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导尿装置

2022-11-15 04:28: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尿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临床用于球囊扩张的导尿管不可视、无刻度,导尿管的插入方式均是盲插,导尿管是否进入膀胱、是否到达尿道外括约肌,一是看是否有尿液流出,二是凭经验判断,这样不仅达不到最大疗效,有时还可能因经验不足导致提前扩张而出现尿道压迫、黏膜损伤,增加出血或感染的风险。
3.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可视化导尿管,但该导尿管的摄像组件不可拆卸,在不需要影像采集时会造成成本浪费,且摄像头长期使用后也容易出现损坏或者脏污,同时该导尿管采用带角度的弯折型结构,不便于摄像头进入和取出,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导尿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尿装置,通过导尿管内的摄影部件将插入过程呈现给医护人员,并通过直线型的硬质导芯便于插入和拔出摄影部件。
5.通过较软的第二刷部和较硬的第一刷部清洁患者口腔,清洁效果好,且更加安全。
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一种导尿装置,包括:导尿管及摄影部件,所述导尿管的两端分别为插入端及导出端,所述导尿管的外周靠近所述插入端的位置具有透明可视窗,所述摄影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端口、硬质导芯及镜头,所述摄影部件滑动穿设于所述导尿管内,所述硬质导芯呈直线延伸,所述镜头靠近所述插入端,所述连接端口靠近所述导出端。
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部件,所述显示部件与所述连接端口可拆卸连接。
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部件包括显示屏和连接线,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连接线电连接,所述连接线与所述连接端口电连接。
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尿管上设有气囊,所述气囊靠近所述插入端设置。
1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入端和所述气囊之间开设有进液口,所述导出端开设有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尿管上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与所述进液口之间连通。
1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尿管上开设有注药口,所述注药口与所述进液口之间连通。
1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硬质导芯包括外壳和导线,所述外壳周向环绕所述导线设置,所述导线分别与所述连接端口和所述镜头连接。
1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尿管的外周设有轴向延伸的刻度,所述刻度靠近
所述插入端设置。
1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进液口周向间隔均匀地设于所述导尿管上。
17.本技术的导尿装置,通过在导尿管中可拆卸的摄影部件,以及导尿管插入端的可视窗,将导尿管插入患者膀胱的过程完整呈现给医护人员,使插管操作过程更加安全便捷,且直线型的硬质导芯相比于弯折结构插入和拔出更加方便,导尿管插入到位后,可将硬质导芯和镜头沿导尿管内部拔出,从而开始尿液引导,不影响导尿管的正常引导尿液的功能。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方案中的导尿装置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方案中的硬质导芯的剖视图。
20.图中,1、导尿管;11、插入端;12、导出端;13、可视窗;14、气囊;15、进液口;16、出液口;17、注水口;18、注药口;19、刻度;2、摄影部件;21、连接端口;22、硬质导芯;221、外壳;222、导线;23、镜头;3、显示部件;31、显示屏;32、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导尿装置,包括:导尿管1及摄影部件2,所述导尿管1的两端分别为插入端11及导出端12,所述导尿管1的外周靠近所述插入端11的位置具有透明可视窗13,所述摄影部件2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端口21、硬质导芯22及镜头23,所述摄影部件2滑动穿设于所述导尿管1内,所述硬质导芯22呈直线延伸,所述镜头23靠近所述插入端11,所述连接端口21靠近所述导出端12。
2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硬质导芯22为硬质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刚性,便于插入导尿管1中送入患者膀胱,硬质导芯22带着镜头23送入导尿管1后,由于导尿管1插入端11透明的可视窗13的设置,镜头23能够随导尿管1的插入实时拍摄画面,供医护人员查看,硬质导芯22呈直线延伸,相比于弯折结构插入和拔出更加方便。其中,镜头23优选为微型摄像头。在使用时,首先将摄影部件2的镜头23和硬质导芯22插入导尿管1中,并使镜头23位于插入端11的可视窗13内侧,然后将导尿管1插入患者体内,根据镜头23拍摄插入情况,当导尿管1插入膀胱到位时,将硬质导芯22和镜头23从导尿管1中抽出,然后开始引导尿液流出。整个导尿管1插入过程均为可视化操作,医护人员使用方便、安全,同时能够减轻插入过程中患者的痛苦,并且摄影部件2可以重复利用,直线结构的硬质导芯22也便于插拔。
2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显示部件3,所述显示部件3与所述连接端口21可拆卸连接。显示部件3与连接端口21有线连接,保证显示的稳定性,显示部件3能够将镜头23拍下的画面实时传输给医护人员,便于医护人员判断导尿管1的插入情况。
26.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部件3包括显示屏31和连接线32,所述显示屏31与所述连接线32电连接,所述连接线32与所述连接端口21电连接。显示屏31和连接线32的组合可以避免硬质导芯22伸出导尿管1的部分过长,通过连接线32与硬质导芯22连接,灵活摆放显示屏31和选择合适的连接线32,便于使用。
2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导尿管1上设有气囊14,所述气囊14靠近所述插入端11设置。气囊14随着导尿管1一同插入患者体内,气囊14进入膀胱后,会抵接在膀胱和尿道的接口位置,防止导尿管1脱落,此时导尿管1插入到位。
28.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插入端11和所述气囊14之间开设有进液口15,所述导出端12开设有出液口16,所述进液口15与所述出液口16连通。在气囊14将导尿管1固定后,留在患者膀胱内的部分即为气囊14和导尿管1插入端11这一部分结构,因此导尿管1的进液口15开设在气囊14和插入端11之间能够有效地将尿液引流出来,从出液口16流出,并且进液口15优选地靠近气囊14一侧,引导尿液的效果更好。优选地,在硬质导芯22和镜头23拔出后,可在出液口16位置连接尿袋,用于收集尿液。
29.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导尿管1上开设有注水口17,所述注水口17与所述进液口15之间连通。优选地,导尿管1上设有注水管,注水管在导尿管1插入到位时留置于患者体外,注水口17设置于注水管上,注水管和导尿管1共同形成通路,用于将水注入导尿管1进行冲洗等操作。
30.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导尿管1上开设有注药口18,所述注药口18与所述进液口15之间连通。优选地,导尿管1上设有注药管,注药管在导尿管1插入到位时留置于患者体外,注药口18设置于注药管上,注药管和导尿管1共同形成通路,用于将药液注入导尿管1中进行药液滴注等操作。
3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硬质导芯22包括外壳221和导线222,所述外壳221周向环绕所述导线222设置,所述导线222分别与所述连接端口21和所述镜头23连接。外壳221为硬质材料,导线222穿设于外壳221内部,简单有效地实现了摄影部件2插入和拔出的要求,并达到电连接的目的。
3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导尿管1的外周设有轴向延伸的刻度19,所述刻度19靠近所述插入端11设置。刻度19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在插入导尿管1的过程中清楚地了解到插管的深度,配合可视化的导尿管1的插入端11,使插管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3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进液口15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进液口15周向间隔均匀地设于所述导尿管1上。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液口15能够保证各个方向汇集的尿液都能够快速地从导尿管1中引导出来,防止出现尿潴留。
34.综上,本技术的导尿装置,通过在导尿管1中可拆卸的摄影部件2,以及导尿管1插入端11的可视窗13,将导尿管1插入患者膀胱的过程完整呈现给医护人员,使插管操作过程更加安全便捷,且直线型的硬质导芯22相比于弯折结构插入和拔出更加方便,导尿管1插入到位后,可将硬质导芯22和镜头23沿导尿管1内部拔出,从而开始尿液引导,不影响导尿管1的正常引导尿液的功能。
35.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