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稻秸秆深施还田机

2022-11-13 23:36: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稻秸秆深施还田机。


背景技术:

2.水稻秸秆还田可以达到肥田、改善土质、降低整田成本、缩短水稻田闲置周期等目的;水稻联合收割机在完成水稻收割后产生的秸秆一般未经粉碎,还田效果较差,水稻的根茬更是难于处理,针对这一问题,本申请提出能够有效处理水稻秸秆还田问题的深施还田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水稻秸秆深施还田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将水稻秸秆和根茬粉碎后埋入田间的土层内。
4.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稻秸秆深施还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行走单元、拾取单元、粉碎单元和埋秆单元,所述行走单元包括转向轮、电机、主动履带轮、被动履带轮和行走履带,所述行走履带牵引在主动履带轮和被动履带轮之间,所述电机驱动主动履带轮旋转;所述拾取单元包括导料筒和导料带,所述导料带外侧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拾取片,所述导料带由分别设置在导料筒两端的牵引辊牵引,所述导料带旋转能够将秸秆由导料筒下端向导料上端输送;所述粉碎单元包括粉碎箱和位于粉碎箱内的粉碎机构,所述粉碎箱的底部设置有能够将粉碎后的秸秆送入行走履带的两个平直段之间的输料筒;所述埋秆单元包括若干开设在行走履带上的入料定位孔,所述主动履带轮外设置有与入料定位孔适配的插刀,所述插刀能够穿过入料定位孔并插入土层内;所述拾取单元能够将秸秆送入粉碎箱内。
5.进一步的,所述拾取单元还包括一个转动连接在导料筒入口处的辅助拾取轮,所述辅助拾取轮外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辅助送料片,所述辅助拾取轮的转动方向与位于导料筒入口处的牵引辊转动方向相反。
6.进一步的,所述粉碎机构包转动连接在粉碎箱内的刮轮,所述刮轮的两端分别具有一锥齿轮一,所述粉碎箱内还转动连接有两个粉碎轮,所述粉碎轮上设置有与锥齿轮一啮合的锥齿轮二,所述粉碎轮的轴线与刮轮的轴线垂直,所述粉碎轮上具有螺旋状的粉碎刀刃条,螺旋状的粉碎刀刃条在粉碎轮旋转时能够将两个粉碎轮上方的秸秆推向刮轮一侧。
7.进一步的,所述拾取片呈梳齿状。
8.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通过皮带一连接刮轮,所述电机通过皮带二连接主动履带轮,所述被动履带轮通过皮带三连接辅助拾取轮,所述导料筒的入口处转动连接有一中间轮,所述中间轮与导料筒入口处的牵引辊之间通过一皮带四相连,所述中间轮上设置有齿轮一,所述辅助拾取轮上设置有与齿轮一啮合的齿轮二。
9.本方案采用电动动力源,拾取单元是一个具有收集功能的秸秆提升机构,辅助拾
取轮和具有拾取片的导料带将水稻收割后掉落在田间地面的秸秆送入粉碎箱内,经过粉碎后送入行走履带的两个平直段中间,行走履带上的入料定位孔一方面用于行走履带的牵引,另一方面能够使秸秆粉末能够在入料定位孔处被插刀插入土层内。
10.水稻根茬在梳齿状的拾取片刮散,并刮除根茬上的秸秆,使其送入粉碎箱内,最后被插入土壤内。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水稻秸秆深施还田机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拾取单元和粉碎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行走履带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拾取片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机身;2、转向轮;3、电机;4、主动履带轮;5、被动履带轮;6、行走履带;7、导料筒;8、导料带;9、拾取片;10、牵引辊;11、粉碎箱;12、输料筒;13、入料定位孔;14、插刀;15、辅助拾取轮;16、辅助送料片;17、刮轮;18、锥齿轮一;19、粉碎轮;20、粉碎刀刃条;21、皮带一;22、皮带二;23、皮带三;24、中间轮;25、皮带四;26、刀盘;27、被动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17.如图1所示,动力的输送方式为:电机3置于机身1上部,蓄电池位于电机3一侧,为电机3供电,电机3通过皮带一21连接刮轮17、通过皮带二22连接主动履带轮4,主动履带轮4通过行走履带6将动力传递至被动履带轮5,被动履带轮5通过皮带三23连接辅助拾取轮15,导料筒7的入口处转动连接有一中间轮24,中间轮24与导料筒7入口处的牵引辊10之间通过一皮带四25相连,中间轮24上设置有齿轮一,辅助拾取轮15上设置有与齿轮一啮合的齿轮二。确保导料筒7入口处的牵引辊10与辅助拾取轮15转向相反,辅助拾取轮15的位置略高于导料筒7入口处的牵引辊10,辅助拾取轮15的作用是避免被拾取片9收集的秸秆掉离,确保其能够进入导料筒7内。线速度方面,导料带8的线速度因中间轮24的存在而大于行走履带6,配合牵引辊10较小直径,使导料筒7入口处的牵引辊10高速旋转。
18.如图1-图4所示,拾取单元中,牵引辊10处的相邻拾取片9呈张开状态,导料筒7入口处便于收集秸秆,导料筒7出口处便于秸秆的释放,使其进入粉碎箱11内;拾取片9呈曲板状,使秸秆在导料带8的平直段处可以被“兜住”,梳齿状的拾取片9,不仅使其可以收集地面上的秸秆,还可以对水稻根茬进行“刮离”作业。
19.粉碎单元采用重复粉碎的方式,刮轮17两侧的锥齿轮一18分别将动力输送至于刮轮17垂直的两个粉碎轮19上,两个粉碎轮19向内咬合,将秸秆粉碎后,粉碎后的秸秆粉末掉入粉碎箱11底部,被输料筒12送入行走履带6的两个平直段之间,未能粉碎至可通过两个粉碎轮19之间的秸秆在刮轮17的作用下被进一步切割后送回两个粉碎轮19上方,为了确保粉碎轮19能够对物料进行导向,粉碎轮19的前端可略高于后端,另外,用于切割秸秆的螺旋状的粉碎刀刃条20也能将秸秆向后方导向,刮轮17为多刀盘26结构,刀盘26相间设置,粉碎箱11壁面设置有与刀盘26适配的被动刀片27,旋转的刀盘26和被动刀片27的配合可对秸秆有
二次粉碎作用。
20.输料筒12的出口基本上对准入料定位孔13的移动轨迹处,使粉碎后的秸秆能够尽可能的掉入入料定位孔13内,入料定位孔13在行走履带6上的分布面积占百分之五十左右,大部分秸秆粉末均能被有效的埋入土层内,未掉入入料定位孔13的秸秆粉末经过行走履带6的回转后有机会重新掉入入料定位孔13内。
21.行走履带6的存在,可以在插刀14较深的插入土壤内后,也使本农机具有较好的通过性能,这也是插刀14能够将秸秆深埋在土层内而不会对地面造成较大“损坏”的原因,因为将地面大幅度翻动会造成秸秆重新露出土面之上。
2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稻秸秆深施还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行走单元、拾取单元、粉碎单元和埋秆单元,所述行走单元包括转向轮(2)、电机(3)、主动履带轮(4)、被动履带轮(5)和行走履带(6),所述行走履带(6)牵引在主动履带轮(4)和被动履带轮(5)之间,所述电机(3)驱动主动履带轮(4)旋转;所述拾取单元包括导料筒(7)和导料带(8),所述导料带(8)外侧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拾取片(9),所述导料带(8)由分别设置在导料筒(7)两端的牵引辊(10)牵引,所述导料带(8)旋转能够将秸秆由导料筒(7)下端向导料上端输送;所述粉碎单元包括粉碎箱(11)和位于粉碎箱(11)内的粉碎机构,所述粉碎箱(11)的底部设置有能够将粉碎后的秸秆送入行走履带(6)的两个平直段之间的输料筒(12);所述埋秆单元包括若干开设在行走履带(6)上的入料定位孔(13),所述主动履带轮(4)外设置有与入料定位孔(13)适配的插刀(14),所述插刀(14)能够穿过入料定位孔(13)并插入土层内;所述拾取单元能够将秸秆送入粉碎箱(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稻秸秆深施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单元还包括一个转动连接在导料筒(7)入口处的辅助拾取轮(15),所述辅助拾取轮(15)外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辅助送料片(16),所述辅助拾取轮(15)的转动方向与位于导料筒(7)入口处的牵引辊(10)转动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水稻秸秆深施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机构包转动连接在粉碎箱(11)内的刮轮(17),所述刮轮(17)的两端分别具有一锥齿轮一(18),所述粉碎箱(11)内还转动连接有两个粉碎轮(19),所述粉碎轮(19)上设置有与锥齿轮一(18)啮合的锥齿轮二,所述粉碎轮(19)的轴线与刮轮(17)的轴线垂直,所述粉碎轮(19)上具有螺旋状的粉碎刀刃条(20),螺旋状的粉碎刀刃条(20)在粉碎轮(19)旋转时能够将两个粉碎轮(19)上方的秸秆推向刮轮(17)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水稻秸秆深施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片(9)呈梳齿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水稻秸秆深施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通过皮带一(21)连接刮轮(17),所述电机(3)通过皮带二(22)连接主动履带轮(4),所述被动履带轮(5)通过皮带三(23)连接辅助拾取轮(15),所述导料筒(7)的入口处转动连接有一中间轮(24),所述中间轮(24)与导料筒(7)入口处的牵引辊(10)之间通过一皮带四(25)相连,所述中间轮(24)上设置有齿轮一,所述辅助拾取轮(15)上设置有与齿轮一啮合的齿轮二。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秸秆深施还田机,属于农机技术领域。包括机身、行走单元、拾取单元、粉碎单元和埋秆单元,行走单元包括转向轮、主动履带轮、被动履带轮和行走履带,行走履带牵引在主动履带轮和被动履带轮之间;拾取单元包括导料筒和导料带,导料带外侧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拾取片,导料带旋转能够将秸秆由导料筒下端向导料上端输送;粉碎单元包括粉碎箱和位于粉碎箱内的粉碎机构,粉碎箱的底部设置有将粉碎后的秸秆送入行走履带的两个平直段之间的输料筒;埋秆单元包括若干开设在行走履带上的入料定位孔,主动履带轮外设置有与入料定位孔适配的插刀,插刀能够穿过入料定位孔并插入土层内。本发明具有能够将秸秆深埋用于肥田等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黎雨薇 黄志谋 杨汉 瞿和平 秦晓银 全文博 刘伟 赵清纯 耿协议 程国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咸宁市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01
技术公布日:2022/1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