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散热器风扇无刷电机的制作方法

2022-11-13 13:26: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器风扇无刷电机。


背景技术:

2.在各种工况中,经常会使用到调节阀来对流体或气体进行流通或截止,是现代工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
3.现有技术中在各种用于流通流体或气体的调节阀的使用过程中,往往利用一根阀杆在阀门内伸缩,利用阀杆上的阀芯堵住阀座来实现封堵阀体内部流通口的目的,但这种利用阀芯自身结构强度挤压得方式实现密封,需要阀芯和阀座之间能够有一定得连接强度,才能保证二者之间得缝隙较小,在使用之后,阀杆的复位也需要一定的牵引力才能做到让二者分离,随着使用时间长久,对阀芯和阀座的使用寿命有着很大的伤害。
4.因此,提出一种散热器风扇无刷电机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器风扇无刷电机,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密封方式影响阀门内部元件使用寿命问题。
6.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器风扇无刷电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供散热鳍片插入的插槽;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壳体内,其一端连接有风扇,所述插槽设在风扇的进风面一侧;其中,所述壳体内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通气筒和第二通气筒,所述第二通气筒的出气口正对于风扇的进风面一侧,所述电机设在第一通气筒内,位于所述第一通气筒和风扇出风面之间设有通风道,用于将一部分风扇吹出的风导入进第一通气筒内。
7.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一通气筒远离风扇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过风孔,所述过风孔与第二通气筒相通。
8.进一步地,述第一通气筒还包括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设有多片并规则排布在第一通气筒内,每片散热片的一侧均贴合在电机的外侧端。
9.进一步地,所述通风道的进风口朝向风扇的出风面,其出风口自第一通气筒的上方延伸进第一通气筒内。
10.进一步地,位于所述通风道的进风口的一侧设有导风板,包括连接部和弯折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安装在通风道进风口处的一侧,并且自与通风道连接处方向起朝风扇所在方向倾斜,所述弯折部设在连接部的末端,其朝通风道方向弯折。
11.进一步地,所述通风道的进风口沿风扇吹风方向开设有一滑腔,所述连接部的一
侧导向滑动在滑腔内并可堵住进风口。
12.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还包括有翼板,所述翼板对称设在导风板的两侧,其朝向风扇出风面的一端自与导风板连接处起朝风扇方向倾斜设置。
13.进一步地,所述滑腔内设有热膨圈,所述热膨圈的一端正对于导风板远离风扇的一端。
14.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独立但气流相通的第一通气筒和第二通气筒,并将第一通气筒套在电机的外部,当电机带动风扇进行工作时,对壳体连接的待散热件进行散热时,吹出的气体一部分会进入到第一通气筒内,对第一通气筒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带走电机工作散发出的温度后,空气循环进第二通气筒内排出,实现了对电机的散热功能,降低电机在因长时间循环使用条件下带来的电机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结构整体仰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风道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气筒侧视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气筒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散热片结构示意图。
17.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壳体;11、插槽;2、电机;3、风扇;4、第一通气筒;41、通风道;411、导风板;412、连接部;413、弯折部;414、翼板;42、散热片;43、过风孔;44、滑腔;441、热膨圈;5、第二通气筒。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20.实施例:参照图1-8,一种散热器风扇无刷电机,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供散热鳍片插入的插槽11,插槽11内通过插入散热鳍片来达到对待散热体进行接触式散热,将待散热体散发的温度通过散热鳍片进行传导,而位于壳体1内设置有电机2,电
机2安装在壳体1内,其一端连接有风扇3,插槽11设在风扇3的进风面一侧,利用风扇3将散热鳍片处的热空气带走,达到散热的效果,而本例中的电机2的种类,功率不限,仅作为风扇3的驱动结构使用。
21.本例中的电机2安装在壳体1的正中心,而壳体1呈筒状结构,电机2的接线结构为公知现有技术,本例并无过多赘述。
22.而位于壳体1内部空腔处设有两个呈筒形的第一通气筒4和第二通气筒5,均与壳体1和电机2同心布置,本例中的第一通气筒4的上端部设有筒盖,套在电机2和风扇3连接的轴杆的外部,空气进入量较少,第一通气筒4内形成一个气流进入的流通区域,而第一通气筒4和第二通气筒5之间的间隙形成供气流流出的流通区域。
23.而沿壳体1周侧设有五条呈l型的通风道41,通风道41内部中空,凹面朝向风扇3方向,通风道41的一端延伸进第一通气筒4的上部,从而将从风扇3出风口处循环过来的风经过通风道41再次回到其中,将位于第一通气筒4内的电机2周侧进行一次热量传导,位于第一通气筒4的外侧并位于远离风扇3的一侧方向开设有过风孔43,过风孔41设有若干个并沿第一通气筒4圆周方向排布,第一通气筒4内的风会经由过风孔43传到第二通气筒5内,而第二通气筒5的出气口正对于风扇3的进风面一侧,从而从第二通气筒5内吹出的风会被风扇3带动排走,实现了对电机2周侧的热量循环过程。
24.位于第一通气筒4内插有多根散热片42,散热片42沿第一通气筒4圆周方向排布,并且每根散热片42均抵触在电机2的外侧壁上,电机2表面温度的热量会及时的通过散热片42传导,经过吹进的风将热量循环,并通过过风孔41传到第二通气筒5内。
25.而位于通风道41的进风口处开设有一条滑腔44,滑腔44朝风扇3所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位于滑腔44内设有一块可在内导向滑动的导风板411,本例中通风道41的进风口与滑腔44开设方向垂直设置,导风板411具体的由连接部412、弯折部413和翼板414构成,其中,连接部412自与通风道41连接处方向起朝风扇3所在方向倾斜,其朝向滑腔44方向的一侧导向滑动在滑腔44内,当连接部412因重力作用下贴合在进风口的另一端时(滑腔44的对应面),堵住进风口,风不会或减少经由进风口进入到通风道41内的量,连接部412的延伸线与风扇3中部方向夹角约为135
°

26.而弯折部413连接在连接部412靠近风扇3的一侧,弯折部413与进风口趋近于平行,与连接部412夹角约为15
°
,从风扇3吹出的风会第一时间抵触到弯折部413,当连接部412没有堵住进风口时,会通过弯折部413的导向将风导进通风道41内。
27.具体的,位于滑腔44内延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插有一根滑杆,而连接部412的两侧套在两根滑杆上导向滑动,滑动结构再次不作限定,通过连接部412后侧连接的部位实现对进风口的封堵。
28.电机功率越大,风力越大,弯折部413所受风力即越大,从而带动连接部412移动,扩大连接部412和进风口之间的距离,从而进入到通风道41内的风量增大;当电机功率正常时,弯折部413所受风力较小,从而不足以让连接部412移动范围足够大,进入到通风道41内的风量较小,没有进入到通风道41内的风会从导风板411侧面吹走,可选的,在此可通过设置一定的温度感应传感器,与控制电机功率输出的控制器相连,当温度较高时,增加电机的输出功率,让风量增加。
29.而位于弯折部413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块翼板414,翼板414对称设在弯折部413的
两侧,其朝向风扇3出风面的一端自与导风板411连接处起朝风扇3方向倾斜设置,增加与风扇3吹出的风的接触面积,让风能够导进通风道41内,并且由于导风板411靠近壳体1的内缘设置,不会阻挡过多的风量排出。
30.位于滑腔44内设有可受热膨胀的热膨圈441,热膨圈441的一端正对于导风板411远离风扇3的一端,当设备内部热量过高时,热膨圈441会膨胀,抵住连接部412在滑腔44内滑动部位的一侧,限制连接部412的移动,避免出气口过大,限制吹风量,避免高温的热风减弱对电机2的散热效果,而上述中的温度感应传感器在使用时可设置一定的温度阈值,低于热膨圈441的膨胀点,从而热膨圈441的膨胀不影响通过增加电机功率实现提高热量散发效果的作用,此为现有技术,本例并无过多赘述。
3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