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簇级防护的锂离子电池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2022-11-18 18:54: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簇级防护的锂离子电池集装箱。


背景技术:

2.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要求下,我国已明确未来要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电站是其中的关键一环。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因其技术成熟、产业链齐全等已成为当前储能电站建设的主流技术,但锂离子电池因热失控导致的着火、爆炸等安全问题依然存在。目前,锂离子电池主要采用集装箱布置方案,电池簇之间并排安装,按集装箱整体配置气体灭火系统和水喷淋系统,此种布置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电池簇与簇之间没有物理隔离,当集装箱内某一电池簇发生热失控而起火时,会引发相邻电池簇热失控,扩大事故范围;2.整个集装箱内消防系统动作导致非故障电池簇受损报废,增加事故损失;3、按整个集装箱配置的水喷淋系统无法快速、精准地将故障电池簇冷却浸没,增加火灾事故发展时间;4、人员进入电池集装箱内部检修电气设备,事故时无法快速逃离,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布置紧凑、运行安全、维护方便、能有效防火灾蔓延、降低事故损失、保障人员安全的簇级防护的锂离子电池集装箱。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簇级防护的锂离子电池集装箱,包括用于容置锂离子电池的集装箱本体,所述集装箱本体内沿长度方向对称布置有若干组电池簇隔舱,且每组电池簇隔舱内均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池簇的单簇电池架,两相对布置的电池簇隔舱之间形成有沿集装箱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过道,该过道的下方设置电缆通道;所述集装箱本体的两侧设置有正对过道的箱门,集装箱本体长度方向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电池簇隔舱数量和位置对应的外开门,集装箱本体内设置有用于调节箱体内环境温度的空调系统及用于进行火灾预警的消防系统。
5.进一步地,所述消防系统包括消防区域主机、火灾报警探测器及气体灭火设备,所述火灾报警探测器设置在电池簇隔舱并用于检测舱内火情,所述气体灭火设备设置在电池簇隔舱靠近过道的一侧并通过气体灭火管道伸入至电池簇隔舱内,所述消防区域主机用于根据火灾报警探测器传输的信号控制对应气体灭火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在出现火情时进行自动灭火。
6.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主机及与该空调主机连通的空调风管,所述空调风管的数量与电池簇隔舱的数量对应且安装在电池簇隔舱的顶部。
7.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簇隔舱内还设置有进水管及溢流水管,所述进水管用于在对应电池簇隔舱发生火灾时快速将该电池簇隔舱的电池簇灌水浸没,所述溢流水管用于避免电池簇隔舱内的水流入过道内。
8.进一步地,所述消防区域主机固定设置在集装箱本体的内侧壁上,消防区域主机的操作面通过开设在集装箱本体侧壁上的通孔朝外布置,以便于巡查、维护和检修。
9.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簇隔舱与电缆通道之间采用防水堵料封堵以防止消防水进入电缆通道。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池簇隔舱实现电池簇之间的物理隔离,按簇单独设置消防灭火系统,从而可以根据火情可以快速、准确地对热失控的电池簇进行灭火处理,能有效防止火灾蔓延,降低事故损失,运行检修人员可在集装箱外侧对电池簇进行巡查、维护和检修,从而有效保障了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的a-a断面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图1的b-b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1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左”、“右”、“内”、“外”、“横向”、“竖向”等术语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簇级防护的锂离子电池集装箱,包括用于容置锂离子电池的集装箱本体1,所述集装箱本体1内沿长度方向对称布置有若干组电池簇隔舱2,且每组电池簇隔舱2内均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池簇的单簇电池架3,电池簇通过单簇电池架3设置在电池簇隔舱2内,而电池簇隔舱2可以有效保证不同电池簇之间的电气隔离。两相对布置的电池簇隔舱2之间形成有沿集装箱本体1长度方向延伸的过道,该过道的下方设置电缆通道4;电池簇隔舱2与电缆通道4之间采用防水堵料封堵以防止消防水进入电缆通道4。所述集装箱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正对过道的箱门5,集装箱本体1长度方向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电池簇隔舱2数量和位置对应的外开门6,通过该外开门6可以更便于人员对电池簇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集装箱本体1内设置有用于调节箱体内环境温度的空调系统及用于进行火灾预警的消防系统。
17.参照图1-3所示,所述消防系统包括消防区域主机7、火灾报警探测器8及气体灭火设备9,所述火灾报警探测器8设置在电池簇隔舱2并用于检测舱内火情,火灾报警探测器8的数量至少为4个,且分别设置在单簇电池架3的前后两侧,多点设置的方式可以更及时的检测到发生的火情。所述气体灭火设备9设置在电池簇隔舱2靠近过道的一侧并通过气体灭火管道伸入至电池簇隔舱2内,所述消防区域主机7用于根据火灾报警探测器8传输的信号控制对应气体灭火设备9的工作状态以在出现火情时进行自动灭火,如在某个或多个电池簇隔舱2发生火情时控制对应的灭火设备9工作以进行灭火。所述消防区域主机7固定设置在集装箱本体1的内侧壁上,消防区域主机7的操作面通过开设在集装箱本体侧壁上的通孔
朝外布置,以便于巡查、维护和检修。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主机及与该空调主机连通的空调风管10,所述空调风管10的数量与电池簇隔舱2的数量对应且安装在电池簇隔舱的顶部。
18.此外,所述电池簇隔舱2内还设置有进水管11及溢流水管12,所述进水管11用于在对应电池簇隔舱2发生火灾时快速将该电池簇隔舱2的电池簇灌水浸没,所述溢流水管12用于避免电池簇隔舱2内的水流入过道内。
19.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池簇隔舱实现电池簇之间的物理隔离,按簇单独设置消防灭火系统,从而可以根据火情可以快速、准确地对热失控的电池簇进行灭火处理,能有效防止火灾蔓延,降低事故损失,运行检修人员可在集装箱外侧对电池簇进行巡查、维护和检修,从而有效保障了人员安全。
2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但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簇级防护的锂离子电池集装箱,包括用于容置锂离子电池的集装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本体内沿长度方向对称布置有若干组电池簇隔舱,且每组电池簇隔舱内均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池簇的单簇电池架,两相对布置的电池簇隔舱之间形成有沿集装箱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过道,该过道的下方设置电缆通道;所述集装箱本体的两侧设置有正对过道的箱门,集装箱本体长度方向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电池簇隔舱数量和位置对应的外开门,集装箱本体内设置有用于调节箱体内环境温度的空调系统及用于进行火灾预警的消防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级防护的锂离子电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系统包括消防区域主机、火灾报警探测器及气体灭火设备,所述火灾报警探测器设置在电池簇隔舱并用于检测舱内火情,所述气体灭火设备设置在电池簇隔舱靠近过道的一侧并通过气体灭火管道伸入至电池簇隔舱内,所述消防区域主机用于根据火灾报警探测器传输的信号控制对应气体灭火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在出现火情时进行自动灭火。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簇级防护的锂离子电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主机及与该空调主机连通的空调风管,所述空调风管的数量与电池簇隔舱的数量对应且安装在电池簇隔舱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簇级防护的锂离子电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簇隔舱内还设置有进水管及溢流水管,所述进水管用于在对应电池簇隔舱发生火灾时快速将该电池簇隔舱的电池簇灌水浸没,所述溢流水管用于避免电池簇隔舱内的水流入过道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簇级防护的锂离子电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区域主机固定设置在集装箱本体的内侧壁上,消防区域主机的操作面通过开设在集装箱本体侧壁上的通孔朝外布置,以便于巡查、维护和检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簇级防护的锂离子电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簇隔舱与电缆通道之间采用防水堵料封堵以防止消防水进入电缆通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簇级防护的锂离子电池集装箱,包括用于容置锂离子电池的集装箱本体,所述集装箱本体内沿长度方向对称布置有若干组电池簇隔舱,且每组电池簇隔舱内均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池簇的单簇电池架,两相对布置的电池簇隔舱之间形成有沿集装箱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过道,该过道的下方设置电缆通道;所述集装箱本体的两侧设置有正对过道的箱门,集装箱本体长度方向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电池簇隔舱数量和位置对应的外开门,集装箱本体内设置有用于调节箱体内环境温度的空调系统及用于进行火灾预警的消防系统。所述消防系统包括消防区域主机、火灾报警探测器及气体灭火设备;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主机及与该空调主机连通的空调风管。的空调风管。的空调风管。


技术研发人员:邢佳妮 斯林军 殷宇强 林克 张乐群 许平 李晓江 赵亮 房之栋 诸志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0
技术公布日:2022/11/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