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11-16 14:59: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纸模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2.目前,用于盛装药品、液体以及其它物体的瓶子多采用塑料瓶,虽然一部分塑料瓶得到了回收利用,但是大部分不可回收的塑料瓶仍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塑料瓶很难降解,纸瓶是一种为了减少塑料的使用以达到环保要求的包装容器,目前纸瓶采用两种解决方案以达到减少塑料使用的目的;
3.第一种纸瓶方案是:采用纸容器、塑料内胆、塑料瓶口和塑料瓶盖组装形成纸瓶,能够达到减少塑料使用70%;
4.第二种纸瓶方案是:如附图1所示,采用纸容器a1和塑料瓶口a2粘结、以及塑料瓶盖组合形成纸瓶,能够达到减少塑料使用85%;
5.从上述方案上来看还是没有完全解决不用塑料的问题,从市场的需求了解到,如果达到完全替代塑料的“以纸代塑”的环保要求,必须解决瓶口和瓶盖螺纹纸塑的技术难题,采用纸瓶一体化成型出螺纹可以完全不用塑料,从生产上可以减少塑料瓶口和瓶盖的生产,点胶,组装等工艺,能够降低成本,解决纸瓶不用塑料的问题;
6.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通过弹性体成型的内外螺旋纹如附图2-附图4所示,纸容器瓶口b内侧的与外螺旋纹b1相对应处是通过弹性体d挤压成型,很明显对纸容器瓶口b处成型的外螺旋纹b1的密度低;纸瓶盖c的内侧是通过弹性体d挤压成型的内螺旋纹c1,可见,形成的内螺旋纹c1的螺旋槽截面为弧形,是没有棱角的,因而,导致内螺旋纹c1的精度差,无法达到生产使用标准,且使得内螺旋纹c1与纸容器瓶口b处的外螺旋纹b1的锁紧力差;因此,采用弹性体挤压成型的内外螺旋纹存在密度低、精度差、锁紧力差等问题,这些问题亟待需要改善;
7.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9.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包括:
10.s100、制作纸浆湿胚,并将纸浆湿胚放置在热压模具的工位处;
11.s200、通过热压模具的下模芯对位于工位处的纸浆湿胚进行定位;
12.s300、通过热压模具的上模芯和下模芯对纸浆湿胚的内外侧进行挤压形成螺旋
纹;
13.其中,所述上模芯和下模芯上分别设有用于形成螺旋纹的第一螺旋结构和第二螺旋结构。
14.优选的是,所述s200包括:将下模芯的开模状态改变为下模芯的合模状态,对纸浆湿胚的径向进行定位。
15.优选的是,所述s300包括:处于开模状态的上模芯移动到位后,将上模芯的开模状态改变为上模芯的合模状态,并与处于合模状态的下模芯同时对纸浆湿胚的内外侧进行挤压,形成螺旋纹。
16.优选的是,在所述s300中,还包括:预先设定上模芯和下模芯对纸浆湿胚的内外侧进行挤压时的预设压力、预设温度以及预设挤压时间。
17.优选的是,所述预设压力的范围为0.6mpa~1mpa。
18.优选的是,所述预设温度的范围为100℃~150℃。
19.优选的是,所述预设挤压时间大于等于5s。
20.优选的是,所述下模芯包括:滑动设置在底座上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外形滑块,所述外形滑块通过弹性组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外形滑块通过驱动块驱动其滑动,两个所述外形滑块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半圆形槽,所述第二螺旋结构设于两个所述半圆形槽内侧;
21.所述下模芯的开模状态为两个所述外形滑块相互远离,所述下模芯的合模状态为两个所述外形滑块相互靠近以形成第二螺旋结构。
22.优选的是,所述上模芯包括:
23.驱动芯,所述驱动芯通过第一驱动组件控制其沿轴向移动;
24.沿所述驱动芯周向布置且交错分布的多个第一成型块和多个第二成型块,所述第一成型块和第二成型块通过第二驱动组件控制其上下移动,且通过所述驱动芯控制多个第一成型块和多个第二成型块径向移动,所述驱动块与第二驱动组件固定连接;
25.所述上模芯的开模状态为多个第一成型块和多个第二成型块在径向相互靠近;
26.所述上模芯的合模状态为多个第一成型块和多个第二成型块在径向相互远离以形成第一螺旋结构。
27.优选的是,所述驱动芯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固定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底端设有横截面为六边形的锥形部,所述锥形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端部尺寸大于其另一端的尺寸;
28.所述锥形部的六个侧面上交替分布有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锥形部轴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α1,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锥形部轴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α2,所述第一夹角α1和第二夹角α2有如下关系:
29.α1=2α2 2
°

30.所述第一成型块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对应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成型块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对应的第二滑块;
31.所述上模芯为合模状态时,多个所述第一成型块和多个所述第二成型块远离所述固定部的端部形成圆柱体,所述第一螺旋结构设置在所述圆柱体的表面。
32.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33.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通过热压模具,能够热压成型出
一体化带内螺旋纹的纸瓶盖以及带外螺旋纹且与纸瓶容器一体成型的纸瓶口,代替了塑料瓶口粘合纸瓶容器的工艺,达到不使用塑料的目的,更加环保;并且采用带螺旋结构的上模芯和下模芯挤压成型螺旋纹,使得成型的螺旋纹密度增大,精度高且能够满足生产使用标准,提升了内外螺旋纹之间的锁紧强度,满足使用需求。
34.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3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36.图1为现有技术中第二种纸瓶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为现有技术中采用弹性体挤压成型工艺成型的外螺旋纹结构示意图;
38.图3为现有技术中采用弹性体挤压成型工艺成型的内螺旋纹结构示意图;
39.图4为现有技术中弹性体挤压成型工艺使用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40.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流程图;
41.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中成型的纸瓶口外螺旋纹以及纸瓶盖内螺旋纹结构示意图;
42.图7为现有技术中采用弹性体挤压成型工艺成型的外螺旋纹与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中成型的纸瓶口外螺旋纹的结构对比示意图;
43.图8为现有技术中采用弹性体挤压成型工艺成型的内螺旋纹与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中纸瓶盖内螺旋纹的结构对比示意图;
44.图9(a)为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中在放置纸浆湿胚时的上模芯和下模芯的位置示意图;
45.图9(b)为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中对纸浆湿胚进行定位时的上模芯和下模芯的位置示意图;
46.图9(c)为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中对纸浆湿胚进行挤压时的上模芯和下模芯的位置示意图;
47.图10为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中所使用的热压模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48.图1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中下模芯的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9.图1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中下模芯的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50.图1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中上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51.图14为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中上模芯的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52.图15为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中上模芯的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53.图16为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中第一成型块与驱动芯的结构示意图;
54.图17为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中第二成型块与驱动芯的结构示意图;
55.图18为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中上模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56.图19为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中上模芯的底视结构示意图;
57.图20为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中上模芯的第一成型块和第二成型块的底视结构示意图;
58.图2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中驱动芯的结构示意图;
59.图2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中第一驱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60.图2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中第二驱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61.图24为本发明所述的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中热压模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62.a1为纸容器、a2为塑料瓶口、b为纸容器瓶口、b1为采用弹性模具成型的外螺旋纹、c为采用弹性模具成型的外螺旋纹对应的纸瓶盖、c1为采用弹性模具成型的内螺旋纹、d为弹性体、g为纸瓶容器、e为采用螺旋纹成型模具成型的内螺旋纹对应的纸瓶盖、e1为采用螺旋纹成型模具成型的内螺旋纹、f为纸瓶口、f1为采用螺旋纹成型模具成型的外螺旋纹;
63.1为纸浆湿胚、2为上模芯、210为驱动芯、211为固定部、2111为第一连接部、2112为第二连接部、212为锥形部、2121为第一滑槽、2122为第一滑块、220为第一成型块、221为第二滑槽、222为第四滑块、230为第二成型块、231第二滑块、232为第五滑块、240为圆柱体、3为下模芯、310为外形滑块、311为圆形槽、4为底座、410为限位槽、5为弹性组件、510为第三滑块、511为第一倾斜面、520为弹簧、6为驱动块、610为第二倾斜面、7为第一驱动组件、710为第一驱动板、711为固定槽、720为第三限位块、721为固定孔、8为第二驱动组件、810为第二驱动板、811为凹槽、812为通孔、820为第一限位块、821为第三滑槽、822为第四滑槽、830为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6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65.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66.如图5-图2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成型纸模内外螺旋纹成型工艺,包括:
67.s100、制作纸浆湿胚1,并将纸浆湿胚1放置在热压模具的工位处;
68.s200、通过热压模具的下模芯3对位于工位处的纸浆湿胚1进行定位;
69.s300、通过热压模具的上模芯2和下模芯3对纸浆湿胚1的内外侧进行挤压形成螺
旋纹;
70.其中,所述上模芯2和下模芯3上分别设有用于形成螺旋纹的第一螺旋结构和第二螺旋结构。
7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纸浆湿胚1包括采用吸浆成型的纸瓶容器g(包含纸瓶口f)以及纸瓶盖e,纸瓶容器g放置在热压模具上之前,可以先采用弹性体成型工艺将纸瓶容器g整体进行成型,弹性体成型工艺是将本发明中的上模芯2替换为气囊对纸瓶容器g的内部进行挤压,使纸瓶容器g进行初步成型,但是气囊对于纸瓶口f处的外螺旋纹f1成型效果不好,因此,需要将纸瓶容器g放置在热压模具的工位处,通过下模芯3对其进行定位,通过下模芯3和上模芯2的共同作用下对其进行挤压形成纸瓶口f处的外螺旋纹f1;
72.纸瓶盖e则进行吸浆成型后,可直接放置在热压模具的工位处,通过下模芯3对其进行定位,然后通过下模芯3和上模芯2的共同作用下对其进行挤压形成纸瓶盖e的内螺旋纹e1;
73.在挤压过程中,上模芯2上的第一螺旋结构与纸浆湿胚1的内侧面接触,下模芯3上的第二螺旋结构与纸浆湿胚1的外侧面接触,由此,上模芯2和下模芯3的挤压下,对应在纸瓶口f的外侧形成外螺旋纹f1或者在纸瓶盖e的内侧形成内螺旋纹e1;
74.对于下模芯3,其结构有两种,一种对应于纸瓶容器g的外形,另一种对应于纸瓶盖e的外形,但是两种热压模具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对于第一螺旋结构和第二螺旋结构,同样对于内螺旋纹和外螺旋纹分别有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因此,下面仅对纸瓶盖e的内螺旋纹e1进行展开说明。
7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热压模具,能够热压成型出一体化带内螺旋纹e1的纸瓶盖e以及带外螺旋纹f1且与纸瓶容器g一体成型的纸瓶口f,代替了塑料瓶口粘合纸瓶容器的工艺,达到不使用塑料的目的,更加环保;并且采用带螺旋结构的上模芯2和下模芯3挤压成型螺旋纹,使得成型的螺旋纹密度增大,精度高且能够满足生产使用标准,提升了内外螺旋纹之间的锁紧强度,满足使用需求。
7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200包括:将下模芯3的开模状态改变为下模芯3的合模状态,对纸浆湿胚1的径向进行定位。
7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工位位于下模芯3的中轴线处,在放置纸浆湿胚1前,下模芯3沿水平方向向远离中轴线的外侧移动,放置纸浆湿胚1后,下模芯3沿水平方向向靠近中轴线移动,以使得下模芯3的内侧对纸浆湿胚1形成推动力,使纸浆湿胚1的中轴线与工位的中轴线重合,实现纸浆湿胚1的径向定位,保证后续挤压时对纸浆湿胚1侧面形成的挤压力均匀性较好,从而产出更高质量的螺旋纹。
7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300包括:处于开模状态的上模芯2移动到位后,将上模芯2的开模状态改变为上模芯2的合模状态,并与处于合模状态的下模芯3同时对纸浆湿胚1的内外侧进行挤压,形成螺旋纹。
7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下模芯3对纸浆湿胚1进行定位,以及处于开模状态的上模芯2移动到位后,则上模芯2开始由开模状态变为合模状态,与下模芯3共同形成对纸浆湿胚1侧面的挤压力,形成螺旋纹;
80.此处所说的,开模状态的上模芯2指的是上模芯2移动到位后,未与纸浆湿胚1的侧面形成接触,因此,未与下模芯3共同形成对纸浆湿胚1的挤压力;
81.由于上模芯2的外侧设有第一螺旋结构,若是向下移动直接对纸浆湿胚1挤压,则会造成纸浆湿胚1的变形,且无法形成螺旋纹结构,并且上模芯2的两种状态,还便于形成螺旋纹之后的纸浆湿胚1进行脱模,在脱模时,上模芯2首先由合模状态变为开模状态,由此,上模芯2与纸浆湿胚1的内侧面脱离挤压接触,同时下模芯3也由合模状态变为开模状态,使下模芯3与纸浆湿胚1的外侧面脱离挤压接触,从而,纸浆湿胚1便可从工位上取下来,便于脱模。
82.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s300中,还包括:预先设定上模芯2和下模芯3对纸浆湿胚1的内外侧进行挤压时的预设压力、预设温度以及预设挤压时间;
83.所述预设压力的范围为0.6mpa~1mpa;
84.所述预设温度的范围为100℃~150℃;
85.所述预设挤压时间大于等于5s。
8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对纸浆湿胚1的螺旋纹成型属于热压成型,热压成型是将上模芯2和下模芯3工作时均保持一定温度,此温度范围为100℃~150℃,是为了将纸浆湿胚1内含有的水分蒸发掉,为了保证螺旋纹有效的成型,上模芯2和下模芯3对纸浆湿胚1的挤压时间要大于等于5秒,在预设挤压时间内保持挤压压力保持在0.6mpa~1mpa,便于螺旋纹的挤压成型;
87.对于纸瓶容器首先采用弹性体成型工艺进行成型时的挤压时间为180秒,气囊对纸瓶容器形成的预设压力为0.6mpa,成型时的温度大于100℃。
8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模芯3包括:滑动设置在底座4上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外形滑块310,所述外形滑块310通过弹性组件5与所述底座4连接,所述外形滑块310通过驱动块6驱动其滑动,两个所述外形滑块310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半圆形槽311,所述第二螺旋结构设于两个所述半圆形槽311内侧;
89.所述下模芯3的开模状态为两个所述外形滑块310相互远离,所述下模芯3的合模状态为两个所述外形滑块310相互靠近以形成第二螺旋结构。
90.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驱动块6与外形滑块310接触,以驱使两个外形滑块310同步相对运动使两个半圆形槽311形成圆形槽,以形成完整的第二螺旋结构,此为下模芯3的合模状态;驱动块6与外形滑块310脱离接触,则在弹性组件5的作用下,带动两个外形滑块310相互远离,此为下模芯3的开模状态。
9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5包括:第三滑块510,所述底座4上设有供所述第三滑块510滑动的限位槽410,所述外形滑块310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块510上,所述第三滑块510靠近工位的一侧与所述限位槽410的侧壁之间连接有弹簧520;
92.所述第三滑块510远离工位的一侧设有第一倾斜面511,所述驱动块6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511相对应的第二倾斜面610。
93.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驱动块6通过上下直线移动,利用其上设置的第二倾斜面610与第三滑块510上的第一倾斜面511接触,控制两个第三滑块510同时带动两个外形滑块310相互远离或靠近,限位槽410用于限制第三滑块510的滑动,弹簧520为两个第三滑块510相互远离时提供动力,同时保证两者移动的稳定性。
9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芯2包括:
95.驱动芯210,所述驱动芯210通过第一驱动组件7控制其沿轴向移动;
96.沿所述驱动芯210周向布置且交错分布的多个第一成型块220和多个第二成型块230,所述第一成型块220和第二成型块230通过第二驱动组件8控制其上下移动,且通过所述驱动芯210控制多个第一成型块220和多个第二成型块230径向移动,所述驱动块6与第二驱动组件8固定连接;
97.所述上模芯2的开模状态为多个第一成型块220和多个第二成型块230在径向相互靠近;
98.所述上模芯2的合模状态为多个第一成型块220和多个第二成型块230在径向相互远离以形成第一螺旋结构。
9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工位上未放置纸浆湿胚1时,上模芯2与下模芯3之间相距一定距离,将工位让开,且上模芯2为合模状态,下模芯3为开模状态,对放置在工位处纸浆湿胚1进行定位时,首先控制第二驱动组件8带动第一成型块220和第二成型块230同时向下移动,在向下移动的同时相对驱动芯210产生相对运动,同时驱动芯210促使第一成型块220和多个第二成型块230向靠近驱动芯210轴线的一侧移动,使得上模芯2的最大外径减小,上模芯2以开模状态移动到位,并且同时在第二驱动组件8的驱动下,驱动块6向下移动与弹性组件5的第三滑块510接触,使得两个第三滑块510带动两个外形滑块310相对运动,对纸浆湿胚1进行定位,此时,上模芯2处于开模状态,下模芯3处于合模状态;
100.定位完成后,再控制第一驱动组件7带动驱动芯210向下移动,使得第一成型块220和多个第二成型块230在驱动芯210的移动驱动下,同时向远离驱动芯210的轴线一侧平移,使得上模芯2的最大外径变大,对纸浆湿胚1的形成挤压,驱动芯210运动到位后,开始计时,保证挤压时间;
101.在脱模时,首先控制第一驱动组件7带动驱动芯210向上移动,使得第一成型块220和多个第二成型块230在驱动芯210的向上移动驱动下,同时向靠近驱动芯210的轴线一侧平移,与纸浆湿胚1脱离接触,然后再驱动第二驱动组件8向上移动,使得下模芯3与纸浆湿胚1脱离接触,完成脱模。
10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芯210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固定连接的固定部211,所述固定部211的底端设有横截面为六边形的锥形部212,所述锥形部212与所述固定部211连接的端部尺寸大于其另一端的尺寸;
103.所述锥形部212的六个侧面上交替分布有第一滑槽2121和第一滑块2122,所述第一滑槽2121与所述锥形部212轴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α1,所述第一滑块2122与所述锥形部212轴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α2,所述第一夹角α1和第二夹角α2有如下关系:
104.α1=2α2 2
°

105.所述第一成型块220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2122对应的第二滑槽221,所述第二成型块230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2121对应的第二滑块231;
106.所述上模芯2为合模状态时,多个所述第一成型块220和多个所述第二成型块230远离所述固定部211的端部形成圆柱体240,所述第一螺旋结构设置在所述圆柱体240的表面。
10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锥形部212的六个侧面上交替分布有第一滑槽2121和第一滑块2122,用于分别与第二成型块230的第二滑块231以及第一成型块220的第二滑槽221对应滑动连接,并第一滑槽2121和第二滑槽221均为燕尾槽,第一滑块2122
和第二滑块231的截面均与燕尾槽对应设置,使得在驱动芯210沿轴线移动时,能够同时带动第二成型块230和第一成型块220沿径向平移;
108.第一成型块220的内侧面为平面,在此平面上设置第二滑槽221,此平面与第二成型块230的两个倾斜侧面滑动接触,若是想实现两者通过驱动芯210的驱动同时沿径向移动,需要建立两者沿锥形部212滑动的路线与锥形部212轴线之前的夹角关系;第一滑槽2121和第一滑块2122相对于锥形部212轴线的夹角的关系,是为了保证第二成型块230在径向移动时的速度和距离均大于同时在径向移动的第一成型块220,从而给第一成型块220留出移动空间。
1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8包括:第二驱动板810,所述第二驱动板810的顶面设有凹槽811,所述凹槽811的底面设有使所述上模芯2穿过的通孔812;
110.所述凹槽811内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820,所述第一限位块820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830,所述第一限位块820与所述第二限位块830接触的一面设有第三滑槽821和第四滑槽822,所述第一成型块220远离所述圆柱体240的一端外侧设有与所述第三滑槽821对应的第四滑块222,所述第二成型块230远离所述圆柱体240的一端外侧设有与所述第四滑槽822对应的第五滑块232;
111.所述第二驱动板810的底面与所述驱动块6固定连接;
112.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驱动板810上方的第一驱动板710,所述第一驱动板710的底面设有固定槽711,所述第二限位块830上竖直滑动设有第三限位块720,所述第三限位块720上设有固定孔721;
113.所述固定部211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槽711内的第一连接部2111,以及穿过所述固定孔721设置的第二连接部2112,所述第一连接部211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112的尺寸,所述第一驱动板710与所述第三限位块72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11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第一驱动组件7和第二驱动组件8分别包括有用于驱动其运动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能够同时或单独工作,第一限位块820、第二限位块830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凹槽811内,第一限位块820和第二限位块830接触的顶面形成有多个与第四滑块222对应的第三滑槽821和与第五滑块232对应的第四滑槽822,对第一成型块220和第二成型块230的径向平移进行限位,保证其移动的平稳性,防止位置发生偏移;通过第一驱动板710和第三限位块720的固定连接,将固定部211限位固定在固定槽711和固定孔721内,保证第一驱动板710能够带动驱动芯210进行移动。
11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16.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117.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