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有助加强滚动感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2022-11-13 21:08: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助加强滚动感的鞋底。


背景技术:

2.在授权公告号cn2242606,名称为“中部向下突出鞋底”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鞋底,鞋底中部脚心部位向下突起,其高度大于鞋前掌和鞋跟高度,突出高度h为5~30mm。中部向下突出鞋底,走、跑运动时类似滚筒滚动,从运动力学角度分析脚前掌节省了力量,给人以省力、加速运动的作用,运动力学状况较好。该专利中的鞋底在使用时具有滚动感,但是直接在鞋底下表面设置明显的突起,实际上会造成鞋底着地的不平稳,另外也会影响鞋底的外观,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加稳定、具有滚动感的鞋底。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6.一种有助加强滚动感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对应人体的脚后跟的位置设为后跟部,鞋底本体对应人体的脚掌前部的位置设为前掌部,鞋底本体对应人体的足弓部位的位置设为中腰部,鞋底本体对应脚背内侧的位置为内侧,鞋底本体对应脚背外侧的位置为外侧,鞋底本体包括第一中底、第二中底以及设置在第一中底与第二中底之间的支撑块,支撑块的硬度大于第一中底的硬度,支撑块的硬度大于第二中底的硬度,第二中底位于第一中底的上方,所述第一中底的后跟部与中腰部的交接处的上表面设有突起,突起从所述第一中底的内侧向外侧延伸,自后向前,突起的高度先增加后减小,支撑块对应突起设有抵靠在突起上的拱形槽。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支撑块于所述中腰部形成减震孔,减震孔从所述鞋底本体的内侧贯穿至外侧,减震孔从靠近所述拱形槽的位置延伸至所述中腰部的前端。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支撑块于所述后跟部形成向上延伸的限位凸缘,限位凸缘卡设在所述第二中底上,限位凸缘从所述后跟部的内侧延伸至所述后跟部的外侧。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限位凸缘22上还设有支撑凸块,支撑凸块向上延伸并贴合在所述第二中底的内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支撑块于所述后跟部设有镂空孔,镂空孔从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二中底的上表面的周沿还设有u形支撑片,u形支撑片从所述后跟部的内侧延伸至外侧。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中底为etpu中底,邵氏硬度值为45c-50c。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二中底为etpu中底,邵氏硬度值为40c-45c。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支撑块为tpu支撑块,邵氏硬度为90a至64d。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中底的下表面还设有cpu材质大底。
16.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通过将突起设置在第一中底的上表面,而第一中底的下表面则可以为平整结构,着地更加稳定,在着地时,后跟部先着地,接着向前过渡并对突起施压,突起向下形变,在后跟部着地向前掌部着地过渡过程中,突起回位并起到一定的回弹和助推作用,鞋底在突起对应位置着地和离地的过程中形成滚动感,通过设置硬度较大的支撑块能够避免鞋底过大幅度地形变,提升鞋底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中底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中底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块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块再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
25.第一中底11
ꢀꢀꢀꢀꢀꢀꢀꢀꢀꢀꢀꢀꢀꢀꢀꢀꢀ
第二中底12
26.大底13
ꢀꢀꢀꢀꢀꢀꢀꢀꢀꢀꢀꢀꢀꢀꢀꢀꢀꢀꢀꢀꢀ
突起111
27.前掌部101
ꢀꢀꢀꢀꢀꢀꢀꢀꢀꢀꢀꢀꢀꢀꢀꢀꢀꢀ
中腰部102
28.后跟部103
ꢀꢀꢀꢀꢀꢀꢀꢀꢀꢀꢀꢀꢀꢀꢀꢀꢀꢀ
内侧104
29.外侧105
ꢀꢀꢀꢀꢀꢀꢀꢀꢀꢀꢀꢀꢀꢀꢀꢀꢀꢀꢀꢀ
支撑块20
30.拱形槽21
ꢀꢀꢀꢀꢀꢀꢀꢀꢀꢀꢀꢀꢀꢀꢀꢀꢀꢀꢀ
限位凸缘22
31.支撑凸块23
ꢀꢀꢀꢀꢀꢀꢀꢀꢀꢀꢀꢀꢀꢀꢀꢀꢀ
减震孔24
32.镂空孔25
ꢀꢀꢀꢀꢀꢀꢀꢀꢀꢀꢀꢀꢀꢀꢀꢀꢀꢀꢀ
u形支撑片30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34.参照图1至图7,一种有助加强滚动感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对应人体的脚后跟的位置设为后跟部103,鞋底本体对应人体的脚掌前部的位置设为前掌部101,鞋底本体对应人体的足弓部位的位置设为中腰部102,鞋底本体对应脚背内侧的位置为内侧104,鞋底本体对应脚背外侧的位置为外侧105。鞋底本体包括第一中底11、第二中底12以及设置在第一中底11与第二中底12之间的支撑块20,支撑块20的硬度大于第一中底11的硬度,支撑块20的硬度大于第二中底12的硬度,第二中底12位于第一中底11的上方,在实施例中,支撑块20从后跟部103延伸至前掌部101。所述第一中底11的后跟部103与中腰部102的交接处的上表面设有突起111,突起111从所述第一中底11的内侧104向外侧105延伸,自后向前,突起111的高度先增加后减小,类似山峰的突起111,支撑块20对应突起111设有抵靠在突起111上的拱形槽21。
3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支撑块20于所述中腰部102形成减震孔24,减震孔24从所述鞋底本体的内侧104贯穿至外侧105,减震孔24从靠近所述拱形槽21的位置延伸至所述中腰部102的前端,在鞋底从后跟部103向前掌部101着地转换(过渡)过程中,通过设置减震孔24,得鞋底本体在减震孔24位置能够更好地形变,配合突起111的形变,突起111能够带来更好的滚动体验。
3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支撑块20于所述后跟部103形成向上延伸的限位凸缘22,限位凸缘22卡设在所述第二中底12上,限位凸缘22从所述后跟部103的内侧104延伸至所述后跟部103的外侧1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限位凸缘22上还设有支撑凸块22,支撑凸块22向上延伸并贴合在所述第二中底12的内侧104。限位凸缘22和支撑凸块22的设置,能对后跟部103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提升鞋底的稳定性。
3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支撑块20于所述后跟部103设有镂空孔25,镂空孔25从所述支撑块20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镂空孔25的设置,能够减轻支撑块20的重量,同时改善后跟部103弯曲的灵活性。
3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二中底12的上表面的周沿还设有u形支撑片30,u形支撑片30从所述后跟部103的内侧104延伸至外侧105。u形支撑片30的硬度大于第二中底12的灵活性,在制作鞋子时,u形支撑片30粘贴在鞋面上,对鞋面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3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中底11为etpu中底,邵氏硬度值为45c-50c。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二中底12为etpu中底,邵氏硬度值为40c-45c。第二中底12较软,起到缓冲作用,增加舒适性,第一中底11相对第二中底12较硬,起到稳定支撑作用。
4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支撑块20为tpu支撑块20,邵氏硬度为90a至64d。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中底11的下表面还设有cpu材质大底13,其较为轻质且耐磨。
41.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