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昆虫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2022-11-15 17:30: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诱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昆虫捕捉器。


背景技术:

2.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3.毒虫,指身体能分泌并释放出毒液的昆虫、蜘蛛、蝎子、蜈蚣等节肢动物,身体分节,有毒腺来分泌毒物质,通常有注射器状的螯针来注射毒液(马陆、毒毛虫无螯针),种类不同螯针形态也不同,如蜘蛛、蜈蚣的螯针是口器附肢螯肢;蜂、蚁的螯针是腹末的尾刺;蝎的螯针是尾部毒囊特化而成的。不同种类的毒性大小也不一样,蜘蛛、蜈蚣、胡蜂的毒性较强;蝎、毒毛虫、马陆的毒性中等;蚁的毒性较弱。
4.而天生带毒的物种,往往也具有解毒的功能,像破伤风、抽搐、淋巴结结核等,蜈蚣对很多需要解毒的病症,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民间把蜈蚣与蛇、蝎、壁虎、蟾蜍,并称为“五毒”。
5.而目前在诱捕众多爬行动物的时候,由于一段时间没有进行收集,给予了爬行动物充足的时间进行逃脱,导致最终收集的时候只有寥寥几只。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昆虫捕捉器,一种能够诱捕爬行昆虫并且能够防止爬行昆虫逃脱的昆虫捕捉器。
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昆虫捕捉器,包括壳体、捕捉装置和防逃脱装置以及容器,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防逃脱装置,所述容器设置在防逃脱装置的底部,所述壳体的中部设置有贯穿整个壳体的通道,在所述通道内设置有捕捉装置。
8.通过采用捕捉装置的设置能够诱捕昆虫;
9.通过采用防逃脱装置的设置能够防止大量的昆虫逃脱;
10.通过采用壳体和容器的分体设置能够在使用本装置连续的诱捕昆虫。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呈顶部大底部小的台状,其中在其中部设置有一个贯穿所述壳体的中部通道,其中在壳体的侧壁内设置有电池组。
12.通过采用壳体内设置通道能够实现增加捕捉的连续性以及增加捕捉装置的深度,从而进一步防止昆虫逃跑。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捕捉装置包括微动传感器、第一接近传感器、带轮以及刷带,所述微动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面远离所述通道的边缘处,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面的靠近所述通道处,所述带轮转动设置在所述通道内,所述刷带设置在带轮上。
14.通过采用微动传感器能够实现间歇式的工作,从而让电池组能够支持本装置更长久的工作时间,在配合第一接近传感器的设置能够让本装置感应到爬虫的行进位置。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刷带上均匀设置有多根刷毛。
16.通过采用刷毛能够一定程度上的防止昆虫逃跑,再者能够实现将体位不正的昆虫卷入本装置内实现捕捉的效果。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逃脱装置包括第二接近传感器和弱电板,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通道的底部开口处,所述弱电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
18.通过采用弱电板和第二接近传感器的设置首先能够通过光滑的弱电板防止大部分足有倒刺的昆虫逃脱,其次通过第二接近传感器感应昆虫是否向上逃脱时能够实现为弱电板通电的效果从而再次防止逃脱。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微型伺服电机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微型伺服电机均嵌设在所述壳体内。
20.通过采用微型电机的设置能够实现带轮的转动,通过控制器的设置可以实现延时转动等操作。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逃脱装置还包括容器,所述容器为顶部开口的盒体结构,其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气孔,在所述容器的顶部侧壁靠近开口处还设置有插板孔。
22.通过采用容器的结构设置能够让昆虫有地方容纳,而在容器上设置的小孔能够实现。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通过采用捕捉装置的设置能够诱捕昆虫。
25.2、通过采用防逃脱装置的设置能够防止大量的昆虫逃脱。
26.3、通过采用壳体和容器的分体设置能够在使用本装置连续的诱捕昆虫。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立体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立体图。
30.图中:1、通道;2、微动传感器;3、壳体;4、气孔;5、容器;6、诱食盒;7、刷毛;8、刷带;9、第一接近传感器;10、带轮;11、第二接近传感器;12、弱电板;13、插板孔。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2.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实施例
3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昆虫捕捉器,包括壳体3、捕捉装置和防逃脱装置以及容器5。
35.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捕捉装置,在壳体3的底部设置有防逃脱装置,在防逃脱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容器5。
36.壳体3呈上大下小的凸台状结构,其中可以将壳体3细分为顶部的浮盘可中部的连接块,在壳体3的中部设置有一个贯穿壳体3中部的通孔,通孔为长方形,在壳体3侧壁内还设置有电池组,在壳体3外侧壁上还镶嵌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器,其中电池组仅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其他元器件通过导线连接,显示屏与控制器导线连接。
37.作为优选:壳体3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结构,其中在壳体3中部设置有一个贯穿壳体3的圆孔。
38.捕捉装置能够实现捕捉爬虫的效果,其包括微动传感器2、第一接近传感器9、带轮10以及刷带8,微动传感器2为带状,如图2所示,其设置在浮盘的顶面外沿处,如图1所示,第一接近传感器9设置在通孔的顶部,在通孔顶部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带轮10,在通孔底部侧壁上也设置有两个带轮10,在带轮10上套接有刷带8,在刷带8上均匀设置有多根刷毛7,且相对的刷带8之间刷毛7刚好相互接触。
39.壳体3侧壁内还镶嵌设置有微型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带轮10连接。
40.微型伺服电机、微动传感器2和第一接近传感器9均与控制器导线连接。
41.作为优选:如图1所示,可以在通孔顶部架空设置一个诱食盒6,其作用是用于引诱爬行动物的掉落。
42.防逃脱装置包括所述防逃脱装置包括第二接近传感器11和弱电板12,如图1所示第二接近传感器11设置在通孔的底部,弱电板12设置在壳体3底部,且弱电板12通体有光面与壳体3最底部固定连接,第二接近传感器11和弱电板12与控制器导线连接。
43.弱电板12的底部还设置有卡接口,防逃脱装置还包括卡接在弱电板12底部的容器5,容器5呈顶部开口的盒体结构,其中在容器5顶部开口处设置有卡接接口,容器5与弱电板12底部相互卡接。
44.容器5的侧壁还设置有多个气孔4,气孔4呈细小的通孔。
45.作为优选:气孔4设置在容器5的底部。
46.作为优选:控制器为集成控制电路板。
47.作为优选:在壳体3侧壁内还设置有微型变压器。
48.容器5的顶部侧壁上还开设有插板孔13,用于工作人员收集的时候进行携带进行无接触转移昆虫。
49.作为优选:在第二接近传感器11被长时间触发的时候会激发控制器的防逃脱程序,微型伺服电机会无固定方向的不定时转动。
50.工作原理:由于爬行昆虫在未受到惊吓的时候并不会突然跑得特别快,范围会慢慢得探索行进,当爬行昆虫进入到微动传感器2的范围后会触动微动传感器2,然后微动传感器2被触发给予处理器解锁待机状态的命令,然后当第一接近传感器9被触发的时候,控制器将会延迟几秒后给伺服电机通电缓慢通电能够防止爬行昆虫受惊挣扎逃脱,然后通过伺服电机带动带轮10从而带动刷带8,刷带8慢慢的将入口处的爬行昆虫顺着通道1进入容器5中部,当昆虫较多的时候坤从可能会顺着容器5壁爬出,但是在容器5壁的顶部是弱电板12,当第二接近传感器11被触动时会给控制器发出信号,从而给弱电板12通电造成昆虫短暂的麻痹,若第二接近传感器11被持续触动则会给弱电板12持续供电,甚至产生电击。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