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11-16 11:11: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益生菌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其主要功能包括葡萄糖原的合成和分解、血浆蛋白的合成、血红细胞的裂解、胆汁的合成和分泌及多种代谢中间产物的降解。由于遗传或外界因素(营养过量、酒精或药物中毒、病毒感染)的诱导,肝脏可发生多种疾病。
3.然而,目前临床上对肝病的干预和治疗措施十分有限。目前中药和西药都有一定局限性,西医不能标本兼治,副作用明显,中医疗程较长,短期内很难达到良好效果。现有技术也出现了一些辅助药物治疗的食疗方式,但是大多存在效果不佳、而且不能单一靠食疗。鉴于药物的毒副作用,现有技术亟待需要研究采用食疗即可保护肝脏的益生菌饮料。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部分益生菌产品,但存在见效慢,易复发,活菌数低等多方面问题,无法应对肝脏健康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种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并提供复合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剂,所述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益生菌粉1 90-95份、益生菌粉2 1-5份、益生菌粉3 1-5份、益生菌粉4 1-5份、嗜酸乳杆菌ncfm 0.01-2份、乳双歧杆菌b420 0.01-2份、短双歧杆菌b-3 0.01-2份、植物乳杆菌299v 0.01-2份、乳双歧杆菌hn019 0.01-2份、鼠李糖乳杆菌hn001 0.01-2份、乳双歧杆菌bi-07 0.01-2份、短双歧杆菌m-16v 0.01-2份、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b536 0.01-2份、鼠李糖乳杆菌6594 0.01-2份、朝鲜蓟粉0.01-2份。
7.优选地,所述益生菌粉1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抗性糊精28-30份、低聚木糖20-22份、赤藓糖醇26-28份、蔓越莓水果粉30-36份、低聚果糖20-22份、水苏糖20-22份、植物乳杆菌n13 0.1-0.3份、鼠李糖乳杆菌lra05 0.1-0.3份、乳酸片球菌ccfm7902 0.1-0.3份、乳双歧杆菌bla80 0.1-0.3份。
8.优选地,所述益生菌粉2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低聚果糖60-66份、植物乳杆菌tsp05 0.2-0.4份、罗伊氏乳杆菌tsr332 0.2-0.4份、发酵乳杆菌tsf331 0.2-0.8份、动物双歧杆菌cp-9 0.4-0.6份、婴儿双歧杆菌bli-02 0.5-0.9份、鼠李糖乳杆菌bv-77 0.4-0.6份、罗伊氏乳杆菌gl-104 0.2-0.8份、唾液乳杆菌ap-32 0.3-0.7份、短双歧杆菌bv-889 0.1-0.3份。
9.优选地,所述益生菌粉3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植物乳杆菌ha119 0.2-0.4份、干酪乳杆菌r0215 0.2-0.4份、瑞士乳杆菌r0052 0.1-0.3份。
10.优选地,所述益生菌粉4包括以下重量比原料:植物乳杆菌dsm15312:副干酪乳杆菌dsm13434=2-6:11-15。
11.优选地,所述复合益生菌粉剂各菌种活菌数量均≥3
×
10
10
cfu/g。
12.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剂制备方法,所述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s1,将各益生菌原菌种分别活化及纯化,并进行发酵、浓缩、干燥及研磨成粉末;
14.s2,将益生菌粉1原料中抗性糊精、低聚木糖、赤藓糖醇、蔓越莓水果粉、低聚果糖、水苏糖溶于60-70摄氏度的热水中,对其进行搅拌混合,转速为70-80r/min,混合10-16min,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对第一混合溶液进行高温高压杀菌30-60min,将杀菌后的第一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一营养介质,将益生菌粉1原料中植物乳杆菌n13、鼠李糖乳杆菌lra05、乳酸片球菌ccfm7902、乳双歧杆菌bla80及第一营养介质添加至混合容器内进行混合20-30min,得到第一益生菌溶剂,对第一益生菌溶剂进行浓缩、干燥及造粒机造粒,得到粒径为10-20目的益生菌粉1;
15.s3,将益生菌粉2原料中低聚果糖溶于60-70摄氏度的热水中,对其进行搅拌混合,转速为70-80r/min,混合10-16min,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对第二混合溶液进行高温高压杀菌30-60min,将杀菌后的第二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二营养介质,将益生菌粉2原料中的植物乳杆菌tsp05、罗伊氏乳杆菌tsr332、发酵乳杆菌tsf331、动物双歧杆菌cp-9、婴儿双歧杆菌bli-02、鼠李糖乳杆菌bv-77、罗伊氏乳杆菌gl-104、唾液乳杆菌ap-32、短双歧杆菌bv-889及第二营养介质添加至混合容器内进行混合20-30min,得到第二益生菌溶剂,对第二益生菌溶剂进行浓缩、干燥及造粒机造粒,得到粒径为10-20目的益生菌粉2;
16.s4,将嗜酸乳杆菌ncfm、乳双歧杆菌b420、短双歧杆菌b-3、植物乳杆菌299v、乳双歧杆菌hn019、鼠李糖乳杆菌hn001、乳双歧杆菌bi-07、短双歧杆菌m-16v、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b536、鼠李糖乳杆菌6594、朝鲜蓟粉、益生菌粉1、益生菌粉2、益生菌粉3(植物乳杆菌ha119、干酪乳杆菌r0215、瑞士乳杆菌r0052)以及益生菌粉4原料中的植物乳杆菌dsm15312和副干酪乳杆菌dsm13434在混合容器内混合30-36min,混合过程中转速为120-140r/min,得到混合粉末原料;
17.s5,将混合粉末原料通过研磨机进行研磨,过230-260目筛,将过筛后的混合粉末原料通过三重包埋技术处理,制得粉剂颗粒;
18.s6,通过包装机将粉剂颗粒包装至包装外壳内,并向包装外壳内进行抽真空充氮处理,控制产品水分为3.0%-6.0%,氧气含量为1.2%-1.8%,即得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剂。
19.优选地,所述干燥过程为在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真空冷冻干燥。
2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21.1、本方法在挑选益生菌株时,对益生菌菌株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挑选了28株益生菌,低聚糖类等作为益生元,能够促进益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改善宿主机体健康。同时,在生产中,使用了冻干干燥、三重包埋和抽真空充氮技术,能够帮助控制产品内包装中的氧气和水分指标,更好地保存产品的活性。
22.2、本技术中,科学合理地将复合益生菌粉与植物活性成分进行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减少体内甘油三酯的累积,降低脂肪肝风险;加速酒精代谢,缓解饮酒不适;降低转氨酶,
改善肝脏功能;同时,补充大量肠道有益菌,从而达到对肠道菌群的选择性调节作用,提高益生菌组合物的稳定性和护肝效果,护肝效果显著且适宜人群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实施例一
25.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剂,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益生菌粉1 90份、益生菌粉2 1份、益生菌粉3 1份、益生菌粉4 1份、嗜酸乳杆菌ncfm 0.01份、乳双歧杆菌b420 0.01份、短双歧杆菌b-3 0.01份、植物乳杆菌299v 0.01份、乳双歧杆菌hn019 0.01份、鼠李糖乳杆菌hn001 0.01份、乳双歧杆菌bi-07 0.01份、短双歧杆菌m-16v 0.01份、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b536 0.01份、鼠李糖乳杆菌6594 0.01份、朝鲜蓟粉0.01份,将复合益生菌粉与植物活性成分进行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减少体内甘油三酯的累积,降低脂肪肝风险,降低转氨酶,改善肝脏功能,同时,补充大量肠道有益菌,从而达到对肠道菌群的选择性调节作用,提高益生菌组合物的稳定性和护肝效果;
26.其中,益生菌粉1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抗性糊精28份、低聚木糖20份、赤藓糖醇26份、蔓越莓水果粉30份、低聚果糖20份、水苏糖20份、植物乳杆菌n13 0.1份、鼠李糖乳杆菌lra05 0.1份、乳酸片球菌ccfm7902 0.1份、乳双歧杆菌bla80 0.1份;
27.其中,益生菌粉2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低聚果糖60份、植物乳杆菌tsp05 0.2份、罗伊氏乳杆菌tsr332 0.2份、发酵乳杆菌tsf331 0.2份、动物双歧杆菌cp-9 0.4份、婴儿双歧杆菌bli-02 0.5份、鼠李糖乳杆菌bv-77 0.4份、罗伊氏乳杆菌gl-104 0.2份、唾液乳杆菌ap-32 0.3份、短双歧杆菌bv-889 0.1份;
28.其中,益生菌粉3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植物乳杆菌ha119 0.2份、干酪乳杆菌r0215 0.2份、瑞士乳杆菌r0052 0.1份;
29.其中,益生菌粉4包括以下重量比原料:植物乳杆菌dsm15312:副干酪乳杆菌dsm13434=2:11;
30.其中,复合益生菌粉剂各菌种活菌数量均为3
×
10
10
cfu/g。
31.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剂制备方法,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2.s1,将各益生菌原菌种分别活化及纯化,并进行发酵、浓缩、干燥及研磨成粉末;
33.s2,将益生菌粉1原料中抗性糊精、低聚木糖、赤藓糖醇、蔓越莓水果粉、低聚果糖、水苏糖溶于60摄氏度的热水中,对其进行搅拌混合,转速为70r/min,混合10min,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对第一混合溶液进行高温高压杀菌30min,将杀菌后的第一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一营养介质,其中,第一营养介质作为益生元,可以在体内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形成微生态竞争优势,优化肠道微生态平衡,进而提高免疫力,以保持机体健康,同时,可以在体内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形成微生态竞争优势,优化肠道微生态平衡,进而提高免疫力,以保持机体健康,将益生菌粉1原料中植物乳杆菌n13、鼠李糖乳杆菌lra05、乳酸片球菌ccfm7902、乳双歧杆菌bla80及第一营养介质添加至混合容器内进行混
合20min,得到第一益生菌溶剂,对第一益生菌溶剂进行浓缩、干燥及造粒机造粒,得到粒径为10目的益生菌粉1;
34.s3,将益生菌粉2原料中低聚果糖溶于60摄氏度的热水中,对其进行搅拌混合,转速为70r/min,混合10min,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对第二混合溶液进行高温高压杀菌30min,将杀菌后的第二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二营养介质,其中,第二营养介质也作为益生元使用,将益生菌粉2原料中的植物乳杆菌tsp05、罗伊氏乳杆菌tsr332、发酵乳杆菌tsf331、动物双歧杆菌cp-9、婴儿双歧杆菌bli-02、鼠李糖乳杆菌bv-77、罗伊氏乳杆菌gl-104、唾液乳杆菌ap-32、短双歧杆菌bv-889及第二营养介质添加至混合容器内进行混合20min,得到第二益生菌溶剂,对第二益生菌溶剂进行浓缩、干燥及造粒机造粒,得到粒径为10目的益生菌粉2;
35.s4,将嗜酸乳杆菌ncfm、乳双歧杆菌b420、短双歧杆菌b-3、植物乳杆菌299v、乳双歧杆菌hn019、鼠李糖乳杆菌hn001、乳双歧杆菌bi-07、短双歧杆菌m-16v、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b536、鼠李糖乳杆菌6594、朝鲜蓟粉、益生菌粉1、益生菌粉2、益生菌粉3(植物乳杆菌ha119、干酪乳杆菌r0215、瑞士乳杆菌r0052)以及益生菌粉4原料中的植物乳杆菌dsm15312和副干酪乳杆菌dsm13434在混合容器内混合30min,混合过程中转速为120r/min,得到混合粉末原料;
36.s5,将混合粉末原料通过研磨机进行研磨,过230目筛,将过筛后的混合粉末原料通过三重包埋技术处理,制得粉剂颗粒,其中,三重包埋技术能够最大限度保证益生菌活性不被破坏,使其能够抗胃酸、抗胆碱顺利进入肠道,并在进入肠道之后,在肠道内的特定环境下,将益生菌释放,使90%以上的活菌能够成功定植于肠道当中发挥作用;
37.s6,通过包装机将粉剂颗粒包装至包装外壳内,并向包装外壳内进行抽真空充氮处理,能够帮助控制产品内包装中的氧气和水分指标,更好地保存产品的活性,控制产品水分为3.0%,氧气含量为1.2%,即得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剂。
38.其中,干燥过程为在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真空冷冻干燥,使益生菌原料原有结构和形状得到最大程度保护,获得外观和内在品质兼备的优质复合益生菌粉剂。
39.实施例二
40.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剂,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益生菌粉1 93份、益生菌粉2 3份、益生菌粉3 3份、益生菌粉4 3份、嗜酸乳杆菌ncfm 1份、乳双歧杆菌b420 1份、短双歧杆菌b-3 1份、植物乳杆菌299v 1份、乳双歧杆菌hn019 1份、鼠李糖乳杆菌hn001 1份、乳双歧杆菌bi-07 12份、短双歧杆菌m-16v 1份、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b536 1份、鼠李糖乳杆菌6594 1份、朝鲜蓟粉1份,将复合益生菌粉与植物活性成分进行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减少体内甘油三酯的累积,降低脂肪肝风险,降低转氨酶,改善肝脏功能,同时,补充大量肠道有益菌,从而达到对肠道菌群的选择性调节作用,提高益生菌组合物的稳定性和护肝效果;
41.其中,益生菌粉1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抗性糊精29份、低聚木糖21份、赤藓糖醇27份、蔓越莓水果粉33份、低聚果糖21份、水苏糖21份、植物乳杆菌n13 0.2份、鼠李糖乳杆菌lra05 0.2份、乳酸片球菌ccfm7902 0.2份、乳双歧杆菌bla80 0.2份;
42.其中,益生菌粉2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低聚果糖63份、植物乳杆菌tsp05 0.3份、罗伊氏乳杆菌tsr332 0.3份、发酵乳杆菌tsf331 0.5份、动物双歧杆菌cp-9 0.5份、婴儿双
歧杆菌bli-02 0.7份、鼠李糖乳杆菌bv-77 0.5份、罗伊氏乳杆菌gl-104 0.5份、唾液乳杆菌ap-32 0.5份、短双歧杆菌bv-889 0.2份;
43.其中,益生菌粉3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植物乳杆菌ha119 0.3份、干酪乳杆菌r0215 0.3份、瑞士乳杆菌r0052 0.2份;
44.其中,益生菌粉4包括以下重量比原料:植物乳杆菌dsm15312:副干酪乳杆菌dsm13434=4:13;
45.其中,复合益生菌粉剂各菌种活菌数量均为4
×
10
10
cfu/g。
46.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剂制备方法,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7.s1,将各益生菌原菌种分别活化及纯化,并进行发酵、浓缩、干燥及研磨成粉末;
48.s2,将益生菌粉1原料中抗性糊精、低聚木糖、赤藓糖醇、蔓越莓水果粉、低聚果糖、水苏糖溶于65摄氏度的热水中,对其进行搅拌混合,转速为75r/min,混合13min,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对第一混合溶液进行高温高压杀菌45min,将杀菌后的第一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一营养介质,其中,第一营养介质作为益生元,可以在体内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形成微生态竞争优势,优化肠道微生态平衡,进而提高免疫力,以保持机体健康,同时,可以在体内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形成微生态竞争优势,优化肠道微生态平衡,进而提高免疫力,以保持机体健康,将益生菌粉1原料中植物乳杆菌n13、鼠李糖乳杆菌lra05、乳酸片球菌ccfm7902、乳双歧杆菌bla80及第一营养介质添加至混合容器内进行混合25min,得到第一益生菌溶剂,对第一益生菌溶剂进行浓缩、干燥及造粒机造粒,得到粒径为15目的益生菌粉1;
49.s3,将益生菌粉2原料中低聚果糖溶于65摄氏度的热水中,对其进行搅拌混合,转速为75r/min,混合13min,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对第二混合溶液进行高温高压杀菌45min,将杀菌后的第二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二营养介质,其中,第二营养介质也作为益生元使用,将益生菌粉2原料中的植物乳杆菌tsp05、罗伊氏乳杆菌tsr332、发酵乳杆菌tsf331、动物双歧杆菌cp-9、婴儿双歧杆菌bli-02、鼠李糖乳杆菌bv-77、罗伊氏乳杆菌gl-104、唾液乳杆菌ap-32、短双歧杆菌bv-889及第二营养介质添加至混合容器内进行混合25min,得到第二益生菌溶剂,对第二益生菌溶剂进行浓缩、干燥及造粒机造粒,得到粒径为15目的益生菌粉2;
50.s4,将嗜酸乳杆菌ncfm、乳双歧杆菌b420、短双歧杆菌b-3、植物乳杆菌299v、乳双歧杆菌hn019、鼠李糖乳杆菌hn001、乳双歧杆菌bi-07、短双歧杆菌m-16v、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b536、鼠李糖乳杆菌6594、朝鲜蓟粉、益生菌粉1、益生菌粉2、益生菌粉3(植物乳杆菌ha119、干酪乳杆菌r0215、瑞士乳杆菌r0052)以及益生菌粉4原料中的植物乳杆菌dsm15312和副干酪乳杆菌dsm13434在混合容器内混合33min,混合过程中转速为130r/min,得到混合粉末原料;
51.s5,将混合粉末原料通过研磨机进行研磨,过245目筛,将过筛后的混合粉末原料通过三重包埋技术处理,制得粉剂颗粒,其中,三重包埋技术能够最大限度保证益生菌活性不被破坏,使其能够抗胃酸、抗胆碱顺利进入肠道,并在进入肠道之后,在肠道内的特定环境下,将益生菌释放,使90%以上的活菌能够成功定植于肠道当中发挥作用;
52.s6,通过包装机将粉剂颗粒包装至包装外壳内,并向包装外壳内进行抽真空充氮
处理,能够帮助控制产品内包装中的氧气和水分指标,更好地保存产品的活性,控制产品水分为45%,氧气含量为1.5%,即得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剂。
53.其中,干燥过程为在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真空冷冻干燥,使益生菌原料原有结构和形状得到最大程度保护,获得外观和内在品质兼备的优质复合益生菌粉剂。
54.实施例三
55.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剂,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益生菌粉1 95份、益生菌粉2 5份、益生菌粉3 5份、益生菌粉4 5份、嗜酸乳杆菌ncfm 2份、乳双歧杆菌b420 2份、短双歧杆菌b-3 2份、植物乳杆菌299v 2份、乳双歧杆菌hn019 2份、鼠李糖乳杆菌hn001 2份、乳双歧杆菌bi-07 2份、短双歧杆菌m-16v 2份、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b536 2份、鼠李糖乳杆菌6594 2份、朝鲜蓟粉2份,将复合益生菌粉与植物活性成分进行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减少体内甘油三酯的累积,降低脂肪肝风险,降低转氨酶,改善肝脏功能,同时,补充大量肠道有益菌,从而达到对肠道菌群的选择性调节作用,提高益生菌组合物的稳定性和护肝效果;
56.其中,益生菌粉1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抗性糊精30份、低聚木糖22份、赤藓糖醇28份、蔓越莓水果粉36份、低聚果糖22份、水苏糖22份、植物乳杆菌n13 0.3份、鼠李糖乳杆菌lra05 0.3份、乳酸片球菌ccfm7902 0.3份、乳双歧杆菌bla80 0.3份;
57.其中,益生菌粉2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低聚果糖66份、植物乳杆菌tsp05 0.4份、罗伊氏乳杆菌tsr332 0.4份、发酵乳杆菌tsf331 0.8份、动物双歧杆菌cp-9 0.6份、婴儿双歧杆菌bli-02 0.9份、鼠李糖乳杆菌bv-77 0.6份、罗伊氏乳杆菌gl-104 0.8份、唾液乳杆菌ap-32 0.7份、短双歧杆菌bv-889 0.3份;
58.其中,益生菌粉3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植物乳杆菌ha119 0.4份、干酪乳杆菌r0215 0.4份、瑞士乳杆菌r0052 0.3份;
59.其中,益生菌粉4包括以下重量比原料:植物乳杆菌dsm15312:副干酪乳杆菌dsm13434=6:15;
60.其中,复合益生菌粉剂各菌种活菌数量均为5
×
10
10
cfu/g。
61.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剂制备方法,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2.s1,将各益生菌原菌种分别活化及纯化,并进行发酵、浓缩、干燥及研磨成粉末;
63.s2,将益生菌粉1原料中抗性糊精、低聚木糖、赤藓糖醇、蔓越莓水果粉、低聚果糖、水苏糖溶于70摄氏度的热水中,对其进行搅拌混合,转速为80r/min,混合16min,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对第一混合溶液进行高温高压杀菌60min,将杀菌后的第一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一营养介质,其中,第一营养介质作为益生元,可以在体内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形成微生态竞争优势,优化肠道微生态平衡,进而提高免疫力,以保持机体健康,同时,可以在体内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形成微生态竞争优势,优化肠道微生态平衡,进而提高免疫力,以保持机体健康,将益生菌粉1原料中植物乳杆菌n13、鼠李糖乳杆菌lra05、乳酸片球菌ccfm7902、乳双歧杆菌bla80及第一营养介质添加至混合容器内进行混合30min,得到第一益生菌溶剂,对第一益生菌溶剂进行浓缩、干燥及造粒机造粒,得到粒径为20目的益生菌粉1;
64.s3,将益生菌粉2原料中低聚果糖溶于70摄氏度的热水中,对其进行搅拌混合,转
速为80r/min,混合16min,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对第二混合溶液进行高温高压杀菌60min,将杀菌后的第二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二营养介质,其中,第二营养介质也作为益生元使用,将益生菌粉2原料中的植物乳杆菌tsp05、罗伊氏乳杆菌tsr332、发酵乳杆菌tsf331、动物双歧杆菌cp-9、婴儿双歧杆菌bli-02、鼠李糖乳杆菌bv-77、罗伊氏乳杆菌gl-104、唾液乳杆菌ap-32、短双歧杆菌bv-889及第二营养介质添加至混合容器内进行混合30min,得到第二益生菌溶剂,对第二益生菌溶剂进行浓缩、干燥及造粒机造粒,得到粒径为20目的益生菌粉2;
65.s4,将嗜酸乳杆菌ncfm、乳双歧杆菌b420、短双歧杆菌b-3、植物乳杆菌299v、乳双歧杆菌hn019、鼠李糖乳杆菌hn001、乳双歧杆菌bi-07、短双歧杆菌m-16v、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b536、鼠李糖乳杆菌6594、朝鲜蓟粉、益生菌粉1、益生菌粉2、益生菌粉3(植物乳杆菌ha119、干酪乳杆菌r0215、瑞士乳杆菌r0052)以及益生菌粉4原料中的植物乳杆菌dsm15312和副干酪乳杆菌dsm13434在混合容器内混合36min,混合过程中转速为140r/min,得到混合粉末原料;
66.s5,将混合粉末原料通过研磨机进行研磨,过260目筛,将过筛后的混合粉末原料通过三重包埋技术处理,制得粉剂颗粒,其中,三重包埋技术能够最大限度保证益生菌活性不被破坏,使其能够抗胃酸、抗胆碱顺利进入肠道,并在进入肠道之后,在肠道内的特定环境下,将益生菌释放,使90%以上的活菌能够成功定植于肠道当中发挥作用;
67.s6,通过包装机将粉剂颗粒包装至包装外壳内,并向包装外壳内进行抽真空充氮处理,能够帮助控制产品内包装中的氧气和水分指标,更好地保存产品的活性,控制产品水分为6.0%,氧气含量为1.8%,即得有助于肝脏健康的复合益生菌粉剂。
68.其中,干燥过程为在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真空冷冻干燥,使益生菌原料原有结构和形状得到最大程度保护,获得外观和内在品质兼备的优质复合益生菌粉剂。
69.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
70.一般资料:
71.选取肝病成人患者100名,每名患者每日三次,每次2g,饭后40℃以下温开水冲服本产品,连续服用30天。
72.诊断标准:
73.肝病患者有无症状缓解。
74.3、治疗效果:(见下表)
75.项目有效/人无效/人有效率/%肝病97397
76.由上表中数据可知,肝病患者服用本品后,对肝病患者的有效率为97%,效果十分良好。
77.以下是服用本发明产品的个别实例:
78.1、朱某某,54岁,男,服用前症状:慢性肝炎,并伴随腹胀、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肝区不适。服用本产品之后:腹胀、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肝区不适症状减轻。
79.2、曹某,60岁,男,服用前症状:急性肝炎,并伴随小便发黄、全身酸软无力、呕吐。服用本产品之后:小便发黄、全身酸软无力情况得到缓解,无呕吐现象。
80.3、孙某,48岁,男,服用前症状:酒精性肝损伤,并伴随腹水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服用本产品之后:腹水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有所减轻。
8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