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低毒高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粘调节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2022-11-13 13:57: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不饱和聚酯树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毒高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粘调节反应釜。


背景技术:

2.在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过程中,需要将树脂和助剂等固体粉末混合反应合成,需要采用反应釜作为反应的容器,将树脂与粉末混合反应制成。
3.但是现有反应釜内的搅拌装置只具备单一搅拌功能,且由于所生产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状态较为粘稠,导致在出料的过程中,粘稠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会粘黏在反应釜内壁上,导致出料困难,大多数的余料会残留在反应釜内壁上,同时在粉末放入过程中,过多粉末与树脂的直接接触,会导致粉末极易被包裹在树脂内形成粉团,粉末不能均匀地分布于反应釜中,从而影响反应速度,并且对于结块的粉末,不能够与树脂充分接触,进而导致反应不充分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在粉末放入过程中,过多粉末与树脂的直接接触,会导致粉末不能均匀的分布于反应釜中,从而影响反应速度,同时对于结块的粉末,不能够与树脂充分接触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毒高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粘调节反应釜。
5.技术方案:一种低毒高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粘调节反应釜,包括有支架、釜体、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和出料管;支架设置有三个且呈环形等距分布;三个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釜体;釜体右侧上部连通有第一进料管;釜体前侧上部连通有第二进料管;釜体底部连通有出料管;还包括有投料组件、打散组件、防堵塞组件和耙动组件;釜体上部连接有用于使粉末均匀分布在釜体中的投料组件;投料组件与釜体内壁连接;投料组件上连接有用于对结块的粉末进行打散的打散组件;投料组件下侧连接有防堵塞组件;防堵塞组件与釜体相连接;防堵塞组件通过投料组件的转动配合,使得防堵塞组件对投料组件的下料位置进行向上顶动;釜体内壁左部和内壁右部各连接有一个用于对落在釜体内的粉末进行往复翻动的耙动组件;耙动组件位于投料组件下方。
6.进一步的是,投料组件包括有动力电机、第一传动轴、承接板和第一刮板;釜体上侧固定连接有动力电机;釜体上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与动力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轴下部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承接板上开有若干个呈环形等距分布的条形槽;并且每个条形槽下部设有用于下料的缺口;承接板上侧后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刮板;第一刮板与釜体内壁接触。
7.进一步的是,承接板为圆台状设置。
8.进一步的是,打散组件包括有圆套、圆盘、第一连接杆、内齿环、第一连接柱、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第二连接杆和第一圆柱;釜体内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圆套;第一传动轴位于圆套内;圆套下侧固定连接有圆盘;圆盘下侧周向滑动连接有若干个呈环形等距分
布的第一连接杆;每个第一连接杆下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内齿环;圆盘下侧右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第一直齿轮与内齿环啮合;第一传动轴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轮;第二直齿轮与第一直齿轮啮合;内齿环外环面前部和外环面后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杆;两个第二连接杆下侧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圆柱。
9.进一步的是,防堵塞组件包括有弹簧柱、楔形块、第二圆柱和触碰块;承接板下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呈环形等距分布的弹簧柱;每个弹簧柱下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楔形块;每个楔形块上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圆柱;每个第二圆柱均位于一个条形槽缺口下方;釜体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呈环形等距分布的触碰块;触碰块与楔形块配合。
10.进一步的是,每个楔形块下侧均为斜面设置。
11.进一步的是,每个触碰块上侧均为斜面设置。
12.进一步的是,右方的耙动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板、第一伞齿轮、第二支撑板、第二传动轴、第二伞齿轮、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支撑板、第三连接板、固定板和圆锥;釜体内壁右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传动轴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第一伞齿轮位于承接板下方;第一支撑板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伞齿轮;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啮合;第二传动轴右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一支撑板上侧前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上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一端与第二连接板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下侧前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下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呈弧形等距分布的圆锥。
13.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搅拌组件;投料组件上连接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与釜体连接;搅拌组件与出料管连接;搅拌组件包括有搅拌杆、第四支撑板、圆环、第二连接柱、第二刮板、第三连接柱、第三刮板和第四刮板;第一传动轴下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下部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板;釜体下部转动连接有圆环;第四支撑板与圆环固定连接;搅拌杆后侧上部和后侧下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柱;两个第二连接柱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刮板;第二刮板与釜体相接触;下方的第二连接柱下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柱;第三连接柱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刮板;第三刮板与釜体相接触,并且第三刮板上端与第二刮板固定连接;第三刮板下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刮板;第四刮板与出料管内壁相接触。
14.进一步的是,搅拌杆由圆杆和多圈搅拌叶组成,并且最上方的一圈搅拌叶为向上弯的弧形设置,而且其他搅拌叶的长度由上至下逐渐变长。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条形槽,将粉末均匀且少量地投入到釜体中,避免了粉末放入过程中,过多的粉末与树脂直接接触,同时在承接板的转动下,粉末能均匀地分布于釜体中,从而提高了与树脂的反应速度,同时在第一刮板的作用下,防止了粉末粘结在釜体内壁上。
16.本发明还通过第一圆柱,对结块的粉末进行打散,使得粉末与树脂反应的更加充分,同时在触碰块的限位下,楔形块将被向上推动,第二圆柱跟随楔形块同步移动,弹簧柱被压缩,进而第二圆柱对条形槽的缺口进行向上顶动,避免了粉末堆积在条形槽的缺口,从而造成条形槽缺口的堵塞。
17.本发明还通过固定板和圆锥与粉末接触,并把粉末压入到树脂里,同时在圆锥的作用下,粉团的粉末将被松散开,当第一伞齿轮连续转动时,在固定板和圆锥的作用下,从
而达到了对粉末和树脂的耙动和翻转的效果,使得粉末更好的与树脂反应,加快了反应的速度,并避免了粉末出现粉团的现象。
18.本发明还通过第二刮板和第三刮板对釜体内壁进行刮除,第四刮板对出料管进行刮除,防止了粘稠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粘黏在釜体内壁上,导致出料困难。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低毒高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粘调节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低毒高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粘调节反应釜的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低毒高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粘调节反应釜的第一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低毒高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粘调节反应釜的第二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低毒高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粘调节反应釜的第三局部剖视图;图6为本发明低毒高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粘调节反应釜的第四局部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低毒高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粘调节反应釜的耙动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低毒高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粘调节反应釜的搅拌组件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低毒高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粘调节反应釜的搅拌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支架,2-釜体,3-第一进料管,4-第二进料管,5-出料管,201-动力电机,202-第一传动轴,203-承接板,204-第一刮板,205-圆套,206-圆盘,207-第一连接杆,208-内齿环,209-第一连接柱,210-第一直齿轮,211-第二直齿轮,212-第二连接杆,213-第一圆柱,214-弹簧柱,215-楔形块,216-第二圆柱,217-触碰块,218-第一支撑板,219-第一伞齿轮,220-第二支撑板,221-第二传动轴,222-第二伞齿轮,227-第一连接板,228-第二连接板,229-第三支撑板,230-第三连接板,231-固定板,232-圆锥,301-搅拌杆,302-第四支撑板,303-圆环,304-第二连接柱,305-第二刮板,306-第三连接柱,307-第三刮板,308-第四刮板,203a-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技术人员。
22.实施例1一种低毒高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粘调节反应釜,如图1-7所示,包括有支架1、釜体2、第一进料管3、第二进料管4和出料管5;支架1设置有三个且呈环形等距分布;三个支架1之间固定连接有釜体2;釜体2右侧上部连通有第一进料管3;釜体2前侧上部连通有第二进料管4;釜体2底部连通有出料管5;还包括有投料组件、打散组件、防堵塞组件和耙动组件;釜体2上部连接有投料组件;投料组件与釜体2内壁连接;投料组件上连接有打散组件;投料组件下侧连接有防堵塞组件;防堵塞组件与釜体2相连接;釜体2内壁左部和内壁右部各连
接有一个耙动组件;耙动组件位于投料组件下方。
23.使用本低毒高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粘调节反应釜时,先将支架1和釜体2水平固定好,接着将低毒高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粘调节反应釜调试好,然后通过第二进料管4把树脂输送至釜体2中,接着通过第一进料管3把粉末输送至釜体2中,随后接通电源开始工作,通过投料组件的转动,对釜体2内壁进行刮动,防止了粉末粘结在釜体2内壁上,同时将落在投料组件上的粉末均匀并少量地投入到釜体2中,使得粉末和树脂反应更加充分,避免了粉末放入过程中,过多的粉末与树脂直接接触,同时也防止了粉末不能均匀的分布于釜体2中,从而影响反应速度,同时通过打散组件,对结块的粉末进行打散,使得粉末与树脂接触更充分,接着通过防堵塞组件,在投料组件的转动下,使得防堵塞组件对投料组件的下料口进行向上顶动,避免了粉末堆积在下料口,然后通过耙动组件,对进入到釜体2中的粉末进行往复翻动,使得粉末更好的与树脂反应,并避免了出现粉团的现象。
24.投料组件包括有动力电机201、第一传动轴202、承接板203和第一刮板204;釜体2上侧螺栓连接有动力电机201;釜体2上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202;第一传动轴202与动力电机201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轴202下部固定连接有承接板203;承接板203上开有四个呈环形等距分布的条形槽203a,并且每个条形槽203a下部设有用于下料的缺口;承接板203上侧后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刮板204;第一刮板204与釜体2内壁接触。
25.承接板203为圆台状设置。
26.第一刮板204两侧为斜面设置。
27.打散组件包括有圆套205、圆盘206、第一连接杆207、内齿环208、第一连接柱209、第一直齿轮210、第二直齿轮211、第二连接杆212和第一圆柱213;釜体2内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圆套205;第一传动轴202位于圆套205内;圆套205下侧固定连接有圆盘206;圆盘206下侧周向滑动连接有若干个呈环形等距分布的第一连接杆207;每个第一连接杆207下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内齿环208;圆盘206下侧右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柱209;第一连接柱209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210;第一直齿轮210与内齿环208啮合;第一传动轴202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轮211;第二直齿轮211与第一直齿轮210啮合;内齿环208外环面前部和外环面后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杆212;两个第二连接杆212下侧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圆柱213。
28.防堵塞组件包括有弹簧柱214、楔形块215、第二圆柱216和触碰块217;承接板203下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环形等距分布的弹簧柱214;每个弹簧柱214下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楔形块215;每个楔形块215上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圆柱216;每个第二圆柱216均位于一个条形槽203a缺口下方;釜体2内壁固定连接有三个呈环形等距分布的触碰块217;触碰块217与楔形块215配合。
29.每个楔形块215下侧均为斜面设置。
30.每个触碰块217上侧均为斜面设置。
31.右方的耙动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板218、第一伞齿轮219、第二支撑板220、第二传动轴221、第二伞齿轮222、第一连接板227、第二连接板228、第三支撑板229、第三连接板230、固定板231和圆锥232;釜体2内壁右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18;第一传动轴202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219;第一伞齿轮219位于承接板203下方;第一支撑板218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20;第二支撑板220上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221;第二传动轴
221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伞齿轮222;第二伞齿轮222与第一伞齿轮219啮合;第二传动轴221右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27;第一连接板227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28;第一支撑板218上侧前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229;第三支撑板229上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板230;第三连接板230一端与第二连接板228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228下侧前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31;固定板231下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呈弧形等距分布的圆锥232。
32.固定板231为弧形设置。
33.当粉末通过第一进料管3输送至釜体2中时,粉末将落在承接板203上,以从前往后看为基准,这时控制动力电机201使第一传动轴202顺时针转动,承接板203、第一刮板204、第二直齿轮211、弹簧柱214、楔形块215、第二圆柱216和第一伞齿轮219跟随第一传动轴202同步转动,进而承接板203上的粉末将通过条形槽203a均匀少量地被投入到釜体2中,避免了粉末放入过程中,过多的粉末与树脂直接接触,同时在承接板203的转动下,粉末能均匀的分布于釜体2中,从而提高了与树脂的反应速度,同时在第一刮板204的作用下,将粘附在釜体2内壁上粉末刮下,防止了粉末粘结在釜体2内壁上,在第一传动轴202转动过程中,第二直齿轮211将带动第一直齿轮210转动,第一直齿轮210传动内齿环208逆时针转动,第二连接杆212和第一圆柱213跟随内齿环208同步转动,从而通过第一圆柱213对结块的粉末进行打散,使得粉末与树脂混合的更加充分,同时在触碰块217的限位下,楔形块215在运动过程中将被向上推动,第二圆柱216跟随楔形块215同步移动,弹簧柱214被压缩,进而第二圆柱216对条形槽203a的下料口进行向上顶动,避免了粉末堆积在条形槽203a的下料口,从而造成条形槽203a下料口的堵塞,当粉末落入到承接板203下方与树脂混合时,随着第一伞齿轮219的转动,第一伞齿轮219将带动第二伞齿轮222转动,第二传动轴221和第一连接板227跟随第二伞齿轮222同步转动,第一连接板227传动第二连接板228,第二连接板228传动第三连接板230,在第三连接板230的作用下,第二连接板228先向前移动,随后向下呈弧形轨迹运动,固定板231和圆锥232跟随第二连接板228同步移动,进而固定板231和圆锥232将与粉末接触,并把粉末压入到树脂里,使得落下的粉末及时地被混入到树脂内,从而不会形成粉末的堆积,减少粉团的产生,同时在圆锥232的作用下,粉末将被松散开,当第一伞齿轮219连续转动时,在固定板231和圆锥232的作用下,从而达到了对粉末和树脂的耙动和翻转的效果,使得粉末更好的与树脂反应,加快了反应的速度,并避免了粉末出现粉团的现象。
34.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8-9所示,还包括有搅拌组件;投料组件上连接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与釜体2连接;搅拌组件与出料管5连接;搅拌组件包括有搅拌杆301、第四支撑板302、圆环303、第二连接柱304、第二刮板305、第三连接柱306、第三刮板307和第四刮板308;第一传动轴202下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杆301;搅拌杆301下部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板302;釜体2下部转动连接有圆环303;第四支撑板302与圆环303固定连接;搅拌杆301后侧上部和后侧下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柱304;两个第二连接柱304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刮板305;第二刮板305与釜体2相接触;下方的第二连接柱304下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柱306;第三连接柱306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刮板307;第三刮板307与釜体2相接触,并且第三刮板307上端与第二刮板305固定连接;第三刮板307下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刮板308;第四刮板308与出料管5内壁相接触。
35.搅拌杆301由圆杆和多圈搅拌叶组成,并且最上方的一圈搅拌叶为向上弯的弧形
设置,而且其他搅拌叶的长度由上至下逐渐变长。
36.第二刮板305两侧为斜面设置。
37.第三刮板307两侧为斜面设置。
38.当粉末通过条形槽203a被投入到釜体2中,随着第一传动轴202的转动,搅拌组件跟随第一传动轴202同步转动,进而搅拌杆301将对树脂和粉末进行搅拌反应,同时在耙动组件的作用下,粉末将被下压并推动至搅拌杆301最上方的一组搅拌叶周围,由于搅拌杆301最上方的一圈搅拌叶为向上弯的弧形设置,粉末将被搅拌叶承托,并对粉团的粉末进一步的打散,使粉末与树脂充分混合后再向下搅送,并且搅拌杆301除最上方的一圈搅拌叶的其他搅拌叶的长度由上至下逐渐变长,从而减少对被耙动处粉末的搅动,使粉末能逐层被耙动入树脂内,同时第二刮板305和第三刮板307对釜体2内壁进行刮除,第四刮板308对出料管5进行刮除,防止了粘稠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粘黏在釜体2内壁上,导致出料困难。
39.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