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的制作方法

2022-11-16 17:05: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


背景技术:

2.安全带锁扣是重要的汽车安全设备,通过锁扣的插片牵引安全带的一端,在使用时将插片插入锁扣外壳上的插槽,将乘员约束在座椅上,以避免碰撞时乘员与方向盘及仪表板等发生二次碰撞或避免碰撞时冲出车外导致死伤。
3.而在现实使用过程中,系安全带的时候,常因操作失误、安全带锁扣老化、损坏等原因,使安全带锁扣并未正确锁紧,而这样的隐患又没有被及时发现,就会造成乘员在安全带未系好的情况下驾车行驶,从而给乘员带来安全隐患,降低安全带锁扣的安全防护效果。
4.在面对上述安全隐患的情况下,现有的安全带锁扣常配备有报警系统,用以提醒乘员正确系挂安全带,但常规的安全带锁扣报警系统的设计目的多是为了提醒未系安全带的乘员正确系挂安全带,从而通常是通过检测插片在锁扣的外壳插槽中的插入深度是否达到预设位置来判断安全带锁扣是否已系挂到位,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环境恶劣或者使用年限较久,常会导致锁扣内的锁止机构出现磨损或者零件老化的现象,容易导致锁扣的锁止机构无法正常的伸缩,从而导致锁止机构无法对插片上的锁孔进行有效的锁止,而现有的安全带锁扣报警系统未针对锁止机构锁紧插片的情况进行监控,从而易发生插片在锁扣的外壳插槽中的插入深度已达到预设位置,但锁止机构却未能有效锁止插片,从而导致安全带锁扣的报警系统未报警,但实际上安全带锁扣却未能正确锁紧的安全隐患。
5.同时,使用现有的安全带锁扣故障检测装置对安全带锁扣进行故障检测,需要专门的故障检测工具与安全带锁扣配合进行检测,无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安全带锁扣的锁紧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带锁扣报警系统未针对锁舌锁紧插片的情况进行监控,从而易发生插片在锁扣的外壳插槽中的插入深度已达到预设位置,但锁舌却未能有效锁止插片,从而导致安全带锁扣未能正确锁紧的安全隐患。
7.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包括插片、外壳、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一报警电路和第二报警电路,所述插片上设有锁孔,所述外壳的顶端设有供所述插片插入的插槽,所述外壳内固定安装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在未受外力时,其头端弹出至第一预设位置,使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穿过所述锁孔,以锁紧所述插片;
8.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锁止机构上,用于在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弹出至所述
第一预设位置时接通所述第一报警电路;
9.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用于在所述插片插入所述插槽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接通所述第二报警电路。
10.通过在所述锁止机构上设置所述第一传感器,在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弹出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接通所述第一报警电路;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所述第二传感器,在所述插片插入所述插槽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接通所述第二报警电路,通过使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弹出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判断所述锁止机构已处于正确的锁紧位置,使所述插片插入所述插槽至第二预设位置时判断所述插片在所述外壳的插槽中的插入深度已达到正确深度;
11.再使所述第一报警电路和所述第二报警电路均为接通时停止警报,断开时发出警报,即可实现检测所述插片在所述外壳的插槽中的插入深度是否已达到正确深度的同时,检测所述锁止机构是否处于正确的锁紧位置,综合所述第一报警电路和所述第二报警电路的是否发出警报的结果,即可确认所述锁止机构是否已正确锁紧所述插片,并可判断所述锁止机构是否发生故障,解决了现有的安全带锁扣报警系统未针对锁舌锁紧插片的情况进行监控,从而易发生插片在锁扣的外壳插槽中的插入深度已达到预设位置,但锁止机构却未能有效锁止插片,从而导致安全带锁扣的报警系统未报警,但实际上安全带锁扣却未能正确锁紧的安全隐患。
12.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报警电路和所述第二报警电路在实现了对所述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进行故障检测的同时,还实现了在使用过程中对所述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的锁紧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的技术效果,当检测到所述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存在故障时,可以提醒车内人员及时将车辆送往维修站进行维修,避免因所述锁扣故障导致发生车祸时安全带无法对车内人员进行有效的保护。
13.进一步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锁舌、第一弹簧和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内壳,所述内壳上开设有第一盲孔,所述锁舌的尾端穿入所述第一盲孔内,所述锁舌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盲孔的内侧壁相配合,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锁舌的尾端与所述第一盲孔的底壁之间,使所述锁舌的头端能够伸出所述第一盲孔外或缩回所述第一盲孔内,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锁舌外侧面上的第一触头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盲孔的内侧壁上的第二触头;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在所述锁舌的头端弹出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接触以接通所述第一报警电路。
14.进一步的,所述插槽的底端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基座,所述插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块的外侧面与所述插槽的内表面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推块的底端从所述插槽的底端穿出并伸入到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二报警电路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推块底端的第三触头和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第四触头;所述插片插入所述插槽并抵持所述第一推块的顶端,并将所述第一推块推向所述基座,所述第三触头和所述第四触头在所述插片插入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接触以接通所述第二报警电路,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推块的底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用于在所述第一推块未受外力作用时,使所述第三触头与所述第四触头保持脱离。
15.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顶端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推块的底端从所述滑槽的上方插入所述滑槽内,并能够沿所述滑槽上下滑动,所述第四触头设置在所述滑槽的底部,所述
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滑槽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推块的底端之间。
16.通过在所述基座的顶端设置滑槽,使所述滑槽与所述插槽配合,使所述第一推块的顶端从所述插槽的下方插入所述插槽,同时,使所述第一推块的底端从所述滑槽的上方插入所述滑槽,能够使所述第一推块在被所述插片的推动时更稳定的上下滑动,且不易卡死。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块的底端上开设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内设置有滑柱和第三弹簧,所述滑柱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盲孔的内侧面滑动配合,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盲孔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触头固定连接在所述滑柱的底端。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二盲孔的底壁和所述滑柱的顶端之间设置所述第三弹簧,使固定连接在所述滑柱的底端的所述第三触头能够与设置在所述滑槽底部的第四触头弹性接触,避免所述插片在插入所述插槽至插入深度超过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三触头与所述第四触头因过度挤压造成损坏。
19.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顶端设有第一解锁按钮,所述第一解锁按钮的底端与所述锁止机构接触,解锁时,所述第一解锁按钮能够将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推出所述锁孔,以解锁所述插片。
20.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侧面开设有解锁孔,所述解锁孔内设置有第二解锁按钮,所述第二解锁按钮的底端穿过所述解锁孔,并用于与所述锁止机构接触,解锁时,所述第二解锁按钮能够将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推出所述锁孔,以解锁所述插片。
21.通过在所述外壳的外侧面开设所述解锁孔,在所述解锁孔内设置第二解锁按钮,使所述第二解锁按钮的底端穿过所述解锁孔,并用于与所述锁止机构接触,通过推动所述第二解锁按钮将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推出所述锁孔,以解锁所述插片;从而在因所述第一解锁按钮卡死或解锁失效使所述插片卡死在所述插槽内时,能将所述第二解锁按钮作为备用解锁机构,通过所述第二解锁按钮解锁所述插片,使所述插片可从所述插槽内拔出。
22.进一步的,所述解锁孔的孔口沿所述解锁孔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以形成钥匙孔,所述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还包括与所述钥匙孔相配合的解锁钥匙,通过在所述钥匙孔内插入所述解锁钥匙以推动所述第二解锁按钮,进而解锁所述插片。
23.进一步的,所述解锁孔的孔口设置有用于遮蔽所述解锁孔的孔口的盖体。
24.通过在所述解锁孔的孔口形成所述钥匙孔或设置用于遮蔽所述解锁孔的孔口的盖体,又或是同时设置所述钥匙孔和所述盖体,以遮蔽安装在所述解锁孔内的所述第二解锁按钮,以防止因误触碰或外力撞击下,误推动所述第二解锁按钮,进而造成所述锁止机构对所述插片的误解锁。
2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解锁按钮包括推杆、第四弹簧和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块的侧面与所述解锁孔的内侧壁滑动配合,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推块的一端接触,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解锁孔的底壁接触,所述推杆套设在所述第四弹簧内,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推块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解锁孔的底壁,并用于与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接触。
26.通过设置所述推杆、所述第四弹簧和所述第二推块,通过将所述第四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推块与所述解锁孔的底壁之间,解锁时,通过推动所述第二推块,进而推动套设在
所述第四弹簧内的所述推杆,在推动所述第四弹簧压缩的同时,使所述推杆穿过所述解锁孔的底壁的一端推动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将所述锁止机构推回所述内壳内,使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退出所述锁孔,以解锁所述插片,完成解锁后,通过所述第四弹簧的复位,完成对所述推杆的复位,以免所述推杆在将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推出所述锁孔后,因其自身卡在所述锁孔内造成所述插片无法从所述插槽内拔出。
27.进一步的,所述锁舌包括主体和两个拨块,两个所述拨块左右对称设置,且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解锁按钮包括按压板、复位弹簧和两个驱动块,两个所述驱动块左右对称设置,且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按压板的底端,所述驱动块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拨块的头端均设置有第二斜面,其中一个所述驱动块通过其第一斜面与一个所述拨块的第二斜面接触配合,另一个所述驱动块通过其第一斜面与另一个所述拨块的第二斜面接触配合;
28.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复位弹簧设在所述安装板的顶端与所述按压板的底端之间,用于在对所述插片解锁后,将所述按压板和所述驱动块复位;
29.所述主体的头端用于穿过所述锁孔,以锁紧所述插片,解锁时,通过按下所述按压板,通过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的配合,使两个所述驱动块推动两个所述拨块向所述内壳内滑动,进而带动所述主体滑向所述内壳内,并退出所述锁孔,以解锁所述插片;
30.所述推杆的底端与所述主体的头端相对,并用于与所述主体的头端接触。
31.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左内侧壁和右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个滑道,两个所述滑道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按压板的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其同侧的滑道设置有一个滑轨,两个所述滑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滑道滑动配合,使所述按压板能够沿所述滑道在所述外壳内上下滑动。
32.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头端设置有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用于与所述插片配合,使所述插片插入所述插槽时能够推动所述锁舌滑向所述内壳内。
33.进一步的,所述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的电路板、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第一蜂鸣报警器和第二蜂鸣报警器;所述电路板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报警电路和所述第二报警电路,在所述第一报警电路接通时点亮所述第一指示灯并关闭所述第一蜂鸣报警器,在所述第一报警电路断开时熄灭所述第一指示灯并开启所述第一蜂鸣报警器,在所述第二报警电路接通时点亮所述第二指示灯并关闭所述第二蜂鸣报警器,在所述第二报警电路断开时熄灭所述第二指示灯并开启所述第二蜂鸣报警器。
34.通过设置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一蜂鸣报警器和所述第二蜂鸣报警器,使乘员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一蜂鸣报警器和所述第二蜂鸣报警器的开启或关闭情况,实时的了解所述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的锁紧情况,并在所述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出现锁紧故障时,可以快速的判断其故障位置,以便进行后续修理;同时由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一蜂鸣报警器和所述第二蜂鸣报警器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简化了线路布置,并通过一体化的设置减小了部件数量,节约了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
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6.图1为本实施例中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的结构示意图一;
37.图2为本实施例中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的结构示意图二;
38.图3为本实施例中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的结构示意图三;
39.图4为本实施例中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的结构示意图四;
40.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41.图6为本实施例中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的结构示意图五;
42.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43.图8为本实施例中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的结构示意图六;
44.图9为本实施例中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0为本实施例中电路板的电路图;
46.其中,1—外壳、2—插片、3—内壳、4—弹簧锁舌、5—第一解锁按钮、6—第二解锁按钮、7—指示灯、8—蜂鸣报警器、9—电路板;
47.11—安装板、12—第一推块、13—基座、14—滑道;
48.121—滑柱、122—第三弹簧、123—第三触头;
49.131—滑槽、132—第二弹簧、133—第四触头;
50.31—第二触头;
51.41—第一弹簧、42—锁舌、43—第一触头;
52.421—主体、422—拨块;
53.51—按压板、52—驱动块、53—复位弹簧;
54.61—推杆、62—第四弹簧、63—第二推块;
55.71—第一指示灯、72—第二指示灯;
56.81—第一蜂鸣报警器、82—第二蜂鸣报警器。
57.91—第一限流电阻、92—第二限流电阻、93—第一三极管、94—第二三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5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5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实际应用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如此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6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包括插片2、外壳1、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一报警电路和第二报警电路;
61.如图1所示,所述插片2上设有锁孔,所述外壳1的顶端设有供所述插片插入的插槽;所述外壳1内固定安装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在未受外力时,其头端弹出至第一预设位置,使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穿过所述锁孔,以锁紧所述插片2;
62.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锁止机构上,用于在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弹出至所述
第一预设位置时接通所述第一报警电路;
63.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用于在所述插片插入所述插槽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接通所述第二报警电路。
64.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以所述锁紧机构正常工作状态下,在未受外力作用时其头端所处的位置为准,也即正常状态下,能够确定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穿过所述锁孔后将所述插片2锁紧的位置。
65.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指所述插片2插入所述插槽的一个特定的深度位置,在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下,所述插片2的锁孔应与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位置对应,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能够正确的穿过所述锁孔。
66.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选型有多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位置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等,具体的传感器选型和相关配件的设置方式,均以所述第一传感器能够检测出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是否弹出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并以此结果判断是否接通所述第一报警电路;所述第二传感器能够检测出所述插片2是否插入所述插槽至第二预设位置,并以此结果判断是否接通所述第二报警电路为准。
6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锁止机构上设置所述第一传感器,在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弹出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接通所述第一报警电路;在所述外壳1内设置所述第二传感器,在所述插片2插入所述插槽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接通所述第二报警电路,通过使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弹出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判断所述锁止机构已处于正确的锁紧位置,使所述插片2插入所述插槽至第二预设位置时判断所述插片在所述外壳的插槽中的插入深度已达到正确深度;
68.再使所述第一报警电路和所述第二报警电路均为接通时停止警报,断开时发出警报,即可实现检测所述插片2在所述外壳1的插槽中的插入深度是否已达到正确深度的同时,检测所述锁止机构是否处于正确的锁紧位置,综合所述第一报警电路和所述第二报警电路的是否发出警报的结果,即可确认所述锁止机构是否已正确锁紧所述插片2,并可判断所述锁止机构是否发生故障,解决了现有的安全带锁扣报警系统未针对锁舌锁紧插片的情况进行监控,从而易发生插片在锁扣的外壳插槽中的插入深度已达到预设位置,但锁止机构却未能有效锁止插片,从而导致安全带锁扣的报警系统未报警,但实际上安全带锁扣却未能正确锁紧的安全隐患。
69.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报警电路和所述第二报警电路在实现了对所述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进行故障检测的同时,还实现了在使用过程中对所述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的锁紧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的技术效果,当检测到所述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存在故障时,可以提醒车内人员及时将车辆送往维修站进行维修,避免因所述锁扣故障导致发生车祸时安全带无法对车内人员进行有效的保护。
70.其中所述锁止机构的选型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有多种选择类型,只要能够与所述插片2上的锁孔配合以将所述插片锁紧在所述插槽内即可。
71.例如但不限于,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弹簧锁舌4和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的内壳3,
72.所述内壳3在所述外壳1内的固定安装方式有多种,例如但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所
述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所述内壳3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1上;
73.所述弹簧锁舌4设置在所述内壳3内,所述弹簧锁舌4在未受外力时,其头端弹出至所述内壳3外的第一预设位置,使所述弹簧锁舌4的头端穿过所述锁孔,以锁紧所述插片2;
74.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弹簧锁舌4和所述内壳3之间,用于在所述弹簧锁舌4的头端弹出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接通所述第一报警电路;
75.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用于在所述插片2插入所述插槽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接通所述第二报警电路。
76.在此,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即指所述弹簧锁舌4正常状态下,在未受外力作用时,正常弹出所述内壳3外的位置,也即正常状态下,能够确定所述弹簧锁舌4的头端穿过所述锁孔后将所述插片2锁紧的位置。
77.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指所述插片2插入所述插槽的一个特定的深度位置,在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下,所述插片2的锁孔应与所述弹簧锁舌4的头端位置对应,所述弹簧锁舌4的头端能够正确的穿过所述锁孔。
78.关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具体设置方式,例如但不限于,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内壳3上开设有第一盲孔,所述弹簧锁舌4包括锁舌42和第一弹簧41,所述锁舌42的尾端穿入所述第一盲孔内,所述锁舌42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盲孔的内侧壁相配合,所述第一弹簧41设置在所述锁舌42的尾端与所述第一盲孔的底壁之间,使所述锁舌42的头端能够伸出所述第一盲孔外或缩回所述第一盲孔内;
79.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锁舌42外侧面上的第一触头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头43设置在所述锁舌42的底端)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盲孔内侧壁上的第二触头31(所述第二触头31在所述第一盲孔的内侧壁上的设置位置与所述第一触头43的设置位置相配合);所述第一触头43和所述第二触头31在所述锁舌42的头端弹出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接触以接通所述第一报警电路。
80.其中,所述第一触头43与所述锁舌42之间绝缘,所述第二触头31与所述内壳3之间绝缘,使所述第一触头43接触到所述内壳3或所述第二触头31接触到所述锁舌42时,所述第一报警电路不会被误接通。
81.关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具体设置方式,例如但不限于,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6所示,所述插槽的底端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基座13,所述插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推块12,所述第一推块12的外侧面与所述插槽的内表面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推块12的底端从所述插槽的底端穿出并伸入到所述安装腔内;
82.所述第二报警电路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推块12底端的第三触头123和设置在所述基座13上的第四触头133;
83.所述插片2插入所述插槽并抵持所述第一推块12的顶端,并将所述第一推块12推向所述基座13,所述第三触头和所述第四触头在所述插片插入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接触以接通所述第二报警电路,所述基座13与所述第一推块12的底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32,所述第二弹簧132用于在所述第一推块12未受外力作用时,使所述第三触头123与所述第四触头133保持脱离。
84.进一步的,如图6、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3的顶端设置有滑槽131,所述第一推块12的底端从所述滑槽131的上方插入所述滑槽131内,并能够沿所述滑槽131上
下滑动,所述第四触头133设置在所述滑槽131的底部,所述第二弹簧132设置在所述滑槽13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推块12的底端之间。
85.通过在所述基座13的顶端设置滑槽131,使所述滑槽131与所述插槽配合,使所述第一推块12的顶端从所述插槽的下方插入所述插槽,同时,使所述第一推块12的底端从所述滑槽131的上方插入所述滑槽131,能够使所述第一推块12在被所述插片的推动时更稳定的上下滑动,且不易卡死。
86.优选的,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块12的底端上开设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内设置有滑柱121和第三弹簧122,所述滑柱121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盲孔的内侧面滑动配合,所述第三弹簧12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盲孔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122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柱12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触头123固定连接在所述滑柱121的底端。
8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二盲孔的底壁和所述滑柱121的顶端之间设置所述第三弹簧122,使固定连接在所述滑柱121的底端的所述第三触头123能够与设置在所述滑槽131底部的第四触头133弹性接触,避免所述插片2在插入所述插槽至插入深度超过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三触头123与所述第四触头133因过度挤压造成损坏。
88.其中,所述第三触头123与所述滑柱121之间绝缘,所述第四触头133与所述滑槽131之间绝缘,以确保所述第二报警电路不会被误接通。
89.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外壳1的顶端设有第一解锁按钮5,所述第一解锁按钮5的底端与所述锁止机构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解锁按钮5的底端与所述锁舌42接触),解锁时,所述第一解锁按钮5能够将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推出所述锁孔(也即所述第一解锁按钮5能够将所述锁舌42推出所述锁孔),以解锁所述插片。
90.如图8所示,所述外壳1的侧面开设有解锁孔,所述解锁孔内设置有第二解锁按钮6,所述第二解锁按钮6的底端穿过所述解锁孔,并用于与所述锁止机构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解锁按钮6与所述锁舌42接触),解锁时,所述第二解锁按钮6能够将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推出所述锁孔(也即所述第二解锁按钮6能够将所述锁舌42推出所述锁孔),以解锁所述插片。
91.通过在所述外壳1的外侧面开设所述解锁孔,在所述解锁孔内设置第二解锁按钮6,使所述第二解锁按钮6的底端穿过所述解锁孔,并用于与所述锁止机构接触,通过推动所述第二解锁按钮6能够将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推出所述锁孔,以解锁所述插片;从而在因所述第一解锁按钮5卡死或解锁失效使所述插片2卡死在所述插槽内时,能将所述第二解锁按钮6作为备用解锁机构,通过所述第二解锁按钮6解锁所述插片2,使所述插片2可从所述插槽内拔出。
92.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解锁孔的孔口沿所述解锁孔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以形成钥匙孔,所述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还包括与所述钥匙孔相配合的解锁钥匙,通过在所述钥匙孔内插入所述解锁钥匙以推动所述第二解锁按钮6,进而解锁所述插片2。
93.进一步的,也可以在所述解锁孔的孔口设置用于遮蔽所述解锁孔的孔口的盖体(图中未示出)。
94.通过在所述解锁孔的孔口形成所述钥匙孔或设置用于遮蔽所述解锁孔的孔口的
盖体,又或是同时设置所述钥匙孔和所述盖体,以遮蔽安装在所述解锁孔内的所述第二解锁按钮6,以防止因误触碰或外力撞击下,误推动所述第二解锁按钮6,进而造成所述锁止机构对所述插片2的误解锁。
95.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解锁按钮6包括推杆61、第四弹簧62和第二推块63,所述第二推块63的侧面与所述解锁孔的内侧壁滑动配合,所述第四弹簧6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推块63的一端接触,所述第四弹簧62的另一端与所述解锁孔的底壁接触,所述推杆61套设在所述第四弹簧62内,所述推杆6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推块63固定连接,所述推杆6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解锁孔的底壁,并用于与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接触。
96.通过设置所述推杆61、所述第四弹簧62和所述第二推块63,通过将所述第四弹簧62设置在所述第二推块63与所述解锁孔的底壁之间,解锁时,通过推动所述第二推块63,进而推动套设在所述第四弹簧62内的所述推杆61,在推动所述第四弹簧62压缩的同时,使所述推杆61穿过所述解锁孔的底壁的一端推动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也即弹簧锁舌4的头端,更准备的来说,也即所述锁舌42的头端),将所述锁舌42推回所述内壳3内,使所述锁舌42退出所述锁孔,以解锁所述插片2,完成解锁后,通过所述第四弹簧62的复位,完成对所述推杆61的复位,以免所述推杆61在将所述锁舌42推出所述锁孔后,因其自身卡在所述锁孔内造成所述插片2无法从所述插槽内拔出。
97.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锁舌包括主体421和两个拨块422,两个所述拨块422左右对称设置,且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421的左右两侧;
98.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第一解锁按钮包括按压板51、复位弹簧53和两个驱动块52,两个所述驱动块52左右对称设置,且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按压板51的底端,所述驱动块52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斜面;
99.所述拨块422的头端均设置有第二斜面,其中一个所述驱动块52通过其第一斜面与一个所述拨块422的第二斜面接触配合,另一个所述驱动块52通过其第一斜面与另一个所述拨块422的第二斜面接触配合;
100.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安装板11,所述复位弹簧53设在所述安装板11的顶端与所述按压板51的底端之间,用于在对所述插片2解锁后,将所述按压板51和所述驱动块52复位;
101.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复位弹簧53,两个所述复位弹簧53左右对称设置,并分别设置在所述内壳3的左右两侧。
102.所述主体421的头端用于穿过所述锁孔,以锁紧所述插片2,解锁时,通过按下所述按压板51,通过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的配合,使两个所述驱动块52推动两个所述拨块422向所述内壳3内滑动,进而带动所述主体421滑向所述内壳3内,并退出所述锁孔,以解锁所述插片2;
103.所述推杆61的底端与所述主体421的头端相对,并用于与所述主体421的头端接触,故更为确切的来说,解锁时,可以通过推动所述第二推块63,进而推动套设在所述第四弹簧62内的所述推杆61,在推动所述第四弹簧62压缩的同时,使所述推杆61穿过所述解锁孔的底壁的一端直接推动所述主体421的头端,将所述主体421推回所述内壳3内,使所述主体421退出所述锁孔,以解锁所述插片2。
104.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的左内侧壁和右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滑道14,两个所述滑道14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按压板51的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其同侧的滑道设置
有一个滑轨,两个所述滑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滑道14滑动配合,使所述按压板51能够沿所述滑道14在所述外壳内上下滑动。
105.进一步的,所述主体421的头端设置有第三斜面,在将所述插片2插入所述插槽时,通过所述插片2对所述第三斜面进行挤压配合,带动所述主体421向所述内壳3内滑动,并压缩所述第一弹簧41,直接所述插片2插入所述插槽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插片2上的锁孔与所述主体421位置对应,所述主体421在所述第一弹簧41的复位下,弹出所述内壳3外,并穿过所述锁孔,直至使整个所述弹簧锁舌4弹出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将所述插片2锁紧。
106.进一步的,如图1、图2、图8所示,所述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1上的电路板9、两个指示灯7和两个蜂鸣报警器8,其中,所述指示灯7包括第一指示灯71和第二指示灯72,所述蜂鸣报警器包括第一蜂鸣报警器61和第二蜂鸣报警器82;
107.所述电路板9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报警电路和所述第二报警电路,在所述第一报警电路接通时点亮所述第一指示灯71并关闭所述第一蜂鸣报警器81,在所述第一报警电路断开时熄灭所述第一指示灯71并开启所述第一蜂鸣报警器81,在所述第二报警电路接通时点亮所述第二指示灯72并关闭所述第二蜂鸣报警器82,在所述第二报警电路断开时熄灭所述第二指示灯72并开启所述第二蜂鸣报警器82。
108.其中,所述电路板9的电路如图10所示,包括第一限流电阻91、第二限流电阻92、第一三极管93和第二三极管94;
109.所述第一警报电路和所述第二警报电路的布置方式,以及所述电路板9的具体接线方式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故不再进行赘述。
110.通过设置所述电路板9、所述第一指示灯71、所述第二指示灯72、所述第一蜂鸣报警器81和所述第二蜂鸣报警器82,使乘员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指示灯71、所述第二指示灯72、所述第一蜂鸣报警器81和所述第二蜂鸣报警器82的开启或关闭情况,实时的了解所述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的锁紧情况,并在所述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出现锁紧故障时,可以快速的判断其故障位置,以便进行后续修理;同时由于所述电路板9、所述第一指示灯71、所述第二指示灯72、所述第一蜂鸣报警器81和所述第二蜂鸣报警器82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简化了线路布置,并通过一体化的设置减小了部件数量,节约了安装空间。
111.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一种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12.1、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所述锁止机构的头端是否弹出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以判断所述锁止机构是否处于正确的锁紧位置,通过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所述插片2是否插入所述插槽至第二预设位置,以判断所述插片2在所述外壳1的插槽中的插入深度是否达到正确深度;并在所述锁止机构未处于正确的锁紧位置时断开所述第一报警电路以触发警报,在所述插片2在所述外壳1的插槽中的插入深度未达到正确深度时断开所述第二报警电路以触发警报;
113.通过综合所述第一报警电路和所述第二报警电路的是否发出警报的结果,即可确认所述锁止机构是否已正确锁紧所述插片,并可判断所述锁止机构是否发生故障,解决了
现有的安全带锁扣报警系统未针对锁止机构锁紧插片的情况进行监控,从而易发生插片在锁扣的外壳插槽中的插入深度已达到预设位置,但锁止机构却未能有效锁止插片,从而导致安全带锁扣的报警系统未报警,但实际上安全带锁扣却未能正确锁紧的安全隐患。
114.2、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报警电路和所述第二报警电路在实现了对安全带锁扣进行故障检测的同时,还实现了在使用过程中对安全带锁扣的锁紧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的技术效果,当检测到所述锁扣存在故障时,可以提醒车内人员及时将车辆送往维修站进行维修,避免因所述安全带锁扣故障导致发生车祸时安全带无法对车内人员进行有效的保护。
115.3、通过在所述外壳1的外侧面开设所述解锁孔,在所述解锁孔内设置第二解锁按钮6,使所述第二解锁按钮6的底端穿过所述解锁孔,并用于与所述锁止机构接触4,通过推动所述第二解锁按钮6将所述弹簧锁舌4推回所述内壳内,使所述弹簧锁舌4退出所述锁孔,以解锁所述插片;从而在因所述第一解锁按钮5卡死或解锁失效使所述插片2卡死在所述插槽内时,能将所述第二解锁按钮6作为备用解锁机构,通过所述第二解锁按钮6解锁所述插片2,使所述插片2可从所述插槽内拔出。
116.4、通过在所述解锁孔的孔口形成所述钥匙孔或设置用于遮蔽所述解锁孔的孔口的盖体,又或是同时设置所述钥匙孔和所述盖体,以遮蔽安装在所述解锁孔内的所述第二解锁按钮6,以防止因误触碰或外力撞击下,误推动所述第二解锁按钮6,进而造成所述弹簧锁舌4对所述插片2的误解锁。
117.5、通过设置所述电路板9、所述第一指示灯71、所述第二指示灯72、所述第一蜂鸣报警器81和所述第二蜂鸣报警器82,使乘员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指示灯71、所述第二指示灯72、所述第一蜂鸣报警器81和所述第二蜂鸣报警器82的开启或关闭情况,实时的了解所述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的锁紧情况,并在所述自带故障检测装置的乘用车安全带锁扣出现锁紧故障时,可以快速的判断其故障位置,以便进行后续修理;同时由于所述电路板9、所述第一指示灯71、所述第二指示灯72、所述第一蜂鸣报警器81和所述第二蜂鸣报警器82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简化了线路布置,并通过一体化的设置减小了部件数量,节约了安装空间。
118.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