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基础工程施工污泥废水净化处理循环利用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2022-11-14 02:32: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基础工程施工污泥废水净化处理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污水的沉淀处理,收集污水后,采用多个沉淀池对污水进行多级沉淀;s20、污水的净化处理,经多级沉淀后的污水抽入反应槽内后,向反应槽内泵入絮凝剂和药水,污水与絮凝剂、药水混合,进行搅拌后发生反应,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可絮凝的其他物质凝聚成絮团而产生分离,形成胶状的、能吸附和沉淀的絮状物;其中药水采用聚丙稀酰胺、聚合氯化铝以及水配制而成;s30、絮状物的沉淀,配水区与反应槽相连通,污水与絮凝剂和药水发生发生后进入配水区进行缓冲和静置,使絮状物在絮凝沉淀区逐渐自然沉淀,形成顶层清水和底层泥浆;s40、顶层清水和底层泥浆的处理,顶层清水溢流至清水池中;底层泥浆沉淀至沉淀池底部,将底层泥浆和反应槽底部的氢氧化铝絮状物泵入泥浆储存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工程施工污泥废水净化处理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中,包括以下的步骤:s101、施工现场污水收集;s102、污水经排水沟、排水管排入一级沉淀池进行沉淀;s103、污水排入二级沉淀池,进行沉淀;s104、污水排入三级沉淀池,进行沉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工程施工污泥废水净化处理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包括以下的步骤:s201、在配药槽中加入絮凝剂和水,按照水和絮凝剂的重量比1000:1-1000:5进行调配;s202、在配药槽上安装搅拌装置将絮凝剂和水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20-40分钟,使搅拌后的混合物呈稠状;s203、通过抽吸泵,将混合物抽吸至反应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工程施工污泥废水净化处理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药水的配置过程包括:将聚丙稀酰胺和聚合氯化铝按照重量比3:1-5:1进行混合,形成颗粒状混合物;将颗粒状混合物和水按照重量比1:300-1:500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形成药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工程施工污泥废水净化处理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在反应槽上方安装有搅拌机,对反应槽内污水、絮凝剂以及药水进行搅拌。6.一种基础工程施工污泥废水净化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处理系统、净化处理系统以及循环利用系统;所述的沉淀处理系统包括依次并排的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以及三级沉淀池,以用于实现对污水的多级沉淀;所述的净化处理系统包括反应槽和絮凝沉淀区,反应槽用于接收从三级沉淀池中抽取的污水,污水与加入反应槽内的絮凝剂和药水混合发生反应,并在絮凝沉淀区进行沉淀,形成絮凝状泥浆和上层清水;所述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用于接收静水的清水池。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础工程施工污泥废水净化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沉淀处理系统还包括位于三级沉淀池一侧的泥浆储存池。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础工程施工污泥废水净化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淀区的底部呈锥状。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础工程施工污泥废水净化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处理系统还包括位于絮凝沉淀区与反应槽之间的配水区,以及位于絮凝沉淀区另一侧的清水溢流槽,配水区用于实现污水的缓冲和静置,絮凝沉淀区的上层清水溢流至清水溢流槽中。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础工程施工污泥废水净化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利用系统还包括蓄水桶,通过排水管实现清水溢流槽与清水池的连接,通过水泵将清水池内的清水泵入蓄水桶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础工程施工污泥废水净化处理循环利用方法及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污水的沉淀处理,收集污水后,采用多个沉淀池对污水进行多级沉淀;S20、污水的净化处理,经多级沉淀后的污水抽入反应槽内后,向反应槽内泵入絮凝剂和药水,污水与絮凝剂、药水混合,进行搅拌后发生反应;S30、絮状物的沉淀;S40、顶层清水和底层泥浆的处理,顶层清水溢流至清水池中;底层泥浆沉淀至沉淀池底部,将底层泥浆和反应槽底部的氢氧化铝絮状物泵入泥浆储存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实现一体化沉淀净水处理,使清水与污泥分离效果显著提升,处理时间短,并实时进行分类集纳,处理效果好。处理效果好。处理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郑磊 赵园园 莫莉 童心 雷斌 孔德健 唐荣役 胡长强 孙超 李先圳 陈军平 刘锡儒 张明民 贺平 林伟明 吴飞飞 邓义信 程玉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2
技术公布日:2022/1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