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力电缆安装用张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4 03:36: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电缆安装用张紧装置,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上方且与底盘(1)相互平行设有顶板(2),顶板(2)与底盘(1)之间通过竖杆(3)连接,竖杆(3)的下端与底盘(1)固定连接,竖杆(3)的上端与顶板(2)固定连接,且底盘(1)与顶板(2)之间设有连接盘(4);所述连接盘(4)与所述竖杆(3)的侧壁滑动连接,连接盘(4)的上端连接有用于驱动连接盘(4)做上下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5),连接盘(4)的下端设有多个用于卡接电缆的固定装置(6);所述竖杆(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过渡装置(7),竖杆(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横杆(8),所述横杆(8)上固定连接有倾斜的把手(9),所述底盘(1)上固定设有用于驱动底盘(1)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10),底盘(1)的下端设有轮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安装用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3)为四个,四个竖杆(3)分别设置在所述底盘(1)的四角处;所述连接盘(4)的四角处均固定设有连接销(11),所述连接销(11)分别与其相对应的竖杆(3)的侧壁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安装用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包括与所述连接盘(4)上表面转动连接的螺杆(12),所述螺杆(12)的上端贯穿所述顶板(2)且延伸到顶板(2)的上方,所述螺杆(12)与顶板(2)之间螺纹连接,螺杆(12)的上端固定设有圆盘(13),所述圆盘(13)的上表面盘缘位置固定连接有手柄(14),圆盘(13)的盘腹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安装用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6)为四个,四个固定装置(6)横向等间距排布设置在所述连接盘(4)的下方;所述固定装置(6)包括与所述连接盘(4)的下表面滑动连接的第一固定弧(16)和第二固定弧(17),且所述第一固定弧(16)与第二固定弧(17)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弧(16)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三固定弧(18),所述第二固定弧(17)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第四固定弧(1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电缆安装用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弧(16)和第二固定弧(17)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上支片(20),其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下支片(21),所述上支片(20)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盘(4)的下表面滑动连接,上支片(20)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孔(22),圆孔(22)内螺纹连接有螺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电缆安装用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4)的下表面开设有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上支片(20)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部;所述第一固定弧(16)、第二固定弧(17)、第三固定弧(18)和第四固定弧(19)的内壁上均固定设有多个防滑凸条(23)。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电缆安装用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4)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设有深沟球轴承(24),所述螺杆(12)的下端通过深沟球轴承(24)与所述连接盘(4)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安装用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装置(7)包括与所述竖杆(3)的侧壁固定连接的横板(25),所述横板(25)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槽口(26),所述槽口(26)的内部固定设有横轴,所述横轴上转动连接有滑轮(27),所述滑轮(27)的周侧壁上开设有凹槽(28)。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安装用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0)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盘(1)上的电机(29)和减速箱(30);所述减速箱(30)的内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链轮;所述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电机(29)的输
出轴上固定设有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力电缆安装用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子包括两个后驱动轮(31)和两个前驱动轮(32),两个后驱动轮(31)之间固定设有轮轴(33),所述轮轴(33)上固定设有第二链轮(34),所述第二链轮(34)与所述第一链轮之间通过链条(35)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安装用张紧装置,属于电缆安装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张紧装置固定电缆时不牢固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上方且与底盘相互平行设有顶板,顶板与底盘之间通过竖杆连接,竖杆的下端与底盘固定连接,竖杆的上端与顶板固定连接,且底盘与顶板之间设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与所述竖杆的侧壁滑动连接,连接盘的上端连接有用于驱动连接盘做上下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盘的下端设有多个用于卡接电缆的固定装置。所述竖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过渡装置,竖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上固定连接有倾斜的把手,所述底盘上固定设有用于驱动底盘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底盘的下端设有轮子。子。子。


技术研发人员:刘壮 单红波 岳凯 杨明明 王鑫鑫 郭腾宇 郭献丰 裴利娜 刘伟 姜山巍 王海鹏 史晓立 李卫强 刘阳 杨子超 牟绍明 刘葵星 马雪琦 郭丽英 吴亚莉 张志伟 赵帅鹏 宋钦丹 唐东舒 赵晓帆 赵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滑县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5
技术公布日:2022/1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