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促进血液循环的康复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4 16:07: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康复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促进血液循环的康复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心血管疾病目前比较常见,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优良、完善的医治手段,仍可能有50%以上的心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自理,这种目前比较常见的疾病,重点在于预防;
3.如何促进心脏血液循环,可以用药物或者日常中的锻炼来帮助血液循环,药物帮助的效果快,但是适当的锻炼才能长期保证血液循环稳定,因此,一种促进血液循环的康复护理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血液循环的康复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血液循环的康复护理装置,解决静坐期间如何促进血液循环的问题,同时解决如何把控安全锻炼界限的问题;
6.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7.具有承重组件、夹持组件和固定组件。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承重组件包括有外壳、承重块、底板、第一穿孔、第二穿孔、第二连接杆、插孔、夹持组件,其中:
9.所述底板固定设于靠背板的底部,所述外壳固定设于底板上,所述承重块设于外壳中,所述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均设于承重块上,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拉绳固定连接,所述插孔设于第二连接杆侧壁上,所述夹持组件设于外壳内。
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有立杆、升降轨道、升降板、夹持板、插杆,其中:
11.所述立杆设于外壳内,所述升降轨道设于立杆上,所述升降板设于升降轨道中,所述夹持板设于升降板上,所述夹持板与插杆为适配结构。
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立柱、立轨、夹盘,其中:
13.所述立柱设于外壳内,所述立轨设于立柱顶部,所述夹盘设于立轨中。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承重块和插杆,病患自主调节锻炼强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通过适当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发明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18.图3是本发明的拉杆和第一连接杆示意图;
19.图4是本发明的承重组件示意图;
20.图5是本发明的外壳和拉绳示意图;
21.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连接杆和插孔示意图;
22.图7是本发明图4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
23.图8是本发明图4中c区域放大示意图;
24.图9是本发明的药丸盒示意图;
25.图中:1、座椅;2、第一转轮;3、第二转轮;4、踏板;5、第一连接杆;6、孔洞;7、限位套;8、拉杆;9、靠背板;10、滑动槽;11、按摩棒;12、底板;13、承重块;14、外壳;15、立杆;16、升降轨道;17、升降板;18、夹持板;19、穿孔;20、插杆;21、立柱;22、滑轮;23、拉绳;24、第二连接杆;25、插孔;26、立轨;27、夹盘;28、粗杆;29、磨砂层;31、扶手;32、心率监测仪;33、吸氧机;34、药丸盒;35、按钮;36、第二穿孔;37、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促进血液循环的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座椅1及其配套的康复护理系统,座椅1的底部设有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转轮2,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转轮3,第一转轮2和第二转轮3均由康复护理系统控制;
28.座椅1上固定安装有靠背板9,靠背板9用于支撑病患,靠背板9的一侧设有滑动槽10,滑动槽10内滑动安装有按摩棒11,按摩棒11电连接第三驱动件,按摩棒11由康复护理系统控制;
29.座椅1的前端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踏板4,踏板4用于承托病患下肢,踏板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5,第一连接杆5的内部中空,第一连接杆5的侧壁上方区域设有孔洞6,孔洞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套7,限位套7中设有匹配的拉杆8,限位套7用于固定拉杆8,在拉杆8不使用时,拉杆8位于限位套8中,拉杆8上固定安装有防磨层,防磨层增加手掌与拉杆8之间的摩擦,病患锻炼时不易脱手,靠背板9的底部焊接有底板12,底板12上固定安装有外壳14,外壳14内设有若干块承重块13,每一个承重块13的质量固定且相等,承重块13设于底板12上方,承重块13的侧壁和顶部上分别贯穿设有第一穿孔19和第二穿孔36,第一穿孔19内设有匹配的插杆20,插杆20可伸缩,插杆20内部设有电池,承重块13的一侧设有立杆15,立杆15上设有升降轨道16,升降轨道16上滑动安装有升降板17,升降板17上电控轴承连接有夹持板18,夹持板18和插杆20匹配,升降板17和夹持板18均由康复护理系统控制,外壳14内部设有立柱21,立柱21顶部设有滑轮22,滑轮22可转动,滑轮22上设有拉绳23,拉绳2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24,另一端贯穿第一连接杆5与拉杆8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24上设有插孔25,插孔25与插杆20匹配;
30.第二连接杆24始终对准第二穿孔36;
31.外壳14上设有连接孔,拉绳23贯穿连接孔;
32.立柱21的顶部设有立轨26,立轨26上设有夹盘27,夹盘27用于夹持拉绳23,控制拉绳23的启停,夹盘27由康复护理系统控制;
33.第一连接杆5的顶部焊接有粗杆28,粗杆28的表面设有磨砂层29,磨砂层29便于病患上下座椅1;
34.座椅1的两侧设有扶手31,左侧扶手31上设有心率监测仪32,病患在锻炼前将心率监测仪32贴合在心脏位置,实时监测心率,右侧扶手31上设有吸氧机33,吸氧机33的入口处设有药丸盒34,药丸盒34的横截面小于吸氧机33的入口面积,不影响吸氧流程,药丸盒34内放置紧急药物,药丸盒34周边间隙不足以通过紧急药物,避免紧急药物进入吸氧机33内的情况发生,扶手31上设有按钮35,按钮35和药丸盒34电连接,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轻微锻炼时察觉心绞痛等,不能及时寻找到药物吞下,可以通过按钮35打开药丸盒34,紧急药物立刻从药丸盒34内进入人口,药物紧急治疗的过程可以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有效解决病患病症发作时不能立即吞服药物的问题;
35.药丸盒34上铰链连接有盖板37,盖板37由康复护理系统;
36.药丸盒34位于吸氧机33的入口处最外端,一旦打开,紧急药物自动进入病患口中。
37.康复护理系统电连接移动控制端,病患通过移动控制端操控康复护理系统;
38.康复护理系统包括执行端和检测端;
39.检测端连接心率监测仪;
40.第一实施例为病患如何锻炼流程:
41.病患先将心率监测仪32的检测端贴在胸口心脏区域,实时监测心率数据,同时将吸氧机33的吸氧管含在口中,病患双手抓住拉杆8,拉动拉杆8向外侧拉伸,再复位做模拟扩胸运动,以此促进血液循环和锻炼胸部肌肉群;
42.病患拉动拉杆8,拉杆8带动拉绳23移动,拉绳23通过滑轮22移动且带动第二连接杆24移动,病患拉动拉杆8朝向外侧移动时,第二连接杆24上移,病患拉动拉杆8朝向内侧移动时,第二连接杆24下移;
43.第二连接杆24移动时带动承重块13移动,通过举起承重块13刺激胸部肌肉,进而达到锻炼的效果;
44.执行端包括有承重块调控单元,承重块调控单元用于调整拉杆8所能拉动的承重块13的质量,设定共计安装有n块承重块13,病患可以在移动控制端自主调整本次锻炼所需要的承重块13数量,移动控制端显示承重块13数量为1-n,病患确认承重块13数量后,承重块调控单元发送执行指令,驱动夹持板18夹住插杆20,接着升降板17在升降轨道16上升降至相应承重块13的等高位置处,对准承重块13侧壁上的第一穿孔19,插杆20伸长插入相应的第一穿孔19内,插杆20继续伸长进而插入插孔25中,病患自主调节锻炼强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通过适当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45.第二实施例为促进血液循环过程中的心率检测流程:
46.检测端连接心率监测仪32,心率监测仪32将病患心率数据实时传输至检测端,检测端设置病患心率120为第一康复限定数值,心率130为第二康复限定数值,心率140为第三康复限定数值;
47.检测端检测病患心率为120时,通过移动控制端提醒病患可以适当休息,检测端检测病患心率为130则发送第一执行指令至执行端,执行端驱动夹盘27将拉绳23固定住,强制停止病患继续锻炼,避免病患锻炼过量,检测端检测病患心率为140,则发送第二执行指令至执行端,执行端驱动药丸盒34打开,以最短时间将紧急药物直接送入病患口中,无需病患自己或者陪同人员寻找药物,耽误最佳服药时间;
48.若是病患在锻炼期间,心率维持在140以下,感觉身体不适,需要紧急服药,则可以直接按下按钮35,盖板37立刻打开,即药丸盒34同样立即打开,将紧急药物送入病患口中。
49.第三实施例为非锻炼情况下促进血液循环的流程:
50.病患坐上座椅1,后背与靠背板9贴合,病患通过移动控制端发送第三执行指令至执行端,执行端驱动按摩棒11在滑动槽10内来回滑动,对病患背部进行按摩,有效促进背部血液循环。
51.本设备由人为推动进行移动,病患可以在座椅移动过程中进行锻炼,给予病患新的锻炼场景选择,长时间静坐不利于血液循环,通过上述流程解决静坐期间如何促进血液循环的问题,同时解决如何把控安全锻炼界限的问题;
5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5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