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碳纤维发热布的制作方法

2022-11-13 20:32: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发热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碳纤维发热布。


背景技术:

2.碳纤维线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防水、绝缘性能优良,热转换效率高达98%以上,比空调采暖及燃煤采暖效率高出30%以上,顺应国家节能、环保的政策要求,一旦普遍推广,将会产生巨大的节能效益,碳纤维机织布包括织物线、碳纤维线和导线,织物线通过编织形成织物层。
3.然而,现有的新型双层碳纤维发热布通常缺少可拆卸的耐磨结构,使用时容易受到磨损,并且缺少防水结构,水体进入发热布内容易对发热布造成损坏,难以快速组装使用,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碳纤维发热布。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碳纤维发热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碳纤维发热布,包括麻布、第一碳纤维发热布和第二碳纤维发热布,所述第一碳纤维发热布活动设置于麻布的底端,所述第一碳纤维发热布的底端活动设置有防水布,所述第二碳纤维发热布活动设置于防水布的底端,所述第二碳纤维发热布的底端活动设置有针织棉布,所述麻布的顶端和底端贯穿开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的两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导热橡胶,所述导热橡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吸水海绵,所述第一碳纤维发热布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开设有第三槽体,所述第三槽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魔术贴毛面。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麻布的设置可实现对第一碳纤维发热布的保护效果,从而避免第一碳纤维发热布在使用中受到磨损,通过设置防水布和吸水海绵,可提高该发热布的防水能力,吸水海绵具有吸水能力从而可对不慎落在该发热布上的水体进行快速吸附。
8.进一步的,所述麻布的底端固定开设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魔术贴勾面,所述第一魔术贴勾面与魔术贴毛面相适配。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魔术贴勾面与第一碳纤维发热布的魔术贴毛面相贴合,即可将麻布快速粘贴安装在第一碳纤维发热布的顶端。
10.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布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开设有第四槽体,所述第四槽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魔术贴勾面,所述第二魔术贴勾面与魔术贴毛面相适配。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魔术贴勾面和第一碳纤维发热布底端的魔术贴毛面相贴合,即可将防水布快速粘贴在第一碳纤维发热布的底端,以及将防水布快速粘贴在第二碳纤维发热布的顶端。
12.进一步的,所述针织棉布的顶端和底端贯穿开设有第五槽体,所述第五槽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绒布网格,所述绒布网格的顶端和底端贯穿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绒布网格的设置当需要利用第二碳纤维发热布的底端面使用时,可坐在绒布网格上,从而可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14.进一步的,所述针织棉布的顶端固定开设有第六槽体,所述第六槽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三魔术贴勾面,所述第三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相适配。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三魔术贴勾面粘贴在第二碳纤维发热布底端的魔术贴毛面上,即可将针织棉布粘贴在第二碳纤维发热布的底端。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碳纤维发热布和第二碳纤维发热布为同种结构,所述麻布的外壁与第一碳纤维发热布的外壁处于同平面。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麻布的外部与第一碳纤维发热布的外壁处于同平面的设置,可实现对第一碳纤维发热布进行保护。
18.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布的外壁与第一碳纤维发热布的外壁处于同平面,所述针织棉布的外壁与第一碳纤维发热布的外壁处于同平面。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布的设置在该发热布的一面遇水时可保证另一面完好,从而可实现防水效果。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有益技术效果:
21.(1)该新型双层碳纤维发热布通过设置麻布,可实现对第一碳纤维发热布进行保护,可避免第一碳纤维发热布磨损,通过设置针织棉布,可实现对第二碳纤维发热布进行保护,可避免第二碳纤维发热布磨损;
22.(2)该新型双层碳纤维发热布通过设置导热橡胶,可将第一碳纤维发热布的热量导至导热橡胶处供使用者感触,防水布的设置在该发热布的一面遇水时可保证另一面完好,从而可实现防水效果,通过设置吸水海绵,在该装置遇到水滴时水滴可被吸水海绵吸附,从而可避免水滴落在第一碳纤维发热布上,将吸水海绵及时晾干或者烘干即可使用;
23.(3)该新型双层碳纤维发热布通过设置第一魔术贴勾面、第二魔术贴勾面、第三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可将麻布快速粘贴在第一碳纤维发热布的顶端,可将防水布快速粘贴在第一碳纤维发热布的底端以及第二碳纤维发热布的顶端,可将针织棉布快速粘贴在第二碳纤维发热布的底端,从而方便该发热布的快速组装使用。
附图说明
24.图1为一种碳纤维发热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技术中麻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碳纤维发热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技术中防水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技术中针织棉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中标号说明:1、麻布;2、第一碳纤维发热布;3、防水布;4、第二碳纤维发热布;5、针织棉布;6、第一槽体;7、导热橡胶;8、吸水海绵;9、第二槽体;10、第一魔术贴勾面;11、第三槽体;12、魔术贴毛面;13、第四槽体;14、第二魔术贴勾面;15、第五槽体;16、绒布网格;17、透气孔;18、第六槽体;19、第三魔术贴勾面。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碳纤维发热布,包括麻布1、第一碳纤维发热布2和第二碳纤维发热布4,第一碳纤维发热布2活动设置于麻布1的底端,第一碳纤维发热布2的底端活动设置有防水布3,第二碳纤维发热布4活动设置于防水布3的底端,第二碳纤维发热布4的底端活动设置有针织棉布5,麻布1的顶端和底端贯穿开设有第一槽体6,第一槽体6的两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导热橡胶7,导热橡胶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吸水海绵8,第一碳纤维发热布2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开设有第三槽体11,第三槽体1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魔术贴毛面12,第一碳纤维发热布2和第二碳纤维发热布4为同种结构,麻布1的外壁与第一碳纤维发热布2的外壁处于同平面,防水布3的外壁与第一碳纤维发热布2的外壁处于同平面,针织棉布5的外壁与第一碳纤维发热布2的外壁处于同平面。通过魔术贴的粘贴作用,将麻布1粘贴在第一碳纤维发热布2的顶端,将防水布3粘贴在第一碳纤维发热布2的底端以及第二碳纤维发热布4的顶端,将针织棉布5粘贴在第二碳纤维发热布4的底端,从而方便该发热布的快速组装使用。
35.请参阅图1,为了能够实现该装置的快速组装使用,麻布1的底端固定开设有第二槽体9,第二槽体9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魔术贴勾面10,第一魔术贴勾面10与魔术贴毛面12相适配,防水布3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开设有第四槽体13,第四槽体1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魔术贴勾面14,第二魔术贴勾面14与魔术贴毛面12相适配,针织棉布5的顶端固定开设有第六槽体18,第六槽体18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三魔术贴勾面19,第三魔术贴勾面19和魔术贴毛面12相适配。
36.请参阅图5,为了提高该发热布使用时的舒适度,针织棉布5的顶端和底端贯穿开设有第五槽体15,第五槽体1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绒布网格16,绒布网格16的顶端和底端贯穿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17,在使用针织棉布5的一面时,可坐在绒布网格16上,绒布网格16柔软亲肤,从而可提高该发热布使用时的舒适度。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碳纤维发热布的实施原理为:麻布1的设置可实现对第一碳纤
维发热布2的保护效果,从而避免第一碳纤维发热布2在使用中受到磨损,在使用时,将第一魔术贴勾面10与第一碳纤维发热布2的魔术贴毛面12相贴合,即可将麻布1快速粘贴安装在第一碳纤维发热布2的顶端,将第二魔术贴勾面14和第一碳纤维发热布2底端的魔术贴毛面12相贴合,即可将防水布3快速粘贴在第一碳纤维发热布2的底端,以及可将防水布3快速粘贴在第二碳纤维发热布4顶端的魔术贴毛面12上,将针织棉布5顶端的第三魔术贴勾面19粘贴在第二碳纤维发热布4底端的魔术贴毛面12上即可实现该装置的快速组装使用。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