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带控温平台的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11-14 20:34: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控温平台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制冷系统,其采用风机将空气经过蒸发装置的制冷端,进而为制冷端提供大量的热量,空气受冷后输出至其他机构。而空气在输出时并没有控制流向,导致空气无法集中于等冷却物的位置,空气与等冷却物的接触程度低,热交换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控温平台的制冷系统,其控温平台能根据实际需要,由升降驱动装置调节活动板的位置,进而控制冷流体在换热腔的位置,使冷流体能充分接触密封腔的顶壁。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带控温平台的制冷系统,包括:制冷组件和控温平台;
6.所述制冷组件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控温平台的输入端,用于为所述控温平台输出冷流体;
7.所述控温平台包括:基台、活动板、升降驱动装置和风机;
8.所述基台的顶部设有换热面,并于所述换热面的下方设有密封腔;所述活动板可上下活动地限位于密封腔;所述活动板横向设置,并与密封腔之间形成换热腔;所述活动板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基台内外相通的所述输入孔,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基台内外相通的输出孔;所述制冷组件的其中一个输出端、输入孔、换热腔、输出孔和风机沿冷流体的传送方向依次连通;所述升降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活动板,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板在所述密封腔升降移动。
9.优选地,所述基台的外侧壁于所述输入孔的位置设有流入口,所述基台的外侧壁于所述输出孔的位置设有流出口。
10.优选地,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调节螺杆;
11.所述基台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杆通过螺纹结构可活动地配合于所述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动板。
12.更优地,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驱动器;
13.所述升降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调节螺杆,用于驱动所述调节螺杆转动。
14.更优地,所述活动板的侧壁分别接触所述密封腔的内壁。
15.优选地,所述控温平台还包括:密封盖板;
16.所述密封盖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台的顶部,用于将所述换热面遮盖。
17.优选地,所述换热面设有限位槽。
18.优选地,所述基台的外侧设有保温材料。
19.优选地,所述制冷组件包括:输入罐、发生装置、冷凝装置、节流装置、蒸发装置和
吸收装置;
20.所述输入罐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发生装置的输入端;所述蒸发装置设有控温部和物料部,所述控温部用于为所述物料部制冷;所述物料部的输入端连通空气,所述物料部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输入孔;
21.所述发生装置、冷凝装置、节流装置、控温部和吸收装置沿流体的传送方向依次连通;所述发生装置设有溴化锂溶液,并于液相位置设有混合输出端;所述混合输出端还连通于所述吸收装置的输入端;所述吸收装置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发生装置的输入端。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3.本方案提供一种带控温平台的制冷系统,其控温平台能根据实际需要,由升降驱动装置调节活动板的位置,进而控制冷流体在换热腔的位置,使冷流体能充分接触密封腔的顶壁,提高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24.图1是制冷系统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控温平台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其中:
27.制冷组件1、控温平台2;
28.输入罐11、发生装置12、冷凝装置13、节流装置14、蒸发装置15、吸收装置16;
29.基台21、活动板22、升降驱动装置23、风机24、密封盖板25;
30.换热面211、密封腔212、换热腔213、输入孔214、输出孔215、螺纹孔216;流入口217;流出口218;限位槽219;
31.调节螺杆231、升降驱动器232。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4.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方案的技术方案。
35.一种带控温平台的制冷系统,包括:制冷组件1和控温平台2;
36.所述制冷组件1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控温平台2的输入端,用于为所述控温平台2输出冷流体;
37.所述控温平台2包括:基台21、活动板22、升降驱动装置23和风机24;
38.所述基台21的顶部设有换热面211,并于所述换热面211的下方设有密封腔212;所述活动板22可上下活动地限位于密封腔212;所述活动板22横向设置,并与密封腔212之间形成换热腔213;所述活动板22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基台21内外相通的所述输入孔214,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基台21内外相通的输出孔215;所述制冷组件1的其中一个输出端、输入孔214、换热腔213、输出孔215和风机24沿冷流体的传送方向依次连通;所述升降驱动器232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活动板22,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板22在所述密封腔212升降移动。
39.本方案提供一种带控温平台的制冷系统,其控温平台2能根据实际需要,由升降驱动装置23调节活动板22的位置,进而控制冷流体在换热腔213的位置,使冷流体能充分接触密封腔212的顶壁,提高了换热效率。
40.具体地,输入罐11向制冷组件1输入热介质,由制冷组件1经发生装置12、冷凝装置13、节流装置14和蒸发装置15,并于蒸发装置15中形成低压低温的气体,例如水蒸气,带走蒸发装置15的热量,并将制得的冷流体输出至控温平台2,其从活动板22的输入孔214进入换热腔213,并从输出孔215输出外部,进而对换热面211进行降温制冷;当需要使用控温平台2,只需将待冷却的物料或机构置于换热面211,即可通过换热面211与物料或机械进行热交换;其中,升降驱动装置23能调节活动板22位置,进而调节活动板22与换热面211之间的距离,使水蒸气更均匀地分布于换热面211的下方,提高换热效率;同时,本方案设置有风机24,风机24设置于输出孔215的位置,启用风机24时能使换热腔213内形成负压,增大水蒸气在换热腔213的流速,及时排出水蒸气,提高换热效率。
41.优选地,所述基台21的外侧壁于所述输入孔214的位置设有流入口217,所述基台21的外侧壁于所述输出孔215的位置设有流出口218。
42.流入口217与输入孔214对齐,用于接收冷流体,使冷流体进入换热腔213;流出口218与输出孔215对齐,用于输出冷流体,使冷流体从换热腔213输出至外部。
43.优选地,所述升降驱动装置23包括:调节螺杆231;
44.所述基台21设有螺纹孔216;所述调节螺杆231通过螺纹结构可活动地配合于所述螺纹孔216;所述调节螺杆231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动板22。
45.调节螺杆231可用于调节活动板22的位置,其可以通过手动或机动的方式进行调节,调节螺杆231转动时,带动活动板22升降,进而调节活动板22与换热面211之间的距离,即调节换热腔213的厚度,实现了冷流体更集中于换热面211的效果。
46.更优地,所述升降驱动装置23包括:升降驱动器232;
47.所述升降驱动器232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调节螺杆231,用于驱动所述调节螺杆231转动。
48.升降驱动器232为公知具有驱动功能的机构,例如电机,或电机与减速机的组合等;当调节螺杆231转动时,其会带动活动板22升降移动,冷流体更集中于换热面211。
49.进一步优化地,所述活动板22的侧壁分别接触所述密封腔212的内壁。
50.当活动板22的侧壁贴住密封腔212的内壁时,活动板22在移动时可以沿密封腔212的内壁移动,进而为活动板22移动提供导向作用。
51.优选地,所述控温平台2还包括:密封盖板25;
52.所述密封盖板25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台21的顶部,用于将所述换热面211遮盖。
53.密封盖板25可以遮盖换热面211,以将密封盖板25的常温的表面替换低温的换热面211,一方面可以暂时避免换热面211的温度上升,另一方面密封盖板25可以暂时替换换热面211以使物料置于常温环境下,进而使物料可以置物不同的温度下。
54.更优地,所述换热面211设有限位槽219。
55.限位槽219能对物料或机构进行限位,避免其与冷流体进行热交换时松动,提高热交换效率。
56.优选地,所述基台21的外侧设有保温材料。
57.保温材料设置于基台21的外侧壁与外部空气之间,能有效地避免基台21的外侧壁与空气接触,避免在基台21与空气出现热传导,保证制冷的稳定性。
58.优选地,所述制冷组件1包括:输入罐11、发生装置12、冷凝装置13、节流装置14、蒸发装置15和吸收装置16;
59.所述输入罐11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发生装置12的输入端;所述蒸发装置15设有控温部151和物料部152,所述控温部151用于为所述物料部152制冷;所述物料部152的输入端连通空气,所述物料部152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输入孔214;
60.所述发生装置12、冷凝装置13、节流装置14、控温部151和吸收装置16沿流体的传送方向依次连通;所述发生装置12设有溴化锂溶液,并于液相位置设有混合输出端121;所述混合输出端121还连通于所述吸收装置16的输入端;所述吸收装置16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发生装置12的输入端。
61.具体地,输入罐11用于输入热介质,例如液体和/或气体;热介质输出至发生装置12后,对溴化锂溶液进行加热,使溴化锂溶液中的水汽化,形成高压高温的水蒸气;水蒸气输出至冷凝装置13,冷凝装置13对水蒸气进行冷凝,形成高压中温的水,并输出至节流装置14;水在通过节流装置14时发生膨胀,形成低压中温的液体;水进入蒸发装置15后发生汽化,带走蒸发装置15的控温部151的热量,形成低温低压的水蒸气,进而降低物料部152的温度;物料部152用于放置等控温的物料或机械装置等;水蒸气进入吸收装置16,发生装置12于液相位置设有混合输出端121,能将较纯的溴化锂输出至吸收装置16,水蒸气与溴化锂接触,并与混合后,进行升温;溴化锂溶液输出至发生装置12,形成循环回路。
62.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方案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方案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方案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