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湿地苗木种植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1-16 13:56: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苗木种植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湿地苗木种植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往往需要在各绿化区域中种植较多的绿化树,而这些绿化树一般需要将其在苗圃中种植培育至1米到2米的树高后再移植至城市的绿化种植区域内。而随着国家对城市绿化建设的加速发展,需要的绿化树数量越来越多,而对于绿化树培育者而言,急切需要树苗能够加快生长,以及扩大树苗的种植规模。而随着树苗的种植规模扩大,会产生以下问题:
3.1、苗圃种植密度增大,传统的地下排水结构排水性能较差,容易产生苗圃浸水现象;
4.2、树苗种植规模扩大,人工管理难度大,无法对苗圃实现全面性的管理,树苗浇水不及时,需要较长的生长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湿地苗木种植结构。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湿地苗木种植结构,包括种植基体、水质净化系统、喷淋装置和电控系统,所述种植基体与水质净化系统之间设有第一水管连接,所述水质净化系统与喷淋装置之间通过第二水管连接,所述电控系统与水质净化系统及喷淋装置电路连接,所述水质净化系统安装在种植基体下方,所述喷淋装置固定安装在种植基体上,所述种植基体中设有用于铺设种植土壤的种植槽,所述喷淋装置设有若干个,每个种植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朝向种植槽喷淋,所述第二水管中设有水泵和第一电动水阀,所述水泵和第一电动水阀与电控系统电路连接。
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种植基体包括集水箱、面盖和三角土基台,所述面盖盖设在集水箱的上方,所述三角土基台固定在面盖顶部,所述三角土基台设有两个,两个三角土基台间隔设置形成种植槽。
9.在本实用新型中,两个三角土基台相对一面铺设有保湿棉布,两个三角土基台相对的一面为倾斜面,两个三角土基台的倾斜面之间构成倒梯形的种植槽结构。
10.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三角土基台为直角三角结构,所述三角土基台包括第一直角板、第二直角板和斜边板,所述第一直角板与面盖贴合安装,所述第二直角板位于远离种植槽的一侧,所述斜边板位于靠近种植槽的一侧,所述斜边板、第一直角板和面盖均开设有多个上下贯穿的微孔。
11.在本实用新型中,保湿棉布的后侧连接有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另一端连接至集
水箱内。
12.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种植槽内间隔放入分隔基台,将种植槽划分为若干个分隔槽。
1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分隔基台为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分隔基台包括两块等腰侧板和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面盖上,两块等腰侧板分别与两个三角土基台的斜边板相对镜像设置,所述分隔基台上也设有喷淋装置,分隔基台上的喷淋装置向两侧的分隔槽喷淋。
1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质净化系统包括通过水管依次连接的第一沉降井、第二沉降井和蓄水井,所述第一水管与第一沉降井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沉降井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第二沉降井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沉降井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蓄水井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蓄水井的出水口与第二水管连接。
15.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沉降井的出水口高于第二沉降井的进水口,第二沉降井的出水口高于蓄水井的进水口。
16.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喷淋装置之间通过主管道连通,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分管道、若干条支管道和若干个喷淋头,所述分管道与主管道连通,若干条支管道间隔设置在分管道上,所述支管道竖立设置,所述支管道的底部与分管道连通,所述喷淋头安装在支管道的顶部。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种植基体、水质净化系统、喷淋装置和电控系统,使苗圃中的水分能够通过种植基体快速排走,避免苗圃产生积水,也避免种植的土壤过于湿润影响树苗生长。通过水质净化系统能够对种植基体流下的水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后的水再通过喷淋装置喷淋,实现水循环,节约苗圃的管理成本,实现雨水收集利用。另外通过电控系统可以实现苗圃的自动化管理,为树苗自动浇水,保障树苗快速生长,缩短树苗生长的周期。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施例分隔基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2.实施例:
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湿地苗木种植结构,包括种植基体1、水质净化系统2、喷淋装置3和电控系统4,所述种植基体1与水质净化系统2之间设有第一水管5连接,所述水质净化系统2与喷淋装置3之间通过第二水管6连接,所述电控系统4与水质净化系统2及喷淋装置3电路连接,所述水质净化系统2安装在种植基体1下方,所述喷淋装置3固定安装在种植基体1上,所述种植基体1中设有用于铺设种植土壤的种植槽11,所述喷淋装置3设有若干个,每个种植槽11的两侧均设置有喷淋装置3,所述喷淋装置3朝向种植槽11喷淋,所述第二水管6中设有水泵31和第一电动水阀32,所述水泵31和
第一电动水阀32与电控系统4电路连接。种植基体1用于种植树苗,而水质净化系统2用于对种植基体1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和水质净化,喷淋装置3用于将水质净化系统2净化处理后的水重新喷淋至种植基体1,为种植基体1的树苗提供水分,实现水循环。电控系统4用于控制水质净化系统2和喷淋装置3工作。
2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种植基体1包括集水箱12、面盖13和三角土基台14,所述面盖13盖设在集水箱12的上方,所述三角土基台14固定在面盖13顶部,所述三角土基台14设有两个,两个三角土基台14间隔设置形成种植槽11,两个三角土基台14相对一面铺设有保湿棉布15,两个三角土基台14相对的一面为倾斜面,两个三角土基台14的倾斜面之间构成倒梯形的种植槽11结构。所述三角土基台14为直角三角结构,所述三角土基台14包括第一直角板141、第二直角板142和斜边板143,所述第一直角板141与面盖13贴合安装,所述第二直角板142位于远离种植槽11的一侧,所述斜边板143位于靠近种植槽11的一侧,所述斜边板143、第一直角板141和面盖13均开设有多个上下贯穿的微孔。微孔用于种植槽11内的水依次透过,进入集水箱12进行水收集,避免种植槽11内的水分积聚过多影响树苗生长。
25.进一步的,保湿棉布15的后侧连接有虹吸管16,所述虹吸管16的另一端连接至集水箱12内,虹吸管16能够通过虹吸效应将集水箱12中的水分吸取到保湿棉布15上,使保湿棉布15能够在较长时间上保持湿润,避免喷淋装置3长时间工作,导致喷淋装置3的能耗升高。当苗圃的种植面积较大时,需要在种植槽11内间隔放入分隔基台17,将种植槽11划分为若干个分隔槽,每个分隔槽内均可以铺设种植土壤和种植树苗。所述分隔基台17为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分隔基台17包括两块等腰侧板171和底板172,所述底板172固定安装在面盖13上,两块等腰侧板171分别与两个三角土基台14的斜边板143相对镜像设置,所述分隔基台17上也设有喷淋装置3,分隔基台17上的喷淋装置3向两侧的分隔槽喷淋。所述等腰侧板171表面也铺设有保湿棉布15,等腰侧板171和底板172均开设有多个上下贯穿的微孔。
2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水质净化系统2包括通过水管依次连接的第一沉降井21、第二沉降井22和蓄水井23,所述第一水管5与第一沉降井2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沉降井21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第二沉降井22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沉降井22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蓄水井23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蓄水井23的出水口与第二水管6连接。所述第一沉降井21的进水口设置在第一沉降井21侧壁的中部,所述第一沉降井21的出水口设置在第一沉降井21侧壁的上部;同样的,第二沉降井22的进水口设置在第二沉降井22侧壁的中部,第二沉降井22的出水口设置在第二沉降井22侧壁的上部;蓄水井23的进水口设置在蓄水井23侧壁的中部,蓄水井23的出水口设置在蓄水井23侧壁的下部。另外,第一沉降井21的出水口高于第二沉降井22的进水口,第二沉降井22的出水口高于蓄水井23的进水口。蓄水井23侧壁的上部设有用于防止蓄水井23过满的溢流口和用于为蓄水井23供水的供水口,溢流口通过水管与外部连通,供水口通过水管与外界水源连接。当蓄水井23内的水过满时,可以通过溢流口的水管排出。当蓄水井23内的水不足时,可以通过打开连接在供水口的水管来为蓄水井23加水。
2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喷淋装置3之间通过主管道33连通,所述喷淋装置3包括分管道34、若干条支管道35和若干个喷淋头36,所述分管道34与主管道33连通,若干条支管道35间隔设置在分管道34上,支管道35竖立设置,支管道35的底部与分管道34连通,所述喷淋头36安装在支管道35的顶部。第二水管6将蓄水井23内的水输送至主管道33,主管道33
将水分流至各喷淋装置3的分管道34,分管道34再将水分流至各条支管道35中,通过支管道35顶部的喷淋头36喷出。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