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一体式恒温板的制作方法

2022-11-13 22:53: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辐射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一体式恒温板。


背景技术:

2.辐射空调系统,作为一种节能空调系统,可以很好地与低能耗或绿色建筑结合,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而辐射供冷(暖)是指降低(升高)围护结构内表面中一个或多个表面的温度,形成冷(热)辐射面,依靠辐射面与人体、家具及围护结构其余表面的辐射热交换进行供冷(暖)的技术方法。辐射面可通过在围护结构中设置冷(热)管道,也可在天花板或墙外表面加设辐射恒温板来实现。
3.现有技术中的恒温板结构,一般是先分别成型面板和背板,在面板和背板之间设置换热管后,再将面板和背板固定而形成。该种恒温板为利用分体式部件组装形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换热管热胀冷缩而出现面板与背板接缝位置出现开裂的情况,并且该种恒温板结构中为了保障热传导效率,一般会在面板与背板之间填充包裹换热管外壁的导热材料,加工起来比较麻烦,加工周期较长,人力耗费较大,恒温板成品的厚度会较厚,安装在墙面时容易占据不少室内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传导效率高、缩减加工难度和周期、减少室内安装空间占用且适用性更好的一体式恒温板。
5.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包括恒温板本体,恒温板本体上一体设置有数个过水通道,数个过水通道沿同一方向贯穿恒温板本体的两侧,且数个过水通道在恒温板本体上不相交。
6.更进一步地,还包括供水管和回水管,数个过水通道位于同侧的一端其部分与供水管连接,另一部分与回水管连接,连接供水管的所述过水通道其另一端与连接回水管的所述过水通道另一端通过导通件连通。
7.更进一步地,所述导通件上开设有导通腔,导通件固定在恒温板本体背离供水管和回水管的一侧上时,该恒温板本体上所有过水通道背离供水管和回水管的一端均与所述导通腔连通。
8.更进一步地,还包括供水管和回水管,供水管和回水管分别位于恒温板本体两侧,数个过水通道的一端与供水管连接,另一端与回水管连接。
9.更进一步地,所述供水管和回水管上均设置有数个接头,供水管和回水管通过数个接头与数个过水通道连接。
10.更进一步地,所述恒温板本体整体为防水承压材质。
11.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水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水承压层。
12.更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承压层与恒温板本体一体成型。
13.更进一步地,所述恒温板本体上还设置有减重孔。
14.更进一步地,所述减重孔设置有数个,数个减重孔与数个过水通道交错分布。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过水通道一体设置在恒温板本体上,相对于通过面板、背板和换热管组装而成的结构,过水通道与恒温板本体为一个整体,结构稳定性更好,不易出现开裂的情况,整体可以做得更薄,节省室内安装空间。冷热水与恒温板本体直接接触进行热传导,热传导效率更高,还可省去额外固定换热管和填充导热材料的时间,缩短加工周期,减少人力损耗,提高加工效率。而相对于在恒温板本体上设置蛇形过水通道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恒温板本体任意垂直于恒温板本体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形状均相同,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实际安装长度需求来进行切割裁剪或拼装,适用性更好,便于室内安装的进行。
附图说明
16.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恒温板本体第一设置方式示意图。
17.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恒温板本体第二设置方式示意图。
18.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恒温板本体第三设置方式示意图。
19.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供水管和回水管的第一设置方式示意图。
20.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有供水管和回水管的第二设置方式示意图。
21.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有供水管和回水管的第三设置方式示意图。
22.在图中,1-恒温板本体;11-过水通道;12-防水承压层;13-减重孔;2-供水管;3-回水管;4-接头;5-导通件;51-导通腔。
具体实施方式
23.如附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恒温板本体1,恒温板本体1上一体设置有数个过水通道11,所述过水通道11即为冷热水流经的通道,恒温板本体1具体通过挤出成型,在挤出时,数个过水通道11一体成型在恒温板本体1上。数个过水通道11均为直孔,且数个过水通道11均沿同一方向贯穿恒温板本体1的两侧,且数个过水通道11在恒温板本体1上不相交,即在恒温板本体1上,数个过水通道11之间互不干涉。其中,恒温板本体1上与过水通道11轴线同向的方向,即为恒温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
2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过水通道11一体设置在恒温板本体1上,相对于通过面板、背板和换热管组装而成的结构,过水通道11与恒温板本体1为一个整体,结构稳定性更好,不易出现开裂的情况,整体可以做得更薄,节省室内安装空间。冷热水与恒温板本体1直接接触进行热传导,热传导效率更高,还可省去额外固定换热管和填充导热材料的时间,缩短加工周期,减少人力损耗,提高加工效率。而相对于在恒温板本体1上设置蛇形过水通道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恒温板本体1任意垂直于恒温板本体1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形状均相同,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实际安装长度需求来进行切割裁剪或拼装,适用性更好,便于室内安装的进行。
25.本实用新型中在实际房内安装时可直接做集成墙板使用,通过将恒温板本体1的一面贴上pvc或pu等装饰膜,安装后恒温板能与建筑装饰完美结合,无需后期做额外的装饰处理。恒温板本体1用于朝向墙体的一面则贴上可以保温层,起到保温隔热、减少噪音作用。
26.如图4-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供水管2和回水管3,用于连接过水通道11的端部,起到供水和回水的作用。如图5和图6所示,数个过水通道11位于同侧的一端,即图5和图6中位于下方的一端,其部分与供水管2连接,另一部分与回水管3连接,连接供水管2的所述
过水通道11其另一端与连接回水管3的过水通道11另一端之间通过导通件5连通。以图5和6所示视角作具体说明,连接有供水管2的过水通道11其上端与连接有回水管3的过水通道11上端通过导通件5连通。该种设置方式可使供水管2与回水管3设置在恒温板本体1的同一侧,水路连接更加集中,安装及检修起来更加方便。
27.在供水管2与回水管3设置在恒温板本体1的同一侧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实施例一,如图5所示,供水管2与回水管3与过水通道11交错连接,即连接回水管3的过水通道11与连接供水管2的过水通道11交错分布。该实施例一中,恒温板本体1上进水和出水路径分布均匀,恒温板本体1散发的热量也更均匀。
28.在供水管2与回水管3设置在恒温板本体1的同一侧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实施例二,如图6所示,连接供水管2的过水通道11位于恒温板本体1的一边,连接回水管3的过水通道11位于恒温板本体1的另一边,即连接供水管2的过水通道11与连接回水管3的过水通道11分别位于恒温板本体1的左部分和右部分上。该种实施方式可减少回水管3和供水管2连接时的干涉,管路连接时的操作空间更大。
29.在本实用新型中,导通件5可以为弯管,连接供水管2的单个过水通道11与连接回水管3的单个过水通道11端部通过弯管一一连通。
30.而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下,所述导通件5上开设有导通腔51,导通件5固定在恒温板本体1背离供水管2和回水管3的一侧上时,该恒温板本体1上所有过水通道11背离供水管2和回水管3的一端均与所述导通腔51连通。即连接供水管2的数个过水通道11与连接回水管3的数个过水通道11之间通过同一个导通件5及导通腔51连通。无需将过水通道11之间一对一连接,导通件5固定起来更方便。
31.基于上述导通件5的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实施例三,如图5所示,所述导通件5为两端封闭的管体,该管体的管腔即为所述导通腔51,所述管体的侧面连通设置有数个连接管,数个连接管一一对应与数个过水通道11的端部连接,以使数个过水通道11之间导通。
32.基于上述导通件5的设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实施例四,如图6所示,所述导通件5侧面开设有与导通腔51连通的数个通孔,导通件5固定在恒温板本体1侧面时,数个通孔与数个过水通道11之间一一对齐,以使数个过水通道11之间导通。
3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实施例五,与上述实施例一和四不同的是,该实施例五未设置导通件5,如图4所示,供水管2和回水管3分别位于恒温板本体1两侧,数个过水通道11的一端与供水管2连接,另一端与回水管3连接。该设置方式恒温板本体1两侧水路分布均匀,降低恒温板本体1单侧水路的复杂程度,并且恒温板本体1上冷热水流动路径更短,受阻更小。
34.基于上述实施例一至五中的任一个实施例,所述供水管2和回水管3的侧面均设置有数个接头4,供水管2和回水管3通过数个接头4与数个过水通道11连接。通过设置接头4,便于供水管2、回水管3与过水通道11之间的连接。
35.为了保障过水通道11中的水不会渗出至恒温板本体1表面,且过水通道11内壁能承受一定的水压,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中,所述恒温板本体1整体均为防水承压材质,即能起到防水作用且能承受过水通道11内水压力的材质,如ppr。在该实施例六中,挤出恒温板本体1时只需采用一种原料即可,挤出工序的复杂度更低。
36.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中,恒温板本体1可以为其他成分不同的塑形材料,如pvc 竹木纤维 轻质钙粉,所述过水通道11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水承压层12,即能起到防水作
用且能承受过水通道11内水压力的材质,如ppr层。该实施例七可以只在过水通道11的内壁区域设置防水承压层12,恒温板本体1其他区域的材料可选性更多。其中,优选所述防水承压层12与恒温板本体1一体成型,采用共挤的方式成型,使防水承压层12一体成型在恒温板本体1上过水通道11的内壁区域。
3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八中,如图2和3所示,所述恒温板本体1上还设置有减重孔13。用于减轻恒温板本体1的重量及减少原材料的使用,提高结构轻巧度,降低材料成本。其中,所述减重孔13设置有数个,数个减重孔13与数个过水通道11交错分布,该种方式减重孔13与过水通道11的分布更均匀,恒温板本体1的结构对称性更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