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与支撑柱3进行连接,通过斜向安装的长杆19为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提供斜向支撑作用,同时与横杆14和立杆16间形成三角型结构,从而增加了整个屋面支撑结构的结构强度。
25.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3、横杆14和立杆16上均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块20,支撑柱3上的限位块20与安装块4下端和底架1的上端接触,横杆14上设置的限位块20与支撑柱3侧面间配合,立杆16上设置的限位块20与底架1上表面配合,通过限位块20实现对支撑柱3、横杆14和立杆16间的精确安装,增加了各个部件间配合的精确性,使整个屋面各个部件间配合更加紧密。
26.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槽21用于连接外界屋面下支撑屋面的墙板或墙柱,从而便于将屋面安装于外界建筑物顶端。
27.实施例2:
28.综上,在进行屋面支撑结构的安装时,将底架1通过其下端设置的固定槽21安装于外界的墙板或墙柱上端,将底架1安装完成后,将支撑柱3安装于底架1上端设置的安装孔2中,将支撑柱3上设置的一个限位块20与底架1上端接触,完成支撑柱3的安装,将安装块4安装于支撑柱3上端另一个限位块20上,完成安装块4的安装,将横杆14插入支撑柱3侧端设置的第一连接孔15中,通过限位块20与支撑柱3侧面的接触,完成对横杆14的定位安装,将立
杆16上设置有限位块20的一端插入底架1上设置的第二连接孔17中,通过限位块20与底架1上表面的接触,完成对于立杆16的安装,从而完成内部支撑结构的安装。
29.实施例3:
30.综上,在进行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的安装时,将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上端设置的插块7安装入安装块4上端开设的插孔8中,将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上的固定块11上设置的第一安装槽12和第二安装槽13分别与横杆14和立杆16进行配合,完成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与支撑柱3和底架1间的连接,安装人员通过底架1下端进入屋面结构内部,将第二安装槽13侧端和支撑柱3侧端设置的安装柱18间通过长杆19进行连接,完成对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斜向支撑的安装,将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下端你的连接板9和底架1侧端接触,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从二完成对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6的安装,安装完成整个屋面装配式结构。
31.综上,上文中提到的全部方案中,涉及两个部件之间连接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焊接、螺栓和螺母配合连接、螺栓或螺钉连接或者其它公知的连接方式,在此不一一赘述,上文中凡是涉及有写固定连接的,优先考虑是焊接,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