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辆侧倾驱动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主动侧倾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2022-11-14 14: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车辆侧倾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摆杆一端与车身转动连接、另一端联接车轮,车轮在联接点相对下摆杆转动,上摆杆一端与车身转动连接,减震器一端与上摆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下摆杆转动连接,车身与下摆杆的转动连接点和车身与上摆杆的转动连接点分别置于减震器前、后两侧,各转动连接点处转动轴线均垂直于车身中垂面,形成一组车轮定位机构;两组几何参数、性能参数相同的车轮定位机构依据给定的轮距以车身中垂面左右对称布置、共用同一车身,在车身横垂面内作动杆中点与车身转动连接,转动轴线垂直于车身横垂面、且位于车身中垂面内,作动杆两端由球铰链各自连接一个拉杆,两等长拉杆另一端分别与左、右侧车轮定位机构中上摆杆球铰链连接,两连接点关于车身中垂面对称;扭杆弹簧并联方法:扭杆弹簧绕其扭转轴线与作动杆转动连接,扭转轴线与作动杆相对车身转动轴线垂直、且与作动杆两端点连线平行,扭杆弹簧两端点关于车身中垂面对称、两端点由球铰链各自连接一个连杆,两等长连杆另一端分别与左、右侧车轮定位机构中下摆杆球铰链连接、两连接点关于车身中垂面对称,侧倾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作动杆转动,由作动杆串联双减震器与扭杆弹簧串联双连杆共同驱动车辆侧倾运动,形成车辆侧倾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倾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将车身与下摆杆和上摆杆的转动连接点置于减震器同侧,其它结构、组成不变,扭杆弹簧并联方法相同,由作动杆串联双减震器与扭杆弹簧串联双连杆共同驱动车辆侧倾运动,形成一种车辆侧倾驱动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倾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弹簧的扭转刚度大小影响车辆侧倾系统响应速度,扭杆弹簧扭转刚度越大,侧倾运动传动系统非线性越弱,侧倾响应速度越快;扭杆弹簧扭转刚度越小,侧倾运动传动系统非线性变强,侧倾响应速度变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倾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倾电机选用直流伺服电动机,减速器选用rv减速器、或者行星齿轮减速器。5.主动侧倾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一组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倾驱动装置后置,在同一车身上按照给定的轴距一组前轮转向仿形机构前置、共用同一车身中垂面,前轮转向,双后轮驱动,车辆侧倾驱动装置驱动、控制车辆侧倾运动,前轮转向仿形机构与车身一起自适应侧倾,构成具备双后轮驱动、前轮转向特征的主动侧倾车辆;所述的前轮转向仿形机构包括:转向主轴为上部圆柱体、下部双叉臂的组合体,转向主轴的圆柱体与车身转动连接、转动轴线l位于车身中垂面内,在车身中垂面内l与车身横垂面形成后倾角,转向节为u形臂,转向节的u形臂开口端与前轮转动连接,转向节的u形臂底部与转向主轴的双叉臂末端转动连接,转向节的u形臂中部分别与两个前减震器转动连接,两个前减震器的另一端分别与转向主轴的双叉臂转动连接,各转动连接点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且均与l垂直交错,前轮转动轴线与l垂直交错、垂直于前轮转动轴线的前轮中位面过l,两个前减震器处于受压状态工作,形成前轮转向仿形机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侧倾驱动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主动侧倾三轮车,属于车辆底盘技术领域,研究主动侧倾车辆的侧倾驱动控制技术,车辆侧倾驱动装置的关键技术措施为:在作动杆串联双减震器驱动车辆侧倾运动基础上并联一个扭杆弹簧,由作动杆串联双减震器与扭杆弹簧串联双连杆共同驱动车辆侧倾,以抑制由于减震器的弹簧阻尼系统造成的侧倾角响应滞后,减小侧倾运动传动系统非线性,提高车辆侧倾响应速度。提高主动侧倾车辆在弯道行驶速度,改善主动侧倾车辆的安全和舒适性能。动侧倾车辆的安全和舒适性能。动侧倾车辆的安全和舒适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郑广林 王亚 魏文军 李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坐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3
技术公布日:2022/1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